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少不得要提点她几句:“以后对人对事都要做足礼数,让旁人挑不出理来,即便受了一时之气,也不必赶着去扳回来,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许多事都是可以徐徐图之的。此外,你是女子,又是晚辈,凡事不可强出头,要记着自己上有公婆护着,难道父亲母亲还能看着别人欺负到你头上,撂侯府的面子不成?再不济,你还有我这个丈夫。”
“便拿昨日之事来说,你就不应该进书房,即便进了,也应当由我商量王大人,我都让贺尘去取证据了,难道还会撒手不管?这事原本是王家理亏,王夫人犯了不孝之重罪,你提的要求狠辣了些,却也说得过理去,若是易地而处,王家提的要求只会更狠更毒。可你一介女子,出言威胁朝中重臣,却是失了礼数,犯了大不敬之罪,若是王家在岳父和我商量之下退让了,还只是理亏,可在你威胁之下退让,却是令王家丢了脸面,王丞相又是最重脸面和威仪的……”
郁心兰惊问:“他会派人暗杀我?”
赫云连城无语了,这小女子的脑子里装的是什么?堂堂一国丞相,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人物,会派人暗杀一名后宅女子?她还真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见她似乎真有些紧张,赫云连城只好出言安抚,“丞相日理万机,哪会刻意去寻你的麻烦?”但有机会的情况下一定会!
郁心兰也明白这个道理,摸着胸口保证,“以后我一定事事依着规矩来,凡事先跟相公你或婆婆商量,不让王家人抓到小辫子。”
“小辫子?这词儿倒是新鲜。”赫云连城道。
见她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便不欲多言,可郁心兰仍是不放心,拉着他问:“不知王丞相会不会责骂父亲,我就怕父亲会转而怨到娘亲头上。”
赫云连城想了想,认真地道:“不会!”理由却不想说,这只是他的感觉,郁家似乎早想与王家划清界限了。
王丞相的官位越来越稳,手中权柄越来越多,已经有些触犯到皇上的利益了,只是因王丞相在朝中的根基深厚,皇上压着没动而已。
郁老爷是个圆滑且有盘算的,定是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两口子正说着话,柯嬷嬷过来传话道:“吏部下了升迁令,四爷今日升为正四品都尉,殿下说今个儿在宜静居传饭,还请大爷大奶奶早些个过去。”
郁心兰忙道了谢,塞了一块银锞子给柯嬷嬷。
赫云连城也由衷为弟弟高兴,从自己书房的多宝格中,翻出一把锋利的小匕首,是前朝的铸剑大师所铸,送给四弟当礼物。
待晚间相见之时,赫云飞仔细说明:“升为正四品巡察都尉,暂时负责京、盘两地。”巡察都尉是巡视各地军务,考核军功军绩的,有一定实权,但不领兵马。
大约是升了职,赫云飞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几分真诚,与大哥推杯换盏,聊得不亦悦乎,郁心兰便陪着婆婆聊天。
长公主这阵子经常去宫中走动,与皇兄皇嫂联络感情,因而对宫中最近的动向十分清楚,拣了与郁心兰有关的先说着:“你三姐在这次的采女中算是最出挑的,模样儿、身段、礼仪、气度、才艺都是个中翘楚,上回在秋分宴上,采女们负责侍席侍酒,听皇嫂说,十二、十三两个都对她有些意思。皇嫂也挺喜欢她,有意想指给小十四,问了十四的意思,竟似乎不愿意。”
郁心兰真不知说什么好了,郁玫惯会装假样子,才貌也的确是出挑的,可心性儿不好呀!只是这话她还说不得,没凭没据地说应选采女的坏话,可是诽谤之罪;但拿出凭据来说……又是与王家协议好了的,让温氏成为平妻的条件之一,便是过往一切全数不咎。再者这时代家族观念极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将她名声搞臭了,自己也得不了好,况且要说,也不能是她这个手足来说。
郁心兰只有干笑着问:“那皇舅母的意思,到底指给谁呢?”
长公主淡淡一笑:“皇子的正妃,得由皇上来拿主意,皇嫂只能提一提……总之你会有个王妃姐姐就对了。”
长公主不知她二人的姐妹关系,还满心替郁心兰高兴,随即想到一事,嗔怪地看着她道:“那么大的喜事,怎么不告诉我?”
郁心兰莫名其妙,反问:“什么大喜事?”
“你姨娘要抬为平妻了!”长公主娇瞪了儿媳一眼,心里还是挺高兴的,这样儿媳妇就不算庶出了,说出去也有体面。
郁心兰惊了一下,她怕婆婆觉得她泼悍,央着连城不要告诉婆婆,等她想到合理的借口再说,婆婆这是怎么知道的?
长公主道:“今日入宫请安时,皇嫂亲口告诉我的,嫡母感慨自己没有为郁家传下后代,便亲自说服父亲和兄长,要抬你姨娘为平妻。皇兄对你嫡母大加赞赏,称这才是贤母的典范,正打算拟旨赐块匾额,以兹嘉许。我以前对你嫡母有几分偏见,以为你也……却是我错了,你嫡母是贤惠人,你也是好孩子。”说罢含笑亲自夹了一块白玉笋片放入郁心兰碗中。
郁心兰受宠若惊,惊恐交加。
早猜着无缘无故扶了个平妻上来,王家人肯定会找借口往自己脸上贴金,却不曾想人家整个就是要重塑金身!这世道许多女人被《女则》《女戒》洗了脑,主动帮丈夫纳小妾生孩子的可不是少数,主动抬个平妻上来算什么大事?……甭问了,肯定是淑妃娘娘枕头风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