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400000026

第26章 分配税收和国家财政 (4)

均输法是汉朝桑弘羊开创的,到了唐朝的刘晏则更加完善,王安石只是仿效了他们的办法,并非自己的首创。古代货币的使用还不完善,民间常常是以实物进行交易,国家征收赋税,也以实物计算。所以,由于道路有远有近,输送税收的劳役就不是很均衡。又由于每年年景的丰歉不同,供求之间也得不到很好的调剂。百姓因此受到很大的伤害,国家也没有因此而获得利益。确实像条例司原奏中所写的那样。因此,桑弘羊、刘晏施行的均输法,不用增加赋税而国家财政收入充足,历史学家称赞他们,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当今世界,交通便利,货币的使用也更加普遍了。我辈读史,见他们为了这件事竟不怕麻烦,苦苦思索,以求答案,却不了解当时那些治理国家的人,他们的苦心孤诣,看上去是那么遥远而不可企及。当时那些气势汹汹攻击均输法的人又是为了什么呢?《宋史》说,均输法最终没能贯彻施行,但它没说最终没有贯彻施行的原因是什么,难道是因为攻击它的人太多就终止了吗?

第四,市易法

王安石制定并推行的市易法,大致上是借鉴了汉朝桑弘羊所推行的平准法,其特点是平抑市场的物价,掌握制定物价的权力,把物价的操控权夺回政府手中,其实,类似一种专卖法。《宋史·食货志》记载了它的缘起和基本内容: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保平军节度推官王韶,建议在大宋的边疆进行贸易,并希望能以官府的钱作为本钱。神宗下诏采纳了他的建议,让秦凤路经略司以四川交子交易货物支持他,并任命他负责此事。王韶就想把他的官署移到古渭城去,在那里建一个市场。李若愚等人也提议,应该多多聚积货物来吸引西部各民族的百姓。但文彦博、曾公亮、冯京、韩绛、陈升之等人却对其作用表示怀疑。王安石于是说:“如今生活在西北的那些番户,富裕的家里往往存钱二三十万贯。他们都不怕有人劫持,难道朝廷的威严,竟已衰弱到这种程度吗?如今想要联系西部羌人,把气氛搞得愈热烈,和他们的关系也就愈亲近。古渭城是一座边寨,便于和他们联络,各地来做买卖的商人云集此地,居住在这里的人也越来越多,还可以在这里置军,增派军队,选择合适的人守卫这里,形势就更不一样了。而且,西北的蕃部能够和官府进行市贸交易,那些边民也不再拖欠赋税和债务,而且心怀归顺之心,不仅收获了这样的好处,还开拓了疆土,以后可以在这里集结军队。”

由此看来,市易法的兴起,原本出自王安石的“殖民”政策。大约边界尚未开发的地方,要想借助人力的帮助,使它日益繁荣起来,着手的办法一定在于开发商业。但是,既然尚未得到开发,商人们就会裹足不前,这时,不靠国家的力量推进,是很难取得成效的,这正是王安石力排众议坚决推行此事的原因。后来有了成效,就把它推行到京城来了。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神宗下诏,拿出国库的钱帛作为资本,在京城设置了一家交易市场,即市易务,由三司管辖。先前有一个名叫魏继宗的人,他上疏给北宋政府,其中写道:“京城的百货没有固定的价格,富户豪强,乘人之危,牟利数倍,财富都聚积到一小部分豪强富户的手里,国家财政也显得十分窘迫。所以,请求将用于专卖货物的钱放在常平市易司,选择懂得财政的官员来负责这项工作,并要求守法的商人进行配合,帮助官府了解、控制市场的价格,如果市场价卖得贱了,就提高价格买进来;如果市场价卖得贵了,就减价把货物卖出去,所收获的结余则上缴政府。于是,中书省奏请在京城里设置市易务官,凡是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货物,以及滞留在老百姓手里暂时卖不出去的货物,都可以根据平抑后的市场价格进行交易,愿意和官府以物易物的听其自便。如果想在这里进行交易,官府还可以根据他的偿还能力,借钱给他,限期归还,半年收取利息十分之一,一年翻倍。政府各个部门按照比例向百姓摊派税收,完全依靠纳税之人的供给。……在这之后,各个州郡都设置了交易市场,进行贸易业务。

当年,均输法为什么在实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废止了呢?对此我曾经是有疑问的。宋神宗和王安石都不是容易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的人。现在看来,正是市易法的实行取代了均输法。市易法与均输法,他们的立法有一些相似之处,不过,均输法所涉及的,只是官府按照定额收取的赋税,而市易法所涉及的,却是一般的商务,所以,它们的范围就有广狭的不同。而且,已经有了市易法,均输法的作用也就寓于其中了,不必再单搞一个均输法。考察王安石推行市易法的原因,他的用意大约有两条:其一,特别注意经济学上关于财富分配这一方面,用这个办法来抑制豪强富户的兼并行为,保护贫苦的底层百姓。

大约那些小本经营的农户、商户、手工业者,他们生产、制造了一些产品,拿到市场上变卖,往往因为豪强富户联手控制市场,压低价格,卖不出好价钱,伤害了这些商品生产者的利益;豪强富户用很低的价格买进商品,再转卖出去,仍然联手抬高价格,又伤害了商品消费者的利益。王安石思考着如何救济这些底层的百姓,所以他规定,遇到有客户要出售自己的货物,交易有困难的,如果愿意卖给官府,可以到官府办的交易市场进行买卖,勾行人、牙人与客人按照平抑后价格进行交易。

他们卖出的时候也按照当时的行情定价,不能卖高价,所有这些都是希望社会财富的分配能更加公平。其二,特别注重经济学上关于生产这一方面,使金融机构能正常运转,使资本发挥更广泛的作用。实际上,一般农户和小商人、小手工业者,从事小商品生产,他们的资本往往都很有限,一定要等到把手中的产品卖出之后,收回他的成本,才能进行再生产。中间往往因资金不能及时补充而中断,生产能力也因此而显得微弱和委靡不振。王安石思考着如何能使他们摆脱困境,凡是老百姓能有五个人为他作保的,或者有抵押资本的,官府都可以把钱借贷给他,而以所借时间的长短,收取十分之一或十分之二的利息,所有这些做法,都是为了扩大生产资金的来源。

市易法立法的初衷就是这样,王安石对于百姓利益也可以说是非常尽心尽力了,然而,市易法果然可以行得通吗?在我看来,王安石制定的各种法令中,没有比这个法更不可行的了。为什么呢?就后面这一点而言,市易务就是一个银行罢了。

王安石生活在八百年前,就能知道银行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机关这个道理,他的见识在悠久的历史上超过了任何人。虽说银行这种事物,它的性质适合于民办而不适合官办。而且我们看当今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甚至都是集合股份办成的,不过是政府实施严格的监督而已,其他大大小小的银行,没有一个不是委托民间开办的,这一点不必多说。如今,每一件事都由政府亲力亲为,并任命官吏来充当领导,且不论其中的事务多么琐碎,和管理政务完全不同,而且决不能把事情办得很好,这是欧洲各国都经过尝试从而证明行不通的。按照前一种说法,市易法就是一种专卖制度,它的本意不过是要解决有些商品不好销售的问题,由官府来包办。但发展到后来,很容易造成这样一种局面,政府出面垄断所有产品,完全由官府进行买卖。

即使做不到这一点,也要由政府出面制定其价格,这样做,大概不是由于所谓平抑物价的目的不能达到吧。政府垄断所有产品并委派官吏进行管理,这是近世以来社会主义者所主张的一种理论,看起来,他们之间倒是有相辅相成的地方。按照这种理论,国家就是唯一的资本家,也是唯一的企业家,绝不会有第二个人和它竞争。这种制度是不是真的可行呢?我还不敢断然下结论。然而,在现今这种社会制度下,要想推行这种制度,是不是可行呢?如今是经济社会,只能根据社会供求关系来调剂,自然会达到一种平衡,所谓自由竞争,正是它不可动摇的原则。如今却要取消这种经济运行的法则,将这种职能完全归到国家的名下,不必说它一定不能达到目的,即使能够达到,也是灾难性的,而且非常危险。

大概它最初的意愿是想抑制那些兼并者,但发展到后来,势必由国家自己做了兼并者。兼并者对百姓的危害确实很大,然而,有一个兼并者起来了,就不能禁止其他兼并者起来与它竞争,竞争的结果就可能使价格低于平价的水平。如果国家成了唯一的兼并者,而没有人能够和它抗衡,那么,百姓的困苦又如何解脱呢?所有这些都是市易法不可推行的理由。而且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王安石想用一个市易法达到前面所说的两个目的,却不知道这两个目的是不能用一个手段达到的。银行的性质,最不适合兼营其他业务,而普通的商业,又最忌用典当的方式,而且还负责生产资金的贷款。如今市易法却想兼顾这两种相互矛盾的业务,最后的结果只有两败俱伤。所以,在当时的各种法令中,市易法对百姓伤害是最大的,而国库所得到的利益也很微薄,王安石的想法虽然很好,但真正实行起来,并不能完全按照他设计好的路线走。

第五,募役法

募役法是对当时实行的差役制度的改革。改变当时对百姓伤害最大的差役制,实行募役法,让百姓交一些请人服役的钱作为招募差役的资金,其实接近于一种人身税,这种办法同当今文明国家的所得税非常相近,是王安石挽救时艰、施恩惠于百姓的最好政策。我们生活在今天,本朝(清朝)自康熙、雍正实行一条鞭法以后,政府从来没有役使百姓之事,说到役法,往往没有人了解它是个什么东西。真没想到,数千年来,老百姓辗转死于差役的不知有多少,自从大政治家王安石出来以后,才为他们开启了一条生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享受他的好处。

考察实行差役制度的历史,它的渊源是很古老的,经传中都曾讲到过去有力役之征,即官府或君主征用民间的劳力,其中讲到先王的制度,也是说,征用民间的劳力,每人每年不能超过三天。按照这种说法,就是说力役之征,即使在三代以前,也是免不了的。古代的租税制度尚不完备,国家财政非常微弱,如果要兴办一些事情,则不得不征用民力。就是从人民对于国家应尽的义务来说,这样做也不能说是过分的。然而,君主往往滥用民力而没有节制,所以孟子说,官府征用民间劳力,如果是在耕种收获的时节,就会耽误农时,农民不得不放下地里的农活,去服劳役,结果就造成了冻饿离散的严重后果,他们陷入水深火热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秦汉以来,一直沿用这种办法,没有进行过改革,到了宋朝,它的弊病就暴露得更明显了。下面摘录一些当时士大夫所记事实和他们的建议,可以看到,王安石的改革是顺应了时势要求的,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而他所制定的法令完善而又周密,也可以比较此前有人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是很清楚的。

宋仁宗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4年),并州知州,山西太原的市长韩琦上疏,他这样写道:“州县的百姓是很苦,但没有比在里正衙门服差役更苦的了。一旦战争兴起,对他们的残剥就更厉害了。甚至有守寡的母亲要求改嫁,亲兄弟要求分家,或者把田地送给别人只求免去上等户,或者用不正常的死亡使自己成为单丁户。用了很多办法,就是想保全性命,摆脱死于沟壑的命运。

每个乡分派的差役有多有少,他们的钱财能力也有高下之分,假设一个县里有甲乙二乡,甲乡第一等户十五户,计算钱财是三百万贯;乙乡第一等户五户,计算钱财是五十万贯,轮番休息,次第服役,即甲乡十五年轮一周,乙乡五年就轮一周,富裕的乡休息时间比较长,穷困的乡休息时间就比较短,破产的农户一户接着一户,对朝廷来说,这难道是为民父母的愿望吗?英宗时,谏官司马光说过:‘规定农户到衙前服役以来,百姓更加困苦,不敢生产或经商,富裕的人家还不如贫穷的人家,贫穷的人家也不敢成为富裕人家。我曾在村中行走,见农民生产工具都很少,问他们什么原因,都说不敢置办。如今想要多种一棵桑树,多置一头牛,家里储存了可以吃两年的粮食,或积攒了十匹绢帛,邻居已经看你是个富户,指名挑选要你去衙前服役了,哪敢盖房子买地呢?我听了这样的事,十分生气而且伤心,哪有圣明的君王高高在上,四方无事,而制定的法律却使得百姓不敢为长久的生计进行规划呢?’”

同类推荐
  •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是一本评介民国早期总统的通俗图书。包括北洋政府的5位总统(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和缔造民国、出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共6位总统。书稿以视角独特勾划出了这几位人物,全书兼具客观思辨性和故事趣味性,使读者看到一群鲜活的面孔。
  • 中国古代宰相传

    中国古代宰相传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
  •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作者品评的八位女性,均在上个世纪留下过深刻的人生印记。她们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姿态和生存际遇,仍让今天的我们萦怀于心。顺着作者的笔触,品读她们的命运和人生,竟会是如此的苦涩而又温馨,仿佛有干愁百结,欲罢不能。
  •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传奇的一生。
  • 罗斯福大传

    罗斯福大传

    本书详述了罗斯福传奇的一生,剖析了罗斯福的政治风格及政治谋略,给大家呈现一个真实而完整的政治领袖。希望本书能让您更多地了解罗斯福,用罗斯福的智慧、魅力和魄力,去充实自己、鼓舞自己、从而走向人生的辉煌。对于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本书都会是个不错的启发工具。
热门推荐
  • 浴火重生:废柴逆天复仇

    浴火重生:废柴逆天复仇

    睁眼就重生,凭什么?想活你也得凭本事!精彩人生也可以从死亡开始!意外死亡,怀揣着生的希望从地狱爬回来,却发现老公和好姐妹早已勾搭成奸,阴谋无处不在,亲眼目睹了父母的惨死,小小稚儿都不肯放过,如此遭遇怎能不让人疯狂!是的,我是疯了,渣男小三,就算死我也要拉你们下地狱!剁手剁脚太便宜,我要你命!欠我的我会千倍百倍讨回来!谁知命运弄人,当以为不会再爱时,发誓要杀死的男人已对自己用情至深,上辈子从没注意的小弟居然一直暗恋着自己。还幸运得到个帅哥萌宠,对自己不离不弃,他这是爱上我了?人不能跟命挣?我偏要挣一挣!重生,我要的幸福……
  • 贵女重生之闲王忙入赘

    贵女重生之闲王忙入赘

    【这是一个重活一世的天之骄女复仇虐渣活得风生水起再顺带拐回个腹黑病王爷入赘的故事。女主聪明不圣母,男主腹黑伪高冷,誓要将调戏与反调戏进行到底!】*前世,沈溶月是被自己给作死的。明明有着人人艳羡的贵女身份——手握重兵的父亲,名动京城的母亲,惊才绝艳的哥哥,还有圣上亲封的大齐唯一一位异性郡主身份。最后却落得个死不瞑目的下场——母亲流产抑郁而亡,父亲被污叛国,阖府老小被斩,平日里曲意逢迎的堂姐爬上夫君的床,刚怀上的孩子被亲身父亲生生刺死腹中!能将一手好棋下得如此之烂的人,纵观大齐古往今来的历史,怕只...
  • 团队培训游戏全书

    团队培训游戏全书

    本书以案例形式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团队合作取得成功,在当今充满挑战的时代,人们很容易陷入孤立的状态。但是在今天复杂的社会中,没有一个组织能够单独完成所有的事情。成功的关键就是:个体、团队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灵活的合作。
  • 帝倾心:王妃要休夫

    帝倾心:王妃要休夫

    她天生嗜睡,孰料这一次一觉醒来,居然身处异世!最可恶的是,还是在青楼中!顶着人神共愤的小受脸蛋,她唤他小受,他勾魂夺魄一笑:“卿卿,我只做你的小受!”一张冷若寒霜,阴沉至极脸蛋的相公,酷酷地说:“你是本王的王妃,就要一辈子留在本王身边!”她潇洒地一笑,摆摆手说:“不好意思哈,我已经写好了休书,您收下就行!”洪涝泛滥,她抓住机遇,假死逃出生天。再遇,他不认识她,却还是忍不住将眼神追随在她的身上。而她,嚣张地挽住小受夫君的臂弯,倾城一笑说:“民女给王爷见礼!”三子夺嫡,偏偏招惹她牵扯其中,那好,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权谋帝位玩弄于股掌之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银灯笼

    银灯笼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意行天下

    意行天下

    凡人仰观苍天,无明日月潜息,四时更替,幽冥之间,万物已循因缘,恒大者则为天道,天为阳,地属阴。生在正道第一大派,却天生闭脉,无法修炼,遭人冷嘲热讽、唾弃谩骂。
  • 别让“面子”害了你

    别让“面子”害了你

    死要面子活受罪,都是“不好意思”惹的祸。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好面子是人的本性,面子就像一双外表华丽却难穿的鞋子,虽然华丽的外表可以让人有面子,但活在他人眼中,注定无法快乐。既然如此,何不丢掉攀比的坏习惯,抛开作祟的虚荣心,从今天开始,摆脱“面子”造成的生活困扰,做一个轻松而快乐的人呢?别让“面子”害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