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200000007

第7章 第一辑书评集萃(6)

第一辑书评集萃(6)

“向沙漠进军”

—重读《看风云舒卷》

又到了每年沙尘暴肆虐的季节,突然想起了那篇名文——《向沙漠进军》。

“多快好省”只一年的“大跃进”,紧随其后就是物资匮乏三年的大饥馑。不怨人口多,只怪粮食少,闭关锁国的政策使情况雪上加霜。在“自然灾害”的第三年,确切些说,1961年2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向沙漠进军》,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

《向沙漠进军》原文共21段,有3个小标题: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怎样同沙漠斗争,使沙漠为人类造福。后来,此文精简为12段并去掉了小标题,收入中学语文课本,沿用至今。只要在网上敲入“向沙漠进军”,马上会搜索到课文原文及多种针对此文的教案和教学材料。读过此文的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应有几亿,而且还在不断增多,此文影响不可谓不大。

“向沙漠进军”的初衷是“保护农田”“开辟绿洲”。经过了四十多年的“进军”,结果如何呢?以文中提到的毛乌素、巴丹吉林、塔克拉玛干三大沙漠为例,它们的面积已经分别由约1万、约4万、约32.4万平方公里(《辞海》1979版)扩大为1.4万、4.43万、33.76万平方公里(《辞海》1999年版)(1961年《向沙漠进军》文中毛乌素沙荒只有800多万亩,1999年为1.4万平方公里,约等于2100万亩)。“我国荒漠化面积已达263.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近三成,每年荒漠化净扩展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6670平方公里),仅沙化土地每年就净增369万亩(2460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扩展,5%是干旱等气候原因,95%是人为因素”;“我国沙漠化土地中,人类活动导致的现代沙漠化土地就有37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威胁18亿亩耕地“红线”》,见《今日国土》2007年6月号,总第48期)。

我们说“向奥运进军”,意味着我们走向奥运;从奥运的角度来说,奥运也在“走”向我们。“向沙漠进军”也是一样,我们向沙漠进军,沙漠也在向我们进军。到目前为止,“向沙漠进军”,是人胜利了,还是沙漠胜利了,是人进沙退,还是沙进人退,历史和现实都已经做出了回答。

《向沙漠进军》的作者竺可桢先生是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26年竺可桢明确指出“我国人口过多”(4.3亿)。“人口问题之严重,则尤以我国为甚也”。“吾国则目前即已人满为患”(《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1936年又说“中国现在人口为4.5亿”,“即使人口不再增加,也已经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中国地理环境》)。1955年7月19日,竺可桢在全国人大小组会上发言“国家对于人口应有个政策,不能任其自由发展”。因发表提倡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新人口论》,马寅初于1960年1月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不久又被免去全国人大常委。即便如此,1962年4月,竺可桢再次指出节制生育和水土保持工作乃当今之急务。

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13年(1936—1949),贯穿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始终,经历了5000里的文军长征(浙江大学从浙江西迁贵州),在那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下把浙大从只有3个学院的地方院校,发展成拥有7个学院、10个研究所、30个学系,学生达2000多人,成为当时全国最完整的两所综合性大学之一,甚至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东方的剑桥”。

竺可桢为浙大制定的校训是“求是”,要求学生具有“科学的方法”“公正的态度”“果断的决心”。 “向沙漠进军”的失败,当然与竺可桢先生毫无关系,而是由于人类不实事求是,不按科学规律办事,过度繁衍,过度向大自然索取,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使雪山积雪减少,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损伤了“地球之肾”,现在不得不像其他许多地方那样,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荒”。“与人斗,其乐无穷”这句名言,几十年前就被人重新句读为“与人斗,其乐无,穷!(李蔚兰《迟到的祭奠》)”不讲科学一味蛮干地与天斗,与地斗,结果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一句话可以是一种理论、一种重要思想、一种学说,但在得到理论和实践的验证前,一句话就是一句话、一种立论、一种猜想、一种假说。

1999年版的《辞海》没有“进军”这个词条,2005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进军”是这样解释的:“军队出发向目的地前进”(712页)。这种解释只是“进军”的本义,没有引申义,显然不够“现代”,不能满足要求。“向沙漠进军”与“向奥运进军”中的“进军”肯定不是一个意思。我的理解,在“向……进军”这一句式中,如果向的后面进军的前面是个正面的词,如科学、法制、民主、奥运等等,进军就是获得、赢得、争取的意思,或者说“化”,如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等等;如果向的后面进军的前面是个负面的词,如沙漠、愚昧、腐败、贫困等等,进军就是征服、清除、消灭的意思。“向沙漠进军”本意是要征服沙漠,使沙漠为人类造福,但由于方法不对头、措施不得力,却得到了沙漠化的结果,这不能不使我们浩叹与深思。

1998年4月,竺可桢的随笔集《看风云舒卷》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非常荣幸,本人忝为该书责编。倏忽十年,再展陈编,仍然有所得、有所感。书分五部分,为随笔、教育文选、专业论文、政论、日记摘抄。《向沙漠进军》只是其中的一篇,用的是原文,而不是课本中的节选,尽管那种版本主题更突出,内容更紧凑。竺可桢文集或文选中,我想肯定也都用原文,而不会用节选。

《看风云舒卷》较全面地反映了竺可桢先生在各个领域的贡献和学术造诣,《我国南宋的气候》《二十八宿起源之说》《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科学之方法与精神》《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等文章至今仍不失其光彩。本书的序与后记,是编者——竺可桢先生的秘书沈文雄所做,介绍了竺可桢先生非凡的一生、卓越的贡献和高尚的人格。附录两篇,一篇全面介绍了竺可桢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作者是浙大前校长杨士林;另一篇介绍了竺可桢先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尤其是人格培养,作者是浙大毕业生马国均,1941年选择竺可桢先生做“进德修业的导师”的唯一学生。这些介绍文章使我们对大师有了亲切的了解。

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涌现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科学巨匠、文化大师(竺可桢28岁即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他们的道德学问,今日已罕见,思之惘然。通常我们说了解某个人,其实只是知道该人的若干逸闻趣事,有些还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要真正了解一个人,还是要看他的著作(如果有的话),看他的所作所为。

“猛人”刘杰及其《纸醉金迷多忧愁》

今年最大的败笔,就是贸然接下了一部大书。一着手编辑,才知道落入了“圈套”。退稿已来不及。我一面骂自己弱智,一面硬着头皮上网查找资料,翻书核对原文,真是苦不堪言。社里有四大糊涂蛋,前三位好汉过五关斩六将,众望所归,座次早已排定。第四位竞争激烈。若自己的这件糗事曝光,无疑自己投了自己一票。“十一黄金周”,我带着厚厚的书稿回家,准备大干一场。没想到四天之内稿件碰都没碰——都是刘杰惹的祸,不,是他的书《纸醉金迷多忧愁》惹的祸。

刘杰是位编剧,主要作品有电视剧《爱在阳光灿烂时》、《海上繁华梦》、新版《红楼梦》等。利用两年的业余时间,刘杰写出了这部散文集《纸醉金迷多忧愁》。书分五辑:人生态度、诗与花、谈空说有、都市生活、飘如陌上尘。从辑名上看,既有实实在在的,如第一、第四辑;也有飘逸空灵的,如第二、第五辑;第三辑则是虚虚实实。每一辑前都有一首古诗,整部书诗情洋溢、诗趣盎然。文章的标题和文字典雅,富有阴柔美,敏锐的观察、深刻的思想充盈其间。如“肉只有小半扇了,一个猪头还放在案板上,笑眯眯地看着我。(《起早》)”“人类文明的惯例就是拿最宝贵的东西,包括自由和健康,去换取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当这些派不上用场的东西到了自己都搞不清数目的时候,你就被认为是一个成功的人。(《理想的生活》)”“稍有点长相和本事的男人大多喜欢自作多情,总疑心某个女人喜欢自己,哪怕对方已经很讨厌他了,只是没有当面说出来;女人则总是怀疑对方不喜欢自己了,恨不得五分钟听到一次‘我爱你’才放心。(《石榴裙》)”“‘藏龙卧虎之地也是藏污纳垢之所。’世间的事情大都经不起从背面去看,因为背面更接近事情的真相。(《污垢》)”……

与本书同名的那一篇《纸醉金迷多忧愁》,集中地体现了刘杰灵动、明净的风格。他列举了李后主、宋徽宗、上海孤岛时期的艺术,“越是乱世,产生的艺术越有蚀骨销魂的效果,想想都是很怅惘的……在最混乱、最无望的时代,娱乐业却发展到了顶点,看起来不太合理,实在是最合情理的事情。”是绝望因而纸醉金迷,还是纸醉金迷后更加绝望?“两样风流吾最爱,六朝文章晚唐诗。”乱世各地的诸侯,忙着抢地盘,抓壮丁,百无一用的书生和艺人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不论如何,那些绝望的朝代,帝王都是与民同乐的。也许到了盛世就关门独乐了。

湖南出猛人——思维、行为、作为异于常人之士。“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湖南作家王开林有一部散文集《纵横天下湖南人》,写了23位湖湘猛人:魏源、曾国藩、谭嗣同、蔡锷、杨度、叶德辉、齐白石、沈从文……读王开林的书,让人热血沸腾,顿起建功立业之心;读刘杰的书,使你头脑冷静,恬然享受日常平淡生活,因为美无处不在,乐趣随处可寻——“看着小孩狼吞虎咽地吃东西,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尤其是你给他们吃的。(《理想的家》)”“前几天坐在公园的树下发了一回呆,发现简直是世界上最舒服的事情。(《发呆》)”……《纸醉金迷多忧愁》有点像法国菲利普?德莱姆的《第一口啤酒》——“快乐就在细微之处”。但菲利普?德莱姆的作品短则600字,长不过1500字,读着不过瘾,也容易被戏拟,如《第一勺鱼子酱》(拉姆赛)《一双干净的袜子》《最后的鼻涕》(帕特里克?勃松)……《纸醉金迷多忧愁》没有这种琐碎的缺陷,更像是一条条线;而《第一口啤酒》比较来说只能是一个个点。

大约一年前,刘杰的朋友李彦达把《纸醉金迷多忧愁》书稿电子文本发给了我。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读了第一篇,我就很喜欢,马上打电话告诉李彦达,愿做此书的责编。由于别的缘故,此事被搁置。不久前整理文件夹,又看到了刘杰的稿件,不愿意放弃,于是再打电话,得知书已出版,心里挺高兴,毕竟有识货之人。《纸醉金迷多忧愁》是一部令编辑眼睛发亮,使作家目光黯淡,让评论家有话可说的作品。

9月28日,“十一黄金周”前一天,刘杰、李彦达等三人竟专程驱车从北京到天津来拜访素昧平生的普通编辑,令我十分感动。刘杰此举,是敬老吗?不是。见面前我们连电话交流都没有,他并不知道我比他年长近20岁。是尊师吗?也不是。虽然编辑习惯上都被称为老师,我们并没有师生之谊。刘杰的来访,我更愿意看作是“雪夜访戴”,是他的心血来潮,率性而为,就像他一时兴起晚上寻访古河道(《夜游运河》);或者像他天黑了爬云山(《山下》)、最冷的1月份顶雾冒雨去爬岳麓山(《岳麓山》)。人无癖,不可交。能够随心所欲,不考虑投入与产出,或什么性价比,“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过去》),所以我说刘杰是个性情中人,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一个“猛人”,典型的三湘之士。

《纸醉金迷多忧愁》可以说是生不逢辰。现在不是诗歌的时代,不是小说的时代,也不是散文的时代——不是文学的时代。只要不能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人们多半不会感兴趣。作为成功人士、颇有名气的编剧,刘杰肯写这些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闲情逸致的散文,不仅娱己,更能娱人,不愧是“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菲利普?德莱姆的《第一口啤酒》,是法国1997年畅销书之首,当年再版23次,仅在法国就销售了80万册,法国文坛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流派——“细微派”,其版权已向22个国家和地区转让(截至1999年),那一年中文简体字版出版,只印了3000册,还卖不完。只有《第一口啤酒》《纸醉金迷多忧愁》这些“无用”的书在我国也成了畅销书,那时我们再谈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更有底气了。

法国作家克莱齐奥,其小说《金鱼》2000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简体字版,印了5000册,反响平平。今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各出版社开始了抢购版权之战。他的著作马上就成了抢手货。说不定哪一天刘杰的散文获了某项大奖,那时,各路出版社就会像争购他的剧本一样竞争他的散文集。

我期待着那一天。

寻找奇石魂

——张传伦及其《柳如是与绛云峰》

《百年美文》是一套大型散文丛书,分门别类收录整个二十世纪各种佳作,已出版两辑十卷(如“哲思卷”“读书卷”“人物卷”等)二十七册。甫一面世即大受欢迎,一版再版(盗版者闻风而动,盗版本应运而生)。以“谈艺卷”为例,收文一百二十多篇,上自黄宾虹,下迄张传伦,一头一尾,年龄相差九十余岁,文章同样精彩。

“谈艺卷”的大轴之作,就是张传伦的《漫话中国历代奇石收藏》(亦名《奇石赋》)。开篇即是“石在哪里?石在天之涯,石在海之角,在昆仑之巅,在九嶷之涧。在北国的深谷幽壑,在江南的花径竹篁。石在哪里?在女娲之手,是补天的祥云,在精卫之口,是填海的冤魂。石在哪里?在轩辕黄帝的元圃,在未央汉宫的池畔。在东京艮岳山,石是徽宗亲赐金带的‘盘固侯’;在北京颐和园,石是乾隆御题刻铭的‘青芝岫’。……石之中具清、拙、古、怪之意,皱、透、漏、瘦之形者,又被人们视为奇石。”这篇万字长文(“谈艺卷”中几乎是最长的),也可以说是首文采斐然的散文诗,兼具范曾先生宏文的大气磅礴和董桥先生小品的典雅精致,而范、董都是张传伦先生视为恩师的朋友。著名画家何家英先生曾在作者家里用行书抄录了《奇石赋》的第一段。

收藏奇石的不少,懂得奇石的就少得多,懂得又能写出心得的更少,张传伦先生就是这少而又少之一。他不但写出了《奇石赋》,还出版了专著《文玩架座欣赏》《张传伦说供石》,意犹未尽,又推出了这部《柳如是与绛云峰》。

虽然此书被分类为历史小说,但更像是部长达数万言的大散文。作者以明末清初的才女柳如是为主角,写出了传奇女子柳如是与传奇之石绛云峰的传奇。夫君钱谦益为其盖绛云楼,“房栊窈窕,绮疏青琐。旁龛金石文字,宋刻书数万卷。列三代秦汉尊彝环璧之属,晋唐宋元以来法书。官哥定州宣成之瓷,端溪灵璧大理之石,宣德之铜,果园厂之髹器,充牣其中。”曾经的爱人陈子龙赠她奇石绛云峰,“石骨嵌奇,咫尺之间,有逸情云上之姿,以手扣石,磬音清越,疑为天籁。”“高不盈尺,横皴嶙峋,直理幽达。上悬层崖,下临澄渊。峰峦洞壑之间,螭连蜃结。对之则端岩雄峙,旁睨则磊砢盘拗,顾后则层阴叠巘,远观则云山杳冥,幽幻万千,倏奇倏正佹虚佹实。”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时,李延年有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用在柳如是身上,可以说非常合适,只是“北方”要改为“南方”。围绕柳如是与绛云峰,本书写出了明末清初文人志士陈子龙、钱谦益、李存我、黄宗羲论石赏石的雅事趣闻,以奇石喻奇人,人石交相辉映。佳石如佳人,书中的钱曾甚至认为佳石胜过佳人,效仿唐代张祜《爱妾换马》“忍将行雨换追风”,所以会用佳人换佳石希冀成就佳话,昔日的豪举用今天的观点看不啻是闹剧。

本书的另一主角是奇石收藏家、鉴赏家玄岩。他不但是柳如是的旷代知音,因在北京著名的拍卖会上见到柳如是曾经把玩的绛云峰,从而引出了这部数万言的大散文。作者写了绛云峰从唐代宰相李德裕之手,数易其主而成了柳如是的至爱,三百多年后,又奇迹般地出现在二十一世纪的拍卖会上。本书写了绛云峰的离奇流传,也以此为线索,写了中国奇石的收藏史和鉴赏史。写了米芾的赏石标准:皱、透、瘦、漏;写了苏轼补充的标准:丑;还写了柳如是补充的标准:清;作者自己又提出了两条:古、怪。作者更写出了二十世纪后半叶,奇石收藏在中国大陆的断档,以至大量奇石流落到海外。美国著名的艺术家,从事钢铁雕塑的理查德?罗森勃姆,反倒成了“世间公认的中国案几古石第一收藏大家”,这不能不说是一段伤心的历史。

本书是致敬之作,既是向柳如是的致敬之作,也是向写出了《柳如是别传》的陈寅恪先生的致敬之作。在作者笔下,柳如是不但是才貌双全工诗善画的奇女子,也是明末清初富有民族气节的奇女子。明朝覆亡,柳如是劝夫君钱谦益自尽殉国,钱谦益以“水太冷,不能下”为借口而拒绝。柳如是则奋然自沉,被人救起。真是须眉愧对巾帼。文史大师陈寅恪晚年之所以“著书惟剩颂红妆”,绝不仅仅是因为赞叹柳如是的清词丽句“艳过六朝,情深班蔡”,更是为了表彰柳如是的独立人格和高风亮节,心凌万夫、睥睨群雄的超人志向和骨气。在改朝换代道德双轨制并行时期,这种气节尤为难能可贵。而在作者的笔下,柳如是更是一位历史上罕见的奇石鉴赏家。天下藏石家众多,为什么单单选中了柳如是?世上奇石不少,怎么就偏偏挑出了绛云峰?通过写柳如是对奇石的鉴赏品评,表现了柳如是如奇石般的遗世独立,卓荦不群;弘扬了柳如是所体现的中华民族数千年不变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还有比柳如是更合适的代表吗?还有比绛云峰更合适的瑰宝吗?佳人提升了佳石,佳石衬托着佳人。

人们常用玉来形容君子,以玉的温润、珍贵来形容君子的品质。《三字经》说:“玉不琢,不成器。”从这个角度来说,奇石更能代表君子的品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奇石不用雕琢,不用加工,浑然天成,小可盈尺,大至数丈,千姿百态,“百花齐放”,各臻其妙,遁迹深山,藏身深渊,恰如君子的一任自然,率性而为,拒绝改造,特立独行,免遭圈养,不入彀中。

本书的另一特别之处是插图丰富:全书共一百九十余页,竟配有一百八十多幅插图——明清书画名家的奇石名画、范曾先生的书画、作者本人富有明人笔意的草书所抄录柳如是、钱谦益的诗词、作者收藏的奇石和其他著名奇石的照片,以及当代画家所绘插图。真正是图文并茂,琳琅满目。

全书深雅典丽,时空穿插,意识漫流从明末到二十一世纪,纵横三百多年。作者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语言文白兼雅,抵制流俗。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明代大儒陈继儒的格言、张岱的小品文烂熟于心,多有借鉴,文章摇曳多姿,富有美感。作者坦承“九实一虚”,多数故事都有史实来历,拒绝无根据的戏说。《柳如是与绛云峰》构思巧妙,以玄岩(作者)见到待拍卖的绛云峰照片开头,以绛云峰再次神秘失踪结尾,留下了遗憾。没有遗憾的作品,世间哪里有呢?正如没有遗憾的人生,只是无法实现的幻梦。

同类推荐
  • 经典的散文

    经典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情系人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系人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人类已经迈进了21世纪,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在转瞬即逝的时光里,人们总希望自己在生活中少走些弯路,少做些蠢事,少付出不必要的代价,这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需要增强和使用自己的智慧。本书正是通过古代那些寓意深广,耐人寻味的哲理故事,让人们在欣赏之后,确实将那些值得吸收的方法和道理转化为个人的素质,从而变得更有智慧,更有能力。本书以古代具有哲理思想的故事为依据,为了突出故事的可读性,故在其基础上重新撰写,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同时,每个故事后配以简练的哲理点拨,让读者欣赏、领悟之余,自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明智、益心的作用。
  • 大帆船、利害攸关、女当家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大帆船、利害攸关、女当家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见喜

    见喜

    在这孤独的世间,总有一个人,将你当成生命中,那唯一值得千里迢迢去奔赴追寻的喜;当大地冰冻,山河褪色,繁华落尽,容颜枯萎,人生依然如初见般,惊心动魄,热烈痴缠。
热门推荐
  • 第四者

    第四者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傲世嫡妃

    傲世嫡妃

    【此书完结】“木头郡主”睿王府嫡女冷夜月,因遭贼人所掳被晋王当众羞辱并写下退婚书后不惜服毒自尽以死证清白。大难不死,清澈眼中再也不见昔日呆板木讷。本想独善其身的她不仅被精于算计的祖母、狼子野心的庶母、八面玲珑的庶妹,骄纵跋扈的表妹,一个个乐此不疲的主动找上门求虐,逼着她开启打怪升级的魔女模式,还因亲爹出卖被皇上赐婚给了早已病入膏肓只能以药石续命的“鬼魅王爷”御王为妃。多年后,血雨腥风的沙场,不管化身羽扇纶巾的儒雅谋士还是飒爽英姿的豪情女将,天下人终于想起了那个曾让兴周朝风云色变的传闻——得此女者得天下!
  • 王爷不好当:拽妃御夫Ⅱ

    王爷不好当:拽妃御夫Ⅱ

    穿越不要紧,有帅哥看还是不错滴……可是她苏晓晓咋那么倒霉,刚穿越来被人打不说居然被人当场拒了婚,说她不知检点?那谁谁谁,真以为是王爷我怕了你啊,让你尝尝惹恼本小姐的后果!本小姐不把你治的服服帖帖我就不姓苏!耶?怎么连邻国的皇帝都来掺一脚?她好像没招惹他吧?某王爷苦着脸叹口气:“这年头,王爷不好当啊!”某皇帝坏坏一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 焚天剑

    焚天剑

    浩瀚灵力大陆,大千世界,魔族横行,上古时期的域外邪族是否遗留。无尽火域为何化为灰烬,强大武境消失何处,西极战皇死于谁人之手。一个个传说般的名字,究竟去向何方。消失于这主宰之境,青衫剑圣,北荒之丘,万墓之地,不死之主镇天地。凌驾于乾坤之上,消失于苍穹之中。少年修然得虎印,遇古神,寻父母。灭魔邪,究竟这位少年能否探索上古的遗迹。
  • 惊险迷踪(走进科学)

    惊险迷踪(走进科学)

    本文主要内容为奇特的游戏、与狼群激战、人鼠大战、人鲨大战、绿色魔鬼、袭人巨鼠、淤泥逃生等。
  • 邪王独宠:修罗小狂妃

    邪王独宠:修罗小狂妃

    她是25世纪的异能特工,带着异能穿越而来,一纸天书引发惊天内幕。人前,她是聪慧、狡黠的商家嫡女,过目不忘,算无遗漏;人后,她是狠辣、无情的“修罗鬼手”,手掌天书,无所不能。他是不受待见的妖孽王爷,邪魅无情,却手握重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纸诏书,姐妹易嫁,新婚之夜,她的新郎却成了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情太子

    冷情太子

    她本是最杰出的实验品,智商天才,身手卓越,即便是手拿先进武器的特种小队见到她也都只能害怕,她惟一的缺憾就是没有感觉,人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她都无法感觉到,所以她的生活孤独的融不进任何人。一场背叛,她无法挣脱,甘愿牺牲自己拯救其他人,不是因为她有多么高尚,只是因为死对她来说是解脱。再次醒来,她成了阴月皇朝的太子殿下,本是女儿身,奈何身在帝王家,且看她一袭男装如何在充满阴谋的皇宫中一步步成长,最终成为那至高无上的存在。片段一:“父王。”他不断后退,他不退逼近,火热在这小暗房中不断上升。“冷儿,你明明知道我不是你的父王,我要你,就算你是男人,我也不在乎。”片段二:“太子殿下,这可是战场,一不小心就会死人的。”少年风姿绝绝,勾唇霸气一笑:“比起冲锋陷阵,本殿更喜欢运筹帷幄,所以冲锋这等死人的事就交给将军去做了。”片段三:“太子殿下阴谋逼位,赐死。”脱下那一袭男装,她成了一个平凡的女人,或许经历了种种以后她想要的就是这种平凡。然,步步紧逼,次次追杀终让她扬起素手,血色刀光里看她如何闯出一条血路。本人简介小白,请看正文,如看正文不喜请点右上方的小红xx,谢谢。领养名单:1温情由雪月清领养2玄夜由850064315领养3玄忆由602488926领养4展皓由一溪风月醉领养友情推荐:穿越好文《绝色皇子》《俘虏》《窈窕不淑女》
  •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乔布斯给年轻人的33个忠告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乔布斯给年轻人的33个忠告

    本书通过对乔布斯成功背后暗藏的闪光点集中描述,给自己创业或者正在职场中奋斗以及即将走入职场的年轻人提供一些参考。这些忠告将让你避开绊倒你的石头或木桩,让你找到一条充满花香的小径。善用这些忠告,将可使自己的生活多姿而充满喜悦,引领你走向幸福的成功之路。
  • 打黑2

    打黑2

    黑恶势力愈发猖獗。恶性案件频发。东州高层忧虑深重,以佟昌兴为 代表的“打黑”派决计出重拳,对黑恶势力以致命打击。无奈高层意见不 一,华喜功、钱谦等人从中作梗,打黑一时陷入两难之中。眼见着皮天磊 一天天做大,张朋担心自己东州老大的地位不保,遂暗中用力,想对皮天 磊施压。地产商黄蒲公被皮天磊操纵,从张朋“放水”公司套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