乐珊也特别喜欢这个时候,她平常并不是个八卦的人,但不知为何,来到这后,就特别喜欢听阿嫂们聊天,通常她都是一句话不讲,扬着笑脸听着,待到阿嫂问她的时候,她就说上几句。
说起来,至从乐珊来了,红彩村的阿嫂们觉得她们的很疑惑都得了解,乐珊对她们来说可是个知识渊博,见多识广的人。
“我听阿美说的,说村长从镇上回来,带来消息了。”
“真的?什么时候啊?”
“谁知道啊?每年都有消息,就是到现在都没真动作。”
“是啊,你看江山村那边,我老公说啊,他们每户每年最少也有十几万,好的几十万都有。”
“啊!”十几二十万!对于阿嫂们来说真可谓天文数字,个个都露出羡慕不已的神情。
可惜人家就有这福份,地段好,哪像他们这里,一个小山岙岙里,虽然风景也不比别人差,可就是难以入领导的眼。
乐珊听得几次,自然知道她们说的是什么?
红彩村民风朴实,自然风光亦美不胜收,怎奈每次县里进行旅游规划的时候,总是将她们拼弃在外,所以比起其它村依靠旅游搞自主经营发家致富,他们就显得贫困的多。
其实乐珊内心还是喜欢现在这样的红彩村,虽然搞旅游可以带大家致富,但接踵而至的就是人为的添加与破坏,乐珊去过很多的旅游目的地,为了吸引游客的眼光,很多地方不惜花大血本将原汁原味的原驻风情大释破坏,加些不伦不类的亭台楼阁一类的东西,洋不洋,土不土,让人特别惋惜。
卫项扬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在县城里转了一圈,然后叫了一辆车带他到处转转,都说的士司机是城市的活广告,卫项扬也没放过,想到什么问什么,好在旅游城市的司机们大都非常热情,有问必答,有些还可以免费奉送各类信息。
“风景嘛,肯定都是好的了,人家花了很多钱搞的。”司机将车往海岩线边靠,指着海滩上的石头,对卫项扬说:“那块石头,听说花了好几百万啊,要跟天涯海角呼应的。”
卫项扬抬头看了眼司机口里好几百万的石头,随意点点头,表示了一下自己的惊讶。
一早上转下来,他略为显得失望,眼前的风景人工痕迹太过明显,放在早几年还行,但现在,卫项扬沉着脸,在心底摇摇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百姓出去旅游机会不断增多,欣赏的眼光也越发挑剔,像眼前这种粗糙景观建设已经很难让一般人满意。
“师傅,你们这有没有没有开发过,比较原始的地方?”
“原始啊!”司机努力的想,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哦叫起来。
“红彩村啊,那个地方很少有人去,好还是好的,但跟这里没法比啊!”
“我们就去那!”
“好勒!”司机乐的带他到处转,方向盘一转就向红彩村出发。
沿途的风景渐渐变的不在那么像是经过华丽装点过般,透着原始的质朴与葱郁。
卫项扬的眉头渐渐舒解,眼前的景色朴实无华却又蕴含奇珍。
石头垒的房子,椰树做的木椅,沙滩上星罗奇布的渔网,浅滩处停靠着出海归来的小舢船,风吹过来带着淡淡的海味,卫项扬忍不住轻叹,这才是他想要的原汁原味的原住风光。
卫项扬下了车,沿着沙滩慢慢行走,远处有几个村妇头戴斗笠修着渔网。
待得他走近,阿嫂们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奇怪地看着这个长相英俊的外乡人。
面对她们如此红祼祼的注视,卫项扬倒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停下脚步,打开话题与她们聊起来。
“你问这个干什么啊,你又不来开发。”阿嫂见外乡人挺随和,也与他开起玩笑。
“那如果有人开发,你们欢不欢迎啊!”
“我们当然欢迎了,这样我老公和孩子就不需要到外面打工了,在家里就可以了。”
卫项扬听了阿嫂的话,淡淡一笑,多么朴素的想法啊。
和阿嫂聊过天,卫项扬站起来,他想再在周围走走。
见他走开,几个阿嫂凑在一起聊起来,要知道红彩村一天都很难得有几个外乡人来的,所以,可见这个话题对她们来说是多么的兴味。
阿嫂正聊的开心,就见自己家的孩子拉着乐珊往这边跑。
哎呀,夭兽哦,乐珊大肚子呐,怎么可以跑。
阿嫂连忙站起来,高声喊叫道:“乐珊啊!你不要跑,乐珊!”
乐珊听到阿嫂的叫喊,连忙停了下来,拉着孩子让她慢慢走。
正沉浸在眼前风光中的卫项扬听到喊声,神情一怔,她在叫谁?
不可能!卫项扬觑眉,随际转身,连他自己也没察觉到,当听到那个名字时自己的轻擅。
就只见不远处,一个略显臃肿的女人低头为一个孩子穿鞋,她空着红红的短袖,头发有点蓬松地垂落着,就如沙滩上补渔网的村妇般。
卫项扬抿唇一笑,随既低头掩饰自己的失态,转身而去。
而在他低头转身的瞬间,乐珊已将小家伙的鞋子给他穿好,站起来拉着他到他妈妈身边。
阿嫂教训了一顿自己的孩子,以后不能拉着乐珊阿姨乱跑。
另一个阿嫂指着卫项扬远去的背景,对乐珊说:“刚才那个人来这里问来问去的,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是啊,人长的挺好看的。”阿嫂们七嘴八舌的谈论起来,乐珊抬头,微眯着眼睛看着渐渐走远的身影,只觉得有那么一股熟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