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200000008

第8章 第二辑书人书事(1)

第二辑书人书事(1)

鹤坪印象

认识鹤坪已经有十年了。

1996年下半年,我开始编辑《小说家》,收到了中篇小说自然来稿《女女》。当时就被其清新的笔法、生动鲜活的故事所打动,马上就推荐给主编。作品很快就发表了,我也因此记住了作者鹤坪的名字。后来,鹤坪又投来《好水》《闲功夫》等中篇,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发表。

以后我不编杂志了,我们仍然有书信、电话交往。有些作者你能为他发稿、出书时,他与你周旋,一旦你没有利用价值了,他们也就彻底消失了,甚至对曾经帮助过他们的编辑恶语相向,冷嘲热讽,令人寒心。鹤坪对编辑很尊重,见人就称老师,让人不好意思。有些人(包括我自己)以为,只要认识字就可以当编辑;作家、小说家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干得了的。如果说创作是处女,翻译是媒婆,那编辑连媒婆都算不上。作家是靠作品说话的,是无中生有、富于创造性的;编辑是有中生有,改改错别字,打打补丁,所谓的饾饤小儒,不足与数。陕西作家多数是从底层或者说是从农村写出来的,像陈忠实、贾平凹。鹤坪虽然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却有着农民的朴实、真诚,当然,也不乏农民的精明。

见到鹤坪时,他的书已经一本一本地出版了,我先后读到的就有长篇小说《大窑门》《牛马家事》、中篇小说集《老西安的故事》、纪实作品集《老城坊》《老艺门》《说西安》。除了《牛马家事》的故事延续到了当代,其他著作的内容都是有关历史和民俗的,尤其是有关三秦大地、有关西安的,表现了鹤坪对家乡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鹤坪对平民生活、草根艺术特别关注。他说过,孙犁的风格是他学习、追求的目标。

作为诤友,鹤坪曾指出我的文章严肃有余,幽默不足。真是一针见血。我也常常想使自己的文字轻松、轻快、轻灵,哪怕轻浮起来也好呀。但秉性呆板木讷,言语枯涩乏味,要改也难,所以就更加羡慕鹤坪驾驭语言的出色能力。

鹤坪曾经是诗人。我一直认为:诗人写小说,多数文采斐然,因为他们经历了炼字炼句的过程。小说家别说写诗,就是写散文,也未必能像写小说那么得心应手,因为写小说可以用精彩的故事掩饰文采的缺陷与语言的贫乏。鹤坪的小说构思巧妙,文字传神,叙事、状物、抒情各臻其妙,有很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近几年小说创作繁荣,销售却不乐观,除了极少数几部外,能卖七八千册就算相当不错了。鹤坪做出了相应调整,暂时搁置了小说写作,专心致力于民间文物的收集和研究,于是就有了我们的再度合作,于是就有了《中华拴马桩艺术》《中华炕头狮子艺术》《中华门墩石艺术》等书的出版。

鹤坪大概对司空图的《诗品》情有独钟,所以《中华拴马桩艺术》《中华炕头狮子艺术》中都用了司空图的“二十四品”来评鉴拴马桩和炕头狮子,加上计划给我后又爽约的《钱币二十四美》,容易给人造成鹤坪读书为文只认“二十四品”的印象。所以,根据我的建议,鹤坪的《中华门墩石艺术》就换了一种写法。

鹤坪重友情。2006年9月,我去西安参加北方11省市文艺社优秀图书评奖会,鹤坪两次来宾馆看我。我曾对太白文艺社的同行说:你们陕西人才济济,像鹤坪这样又会创作小说又能写民俗文化书的作者,可以多给我推荐几位,我们一定优先考虑。

鹤坪涉猎广泛,每次来出版社,不但对小说、散文类书籍、杂志感兴趣,对建筑类、收藏类书籍也很关注。但他又不是什么书都去做,什么书都敢写。我曾数次建议他做一本西安城墙的书。我们50来年拆除了5000多座城,现在完好保存下来的城只有4座:陕西西安、湖北荆州、辽宁兴城、山西平遥。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知名度远远高于其他三城。而偏偏是知名度最小的平遥成了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即使在山西本省都排不上号,如当地就有“金太谷、银祁县、平遥都是小买卖”的说法。可惜的是,比北京城墙都古老的太谷城墙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完全拆毁。王军为被拆毁的北京城墙写了《城记》(城忌、城祭、城悸?),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已经印刷了十几次。四“京”中西京城墙巍然独存,西安更有理由写一部《城幸》。可惜的是鹤坪对此不感兴趣。

鹤坪由小说写作转向民俗文化研究,颇下本钱和工夫。为搜集民间文物和图片,不惜风餐露宿,不惜资金投入。出书获得的稿费可能还抵不上为写书寻找实物、购买资料的辛苦和开销。现在鹤坪又主编《艺术追踪》16开大型丛刊,已经出版了“大树卷”“大象卷”“大风卷”三种,为作家、书法家、画家、摄影家、篆刻家、表演艺术家、收藏家等写真、留影、立传,使更多读者了解目睹这些艺术家们的为人及作品,可谓是功德无量之事。鹤坪在写书的同时,又抄起了编书的老本行,甘苦自知,这下我们就更有共同语言了。

百花同人

余生也晚,是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同龄人。虽无缘亲历单位的创建,却有幸参与其发展。人到五十,各种器官开始老化,可半百的机构,还是一个年轻“小伙儿”,生机勃勃。归根结底,是因为一代又一代出版人的辛勤劳作,奋力拼搏。

现任社长兼总编辑靳立华,社龄只有十三年,应当是“新人”。靳社长很朴素,做事低调,只身上任,误被当成是来揽活的业务员。靳社长曾主抓经营,管理着出版、校对、财务、发行、广告、书店等诸多部门,来后不久,天时、地利、人和俱全,库存减少了,重版率提高了,奖金兑现期缩短了,由原来的每年一兑现缩短为半年就兑现。

靳社后来还管理一个编辑部,担任三审。再后来,又担任了《小说月报?原创版》主编。担子更重了,但还是办事果断,有求必应。不像领导,更像是位足智多谋、事事操心的兄长。社里人戏称:有困难,找靳社。靳社在美术社干过编辑,搞过发行,熟悉编、印、发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知道工作的症结所在。

1997年,我随董令生编辑去梁思成家组稿,拿到了《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当时社里对做图文书没有经验,拿不定主意是否出这两种书。靳社以编辑、销售大画册的经历极力促成“二史”的出版。因为没有把握,第一次只印了三千册。出乎意料,书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分别由董令生和我责编的《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一印再印,分别以两种开本印刷了九万多册和六万余册,《中国建筑史》还获得了“中国图书奖”(提名奖)。

靳社兼管编辑工作后,策划了《中华吉祥纹样图典》《中华吉祥物图典》《外国装饰纹样图典》《紫禁城匾额楹联》等书,都是一版再版,前两书分别发行了两万、三万多册。有些人只有喝了酒才可爱,那时才放下架子,不说废话。靳社不喝酒也是只说实话,只办实事。由我策划、组稿、责编的《钱钟书与近代学人》、《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靳社非常重视,指出要用好纸精制。两种书都用两种开本分别印刷了六次、四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获天津市和国家奖的《阳光西海岸》《玉碎》,从主题思想、人物安排、结构调整到版式设计、图书用纸、封面装帧、插图选择,靳社都一一过问,先后设计出几个封面,最后获得了有关方面的好评及读者的认可。靳社长同前任薛炎文是复旦校友,配合默契,工作卓有成效。可惜的是,两人都没能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才华,时乎?命耶?

前任社长兼总编薛炎文对老编辑严,对年轻编辑宽。同样的选题,新手更容易通过,可以看出其对经验不足者的鼓励。我刚入行时,策划了“说文谈史丛书”,两辑共十二册。现在看来,作者水平参差不齐,作品质量高低不一。但薛社当时大力支持,使丛书顺利出版,也使我同一批著名学者、教授建立了联系,如杨天石、王春瑜、来新夏、我国台湾的苏同炳(庄练)、美国的汪荣祖,等等。我社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提名奖的长篇小说《玉碎》,就是薛社长策划、组织,由我担任责任编辑的。

毋庸讳言,新中国出版的黄金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那十余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网民的增加,读书人越来越少。在我国经营了十三年的贝塔斯曼公司,终于撑不住了,于2008年败走中国图书市场,这是现阶段我国图书环境复杂的一个突出个案。以薛社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及时调整方向,从文艺向文化转轨,策划了大量适应市场需求的双效书,形成了以建筑、收藏、传记、衣食住行、外国文艺理论等为特色的几大板块,在全国都有相当的影响。如由我责编的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就是薛社交给我的任务。书出版后受到了作家、学者如叶兆言、萧克凡、雷颐等人的好评。

薛社长稳重老练,尽力做到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对社里的人一视同仁。不轻易表态,“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被兄弟社一位老总认为是正直的化身,并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古剑。对无理取闹的名人家属不卑不亢,有理有节。对属下平易近人,大家都能畅所欲言,老编辑更是直呼其名,毫无隔阂。开会、出差,与司机同吃同住,被外人尤其是外地人视为无架子——外地的司机经常是另桌就餐的。薛社无私而不铁面,社里一位退休副总编因病去世,薛社写了文情并茂的悼念文章发表在我市的报纸上。同事们读后都很感动。退休编辑还可以在社里出版一本文集以做纪念,社里的这一举措大得人心。

高艳华老师做专职编辑的时间并不长,可就在短短的四五年时间里,她策划编辑了一批学术水平高、历史价值丰富的好书,如《罗家伦与张维桢——我的父亲母亲》(罗久芳)、《梁实秋与程季淑——我的父亲母亲》(梁文蔷)、民国总理熊希龄的遗孀、吴宓的梦中情人毛彦文的《往事》……每出一书,她的几本样书都不够分,同事朋友都来要,不得不自己掏钱买自己责编的书送人。这是一种幸福的损失,说明自己的工作获得了认可,编的书不是垃圾。就像被盗版的书,从反面证实了其价值。

高艳华还编了名人怀念名人的《忆旧》(原名《思旧赋》),编辑含量就更高了。从篇目的选择、作者小传的撰写、照片的收集,所有烦琐的工作都要一一动手,不是改改错别字就能交差的任务。书出版后获得广泛好评,很快就再版了。

更绝的是,高艳华看到著名学者、作家陈西滢、凌叔华夫妇的独生女陈小滢有三本特殊的纪念册——各路名人给陈小滢的题词,她借回纪念册,竟然想出了按图索骥的办法,请那些名人的后裔各写一篇回忆先人的文章,配上题词手迹及各位名人照片结集为《散落的珍珠——小滢的纪念册》。这部由陈小滢口述、高艳华记录整理的书出版后,好评如潮,《文汇读书周报》专门向高艳华约稿谈此书的成书经过,许诺写多少发多少。高艳华一挥而就,洋洋洒洒写了七千字,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从小爱写。《文汇读书周报》编辑一字不改,全文照发,用了一整版还拐弯。这可是社里几年来少有的事。真牛!

由季羡林先生主编的《百年美文》第一辑共五卷十二册,收入三百多位作家的七百余篇佳作。联系这些作者或他们的后裔取得授权,给他们寄样书,开稿费。三百多人哪!想想都头痛!别看高艳华生活上有时马马虎虎,丢三落四,可工作上却扎扎实实,一丝不苟,还没听说作者或家属有什么抱怨,听到的都是对她事业心、责任感的称赞,有的作者还专门为她赋诗……

对我的工作给予较大帮助和启发的还有董令生老师、王俊石书记、魏钧泉、杨进刚、王贺、徐丽梅、韩铁梅、谢大光、张爱乡……细细地数下去,我吃惊地发现:社里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帮过我!能在一起共事是缘分,发展成友谊那就是情分、福分。我衷心地感谢每一位同仁!

谁的悲哀

在书市上见到祖国大陆版《李敖大全集》(共二十册),欣喜异常。捧起书看看前面,翻翻附录,又打消了购书的念头。

该书“ 出版者的话”说:根据同李敖先生的协议,对原著只删不改。书中有些文章的政治取向是大陆读者不能认同的,我们做了技术性处理。这二句话大可商榷。

首先说读者。这篇出版者的话署名是编者,现在却成了读者的代表。这里所说的读者其实还是编者(出版者),因为是他们负责对祖国台湾版《李敖大全集》挥动斧戈进行砍删。广大真正的读者(我指的是自掏腰包然后才有书可读者)在读到书之前却已被少数读者(编者)代表他们表达了对书中的政治取向不能认同,这不是有些滑稽吗?况且,编者怎么能代表读者?生产者如果能处处代表消费者,那消费者协会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就像资本家养着的工会一样,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有些人服膺三位一体(三权一身)的思想和实践,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出版者、编者、读者是一回事,所以就理直气壮地代表起读者认同以及不能认同起来了。

再说政治与学术。编者不能认同的政治取向就删(进行技术性处理),学术思想差异则可保留,给人的印象是编者不允许自由地谈政治,只允许自主地谈学术。但这种把政治和学术截然分开的做法仍值得怀疑。如果我是以政治的观点谈学术,或者是从学术的角度谈政治,这样的段落、文章是删还是留呢?书中谈性的文章基本都保留了,似乎我们采取的仍然是“准风月谈”的政策。引用一句老掉牙然而毫不过时的话: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表达观点的权利。我们的编者的做法同这种说法正好相反。

最后说只删不改。只删不改当然比又删又改强多了,然而仍然不能使人满意。“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声明只删不改犹如说我们不做续凫的买卖了,但还在干断鹤的勾当。宣称只删不改亦如一个医生说我们只截肢而不乱接肢一样。但如果肢体没有病变,你何必多此一举去截它?你总不能因为看着人家的肢体不对你的心意就大动干戈吧?如果把房屋的承重墙拆了从而造成了潜在的危险甚至直接的危害,你却以我只拆不改来为自己解脱,这说得过去吗?任何主动的变更都是改动。删就是改,并不是如某些人所理解的那样,只有把不属于作者的东西代表作者塞到作品里才是“改”。

词调中有《木兰花》,最多五十六字。词调中也有《减字木兰花》,四十四字。祖国大陆版《李敖大全集》除了书中删掉的字句、段落不算,仅列在书后面整篇删掉的文章就有一百七十四篇之多。这样的书还叫《李敖大全集》就名不副实了,应当叫《减篇李敖大全集》。明明是《李敖不大不全集》,却还要冠以《李敖大全集》之名,我们不能说出版者有欺诈之心,但祖国大陆版《李敖大全集》确实有“缺斤短两”之实。

李敖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谨防被阉》,而现在他却情愿被删。李敖的文章《他们的恭维是我们的耻辱》,其中提到“国民党是一个靠生殖器串联起来的有刀有枪有镇暴车的大家族”,“生殖器”被《前进》 杂志改成了“裙带关系”,李敖对此十分不满。现在面对一百七十余篇文章完全被删掉反倒没了脾气。李敖研究孙中山的专著被删节,李敖研究蒋介石的专著被删节,我们看到的孙中山是不完整的,我们看到的蒋介石是不完整的,因此,我们看到的李敖也是不完整的。李敖是以经过“删”、“技术性处理”的刑余之人的身份踏上祖国大陆的。

遥想李敖在台湾快意恩仇,想骂谁就骂谁:骂蒋介石、骂蒋经国,骂李登辉、骂国民党、骂民进党、骂台独……痛快淋漓,威风八面,而他的《大全集》居然能原汁原味地出版。这位“ 信手翻尽千古案,我以我血荐蚩尤”的独行侠,到了祖国大陆竟然被修理成了独臂老人和独眼巨人,岂不怪哉!《李敖大全集》能在祖国大陆出版,这是我们的荣幸。《李敖大全集》成了《减篇李敖大全集》,这是李敖的悲哀。

同类推荐
  •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 玻璃城堡

    玻璃城堡

    泰坦尼克号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船沉了。寂寞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花是寂寞花,芬芳却是热烈的,初恋之殇,热恋之变,婚姻鸟散,红杏逸墙,哦,爱是一条长长的河,漾起了多少清凄美动人的漩涡,孤独是岛,寂寞是花,美丽的永远是故事。婚姻这座玻璃城堡,无疑是容易破碎的,但它的产生并不仅仅是为了破碎。
  •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本书是豆瓣“囧叔”首部文学随笔吐槽集,作者善于观察世情世态,常用嬉笑怒骂,幽默且犀利的文笔来描写身边所见到的人、所发生的事,趣味盎然的人情世态,或叙或议或抒情,生活气息浓厚。全书内容尝试从每一个凡人身上,发掘出不凡的故事……更意在告诉读者“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凡人、庸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庞大的故事的主角”。
  • 月光下的人生

    月光下的人生

    948年6月,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他的诗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爱国家。尤其是他那无悔的一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他一生追求真理,寻找光明,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民族气节。,爱人生,平凡而又高尚。他虽贫病交加,朱自清的诗文,表现出他对黑暗时局的强烈不满,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对光明未来的殷切期待,却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授”面粉的宣言上签名,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
热门推荐
  • 回家

    回家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特工皇后不好惹

    特工皇后不好惹

    前世,她是智勇双全的扫毒特工,他是毒品集团的天才少东,因为任务,她与他成为恋人,订婚当天,她的身份被揭穿,他含笑用一颗子弹毙了她的命。*这一世,她是云家堡貌丑胆怯的七小姐,五世轮回,擅于藏拙,喜欢伪装。父亲鄙夷她,大娘讨厌她,姐姐嫉妒她,妹妹欺凌她,哥哥们嫌弃她,偏偏她却有一个名动天下的未婚夫宠着她。终于有一年,她激怒了他,最终落得一个众叛亲离,被逐家门的下场。不怕!她傲然离去:“谁怕谁?没有家族庇护,没有未婚夫守护,我云沁一样可以杀出一片海阔天空,青云直上,将天地踩在脚下!”五年隐遁,打造江山,一朝归回,惊艳天下。识破重重计谋,颠覆江山朝纲,柔弱小女子,一步一步强大,找回属于自己的真正身世,主宰一个国家,得天下伟男子目光。为爱痴狂,欢迎新老读者围观(阴谋文)*这是一个智勇双全、从容淡定、亦正亦邪的女主。这是一个烽火四起、尔虞我诈、阴谋重重的时代。这是一场至死不渝、可歌可泣、历转三世的爱情传奇。*人物:云沁的座佑铭: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云沁的原则:不惹桃花债,——龙奕的爱情传奇,努力做个好娘亲。*某王爷:“女人太漂亮,男人会很没自信!”他死皮赖脸把戒指套到她手上,下一刻,为救她,他被熊熊大火吞没……*某公子:“我有法子解燕姨身上的千日枯!要不要我帮你这个忙,你自己考虑着办。”他逼她嫁。嫁,还是不嫁?她伤透了脑筋!*某太子:“嫁给我,你要轼君便轼君,你要革新便革新,你要登位称帝,我二话不说,以你马首是瞻!”她笑,所谓天下,有点太大,她只要一个家。可如今,家已不成家,母亲不是她的,父亲不是她的,孩儿不是她的,未婚夫不她的,她的家,崩塌了……不怕,她会重振旗鼓,一一要回来!*冰愠《重新之将门嫡女》http://m.pgsk.com/a/649850/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美医后:皇上不安分

    绝美医后:皇上不安分

    看着两张一模一样的俊脸,她迷惑了:“你们谁是皇上?”那个男人大步上前,轻而易举的扣住她的腰,霸道的在她唇上一吻:“能占有你身心的人,就是皇上。”
  • 舞魂

    舞魂

    如果能在另一个世界找到幸福,那么穿越又有何妨?如果只有为你亲手带上耳环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终身的依靠,你又会选择谁呢?一个是拥有绝世武功冰冷孤傲的前朝皇子,隐姓埋名只为报国仇家恨;一个是温柔执着的突厥王子,只愿为一人倾心;一个是手握重兵的护国将军;一个是指腹为婚的内定夫君。谁才是为她戴上耳环的人呢?又有谁能陪她舞尽此生?小蓝要开新坑了,《双面夫君》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小蓝在这里鞠躬了!
  • 刁蛮小妻不好惹

    刁蛮小妻不好惹

    她,一个命运崎岖的女人,出身在富豪之家,却受到非人的待遇。他,一个天之骄子,从小出身在优越的环境之中,受到万人的宠爱。一个高高在上,一个弱小平凡,两个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中却是奇妙的结识。从最初的陌生,相识,到最后的相爱,这一条路走起来居然是那样的漫长。原本以为两人将会相守到最后,但却没有料到家族的压力,身份背景,第三者的插入。各种的因素影响着他们,原本美好的爱情顷刻崩塌。为了爱,他决定放手一拼。而她,犹豫不前。最终的结果,他们还能否在一起呢?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贵族校草拽拽未婚妻Ⅱ

    贵族校草拽拽未婚妻Ⅱ

    靠,刚高中毕业就结婚,有木有搞错!我才不会真的跟他有夫妻之实!哼,不就是家里两个臭钱么,姐也有,姐还比你多!拽什么拽!结果,好好的大学,却不能跟小正太玩了,都是这个臭男人搞得,他还挺得瑟,不行,我得收拾收拾他,再这么下去,还反了他了!
  • 无上刀锋

    无上刀锋

    那年浮屠寺的赤脚和尚一指断山成永河。那年耍剑的先生手持草芥碎了万垒城墙。那年边军的刀疤卷毛驰骋沙场一路尘土飞扬。那年倒骑马的色痞活色生香。酒馆之中喧闹非常,说书先生格外繁忙。在很多年后,有个少年‘哧溜哧溜’的吃着麻辣片汤,听着那些英雄过往。而他的故事要从梦中神女自备嫁妆、不辞万里,只为给他暖床、洗衣、传功、生个小孩诉说,要从在他疑惑的问自己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像样的痕迹开始!这是一段心藏无上刀锋,问天下谁与争锋的故事,这是一段特带劲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