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400000012

第12章 执政前的王安石(上) (2)

《临川集》中的言论,与上面所引类似的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全部抄录了,只选择其中比较有特点的,可以借此了解王安石一生中自我完善,服务国家的来龙去脉。他的入世依据理法,他的隐退也不违背社会通行的道义,他的幼年贫困交加,历尽磨难,但从来没有因为这种情况扰乱他的心胸,他以卓越的才华自立于这个世界,把古今的学问钻研得很透彻并致力于实际应用。他得到皇帝的支持,以道来治理天下,使得“命”能眷顾他,让他的志向得以实现,他没有什么可以懊悔的。等到他以臣子的身份请求辞官回家时,又能淡然处之好像忘了世事的纷争。《礼记·中庸》曾说,只做自己职位之内的事,不做自己职位之外的事,不要因为某个职位而委曲求全,做自己不愿做的事。王安石就是这样的人。读了他的这些文章,从而了解到他的学问,是大有来历的。其中最重要的,就在于对“命”的理解,而又归结为按照理法行事等候“命”的到来,所以,他平生高风亮节,特立独行,做事情总是顺其自然,并不刻意强求。他的功名事业,也被看做他的本性要求他这样做的,并不将一丝一毫的成败得失掺杂在里面。这就是王安石所以为王安石啊!

王安石坚守道义自尊自重,并不急切地想要入世做官。但是,像他这种“玉蕴山辉”般的人物,不会一直沉默的,贤明的士大夫,凡是稍微了解他的,都愿意称赞他。与他相交最早的,是曾巩。曾巩在《与欧阳修书》中说:

“我的朋友中有个叫王安石的,文章非常的古朴,他的行为也像他的文章一样。虽然已经获得了科举的名次,然而,如今知道他的人还是很少的。他非常自重,不愿被人所知,然而,像他这样的人,古往今来,是不常见到的,如今缺少的就是他这样的人,平常的人成千上万,但像王安石这样的人,却是不可缺少的呀。”

而陈襄在他的推荐信中,把王安石与胡瑗并举,称赞他的才华品性都非常出众,认真钻研古人的学问,他的文章和所做工作,都被人们所称道。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宰相文彦博,也把王安石和韩维一起推荐,于是有了集贤院校理的任命。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欧阳修又把他和包拯、张环、吕公著三人共同作了推荐,说他的学问文章,在当代很有影响,严守道义,绝不苟且,自尊自重,议论都很通达明白,而且兼有实际的才干,没有他不能做的工作。朝廷屡次召他进京,但他却安心在下面做微小的官吏,不肯到朝廷来任职,并不是故意做出一种恬适、不求进取的样子,而只是专心于自己职位的责任。

(考异之一)

《宋史·王安石传》说到曾巩曾携带王安石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大为赞赏,为他宣扬,选拔他做了进士。今天看来这是不实之词。曾巩修书给欧阳修,其中有王安石出使河北这样的话,这件事发生在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而王安石成为进士,应该在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而且,曾巩的书信中已经明确说到王安石已有科名这样的话。很显然,王安石获得进士这个称号,并不是由于欧阳修的宣扬和选拔。《宋史》开口就是诬蔑的话,怎么能取信于读者呢!

(考异之二)

《宋史·王安石传》又说,王安石本是湖北人,朝廷上没有人知道他。因为韩、吕两个家族都是大家族,他想借助这两大家族的势力,便与韩绛、韩绛的弟弟韩维和吕公著结交为好朋友。这三个人都颂扬他,他的名字才开始被许多人了解。这又是个不实之词。陈襄在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4年)写信推荐他的时候,已经称许他的文章和工作,在当时是很出名的。欧阳修也说他学问文章在当时很有影响。而韩维这个人,文彦博是把他和王安石一起推荐的;吕公著也是与王安石一起被欧阳修推荐的人。

这样看来,韩、吕两家怎么能够使王安石可以倚重,而王安石又怎么能够倚重韩、吕两家呢?从皇祐至熙宁大约二十年间(公元1049—1068年),王安石名满天下,像范仲淹、富弼、韩琦、曾巩等人都对王安石表示赞赏,在他们的文集中以及其他记载中都是清清楚楚,可以考察的。然而,这些情况《王安石传》全不曾涉及,就连文彦博、欧阳修推荐过他这样的事,也被埋没了,却说他不过是借助韩、吕两家的势力罢了,这对诸位君子发现人才的好眼力也是一种侮辱,一种伤害。诋毁一个人竟然多么卑鄙的方法都可以用啊!我为什么要这样为这件事而争辩不休呢?以王安石高于当世的名望和节操,即使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反对党首领司马光,仍然称赞他,如今《宋史》的记载,却是一些专为利禄的无耻小人,他们自称都是所谓知命守道的人,却用一些假话来欺骗读者,他们的做法严重地玷污了王安石的人格。我虽然不喜欢辩论,但又如何做得到呢?

(考异之三)

王安石年轻的时候,很少交朋友,曾巩说他不希望别人知道他,而他在《答孙少述书》中,也说:“我天性疏放耿直,与世俗总是不能合拍,平生得到的朋友,只有很少的几个人罢了。在这方面,您一向是了解我的,数来数去,扳着指头数,也就这几个人。”由此看来,王安石交往之少是可以想见的。而民间却有王安石与周敦颐(字濂溪)交涉一事,不能不辩白清楚。据罗景纶《鹤林玉露》记载:王安石年轻时,是个不可一世的人,却一直想要拜见周敦颐,三次来到周府门前,但三次遭到拒绝。王安石恨恨地说:我自己就不能读懂“六经”了吗?于是,不再去求见他。据度正所撰《周敦颐年谱》记载: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周敦颐先生四十四岁,东归时,王安石正在江东提点刑狱任上,已经三十九岁了,号称对儒学很精通。周敦颐和他相遇,二人一连几天交谈,不分昼夜。回去以后,王安石认真思考他们交谈的内容,以至于忘了吃饭和睡觉。

这里有两种说法,一个说见了,一个说没见,已经自相矛盾,难道王安石年轻时就已经因怨恨而不再见他,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又上门去拜见他不成?如果说周敦颐最初曾三次推辞不见王安石,那么,后来他又自己前往去见他吗?真是太可笑了。这两种说法都是虚妄的不实之词。考察周敦颐的年纪,不过比王安石年长五岁,如果说王安石是年轻人,那么,都应该是年轻人,即便说王安石求友心切,非常想见周敦颐,而周敦颐与他一样也在求学之时,什么理由使他这样妄自尊大呢?难道效法孔子与孺悲的故事吗?而且,周敦颐既然没有见到王安石,以一个正在求学的少年,怎么能一见名片就断定这个人不能和他交谈呢?周敦颐如果这样做,他还怎么在世上做人呢?何况,按照两个人的年谱,他们一辈子都没有遇到相逢的机会。

周敦颐于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出生在道州(又称道县,在今湖南省南部),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他十五岁,父亲就去世了,随母亲到京城依靠舅舅生活,那么,他在十五岁以前,一直是生活在道州的。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母亲又去世了,安葬在润州(今江苏镇江)。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他二十四岁了,被任命为洪州分宁县(今义宁州)主簿,才开始来到江西。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幼年就随父亲在韶州(今广东韶关)做官,他在《忆昨书》中写道:丙子从亲走京国,那时已经十六岁了。第二年,父亲担任了建昌的官吏,他就在十七岁时到了江宁(今南京)。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父亲去世,就在江宁居丧,诗中所谓三年厌食钟山薇。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他二十二岁,成为进士,就到淮南做官去了,而这时周敦颐已经在两年前到了分宁。

这说明二人在年轻时未曾有一天在一起,罗景纶的说法从何而来呢?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王安石从常州改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他三十九岁。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五月,王安石被召回京城任三司度支判官,而周敦颐在这一年的六月解除合州(今四川合川东)签事的职务回到京城,王安石已经离开京城去了江东,他的年纪已经四十岁了。以为二人曾经在江东相遇,年份与地域都不相合,那么,邢恕、度正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的呢?那些讲学之徒伪造这种说法的目的,是想借助王安石来衬托周敦颐吧。然而,周敦颐见不见王安石,对王安石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之所以不惜笔墨作这种辩解,主要是看到当时那些诬蔑、诋毁王安石的人,肆无忌惮,乃至毫无影子的事情,他们也言之凿凿,好像真的一样。其他许多不可信的说法,和这件事有相似之处;而真正的事实被抹杀,不再能看到,又不止这一件事啊!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或以其深邃的思想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或以其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或以其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造福于人类。了解他们的生平、思想、智慧,以及人格魅力,必然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曾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元朝末年,他目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慨然有“济世之志”。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在郭子兴起义军中当小军官的朱元璋回乡招兵,他“仗剑往从”,从此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国功臣:徐达》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朝开国元勋郭子仪传奇的一生。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苏轼心境恬淡,视若浮云,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蔑视身外的一切。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真实人生,现世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他拥有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永远令人怀想,永远给人启迪。《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坛全才:苏轼》主要介绍了苏轼的身世、家庭、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他一生最著名的文学著作,是研究苏轼的重要参考资料。
  • 血色码头

    血色码头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水旱码头--古镇碛口为背景,讲述了当地盛、程两大家族,八路军,晋绥军的10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以风土人情的笔风描写各位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读者重现了一个存在于过去的碛口,同时用朴实的带有山西风味的语言,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碛口人带到读者面前。
  • 刘邦传 刘备传 赵匡胤传 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刘邦传 刘备传 赵匡胤传 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不靠身世不靠人脉不靠财富只靠奋斗。《刘邦传刘备传赵匡胤传朱元璋传(四大草根皇帝奋斗史超值金版)》看史上最牛四大草根皇帝如何从贫贱底层崛起翻身到权力高层。本书以草根的视野草根的笔触书写草根皇帝的成功传奇历程!本书由禾君编著。,出身再贫寒也能享到大富贵,地位再卑微也能赢得大荣耀
热门推荐
  • 死魂灵,钦差大臣(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

    死魂灵,钦差大臣(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

    小说描写了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六等文官乞乞科夫为了发财致富想出一套买空卖空、巧取豪夺的发财妙计,廉价收购在农奴花名册上尚未注销的死农奴,并以移民为借口,向国家申请无主荒地,本书是俄国讽刺作家果戈里代表作的合集。《死魂灵》是“俄国文坛上划时代的巨著”,然后再将得到的土地和死农奴名单一同抵押给政府,从中渔利。《钦差大臣》描写了纨绔子弟赫莱斯达阔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在一筹莫展之际,从彼得堡途径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鼻子》《外套》展示了生活在专制制度下“小人物”的悲剧
  • 百年浙商

    百年浙商

    什么是真正的商道智慧?谁拥有商业保险柜? 百年浙商发展史,告诉你一个真正的商业秘密。商场如战场的时代,不要做了炮灰在今日中国,商业人士不得不读的一段历史,写透浙商百年史,说尽商道一点智。浙商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商业奇迹。他们是如何从无到有,由弱而强,缔造了东方奇迹?在百余年的商业奋斗史中,那些优秀的浙商典范,又是如何开创了伟大的商道智慧?百年浙商,这样一部鲜活的大历史,这样一部商人史话,让人温故而知新,鉴往而察来,掩卷之余更添几分对中国商人的理解和对一切创造的敬畏。作品以历史的眼光对浙商百年历史做了透视分析,对浙商人物事迹做了详尽记述,对浙商现象做了独到分析,是一部了解浙商进而了解商业借鉴成功经验的优秀作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最后的军礼

    最后的军礼

    壮汉赵大刀自从18岁第一次目睹南昌起义,就被革命的热浪所震撼,从此,这位热血青年就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后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在血雨腥风中出生入死。这个一上战场就凶猛如虎的壮士,对革命忠诚不渝,即使长征掉队、解放后负伤转业、朝鲜战争被俘,仍然背着他的招牌式的红缨大刀执著追随着部队,追赶着自己的家,但是,躲过了枪林弹雨的赵大刀却躲不过命运的捉弄。 读完小说,你会对英雄的一个全新的认识,因为从来没有这样的英雄,让你同他一起豪情万丈的同时,如此为他的命运牵肠挂肚,一慨三叹。
  •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本书主要讲述了从“盘古开天辟地”、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秦汉统一、封建文明开始的这段时期,从中我们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孕育、产生、逐渐发展与进步的进程。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增加知识含量、开阔视野。
  • 职工健康心态手册

    职工健康心态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九龙诛魔

    九龙诛魔

    千百万年来,这片天地无人能够达到九神境,宇枫为了能够成为龙脉的拥有者,甘愿失去修为三年,头顶“废物”光环的他,三年来,遭遇到指腹为婚的妻子唾骂,侮辱,甚至改嫁他人,整个陈家上下皆是希望将其扫地出门,然而,三年后,成功解封的修为宇枫借助龙脉的实力修为大涨,脱离陈家走上一条强者之路,随着自己修为的不断提升,在一处遗迹之内,终是发现了龙脉的秘密,原来,世间上有着九条龙脉存在,而这九条龙脉之中,隐藏着达到最强境界九神境的秘密,不仅如此,天地之间有着诸多超强势力同样搜集龙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蜜恋情深:腹黑BOSS俏娇妻

    蜜恋情深:腹黑BOSS俏娇妻

    她是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国家安全局特工,扮得了羸弱美人,打得了铁汉保镖,斗得过奸诈情敌;他是最腹黑狡诈的暗夜黑帝,亦正亦邪,集酷炫狂霸拽于一身,商场和情场上的无敌神话,却唯独与她陷入了一场持续终生的你追我赶的游戏中!“女人,嫁给我,有肉吃!”“男人,惹了我,有弹吃!”————————————————某夜,女人甜甜一笑,露出两个可爱的小酒窝,“小枫枫,我美不美?”男人一脸宠溺,“美!当然美!只是——”用一根手指挫了挫她引以为傲的酒窝,“这上面怎么还有两个坑?”女人瞬间暴怒,整个别墅响起了地动山摇的惊天狂吼,“滚!”
  • 契约太子妃

    契约太子妃

    【声明:本契约有效期为六个月,此后互不干涉。】为了能够得到皇太子玄骆手中珍藏的秘宝如意珠,被老爹无情踹回古代的商默语只能混进太子府。自以为小心谨慎,不料自己的举动早就落入他的眼中。面对那个若豹般优雅而残酷的男人,她没骨气地弃械投降。正包袱款款,打算跑路,谁知却峰回路转,太子夜入厢房,说要讨论件双赢的交易。—————————————玄骆:丫头,你想要如意珠?默语:那又如何?难道你送给我?玄骆:并不是不可能,不过我有个条件。默语:虾米?玄骆:从了我,做我的太子妃……—————————————相互利用的男女,与爱无关的婚姻,当半年期至,真的能够如此简单地放手吗?——————————————友情提示:有时新版显示较慢,亲们可以去旧版阅读。http://m.pgsk.com/a/217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