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心兰不是没设想过让赫云连城帮忙,但一来那铺子是她的嫁妆,本就该由她来经营,二来连城不喜欢应酬,她也不想勉强他,想求到十四皇子头上,却似乎没有这个交情……唉,罢了,慢慢来吧。
郁心兰翻了一下账册,至少收费高,楼外楼能维持住收支平衡,不用她拿一边补另一边就成。
数钱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便是九月底,郁心兰的正四品正服和头面均已制好,该入宫谢恩了。
长公主怕她没经过事,临时怯场,主动提出陪她入宫,赫云连城也能行动自如了,便选在同一天上任,三人一同乘马车入宫。
进了宫门,赫云连城先下了车,他要去大内侍卫的执事房报道。郁心兰则与长公主乘车直达内门,才换乘辇轿,直达凤栖宫。在殿外候了不到半盏茶的功夫,郁心兰和长公主便被宣入大殿。
来给皇后请安的各宫主子都在,郁心兰忙三叩首恭敬地请安。
皇后道了“平身”,长公主笑着解释:“这孩子是来谢恩的。”皇后含笑点了点头,让人赐了坐,郁心兰谢了恩,在长公主身后的小方墩上坐下。
皇后和善地道:“正巧今日大选,清容也给出个主意吧,一会下朝后,皇上便会过来,兰丫头正好可以谢恩。”
郁心兰忙又起身福了福:“谢皇后娘娘恩典。”心中却是惊疑不定。所谓大选,便是给诸皇子指婚,采女们入宫快一个月了,也差不多是时候了,可大选不是皇家的事吗?理应由皇帝和皇后来主持,让她和婆婆观礼是什么意思?
她的谢恩折子早几日就递了进来,谢恩的时间是由宫里定的,根本就不可能是正巧撞上了。
心中尽管惊疑,郁心兰的脸上人、依然是扬着从容自若的笑容。
淑妃瞥了她一眼,含笑道:“听说赫云大奶奶与郁玫姐妹情深,一会儿倒可以恭贺她一下。”随即拿帕子掩唇轻笑道:“或许是相互恭贺。”
郁心兰只是笑笑,没搭腔。
这话怎么回答?说定会恭贺,皇上还没开始指婚呢,就这般自负地认为姐姐一定能选上,定会落个不敬之罪,说不恭贺,又将姐妹俩的矛盾暴露于人前,况且听淑妃最后那句话的意思,皇上要给连城指婚?不然郁玫有什么可恭贺她的?只不过,不是有一条新婚一年内不纳妾的风俗吗?反正现在想也是白想,不如以不变应万变吧。
郁心兰脸色波澜不惊,淑妃瞧着便觉得很没意思,扔块石头出去,总要听个响啊!这可是她费了好一番心思,才磨得皇上为赫云连城跳一两个美人的。
众妃陪着皇后说了小半个时辰话儿,便有嬷嬷进殿禀报道:“禀皇后娘娘,三十名采女已在殿侯传。”
皇后娘娘淡然道:“带去偏殿休息,待皇上与皇子们来后再宣。”嬷嬷应声退下。
众妃们便开始小声讨论这三十名采女。因为不是为皇上选妃,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很轻松,还笑着向三位皇子的母妃打趣儿。
郁心兰乘机认识了一下敬嫔,十三皇子随了她,文文静静。
除了三位未大婚的皇子选正妃,其他皇子也可以挑侧妃,余下的采女则由皇上指给王侯公卿,但通常是做侧室的命了。
郁心兰很庆幸自己没沦为侧室,除了地位低下不说,还拒绝不了与人共侍一夫的命运……身为正室,拢络住夫君的心,至少还有点转还的余地,但前提是,皇上今个儿别多事!
谈笑间便到了下朝的时刻,唱驾声一声接一声地传入凤栖宫正殿,皇后带领众人接驾,等皇上在龙椅上坐定后,随侍的太监方唱道:“平身。”
皇后在皇帝身边坐下,又给众人赐了座。宫女们早在大殿右侧挂起了纱幔,众妃和长公主、郁心兰等人坐在纱幔之后,诸位皇子及几位宗亲世家的青年俊才位列左侧,赫云连城也赫然在座。
郁心兰的小手在长袖下紧握成拳,察觉到淑妃打量的目光,她忙维持住优雅的微笑。
皇上吩咐开始后,黄公公便手捧花名册开始唱名,应选采女五人一组进殿,象货架上的商品一般任人挑选。
在宫中学习礼仪规矩的一个月中,宫中管事为众采女安排过多次露面的机会,心有所属的皇子早就向皇后透了底,而皇上对于将谁赐给谁,如何平衡朝中各方势力,亦是心中有数,极快地指了几桩姻缘。
郁玫被指给了十二皇子,王丞相的嫡亲孙女王姝被指给了十三皇子,两位皇子还各有侧妃一名;而十四皇子只指了一名侧妃,正妃之位仍旧空悬。
看着郁玫谢恩时抖动的衣袖,郁心兰想,她肯定是很不甘心吧?
给皇子指完后便轮到了皇室宗亲和王侯公卿,建安帝亦是想也不想地指了几门亲,轮到第五组采女时,其中有两人容貌气质都十分出众。一位是忠义伯府的嫡小姐,淑妃的亲侄女江梅,一位是敬国公的嫡四女玉媚,淑妃前夫的亲妹妹。
黄公公宣二人出列,建安帝打量几眼,颇为满意,面转向右侧含笑问道:“清容,你看此二女如何?”
长公主闻言一怔,下意识地回头看了郁心兰一眼,才笑着回道:“自是比不上几位王妃和侧妃,但亦是上乘了。”
建安帝听后笑容淡了几分,心下踌躇,皇妹似乎不满意?都说比赐给皇子的正妃侧妃要差了,好象是将自己儿子不要的人给连城似的……虽然的确是如此,但端到台面上来说,就不大好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