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子桐第一次见到常峥,是在学校的食堂里。
那年她上大二,没课的上午,她和同班的姚洁约好去湖边写生。
正值六月,学校人工湖里的荷花开的正好,碧翠玉滴的的荷叶,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把湖面盖的严严实实的,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像娇羞的少女,含笑伫立,微风吹过,送来阵阵清香。
她们两人在湖边的假山旁一坐就是一个上午,等画得差不多时,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两人便去了离湖边最近的四食堂。
食堂里已经过了吃饭的高峰期,窗口也没有很多人,两人随意地在一个窗口排队。
付子桐虽然住校,但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次数并不很多,食堂的那种拥挤让她望而生畏,所以她常常会去校园里环境相对清静的一家小餐厅。
姚洁是那种闲不住的人,排队的时候她不停的在她身后做小动作,她转身想去警告她,结果身上背的画夹一下子碰到了从身边经过的一个男生,将他的饭盒碰掉了地上。
“对不起,对不起。”她忙不迭地向对方道歉,并蹲下去捡饭盒,饭盒里没有菜只有两个馒头。
“那个,实在对不起,我帮你再买份饭,可以吗?”馒头脏了,显然是不能吃了。
对方是个瘦高的男生,“不用了。”他从付子桐手中拿过饭盒,转身就走了。
她很是尴尬地站在那里,手里还拿着两个馒头。
“切,不就是两个馒头吗?这么小心眼。”一边的姚洁很不满地嘀咕着。
付子桐也觉得对方有点小气,但自己有错在先,又不好说什么。
当天晚上,在宿舍里闲聊的时候,姚洁又说起了这件事,“现在的男人还讲什么绅士风度,为两个馒头就这样?”
“话可不能这样说,你觉得两个馒头无所谓,可对于很多人来说,没了这两个馒头就要饿肚子了。”同一个宿舍的苏阳反驳道,她们宿舍是混寝,她和姚洁是美术系的,苏阳和另一个女孩是生科院的。
付子桐听了心里一怔,艺术系的学生家里条件大都不错的,所以她对贫困生的了解并不多,但联想到,那个男生的饭盒里只有两个馒头,连份菜都没有,也许就是苏阳所说的情况呢。
第二天的中午,她一个人又去了四食堂。
她买了份饭菜,找了个角落坐下,四食堂离宿舍区不是很近,到这里来吃饭的学生大多是在附近上课的学生,下课的时间一过,食堂里的人稀稀落落的就少了起来。直到卖饭的窗口已经关了两个,付子桐还是没有看到昨天那个男生,就在她觉得自己可能是多想了,起身准备离开时,那个男生却推门而进,他匆匆地奔向一个窗口,离的比较远,付子桐听不清他说了什么,但他转身的时候,饭盒里分明只有两个馒头……
她第三天、第四天,又去了食堂,每天都能碰到那个男生,而他每次都来的很晚,只买两个馒头。
第四天,她实在无法按捺住心中的疑惑,在那个男生离开后,她也跟着离开了,然后她跟着他进了附近的图书馆,在二楼一个阅览室里,透过门上的玻璃,她看着他在一个靠边的位置上,边看书边吃着手里的馒头……
酸楚、难过甚至还有隐隐的心疼,付子桐说不出心里的感受,只觉得有种东西在胸腔里汹涌着,眼眶发热……
从小到大衣食无忧的她,最大的烦恼不过是一直想一个人出去旅行,可是父母都不放心她,所以一直没有成行。以前她一直觉得那些宣传贫困生的文章无非是夸大其词,现在怎么还会有人吃不饱饭呢?可是,现实就在眼前,两个馒头对于这个年龄的男生来说,实在是太小儿科了,她这几天所见,那些打饭的男生几乎都是四个馒头甚至更多,而自己那天打翻了他的饭盒,也许那天他就那样空着肚子了……
付子桐一连几天都情绪低落,尤其是吃饭时,她只要想起那个瘦高的男生,便觉得寝食难安。
那天,她在吃午饭前去了图书馆,果然,那个男生还在那里,临近考试,图书馆的自习室里人很多,她好不容易找了个位置坐下,等到吃饭的人都走了差不多后,她坐到了那个男生的座位旁。
“那天碰翻了你的饭盒,真对不起,我想请你吃饭,可以吗?”
男生打量了她半天,好像才想起她是谁,“不用了,你也不是故意的。”
“一个人吃饭也挺闷的,不如一起去吧?”
付子桐注意到,他那两道浓密的剑眉,似乎蹙了一下。
“对不起,我很忙,没这个时间。”
说着合上书本,起身离开了。
付子桐有些尴尬地坐在那儿,长这么大,她还从没被人这么拒绝过。
她拿过那个男生看的那本书,是本厚厚的《民法通则》,翻开,扉页上写着:法一,常峥。
他应该是法学院的,想了想,她从钱包里拿出五百元钱,夹在了他的书里。也许帮不了他很多,可是至少可以给他加个菜。
隔天,课间休息时,付子桐正和几个同学聊天,教室门口有人招呼她:“子桐,有人找你。”
来到走廊上,找她的人居然是那个叫常峥的男生。
“这是你放在我书里的吧?”他手里拿着那五百块钱,“还给你。”说着将钱塞给了她。
“喂”付子桐快步赶上他。
“我没有别的意思,”她拉住他,“你总是不吃菜怎么行?这样身体会受不了的……”
常峥冷冷地看着她,“请收起你泛滥的同情心,这是我自己的事情,和你有什么关系。”
付子桐没想到他反应这么大,被他抢白地一时愣在那里。
走廊靠窗的位置里有几个正在抽烟的男生,其中一个认识她,暧昧地朝她笑笑,“子桐,你男朋友脾气不少啊?”
付子桐没有理会他,匆匆回了教室。
“子桐,刚才找你的不是那天被你撞的那个小气鬼吗?”姚洁颇感兴趣地问,“怎么?他为两个馒头都找到班里来啦,不会吧?”
“你别随便给人起外号。”她有些不悦,“他找我有别的事。”
姚洁见她情绪欠佳,知趣地闭上了嘴。
显然,自己的好心并不被领情,虽然她偶尔想起这件事,心里总是有些怅然,但却再没有去四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