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300000004

第4章

第二章

“政治前途”议

这里要说的是吉林靖宇县的事情。

靖宇县是因抗日联军的先烈杨靖宇而得名的。杨靖宇将军从1932年起,在东北长期坚持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1940年2月壮烈殉国于(氵蒙)江即今靖宇县森林中。敌人把他的遗体送到哈尔滨解剖,发现他的腹中没有粮食,只有野草。

五六十年后,靖宇县出了一个贪官李铁成,在他担任副县长、县长,特别是1994年至2000年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大肆受贿。据报道,“全县科、处、局级干部,几乎无一人不向他行贿”,这个李某人“一年受贿44万元,相当于全县科局级以上公职人员全年工资总额的近80%”。

这就是说,在那一年(不知是哪一年),靖宇县全县科局级以上公职人员把全年工资的近八成都交给了领导班子一把手,只靠二成多一点的工资维持本人和家庭的生活。如果不是有雄厚的家底,或是其他的财源,这么一来,他们的生活水平,岂不是“混同于普通的老百姓”,甚至“混同于”贫困户了吗?

看到这里,我想,这些县里的科局级干部,花钱要买的是更高一级的官职,一个县里有那么多把副县级以至正县级的交椅吗?

再认真读报,原来李书记广结善缘,他受贿不限于科局级干部;行贿人名单分布在县委、县政府机关各个部门,基层乡镇机关,还有省直、中直企业等一百多个单位。如此说来,那一年里的那44万元贿赂,就不光是科局级干部掏的腰包,是各路谋官者大家凑的份子,我们也就不必为科局级干部“枵腹”奉献而担心了。

从报道看来,这个贪官对买官的人还讲点“诚信”,不是拿了钱不办事的:“一般都能让行贿人‘心想事成’。如果在本县范围内‘安排’不了,他会千方百计地将行贿人‘协调’、‘推荐’到外县、乡镇担任要职。”在本县说到办到,是一把手说一不二的体制力量;而其影响及于外县,就不能不让人领教他的能量之大了。不过,不论本县或外县,县级交椅总不可能充分满足科局级干部官升一级的需要,他又有什么高招呢?

跑官买官的事听得多了,除了“科以上干部几乎全部行贿”这一点略有新鲜感以外,都已经见怪不怪;我感到有些刺耳的是人们把行贿买官叫做为了“政治前途”!

“政治”,自然要讲;“前途”,更是好听。干部或称公务员的“政治前途”如此,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乃至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前途”会怎么样呢?

2003年2月17日

“非典”的流行与“典型”的中国病

干的?看的?捣蛋的

有人凑出了“非典”的“22个好处”,如:注意卫生了,不随地吐痰了,家庭和睦了,不聚赌了,不找“三陪”了等等。

虽是笑谈,但道出了一些现象。在大肆流行的传染病面前,大家想的、做的,第一甚至唯一就是防病,保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目标一致,就产生凝聚力。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向往的民族精神的最高境界。

最高境界是光明面;光明面之外还有阴暗面,例如也是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国民劣根性。

万众一心的同时会有人心怀贰志,众志成城的同时会有人扒城墙,挖墙脚,偷城砖。历史上民族危难的时候,不是总有秦桧、吴三桂之流坏我长城,纵敌入境,不顾江山社稷、老百姓的死活吗?

就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体验: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譬如火灾,有人舍身救火,有人隔岸观火,还有人趁火打劫。这是极而言之。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总有那么一些不老实的人,扯皮掣肘,给干实事的人设置障碍,有机可乘时更不惜落井下石,不择手段地害人,已不仅是“捣蛋”而已。此类事文革前后不胜枚举,过来人都不会忘记的。

此次抗击“非典”活动中,我们已经看到抬高药价、制售不合格卫生防护用品等非法牟利的捣乱行为;让我们在表彰第一线医护人员好人好事的同时,继续警惕一切破坏防治“非典”工作的坏人坏事!

2003年5月2日

革命与口罩

这次“非典”袭击我国,大家懂得了口罩的用处。虽然也有人在不必戴口罩的地方戴口罩,但比起在该戴口罩的地方不戴,毕竟不算是什么问题。

什么是该戴口罩的地方呢?医院是其一。医生近距离为病人诊病,在50年代以至60年代上半,即文革开始以前,一般是戴口罩的。那时候,医院大多有一套习以为常的规章制度。那时,在冬春季感冒流行的季节,像样一点的理发馆,理发师近距离为顾客剪发、刮脸、吹风的时候,一般也是戴着口罩的,我估计,当时这也是理发馆分级收费的标准之一。

1966年文革,口号是“造反有理,革命无罪”,几乎无处不“革命”,无事不“造反”,造常识的反,革常情常理的命,一切常规即正常的生活秩序、工作秩序,也都在打破之列。

理由是,那些常识、常情、常理、常规,都是资产阶级的坏东西,是“四旧”,等等,等等。

例如,在医院里,勒令医生要干护士的事,甚至干卫生员的事,干清洁工的事,而让护士来干医生的事。就这样来实现“平等”。碰到有些外科手术,实在是非专业医生无法代劳了,网开一面,让医生在“监督劳动”的条件下主刀。一个手术下来,有时候达到几小时,按“不革命”时期的常规,是要由护士持吸管,让主刀大夫就在手术台前吸食一些牛奶的。现在身份不同了,你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你个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还想当老爷叫人伺候?别人没有牛奶喝,单是喂你?……雷厉风行,没商量,所有医院,一概取消这个“四旧”。到文革结束后,颇延搁了一段时间,这件喝牛奶的小小“待遇”才得以在“拨乱反正”的大题目下恢复。

医务人员戴口罩,大约也是在那时候废除的;揆其理由,无非要打掉医生护士的“臭架子”,病人没戴口罩,你们凭什么戴?—这个戴口罩的好习惯,虽经“拨乱反正”,却也没有找回来。

“非典”一事,从一开始,医务工作者,首先是临床的医生、护士及其他辅助人员,还有医院中可能接触病人及其体液的工作人员,被感染的比率甚高,竟达到全部确诊病例的五分之一左右。原因固然很多,如有些医院原来不具有接诊传染病人的条件,属于仓促上马;而内科医生、护士不戴口罩,恐怕也是一个问题。当然,后来事实证明,为防“非典”病毒传染,一般人用的口罩得在十多层以上(还须不是不合格产品),医务人员面部的防护设备,则要求更为严格。但如果在开始不明究竟时,先还有常规的口罩抵挡一气,是不是总胜于百分之百的“不设防”呢?

治病、防病,唯一可靠的是医学科学,不是革命口号、革命空谈以至像取消口罩一类“革命措施”所能替代的。何况,有文革前例为证,那种反科学的“革命”,只不过是非理性的造反,不但与科学相悖,而且与革命无关;轻则伤人,重则要害死人的!

2003年5月12日

附白:5月15日《羊城晚报花地》刊有王得后兄《口罩》一文,他提供了更丰富的感性印象。其中说:“我又想起来,上个世纪的50年代,有人批评医院的大夫护士给病人看病的时候戴口罩,是不合理的,是不应该的,是对于患者没有阶级感情的,是拒病人于千里之外的。此后大夫和护士就不戴口罩了,偶尔看见几个戴口罩的,真是犹如凤毛麟角了。—手术室里正做手术的除外。然而,普通来就诊的患者之中,得了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的,谁能未卜先知呢?谁能一目了然呢?”由他所说,乃知批评医务人员戴口罩的事,早在50年代,并不自文革始,且这关乎阶级感情,属于阶级立场问题。得后说:“人间事就是这样吊诡:以生命科学为天职,用科学救死扶伤的大夫和护士,对于违反科学的指责,竟然也屈服了。”这似不能深责大夫护士,他们虽未亲聆批评者的謦欬,但都知道那批评的来头。到了60年代的文革当中,上医院挂号都要先报家庭出身、本人成分,给“黑五类”看病都要冒政治风险,这不也是出于同样的“阶级感情”吗!?

不是杞忧

前年夏天,有一晚失眠,口占一首七律。随即起床写下来,题《夜不能寐杞忧口号》,早晨加写一跋。全文如下:

灾害能超水旱蝗,

寰球无不有温床。

口蹄疫接登革热,

艾滋病还二恶殃。

血中毒时非癣疥,

气难通处是膏肓。

于今感染多渠道,

假药随之走八荒。

此2001年8月12日凌晨3时所记也。夜不能寐,忧心忡忡,悲从中来,乃因灯下多读各地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灾害频仍之报道,自作多情,遂成杞人。再三思之,实亦意志薄弱故也。反顾媒体固称两难,装聋作哑,颇失木铎之责,如实提醒,则令人沮丧,一时几将四季笙歌六桥烟柳之怡人,海晏河清人寿年丰之快意尽置诗外,宁非辜负升平乎。爰付发表,冀得读者之监督批评。

诗中“二恶殃”通译二恶英,改动一字盖凑韵也。依律写诗,虽云言志,小伎俩殆所难免。即如末句,假药走八荒者自属夸张,国中假药,大城市外更多销老少边穷荒乡僻壤,或由沿海转销中西部,查“八荒”则在四海之外,恐假药还销不到人家那里去也。然“膏肓”之间,谓为“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则药不生效之病灶,大无可如何;却见假药四面八方,四通八达,远近兜售,生意兴隆,见怪不怪是矣。

这首打油诗,未蒙报刊采用。我自己也觉得尽说些不合时宜的话,报忧不报喜,颇有些杀风景。联合国定下的“高血压日”、“糖尿病日”什么的,我们这里不是开会表了态,就是上街办了咨询,一切不都在正常运转着吗?也许真像我在跋文中说的,是杞人忧天了吧。

不过,这回忽然天降萨斯,我的想法又起了些变化。灾难,如果不说是“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经常面临的魔鬼;除了社会性灾害,如使无数军民死难的战争,种族灭绝的屠杀,以及由各种人祸造成的饥荒、伤残、非自然死亡以外,就是洪灾、旱灾、地震、滑坡和瘟疫等自然灾害了。即使的确是百病全消,我们强调预防为主,勤加提醒,居安思危,又有什么不好?何况事情并不像我们想的,或者说,不像媒体给我们的印象,可以叫我们高枕无忧“大松心”呢。

媒体报喜不报忧,中国吃这个亏还少吗?有人说,给媒体戴口罩,结果全世界都戴上了口罩。说得好似轻松,听来实在沉重。

2003年5月29日

毒外之毒

十几年前,在云南一个边境城市“赶墟”,有妇女向我兜售什么,听不懂方言,看着像芝麻,抓起来一闻挺香;但我出门一般不买土特产,看看就走了。回到昆明,朋友笑说:“那是罂粟壳,炒菜加一点不错。”

原来如此。我见报上说过,洛阳一火锅店在锅底加上它,招来好多回头客,受到查处。我说:“我怕上瘾,你们这里怎么能招摇过市?”朋友笑而不答。

后来在某大城市的一条大街上,看到车水马龙纷纷停靠在一个店门前,途为之塞。原来是个火锅城。听说这家也因为加罂粟壳,生意才格外火暴。我又奇怪,为什么不查处?人说老板“有背景”。什么背景?“是劳改过的。”

是我少见多怪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和精神药品”。想来罂粟壳并不在内,那只能算“毒”外之“品”了。

十几年过去了。现在人们说哪儿哪儿毒品泛滥,吸毒贩毒触处皆是,我倒不再像当年对罂粟壳下火锅那么惊奇,—见怪不怪了。没人举报吗?据说都在“掌握”中。局外人听着热闹,却是拿不到证据的。那么,在“掌握”中而不收网,是放长线钓大鱼,还是等着突击扫“毒”时创造成绩?

看了这方面题材的电视剧,还以为是艺术夸张;看了真人真事的报道,发觉自己的认识又落后于实际了。

2001年8月11日,甘肃临洮报称破获一件特大贩毒案。临洮县公安局分管缉毒工作的副局长张文卓,和缉毒队队长边伟宏,都破获过多起贩毒案,他们在禁毒战线上小有声名。而甘肃省公安厅复查这件“8·11”特大贩毒案时,发现此案原来是这两人为骗取荣誉,竟伙同毒贩购买、加工大量毒品,然后设计制造出的假案,致使一名司机以贩毒罪错判死刑,幸在尚未执行时得到澄清,关押538天后无罪释放。

想不到从罂粟壳这“毒”外之“品”,说到这桩冤假错案,它围绕查毒禁毒而起,却也险些致人死命,可以叫“毒外之毒”了。

2003年6月2日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作

    主要讲了俄国现代文学精品和苏联现代文学精品两大部分,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
  • 爱犊居吟草

    爱犊居吟草

    本书是山西省著名作家马乃骝的诗文集,马乃骝,已故,生前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是纳兰性德研究专家……
  •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吹满风的山谷

    吹满风的山谷

    本书是他近两年来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又向我们吹来一股浓浓军队风情,兵的喜怒哀乐。辛酸荣誉又跃然纸上。,北京实力派作家作品精选丛书。著名军事小说作家衣向东,曾著有《我是一个兵》、《一路兵歌》,而为读者广为熟知
  • 社会底蕴

    社会底蕴

    《哲理美文·社会底蕴》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社会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真正涵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为人处世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热门推荐
  • 狼性商鉴

    狼性商鉴

    狼非常有耐性。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不少种类的动物濒临灭绝,而狼家族却繁衍生息,日益庞大。究其原因,这与狼生存和捕食时超人的耐性密不可分。如果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就要学习狼的耐性,懂得“大机会往往蕴藏在大忍耐之中”的道理,做事要有耐心,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把忍耐当成智慧的选择,当成磨练意志的工具。
  • 天才御灵师

    天才御灵师

    前世,她是残酷的秘密实验中唯一存活下来的“怪物”,不惜拼上性命也要为自己和枉死的同伴报仇!异世醒来,她成为无父无母,兄长失踪,受尽白眼狼亲戚欺凌的无助大小姐。处境越是艰难,她的斗志便越发昂扬。她发誓这辈子一定要过得多姿多彩,站到最高峰笑傲人生。至于胆敢扰她清静的苍蝇,统统送到地狱里去好了。体弱到吹风就倒?没关系,她的锻体秘宝足够她用光速升级成超强斗士。不能感应自然元素无法成为魔法师?她才不稀罕,有无限强大的精神力做后盾,成为全系魔法师不过易如反掌。想成为御灵师的人都是痴人说梦?说这话的人看到她小小年纪便成为刷新修行速度记录的御灵师后,都集体撞墙去了。鉴宝师?炼丹士?锻器师?她不过打个酱油随手摆弄一下而已,怎么就被一群人哭着喊着视为偶像了?她的对手说她是最可怕的敌人,心狠手辣,嗜血无情。她的朋友说她是世上最可靠的伙伴,永远可以将后背放心交托。她的哥哥坚持她是世上最漂亮最可爱的妹妹。至于敢打她主意的男人,实力不够的早被其他爱慕者轰至渣,剩下的则在咬牙切齿:凤舞,样样全能的你在感情面前实在是块不开窍的石头!抛开旁观者的爱憎,她只是一个喜欢旅行探险的修行狂人。魔宠、灵宠、上古灵器…诸多秘宝在手,又有位随身携行的神秘前辈亲自指点她修行,她凤舞不成为萨兰卡有史以来最强悍的御灵师,就誓把名字倒着写!
  • 失宠妻子的秘密

    失宠妻子的秘密

    外人只看到她的光鲜,漂亮又有个有钱的帅气老公,但只有她知道她老公从来不正眼看过她一眼,她曾经爱过,挽回过,可是那个男人却依旧远去,哭累了,死心了,她选择用最淡漠的心态去面对这场没有爱情不能解脱的政治联婚……一次身份曝光,让她和他再次见面,面对最熟悉的陌生人,她和他的爱情又该何去何从……
  • 二合一的网游

    二合一的网游

    《幻界二合一》是一款全新的网络游戏,其中的梦幻界是以东方文化为背景的模拟世界,奇幻界则是以西方文化背景为依托的模拟世界!当设定的融合条件被触发后,两个幻界将被联系在一起,而隐藏的真幻界也将被打开!主角是一个在平凡中幻想着自己不平凡的御宅一族,更是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网络游戏的小人物,之所以会玩游戏,完全是因为受到了房客的蛊惑!且看他在游戏中是翻云覆雨,还是默默无闻!
  • 重生之捡个娇妻来当当

    重生之捡个娇妻来当当

    豪门闺秀为逃脱被欺辱的命运纵身一跳,谁知醒来却重生在了坎坷少女身上。一心一意把学考,为的是当今还是前世?看到被姐妹踢来踢去不肯接收的他,一时心软装进兜里,谁知原来废材也能变成宝。谁说穿着prada就是女魔头,她也能演绎时尚志。
  • 爱恨千年劫

    爱恨千年劫

    咬着自己的下唇:“我会让你付出代价的!”--情节虚构,寻寻觅觅千百年,当来到身边时,他确逃婚了,为了解释清楚自己就是他一生寻觅的爱人,请勿模仿,经历了生死劫难,当有一天可以自由的告诉他时,他已有了新欢!男主掐着她的脖子恶狠狠的说:“你敢再对她无礼,我就废了你!”女主睁大眼睛看着自己深爱的男人,女主走遍了千山万水
  • 西地平线

    西地平线

    本书分三辑:第一辑“西地平线”,是作者这些年在陕甘宁青新生活、旅行、考察的散文。第二辑:“最后的骑兵”,是作者在新疆当兵5年的感悟。一个成熟男人的浪漫、一群最后的骑兵的剽悍,在中国当代文坛以浪漫和理想主义色彩为其创作特色的高建群,将一切孤独、无奈、悲凉、艰苦和凶险都深藏在心里,展现给你的是一个普通士兵对国家的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它带给你的无穷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学文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第三辑:“生活培养出作家”,作者抒发对故乡、对友人、对亲人的真情实感,在本书中让你体味到文字语言的独特的魅力,畅谈对文学、对足球、对社会的看法,得出“作家是生活本身培养出来的”这一真知灼见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幸福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幸福课

    有很多很多钱,就是幸福了吗?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要追寻什么? 不幸福的怪圈跳得出去吗?……幸福不是被上帝藏起来了,是因为它一直像尾巴一样跟随着你才没有引起你的注意!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肯定自己的能力,承认不完美,走出无法幸福的瓶颈,享受美丽人生。
  • 一次读完50场经典战争

    一次读完50场经典战争

    战争,不单单是为了争而战,战争的意义比它本身更重要、更耐人寻味,战争不仅是将士之间力的较量,还是策划者之间思想与智慧的较量。战争是人类长久的话题,尤其是那些激烈而又充满智慧的战争往往最能打动人的心灵,因为那是很多人用自己的身体、灵魂、生命铸造的历史精彩。那么请你锁定本书的50场经典战役的精彩,也祝愿未来将是一个永远没有战争的时代。
  • 噬天狂妞

    噬天狂妞

    {本文一对一,美男多多,欢乐多多}——————————————————————————————————一所平凡的大学看似娴静如水,暗地里却枭雄并起,龙争虎斗,处处阴藏杀机。一弯幽深峡谷,无莺歌燕舞,疑似荒芜之地,却高人在卧。一生之家,家从何来?一室闺蜜,蜜舌腹剑?一方霸权,倾谁红颜?一个唾手可得的权利却因为一个陌生男子,顷刻间化作沤浮泡影。从此,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这里附上片段一二仅供观赏,切勿模仿片段一:“过来帮我挠挠背,现在。”一女人用命令的口吻说道,她趴在床上,身着吊带超短裤,亭亭玉立,冰肌玉骨宛如出水芙蓉。床边坐着一个男人,听到女人话,额头上渗出虚汗,手紧捏着自己的大腿,“想我一世英明,也会沦落到这般田地!“心里虽这么想却不得不满脸推笑着说:“哪…哪里?”“这里这里,快点,伸手进去挠!”“哦…那个…什么…挡到了,挠不到。”“胸罩啦!帮我解开。”“啊?这…这样,不…不太好吧。”。“有什么不好的?又不是叫你挠前面。”“.”片段2:暮色下,林间小道,一个女子背着一个男人正极速奔跑。“你在坚持一会,前面就是了。“女子说。男人气息奄奄没有回答。突然,一条蛇从女子侧边飞来,犹如长鞭,女子转身矫健闪过,回头来时另一条蛇已杀到眼前,血口獠牙,她急忙后倾却时速不减,看着蛇的白肚从她上空飞过。身后却传来“啊”的一声,语从心发,耷弱无比。女人问:“怎么了?”男人软弱无力地说:“我…我的…屁股。”女子才想起自己后倾时弧度太大,想是搓到他的屁股了,正想间,一条蛇又恰至胸腔,咫尺之距,女子不及多想,又再次后倾…前方屋顶上一个小男孩看得捧腹大笑,对旁边的中年男子说道:“哈哈哈,三叔,那男的真好玩。”三叔对男孩说:“石头,把蛇收了吧,再玩就出人命了。”*亲们若喜欢,此文就陪你们过年咯,嘻嘻,快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