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000000005

第5章 第一辑(4)

第一辑(4)

柔和的心与柔和的美

—读《严文井选集》

两卷本、八十万字的《严文井选集》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为祝贺严文井同志九十华诞献上的一份礼物,也是送给广大读者的一份丰厚的精神食粮。

毋庸置疑,选集是一个作家创作的精华。收入《严文井选集》的童话、寓言、小说、散文、文论、序跋、书信,浓缩了作家在各时期、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字里行间,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那颗无比柔和的心。这份柔和,源于对生命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未泯的童真,是饱经沧桑后的澹定,是历尽风雨后的宽容。严文井是以其想象丰富、充满哲理的儿童文学名世的,在那个由小面人、小老鼠、小松鼠、蜜蜂、蚯蚓、大雁、鸭子、小公鸡、小蚂蚁、蚊子、小猫和浮云、风、小溪流、向日葵、石头,还有小孩子南南、丁丁、唐小西等组成的童话、寓言世界中,他向我们讲述了要勤快不要懒惰,要勇敢不要胆怯,要正视困难不要逃避躲藏,要乐于助人不要见死不救,要积极向上不要贪图安逸,要踏实工作不要自我膨胀等很多质朴的人生道理,这些道理是以柔和的语调,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中显现出来的,而不是站在高坛上的枯燥说教。在他的眼中,不仅小动物们会说话,布娃娃会讲故事,就连一朵淡紫色的花,也会唱歌:“可是无名的小花到底有自己的歌,自己的音乐。听了这样的歌,就是大理石,也会变得柔和。”

李贽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严文井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童心不只是在创作儿童文学的时候才显现,而是已经化为自己观照世界的方式。六一节快到了,有位阿姨要他对孩子们说几句话,他最想说的竟是请孩子们“帮助我做个好孩子。”这话表面看来像是老顽童的玩笑话,其实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话语,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严文井从周围孩子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小的方面如教他跳皮筋,大的方面如乐于助人、文明礼貌等优良品质,都曾深深地感染过他。

他柔和的心,同样流露在最能显示作家本心的散文创作中。在那个散文名篇《我仍在路上》中,他把自己的心捧给读者:“但我的心是柔和的,不久前我还看见了归来的燕子。真正的人正在多起来。他们具有仁慈而宽恕的心,他们有眼泪,但不为自己哭。”

和鲁迅评价陶渊明一样,严文井并不是浑身静穆,他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或者说,他的那份柔和,丝毫不影响表现其思想的深刻性。当读到“中国这块土地,产生不了堂吉诃德。我们的国情只允许产生阿Q。”“书毕竟不是柴火的代用品。我的希望是:人们既有柴烧,也有书读,只是不要皇帝。”这类句子时,我们会为之击节叹赏的。他还有更为含蓄的金刚怒目,甚至带一些“黑色幽默”的味道。比如,他在一个新年祝愿中写道:“说实在的,我还有些奢望。比方,一般的‘倒爷’变得心慈手软,而‘官倒’们忽然都变成大大小小的雷锋……”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感到我快要变成辣椒了,我的心不是那样柔和。”这些话适足以反证出他的单纯与善良。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或者说“表里如一”、“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这些话用在严文井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早就有人称他是“风格家”,这种风格可以看作是他柔和的心的外化。他的童话、寓言、小说、散文、序跋乃至文论,体裁不一,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量使用诗化的语言、具音乐感的语言。这种文体风格可以追溯到他的老师沈从文,可以追溯到“公安三袁”的“性灵说”、魏晋的小品文甚至更远。作为文学史上重要的一脉,这类风格的作品奏出的可能不是黄钟大吕、瓦釜雷鸣,而是一支小夜曲、一首奏鸣曲,但它的美是谁都否定不了的,那是一种淡淡的、柔和的、有点蓝色的美。它有着别样的感动人心的力量。

两卷选集算不得厚,也不必求厚,就像严文井笔下的那条小溪流,涓涓流淌,永不停息,他的作品滋润了几代读者的心灵,还将继续滋润下去。

2005年3月27日

圆融贯通见学问

—读《南怀瑾讲演录》

2004年到2006年,国学大师南怀瑾应内地邀请,先后在上海、海南向知识界、工商界、传媒界作过五次讲演,后由人整理成《南怀瑾讲演录》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这有点像北大面向公司老板办的国学班,也许北大由此获得的启示也说不定。区别只在于南大师是真正的大师,只拿很少的讲课费;所讲的知识是真正的国学,不是鸡零狗碎。

此前,南大师在内地出版的著作已然不少了,据我所见,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易经杂说》、《历史的经验》、《禅话》等十几种之多,他老人家说自己一辈子只写了两三本书,其他的书都是由学生根据讲课、演讲记录整理而成。

照这个说法,老人为什么只写两三本书?依他的国学功底,像某些作家写长篇小说那样,洋洋洒洒,写个二三十本应该不在话下吧?可老人说,古人拿一辈子的经验、一辈子的学问,只留下一两本书。释迦牟尼一辈子没有写一个字,可全世界的文化里面,他的经典最多;老子只有五千言;孔子述而不作,只有一部《论语》。他的解释是,真正的读书人应该做经世致用的大学问,写能影响和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大书,“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这是老人的抱负,也是老人的境界,他点醒了沉湎于“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的芸芸众生,至少对于我这样一个以写作糊口的人,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既是国学大师,谈文化教育就是不可回避的话题。老人痛感近一二十年来,我们自己的文化没有根了。西方文化没有好好接受,中国文化的精髓——经,也没有几个人读得懂。他说:“我常常感到,国家亡掉了不怕,还可以复国;要是国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远不会翻身了。”这样的论断,只有浸淫于传统文化很深、传统文化已化入其生命的人才可以说得出,说出来也才有分量。谈到教育,老人说,现在小学生背的书包那么重,他们小时候读书,尽玩的。他一辈子在外面卖弄的,就是十三岁以前的东西。比如《资治通鉴》,十三岁以前,他已经圈点过三次了。那时,书背完了就玩,到处玩,哪里像现在的小孩子这么辛苦。他八九十岁了,看报还不用戴眼镜。现在的小孩子绝大多数架个眼镜。国家一旦有事,这些人怎么出来当兵打仗啊?先要报告敌人慢点放炮,说我眼镜还没戴上,那行吗?还有就是考试,一路考下去,把读书人、知识分子的人格都磨光了。“消磨天下英雄气,八股文章台阁书”,考试就是消磨天下英雄气。他说,现在的教育,变成商业行为了。校长、老师大家是在出卖知识。观诸现实,年年提素质教育,年年谈为学生减压,可是小孩子的书包究竟减了几两?学生戴眼镜的比例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对于这么重大的问题,社会、学校、家长已经变得有些麻木了。这难道不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吗?

历史人生,是南大师讲演中的又一个重要话题。老人做学问,不是死读书读出来的,而是参悟出来的。他结合了自己的知识积累、人生阅历,再加上自己的体察、静悟,所以他的学问圆融贯通,不玄奥,不凝滞,而是活泼泼的,有充盈的生命痕迹。比如,他强调要有忧患意识,“一辈子太享福,太顺利、太平安了,没有忧患意识,像吃了毒药一样,把自己毒死了。”他强调“势”,说:“一个时代的潮流,一股社会的力量,当这个力量来的时候,你跳不出来就会被他埋没了,沉下去了。……用兵也好,做事业也好,‘势’最重要,重点在把握‘转’字。”他讲知识分子要有独立人格,说一个知识分子的养成有四个字:卓而不群。“只有真正有文化、有思想的人,才能独自站起来,不跟着社会风气走,自己建立一个独立的人格。”

学问的圆融贯通,还体现在大师的调侃和幽默中。老人说自己平生“一无是处,一无所长”,是调侃;他解释“男婚女嫁”是男的昏了头,女的就来嫁你了;把男的看住,当猪一样养就是“家”,也是调侃。他还拿税务员调侃。说一个苏联大力士在上海表演,把水果的果汁挤干后,扬言说谁能上台再挤出一点,就给他五十大洋。有个抽鸦片驼背的老头子走上台去,愣是挤出了三滴水。大力士有些不解,问:“我挤完了,那你怎么还会挤得出来?”老先生回答:“因为我是收税的。”幽默的例子更多。他说:“人家都讲我信佛教。我说没有,我真正信的是睡觉。”“明清两朝,皇帝跟绍兴师爷共天下。现在有的人跟秘书俩共天下。”谈中国传统文化时,他打比方,说孔家店是粮食店,因为粮食人人非吃不可;道家是药店,生病就得去买药吃,不生病不需要买;佛家是百货店,什么都有,你高兴可以去逛一逛。做学问做到这个份上,才是真正的化境吧?

我们常常说杂文要杂,提倡学者杂文,读了南怀瑾的书,其中的道理更是不言而喻了。

良心、血性PK昏庸、腐败

—评王开林《敢为天下先——湖南人凭什么纵横中国》

当年一部《河南人惹谁了》惹起了全国的热议,如今,王开林又出版了一部同样为地域文化张帜的著作《敢为天下先——湖南人凭什么纵横中国》,想必也会让很多人议论纵横。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湖南人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说“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不会有什么疑义。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黄兴、蔡锷、宋教仁、谭嗣同到魏源、陈天华、齐白石,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更不必说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当代雄杰了。

在这部集中展示湘人特质的书中,作者撮取了26位较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剖析,试图通过这些个案,让人们了解到湖南人的蛮、辣、勇、智是怎样炼成的,体悟到地域文化的共同性(人物性格的共同特点)和多样性(人物的多重性格)。所以,我们不仅看到曾国藩、左宗棠、黄兴、蔡锷、杨度等众多熟悉的身影,也看到易顺鼎、八指头陀等一些陌生的面孔,甚至还有叶德辉这样的痞子学者。因为本书的主旨在于展示湘人的性格特点,并不在于为人物树碑立传,所以作者在刻画每个人物时,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突出其身上的某一个或几个特点,从而使全书的主题更为鲜明,读来饶有兴味,而且印象深刻。

捧读此书,在慨叹湖南人“火辣刀刚不怕死,荆天棘地敢争先”的性格之余,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湖南人的这种性格在历史进程中的推动作用到底有多大?湖南人的良心、血性与晚清、民国政府的昏庸、腐败PK而落败的结局,对于当代乃至后世会有怎样的启迪?

“良心、血性”是蔡锷在总结曾国藩、胡林翼二人文治武功时得出的结论。他认为曾、胡二人本为书生,却可以跻身中外名将的行列,就因为他们有良心和血性,从而使他们身上的可能性发展到绝顶,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良心和血性当然不止见于这两位湘人,在蔡锷、唐群英、易顺鼎、八指头陀等人身上都有相当精彩的展现。比如,蔡锷作云南都督时,特别关心民众疾苦,云贵两省的商贾合计着要为他铸造一座高大威武的铜像,蔡锷却将这笔款子用于赈恤两省的饥民,他说:“彰人之功,不若拯人之命也。”还将自己的薪俸由600元减至60元,以苏民困。

再比如,1912年8月25日,国民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纲草案中取消了“男女平权”的条文。中国同盟会第一位女会员唐群英率女界代表据理力争,向宋教仁、林森发起质询,两人以沉默作答,唐群英怒不可遏,冲上前去,二话不说,便左右开弓,当众打了宋教仁和林森各一记响亮的耳光。

还有,别号哭庵的易顺鼎极力追求当时的名伶金玉兰,以重金贿赂金玉兰的干爹许玉田,只求与美人见上一面。谁知守身如玉的金玉兰一听易顺鼎的大名,立刻把他和轻薄之徒联系在一起,拒绝见面,让易顺鼎碰了一鼻子灰。后来,年仅26岁的金玉兰因患白喉去世,时任印铸局代局长的易顺鼎听说尚未装殓,坚请抚尸一哭。玉兰家人再三挡驾,但见他哭得惊天动地,不得已,才答应了他的请求。这易顺鼎进入内室,抱着玉兰的寒尸,大放悲声,丝毫不减于当年哭母的水平。由于他素日体虚,这一哭之后,竟然染上重病,委顿了很久才痊愈。

敬安和尚笃信佛教,燃顶时,头上灼了48个香疤,从脖子到腹部还灼了108个香疤,两臂更是体无完腹。在宁波阿育王寺,他从手臂上割下四五枚铜钱大小的肌肉,置于佛前长明灯的灯油中;接着,又毅然将左手的两根手指在长明灯上烧断,这就是“八指头陀”名称的由来。这样的血性实非常人所及!

不错,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份超卓的良心和血性,湖南才可以涌现出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等一批中兴名臣,使千疮百孔的晚清王朝在风雨飘摇中多撑持数十年之久;才可以出现那么多的第一:主张学习西方科技的第一人魏源,出使欧洲的第一人郭嵩焘,为维新变法流血的第一人谭嗣同,留日学生中为正义事业愤然蹈海的第一人陈天华……

人不可能选择时代,但是人却可以选择面对现实的方式。生逢乱世,是像湖南人一样葆有一份良心和血性,还是因循守旧、明哲保身,答案是清晰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份良心和血性有很大局限性,尤其是当它们遭遇昏庸、腐败的围剿之时。下述英才的“非正常死亡”足以说明一切:

光绪11年,左宗棠听到《中法条约》签订的消息,气愤填膺,连呼:“出队,出队,我还要打!这个天下他们久不要,我从南边打到北边。我要打,皇帝没奈何!”因为恶气攻心,他呕血数升,猝然而逝。

中法战事爆发之后,年逾古稀的彭玉麟以兵部尚书衔主持中越边境的军事行动,所部大将冯子材等人相继取得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大捷,他正要乘胜收复越南的时候,李鸿章却见好就收,上演了胜方急于媾和的怪剧。彭玉麟郁闷之外,又受瘴毒侵袭,从此一病不起。

还有谭嗣同、陈天华,因患胃出血而英年早逝的黄兴(42岁),因肺癌、喉结核病逝于日本的蔡锷(34岁),被窃国大盗袁世凯派人暗杀的国民党的智囊宋教仁(32岁)……更令人激愤的是八指头陀的屈辱而死——1912年,出任中华佛教总会首任会长的八指头陀,眼见在全国各地陆续发生攘夺僧产、毁坏佛像之类的事情,他受湘中宗教界人士的全权委托,到北京与内务部礼俗司司长杜关当面交涉。在内务部,杜关的态度既强硬又恶劣,说僧产原本得自募化,充公没什么不合理的。八指头陀予以分辩,把杜关驳得无词以对,这混蛋官员恼羞成怒,诟骂之余,竟动手抽了大师一记耳光。八指头陀受此屈辱,当晚胸膈作痛,第二天一大早就圆寂了。可是像杜关这样的货色,在某高官的庇护下,居然可以毫发无损,“好官我自为之”。

洋务运动失败了,维新变法失败了,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接下来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中国,屈辱的中国,怎样才能走出一条致胜之路?有识之士在思考、在探索。

湘人章士钊说:“为政在人。人存则政举。政治为枝叶,人才为根本。”胡林翼说:“凡办事,首在得人,……地方之事,以十万兵而不足者,以一二良吏为之而有余。”合肥人李鸿章更是自负得要命:“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只有一个人认识到人治、德治的局限,把目光投向了西洋的法治,他就是第一位驻英公使郭嵩焘。他说:“圣人治民以德。德有盛衰,天下随之以乱。德者,专于己者也,故其责天下常宽。西洋治民以法。法者,人己兼治也。故推其法以绳之诸国,其责望常迫。其法日修,即中国受患也日棘,殆将有穷于自立之势也。”可惜他的话没有谁能听得懂。

没有法治,再多的良心和血性都将归于浪费。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并非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地失算。”读了王开林这部书,如果我们不能透过这些个案,引发对法治、体制等问题的思考,那么我们的阅读就等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原载《啄木鸟》2008年第6期

同类推荐
  • 瞿秋白文选

    瞿秋白文选

    瞿秋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这本《瞿秋白选集》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入瞿秋白散文、杂文、文论和政论代表作,文本上详加勘订。对于读者了解瞿秋白的人和文都大有助益。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提起唐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在唐诗里,你会看到秀美的河山,你会闻到清新的花香,你会听到离人的哀怨……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的唐诗选本。然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以“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来选择诗文,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没有入选,如《石壕吏》、《卖炭翁》等等。为了惠顾广大读者,我们继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照多种唐诗编本,精选出了三百首唐诗,编成了这本唐诗大全集。目的在于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做出绵薄之力。
  •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 唐代类书与文学

    唐代类书与文学

    本书是“西南大学文献学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3个章节,主要对唐代的类书与文学作了介绍,具体包括唐代类书的编纂、类书与文学、类书与题材惯例。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热门推荐
  • 超级富翁的9个习惯:古巴比伦的理财圣经

    超级富翁的9个习惯:古巴比伦的理财圣经

    6000年前的巴比伦,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最繁华的城市,每个巴比伦人都了解金钱的价值,并懂得如何让自己变得富有。完备的理财原则指导他们致富、储蓄、投资赚钱,他们的收入像汛期的河水一样源源不息,为他们的富有生活提供保障。而这些简易朴实的理财智慧,沿用至今也不显得过时。作者乔治·塞缪尔·克拉森很荣幸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财富运动中,从而完成他们的愿望。而《超级富翁的9个习惯:古巴比伦的理财圣经》更是用许多有趣的故事来更具体地解答读者最关心的问题,鼓励读者增加存款数目,积累财富,在解决个人财务难题等方面给予读者最真切的启发。
  • 餐桌上的生活智慧

    餐桌上的生活智慧

    “衣”、“食”、“住”、“行”这是生活的全部。其中“民以食为天”,这个“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作为22世纪的新新人类,聚餐、请客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那在吃餐的时候的礼仪你都知道吗?你有没有引起别人的不屑,或者别人的夸赞呢?什么是餐桌上的智慧?如何做个成功的人士?就请进来看看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小三当道

    小三当道

    婚姻就像鞋子,谁也不能保证一辈子就穿一双鞋?而当小三出现,我们是否愿意愿原谅他?其实,不管我们是不是真的愿意原谅他,只要我们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就唯有假装原谅他。
  •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只要你肯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成就就格外出色,积极努力超越缺点,在人们的心目中,甚至可以把它转化为发展自己的机会。就似乎成了破石惊天之举。,以致平常的事一经他手。纵然存在一些缺点,仍有成功的机会
  • 重生之嫡庶不分

    重生之嫡庶不分

    随身空间系列(一)一句话简介:讲的是一个从嫡女变为庶女的女主,如何保护自己和自己在意的人,同时打倒所有欺负她的人的故事。详细版简介:她有一个秘密,不,或者说她有两个秘密。一.她是穿越的,在这个身体十岁的时候穿越过来的。二.她有一个神奇的空间,里面有山有水还有许多的吃的,她很喜欢。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她都是一个淡定的人,别人欺负到她头上了她都能平静的看着。这样的她原本在那样的豪门大族里应该是没有存在感的,但是奈何她的身份过于尴尬。身为嫡女的她因为母亲身为主母,无错却被休弃不忿而死,而亦她成了庶女。她淡定,她从容,可是就是有人看她不顺眼!主母欺她,姐妹欺她,父亲亦欺她!唯有兄长处处护着她。可是现在,兄长的前程要被耽误了,于是某女奋起了!“老虎不发威你当咱是病猫吗?”——————————————————————————推荐好友文文:火小炎《轻薄帝师》薄荷清凉糖《嫡女不得宠》西子姐姐《妾本惊华》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爆笑满园:娘子矜持点

    爆笑满园:娘子矜持点

    为嘛人家穿越都是权倾朝野大富大贵,她穿越就是个穷山沟沟屁娃子?不过她不怕!养鸡种菜她都行,更何况还捡到个俊美小帅哥!管他是谁家小少爷,一起发家致富奔小康才是正道!我养鸡来你赚钱,我种菜来你赚钱,我包果园来你赚钱……妇唱夫随把钱赚,扑倒相公把家还!“娘子,你矜持点,人家好怕怕……”某相公故作娇羞地说道。(轻松,温馨,1v1)
  • 红楼之还珠与溶

    红楼之还珠与溶

    水域天尊因失绛珠目而难返天庭。神瑛侍者思报点化之恩下界相助。绛珠思还灌溉之情临凡还泪。牡丹仙子为得偿夙愿也下界历劫。这会衍出怎么样的红楼故事?敬请关注。这里的宝玉不是肮脏龌龊之流,却不也不会把林妹妹嫁与他.就让宝玉为妹妹和水溶做次大媒,不知亲们以为如何?新文出炉《红楼鸳梦玉舞蹁跹》心若芷萱《红楼之霸乾坤》好友新文哦!忆阑珊红楼之溶情惜黛简思<囄婚>嫩姜<不良少奶奶>铃雨轻声:《水玉梦醉红楼情》蝴蝶吻花香:<夫君太多喂不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