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400000049

第49章 王安石的用人和交友 (1)

古往今来很多人谈论王安石,其中把他当作小人的,就不必说了,即使那些敬仰他为君子的人,也未尝不认为他的缺点是喜欢任用小人。然而,他果真喜欢任用小人吗?他任用的人果真像史书中记载的那样,没有一个不是小人吗?我希望大家能心平气和地做一番考察。

我曾经说过,王安石不得不任用小人的原因,是当时的所谓君子没有人愿意让他任用。实情就是这样。王安石曾经说过:“洪水之患,不可能等到有了治水的人才发生,而这些大臣中,只有鲧的才能在治水方面表现得比较优秀,所以虽然刚刚下令毁了全族的人,也不能舍弃鲧这个人。”由此推断,即使说他好用小人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等到他辞官归乡之后,也曾经说过,自己的智慧不足以知人,所以给自己带来麻烦的往往是那些平日交往很多,情谊深厚的人,他受到小人的牵累,自己也非常后悔,这也是事实,我们不必为他隐讳。

而且,小人也不是什么时候都不能用,但能否任用小人,一定要看任用他的是什么人。如果是个纯粹的君子要任用小人,天下没有比这个更危险的事了。一个人所以被人称为小人,一定是他的机巧变诈太厉害了,任用他的人,在这方面要能与他相匹敌,或者超过他,虽然他很善于欺骗,但即使他用尽浑身伎俩,却仍然不会逃出自己的掌握之中,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任用小人。比如张江陵(张居正),就是这样的人,比如胡文忠(胡林翼),也是这样的人,像曾国藩,已经不是这样的人了,像王安石就更不是这种人了。为什么呢?因为王安石就是个纯粹的君子人啊,因为他是个太不懂得权术的君子人啊。

尽管如此,说王安石专门喜欢任用小人也是不对的,说他任用的人都是小人,更是不对的。王安石给神宗的《论馆职札子》说:“皇上即位以来,由于在职的这些人,能够做事的很少,所以,提拔任用的这些人,许多人有点小的才能但大节却很成问题。如果这样的人能得志,就会败坏社会风气。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是亲近忠良之人。”他这样规劝他的皇上,难道自己倒不这样做吗?在制置条例司刚成立的时候,神宗多次问王安石,他说:“如今要理财,就必须使用能人。但是,天下的人一旦看到朝廷优先使用能人,而不把任用贤人作为当务之急,恐怕风俗会因此而变得很糟糕。那样的话,恐怕会贻害无穷。所以皇上考虑国家大事是有先后缓急的。”这是王安石关于亲近贤人,疏远小人的谆谆告诫,是非常深切的告诫。

所以,与其说王安石喜欢任用小人,不如说神宗喜欢任用小人,而王安石一直想要矫正他,但没有完全做到。事实上,王安石提拔任用关怀过的人,其中被后世称为君子的有很多位,然而,这些人有的后来不再支持新法,有始无终,史家于是不认为他曾被王安石任用过。王安石既然一心一意要推行新法,那么,凡是不赞成新法的人,虽然想要任用他,也不可能善始善终。此事在道理上就是这样,说王安石无心任用他们,其实不是这样。而对于始终奉行新法的那些人,后来的史家,并不问这个人平日的品行如何,就凭他附和新法这一件事,已经把他当作罪大恶极之人了。不仅如此,往往还虚构事实,一定要给他扣上个恶名才觉得痛快。不一定是和王安石一起共事的人,就是平时与他来往较多,关系比较密切的人,也没有一个可以幸免。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王安石所用之人,怎么能不是小人呢?不是王安石喜欢任用小人,而是只要这个人曾经得到过王安石的关心,再经过史家的一番修饰处理,虽然是君子也就成了小人。我不敢说王安石任用的人里没有小人,我觉得虽然有小人,但决不像有些人说得那么严重。凭着王安石的高风亮节,一经史家的刻画,仍然使后来的读者,觉得王衍、卢杞就在眼前一样,那么其他那些在道德节操方面不如王安石的人,授人以可乘之隙,他们受到的诬蔑可能就更加严重了。像韩琦这样的人还可以指责他结交宦官,凭着欧阳修的名声还有人指责他盗淫甥女,而且,整个朝廷都为此闹得不可开交,说他希望得到皇上的恩宠而不择手段,甚至欺骗皇上。当时的这种意气之争,哪里还有是非之心,他们说的那些话又怎能让人相信呢?孙固因为“濮议”一事,在朝廷上争论几句,马上被人们斥责为“奸邪”,然而,近千年来指责王安石所用之人为奸邪的,又怎能知道他们的品行连孙固都比不上啊。我并非一定要为王安石任用的人进行辩解,但确实有我不能不说的话,下面就把可以考证的人一一列在这里,并加以评说。

陈升之(公元1011—1079年)陈升之在仁宗时就已经做了执政官员,并非王安石特别提拔。然而,王安石的文集中有《送陈升之序》,大概在他的名声还没有很显著的时候,就希望能够委以重任。到了制置条例司刚建立的时候,就把他调来一起共事,所以,神宗以陈升之为宰相,一定是王安石的推举,这是毫无疑问的。陈升之担任谏官五年时间,谈到的事情有百余件,这个人不是一个庸碌无为的人,只是因为和王安石共事,史书上说他狡猾多变,善于附会别人来谋取富贵。这种说法是否可信就不是我所能判断的了。

王珪(公元1019—1085年)王珪自熙宁初年(公元1068年)开始,连续为皇室起草诏书十八年,到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做了参知政事。九年(公元1076年),为同平章事,整个神宗朝一直担任宰相。他是否得到王安石的提拔和推荐我不知道,然而,他是一直奉行新法的人,《宋史》本传对他执政前多是褒奖赞美的话,在他执政之后却有很多讥讽,批评他的话,平心而论,这是一个中和的人。

苏辙(公元1039—1112年)王安石最初设立制置条例司的时候,首先提拔他为检详文字。王安石专门提拔小官吏就是从苏辙开始的,后来因为不赞成新法,出为河南推官。

程颢(公元1032—1085年)制置条例司刚刚设立时,派遣八个人到各路去视察农田水利,程颢就是其中的一个。程颢实际上就是王安石特别提拔的人才。后来因为不赞成新法,出为签书镇宁军判官。但是,《宋史·王安石传》和《宋史·程颢传》都不记载程颢曾经做过条例司官员一事,大概是觉得受到王安石的赏识是程颢的一个污点,所以要为他隐讳吧?

刘彝(公元1029—1091年)条例司派遣的八个人之一。在这之前本来是县尉,也是王安石特别提拔的人。史书上说他因为不赞成新法被罢官,又说神宗选拔管水利的官员,因为他熟悉东南的水利,让他做了都水丞,并不是不用他,因为他有自己的专长,便委派他专门去做一件事罢了。由于他没有在关键的部门工作,所以本传没有贬低他的言辞,而且极力称赞他有才干。

卢秉(公元?—1092年)也是条例司派遣的八个人之一。史书记载他与薛向施行盐法时骚扰百姓,然而他请求辞去发运使一职,并交出财物,经过综合考察,他的名声和他的实际情况还是可以看出来的。后来他出征西夏,建立奇功,他的突出的才干才被人了解。他的父亲卢革因为谦让而闻名,而卢秉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很好的声誉。他曾经说,树木如果不培植它的根是长不好的,就像士大夫要立名节一样。蒋堂体味他的话,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王安石因为读了他的《壁间诗》,喜欢他的谦虚淡泊,不争名利,所以特意提拔他。卢秉后来去戍守边关,因为父亲年老多次请求辞官回家,神宗手诏挽留他,父亲卢革听说了,也以国家大义为理由不让他回来,后来父亲病重,才得以回家,从此不再复出。由此说来,卢秉的名节真是非常卓越鲜明令人赞赏的,也不辜负王安石对他的期望。但《宋史》却说他迎合屈从世俗的爱好,父子二人的为人相差很远。然而,卢革并没有说过他的儿子品行不好,而且是用国家大义要求他,不许他退休回家,而史家竟不许卢革有儿子,这是为什么呢?只是因为他奉行新法。

谢卿材、侯叔献、王汝翼、曾伉、王广廉是条例司派遣的八个人中其他的五个人,《宋史》中都没有传,事迹也不可考。以程颢、刘彝、卢秉为例,他们应当也是很优秀的人才。

吕公著(公元1018—1089年)吕公著后来与司马光一起破坏新法,史家都把他看作是大贤人。然而他被破格提拔为显要的官员,其实是王安石推荐的。史家唯恐玷污了吕公著,所以在吕公著的传中讳而不谈这件事。但在他的哥哥吕公弼的传中记载:“王安石知政事,对吕公弼不附和自己很不满,对他说要用他弟弟吕公著为御史中丞迫使他就范。”大概这里又想给王安石编织罪名了,于是忘了给吕公著隐讳,留下了这个痕迹给人们看。但我确实不能理解,对他的哥哥不满意,为什么还要举荐他的弟弟,而举荐了他的弟弟又为什么能够逼迫他的哥哥。真可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关键是王安石举荐吕公著是明显的,没有异议的。那些诋毁王安石专门任用小人的人,又将如何解释呢?

韩绛(公元1021—1088年)韩绛是王安石推荐选拔的,代替陈升之领导制置条例司,不久又做了参知政事,并继王安石之后担任了宰相。一心一意地守护新法,当时有“传法沙门”的称号,由于这个原因,《宋史》本传极力丑化和诋毁他。然而,考神宗刚登基的时候,韩琦就举荐韩绛有辅佐天子的器度,这个人的才干品德都很优秀,并非只有王安石一个人了解他。他在早年,断案清正廉明,抚慰百姓非常周到,政绩历历可观,做谏官的时候屡次谈到宫廷中积存的问题,尤其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庆州的羌民叛乱,被他一举平定了,可以看出他在军事谋略上也很优秀。他知成都府、开封府,屡次打击豪强来缓解百姓的困苦。仁宗感叹地说:“大家都姑息他们,只有你能不屈服于世俗。

”一些大臣数次冒犯皇帝的恩泽,韩绛执意认为不应该,他对皇帝说:“我自己惹得众人不高兴,恐怕会有流言蜚语。”皇帝说:“我没有做皇帝的时候,就听说官员们常拿国家的事情做人情,你能这样坚持是对的,怕什么谗言呢?”他的这种刚正不阿的气节,在朝廷中其实是很罕见的。他曾经说,国家要富裕,就应当充分利用土地。他还第一个提出要改革差役法,是一个当政者中非常识大体,顾大局的人。他还数次推荐司马光,一点都没有党同伐异的想法,这一点尤其令人敬佩。由此说来,王安石举荐韩绛来代替自己,实在是太合适了。以韩绛的贤能,唯独对王安石心悦诚服,坚持施行新法没有加以改变,新法的好处也是可以看得到的。《宋史·韩绛传》只因这个缘故,在韩绛做了宰相之后,就增加了许多诋毁他的话,不顾自己前后矛盾。我于是更加知道《宋史》是不可信的了。

韩宗师 韩绛的儿子,王安石举荐他为度支判官提举河北常平仓,史书上说他孝顺,这也可以看出王安石并不是随便举荐人的。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外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

    外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

    本书用精练的文字、简洁的语言记叙了在外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名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成功经历,激励我们昂首阔步,努力向前!解读名人,穿越时空,遍览那一幅幅生动、精彩的人生图景!
  •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男人的美,是一种意志的展现,一种态度的练达,一种行为的拷问,也是一种绝对的辉煌,绝对的悲壮。是热血,是豪情,是气概,是一段一段,一步一步,形成豪然于世的篇章。
  •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雷锋1940—1962

    雷锋1940—1962

    从新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走出来的雷锋,恰像是一个“共和国长子” 式的角色。他代表了热情建设社会主义、努力朝着共产主义前进的“无私奉献”的红色一代,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对于中国当代年轻人来讲,显得神秘而遥远。 这个让人如雷贯耳的雷锋,当年并不是一个落伍的人。其实雷锋一直都是共和国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锋,他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成为炼钢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加解放军、学习《毛泽东选集》……毫无疑问,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生活;而革命,也是那个年代的时尚生活的重要内容。
热门推荐
  • 开发孩子想象力的寓言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发孩子想象力的寓言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本书讲述了包括一鸣惊人、狼的赞美、亡羊补牢、女主人和信鸽等寓言故事。
  • 末世之变种崛起

    末世之变种崛起

    末世格局大变,当丧尸不再是唯一威胁……生化病毒,丧尸侵袭,死亡遍布。更有人形的怪物,就潜伏在你的身后!
  •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这是两个人的传记和诗歌合集。此书记录了他们俩的主要诗歌作品和人生经历。两人分别是仓央嘉措与纳兰容若。著名电影《非诚勿扰》播出后,仓央嘉措的诗歌被人们重新拾起,并受到广大年轻人的狂热追捧。他是最令人尊敬的转世活佛,却深爱着一个平凡的姑娘。“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成为千古绝唱。而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另一个出身显赫,却向往平凡的词人——纳兰容若,也是文坛上闪亮的星星。被多少幽怨的才子佳人常挂口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就是出自这位奇才之手。
  • 鬼子来了

    鬼子来了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蜀山

    蜀山

    嗯!简单说,这是一本网游,玩家驾驭了法宝,飞剑……互相pk人品贱格度的故事
  • 惹上中二女魔王

    惹上中二女魔王

    红柳是个行走四方的医生。她沉默寡言,一边治病救人一边寻找失踪的爱人。可是……怎么会这么倒霉,多年前就已经失去联系的魔女此时竟然已经成了女魔王。避之唯恐不及的红柳想要绕路,却不料正巧撞进了女魔王部下的巢穴,四下奔逃,却又落入了另一个陷阱。想要继续高冷,没门儿了,就这样让中二气息俘获吧。
  • 温州人商道全集

    温州人商道全集

    温州人为什么能赚钱?为什么会赚钱?温州商群是一种独特的商业现象,在商帮史上充满了数不清的传奇!走近温商,我们会观赏到一个斑斓的商业世界,那些宝贵的商业理念、商业智慧、商业精神,它们就像一串串璀璨的珠子,在中国商业史上散发着熠熠光华,也带给渴望致富的个体许多经商启示。
  • 晋商:中国第一商帮的经营之道

    晋商:中国第一商帮的经营之道

    一部以晋商为题材的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引起人们对晋商的极大兴趣。该剧以晋商中的杰出代表乔致庸的一生为主线,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但由于该剧偏重于故事性和传奇性,所以对晋商并未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而乔致庸一人也并不能代表整个晋商史;另一方面,由于市面上关于晋商的书籍又多以历史事实为主,其研究性大于可读性,故此,本书编者本着为广大读者服务的目的,经过多方考究,在材料的使用及篇章的布局上大费功夫,以此编著了《晋商——中国第一商邦的经营之道》一书。
  • 青梅恋竹马

    青梅恋竹马

    一夜之间,夏天从天堂坠入地狱,有人欢喜,有人忧!离婚!势在必行!离婚前,必须将这起惊悚事件查个水落石出,不然,夏天的妈妈杨三姐要告状到京城!家丑不可外扬!何况夫家在京城声势显赫,位高权重!秦老爷子一通电话,远在国外执行秘密任务的国际刑警秦邵璿接到一张任命书,成了T市最年轻的局长,亲自调查此案!*“姓名,年龄,籍贯,职业?”藏青色制服,银色肩章,衬得他如雕如刻的轮廓英气凛然!“…”夏天的心几乎处于故障状态,不仅仅是她有点制服控,而是空降来的秦局长就是秦晋阳的亲叔叔!“姓名,年龄,籍贯,职业?”秦邵璿抬起眸子,貌似根本不认识她,声音一如既往清冷僵硬。秦邵璿会不认识她?除非这男人得了失忆症!要知道,他曾经是她年少时的欺负对象!“回答问题!姓名?”全方位公事公办。“臭丫头!”小时候,眼前的男人叫她臭丫头,叫秦晋阳臭小子。秦局脸一沉,低头,龙飞凤舞写了两个字。“年龄?”“你的减去…”右手伸出,摆出一个数字。秦局看着那细腻莹白的拇指和小指,额头黑线N条。*她想离开,却被秦晋阳拦住,猩红的眸凝视着她,竭斯底里。“秦晋阳,过不了多久,你应该叫我婶婶!”她扬起脸,美丽如花蕊般绽放开来,灿烂夺目,折煞人的眼睛。这里面,偏偏就有让秦晋阳无法释怀的东西,面色铁青,咬牙切齿,“就你这种残花败柳的女人,还想嫁入秦家,做梦!”“晋阳,怎么和你婶婶说话呢?”不等夏天开口,自然有人给她撑腰,一袭墨色西装,身影挺拔的秦邵璿大步流星走过来,长臂一伸,搭在她肩上。秦晋阳霎时被震得皮焦肉痛…
  • 天价为聘之嫡女

    天价为聘之嫡女

    她是个掉价的哑千金,却在媒婆前来提亲的时候,说出一句,“非天价为聘,不嫁。”仅此一句话,让天下大笑,却也引得四方好奇,哑千金会说话?从此,她开始了斗,斗庶母,斗庶女,甚至斗嫡长女。以斗为乐,以斗气人,以斗怡己却被白兔看上了,开始了永无安宁的生活……谁知道,他竟然是……自己的完结文推荐《绝宠皇后》《恶魔儿子天价娘》精彩片段抢先看:“娘子,你不觉得你相公很可怜吗?”小白兔的声音。“怎么了你?”堂堂慕容家的少爷,可怜?这简直就是一无赖!“我已经很就没有抱过你了。”小白兔撒娇了。女子翻了白眼,前一刻才抱了,难道她记错了?“娘子,我想,我们该去‘造人’了。”刚学会的词,便用上了,这个叫做学以致用。PS:此文为正剧,非种田,却似种田,非宫斗,却似宫斗。另文文过程曲折,无虐心虐肺,女主腹黑,手段狠辣!男主自行想象。好友好文推荐:《魔君宠舞》《腹黑医生,别耍赖》《废后,桃花纷乱》《离婚不承宠》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天价为聘娶恶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