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9400000012

第12章 武韬——仿遣将用兵之术 (1)

本卷主要论述取得政权及对敌斗争的策略,强调在作战前必须先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了如指掌,进行比较,以己之长克敌之短,才能制胜,也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卷内容比较少,共分为《发启》《文启》《文伐》《顺启》《三疑》五章。认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争夺天下的战略目标,并指出战略的最高境界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即“全胜不斗,大兵无创”“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无与战”。

发启第一:全胜不斗,大兵无创

无取民者,民利之;无取国者,国利之;无取天下者,天下利之。故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

文王在丰①,召太公曰:“呜呼!商王虐极,罪杀不辜,公尚助予忧民,如何?”

太公曰:“王其修德,以下贤惠民,以观天道②。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③无灾,不可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必见其阳,又见其阴,乃知其心。必见其外,又见其内,乃知其意。必见其疏,又见其亲,乃知其情。

“行其道,道可致也;从其门,门可入也;立其礼,礼可成也;争其强,强可胜也。全胜不斗④,大兵无创⑤,与鬼神通,微哉!微哉!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故无甲兵而胜,无冲机而攻,无沟堑而守。

“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鹿,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以启之,无有闭之也。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无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无取民者,民利之;无取国者,国利之;无取天下者,天下利之。故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微哉!微哉!鸷鸟⑥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⑦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今彼殷商,众口相惑,纷纷渺渺⑧,好色无极。此亡国之征也。吾观其野,草菅⑨胜谷;吾观其众,邪曲胜直;吾观其吏,暴虐残贼。败法乱刑,上下不觉。此亡国之时也。大明⑩发而万物皆照,大义发而万物皆利,大兵发而万物皆服。大哉!圣人之德,独闻独见。乐哉!”

①丰:亦作酆,古都邑名,周文王曾建都于此。

②天道:自然规律,此处指天命。

③人道:此处指人事好坏。

④全胜不斗:意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全胜。

⑤大兵无创:全军临敌而不受损伤。

⑥鸷鸟:鹰、雕之类凶猛的飞禽。

⑦弭耳:把翘起的耳朵平贴起来,以示温驯,欺骗对手。

⑧纷纷渺渺:纷纷,纷杂混乱的样子。渺渺,无穷无际,没有止境。

⑨菅(jiān):一种多年生的草。

⑩大明:阳光。

周文王在丰都召见姜尚,对他说:“唉!商纣王暴虐到了极点,任意杀戮无辜百姓,请您辅助我拯救万民,您看我应当怎么做?”

太公答道:“君主应修养德行,礼贤下士,施恩惠于民众,以观察天道的吉凶。当天道尚未出现灾害的征兆时,不可以先倡导征讨。当人道尚未出现祸乱时,不可以先谋划起兵。必须看到既出现天灾,又发生人祸的情况,这时候才可以谋划兴师伐罪;既看到他的公开言行,又了解他私下的秘密活动,才能知道一个人的真实想法;既看到他的外在表现,又了解他的内在,才能知道一个人的真实意图;既看到他疏远的是哪种人,又了解他亲近的是哪种人,才能知道一个人的真实情感。

“实行吊民伐罪之道,就可以实现政治理想;遵循正确的路线,可以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建立适当的制度,就能够获得成功;确立强大的优势地位,就可以战胜强敌。取得全胜却不是经过战斗,以大军临敌却没有伤亡,(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真可谓是用兵如神了。微妙啊!微妙啊!和别人同疾苦而相互救援,同情感而相互保全,同憎恶而相互帮助,同爱好而追求共同的事物。这样就算没有军队也能取胜,没有冲车机弩也能向前进攻,没有沟堑也能防守阵地。

“真正的智慧却显得仿佛没有智慧,真正的谋略却显得仿佛没有谋略,真正的勇敢却显得仿佛不勇敢,真正的利益却显得无利可图。为天下人谋福利的人,天下人都欢迎他;损害天下人的人,天下人都反对他。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所有人的天下。夺取天下,就像追逐野兽一样,天下所有人都有分割一份肉的欲望;这就好像是同坐一条船渡河一样,渡过河之后大家就都获得利益,失败了大家就都遭受灾难。这样做,天下人就会都支持他,而不会反对他了:不从民众那里掠取利益,实际上却能真正地从民众那里得到利益;不从别国那里掠夺利益,实际上却能从别国那里获得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实际上却能够从天下获取利益。不掠取民众的利益,民众的拥护就会成为他得到的利益;不掠取别国利益,别国的归附就是给予他的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天下就都拥护他,这是天下给予他的利益。所以,道的真正含义在于人看不见的地方,办事情重在人听不到的地方,胜利要发生在别人不可知的情况下。真是微妙啊!微妙啊!鸷鸟将要发动袭击时,会先收敛羽翼低飞;猛兽将要搏斗时,会先贴耳伏地;圣贤将要有所行动时,必定会先向人显示自己的愚笨。

“现在的殷商,民众之中谣言四起,社会动荡不安,而纣王依然荒淫无度,这是国家要灭亡的征兆啊。我观察商朝的田地,野草盖过了禾苗;我观察商朝的大臣,奸邪之徒超过了忠直之士;我观察商朝的官吏,一个个都暴虐残酷,违法乱纪。这种危局出现,他们朝廷上下却依然没有察觉。这是到了该灭亡的时候了。旭日当空则天下万物都能普照阳光,正义所至则天下万物都能获得利益,大军兴起则天下万物都会归附。伟大啊!圣人的德行,独到的见地,这才是最大的欢乐啊!”

本节论述了讨伐商朝的韬略,供统治者吊民伐罪、夺取天下。全篇可分为六个要点:一是对内“修德,以下贤惠民,以观天道”。二是正确认识战略形势,把握战略时机是否成熟。三是强调“全胜不斗,大兵无创”,即不通过战争就能屈人之兵。四是统治者要想夺取天下,就必须重视收揽民心,与民同利。五是有所图谋时要隐藏自己的战略企图,“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圣人将动,必有愚色”等等。六是指出殷商已经出现了亡国之征兆,此时出兵就会达到“大明发而万物皆照,大义发而万物皆利,大兵发而万物皆服”的效果,进而夺取天下。

在策略和基调都规划完善的基础上,姜太公又颇有见地地提出了“全胜不斗,大兵无创”的作战战略,立意高远,与当时的战略形势十分契合。这种作战用兵的战略和后面的“无甲兵而胜,无冲机而攻,无沟堑而守”的提法是相通的。这里所强调的“全胜不斗”是说完全的胜利不需要通过战斗来实现,它与孙子的著名观点“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一样的,意思是以实力件为后盾,不通过直接交战就使敌人臣服。

武臣是秦末起义军领袖陈胜的部将,他在作战中曾经“传檄而定千里”,成为古代战争史上“全胜不斗”的典型事例。

陈胜起义大军攻下陈县(今河南淮阳)后,派武臣等将领率领三千多人北上攻占赵国土地。武臣等人所率领的军队所过之处所向披靡,攻城杀吏,势如破竹,接连攻下了十多座城池,队伍迅速地由三千多人壮大到十万人左右。因此,众人推举武臣为武信君,并且贴出告示,招降周围的其他郡县。虽然有些郡县投降了,但还是有些郡县誓死抵抗。范阳县令徐公缮甲厉兵,拒绝投降。

武臣等将领正为此头疼,这个时候,范阳人蒯通来到大营中,对武臣说他有办法让徐公投降。武臣请他快说办法,蒯通缓缓地说:“将军作战,一般都是先打胜了然后占领土地,这不是上策。我有个办法,可以不用发动战争,只要一纸檄文就能得到一座城池。如今将军你要攻城的消息传到了范阳县令的耳朵里,他本来是个胆小如鼠、贪生怕死的人,而且城里也没有多少士兵。他们之所以继续坚持守城,是因为知道降也是死,战也是死,所以不肯投降。他们都知道,将军攻打前面十余座城池的时候,看见官吏就杀,看见士兵也杀。城里的百姓本来平时恨透了为非作歹的范阳县令,但是更害怕将军你攻占城池后会屠城,所以就跟士兵们一起血战到底。”

武臣听后,点点头说:“那请问先生我该如何做呢?”

“其实将军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将范阳县拿下。请将军下令赦免范阳县令,而且赐予他爵位,他一定会高兴地打开城门相迎,然后将城池交到您的手中。此后,将军你可以让范阳县令到周围的地区去游说,那么周围的郡县肯定会争先恐后地前来归降。这样将军便可不攻而取城,不战而服人,这就是所谓的传檄而定千里之计。如果将军依旧采取攻取前十座城池那样的做法,那么不但范阳,还有其他地方也都会变成金城汤池,将军即使能够攻取,恐怕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武臣觉得有理,决定依计而行。这一做法果然立竿见影,范阳县令立即开城迎接武臣的大军。武臣让他去招降其余地区,沿途诸城望风而降。不到十天时间,就平定了三十余城。

蒯通这一妙计果真让武臣的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就收降了数十座城池,可见这“全胜不斗”之机的确高明。而若要实施这一妙计,前提是需要指挥者在战事开始之前对敌方有比较客观而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战争的胜败与否,根本并不在于兵将的多寡和工事的强弱,而在于战略和战机的把握。充分了解和掌握敌方的优劣方面后,再权衡应该力战还是智取,最后再把握有利时机,坚定必胜的信念,做到“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以达到“全胜不斗,大兵无创”的目的,这才是兵家用谋的至高境界。

诸葛亮也是一位善于用谋的韬略家,正是由于他总是善于运用“全胜不斗”的策略,才使得蜀国从一个兵少将寡的地方政权变成可以与魏、吴抗衡的三国之一,并威胁魏国达数十年之久。

公元219年,曹操统率大军兵临汉水,准备进攻驻扎在此处的刘备大军。刘备手下战将赵云领兵退守汉水西岸,与曹操大军隔水对峙。

当时,曹刘两军相距很近,蜀国军师诸葛亮观察汉水地形时,发现上游有一片土山,可以埋伏千余人,便令赵云带兵到那里去埋伏,嘱托他一旦听到擂鼓放炮的声音,就率领士兵喊杀,但只是喊战而不许出战。

当晚,诸葛亮等待曹营的灯火全部熄灭后,就给埋伏在山里的赵云燃放信号炮,要他做出夜袭曹营的样子。赵云得令后,立刻遵照诸葛亮先前指示的去做。刹那间,鼓声、炮声、喊杀声充斥了整个山谷水岸。此时,曹军大营的将士们刚刚休息,听到外面喊杀声震天,以为刘备的军队来夜袭了,马上起来准备迎战。但是起来之后却不见刘备大军迎上来,惊慌过后的曹军又回营休息。过了一会儿,外面又开始杀声震天,曹军又开始备战,却又不见风吹草动。就这样,赵云的伏兵一晚上折腾了好几次,把曹军个个都折腾得疲惫不堪。

同类推荐
  • 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

    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

    李嘉诚的一生因富有传奇色彩而显得如此吸引人。少小离乡,幼年丧父;从一无所有,赤手空拳,到30岁成为千万富翁,而今李嘉诚的商业帝国更是遍及全世界数十个国家。走过人生七十八个年头,李嘉诚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向世人道出了自己成功的秘密。他在许多场合发表的有关谋事、经商与做人的言论,常常令人钦佩有加,获益良多。他的成功经验,值得每一位中国人学习和借鉴;他白手起家的历史,适合更多的普通人揣味与效仿。李嘉诚把儒家的情义之道与西方的进取精神极好地融合起来:他外圆内方,刚柔相济;他重信诺、讲义气、宽厚待人。
  • 卡耐基成功人生经典

    卡耐基成功人生经典

    卡耐基是二十世纪伟大的人生导师,半个多世纪以来,从西方到东方,几乎世界上任何一个语族都有卡耐基的译著,他也因而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第二大畅销书作家”。本书为您解读卡耐基式的成功宝典。
  • 人脉掌控术

    人脉掌控术

    最简单,最神奇,最有效,最实用,全世界高端人士都在用的人脉圣经。练就瞬间攻心术,成为社交中的王者。爬山,要懂山性;游泳,要懂水性;做人,就要懂人性。只有掌握厂他人心理运行的轨迹,才能轻松走进他人内心。打造自己的入脉关系网。神奇的心理术,我们不可不知!
  • 优秀员工不抱怨

    优秀员工不抱怨

    你还在抱怨工资太低?抱怨工作条件太差?抱怨工作太累?抱怨压力太大?抱怨工作枯燥乏味?……别再抱怨了。在你的抱怨声中,那些默默苦干的人已经远远赶超了你。突破职业瓶颈,获得职场重生,与其抱怨工作,不如改变自我。让自己永不“贬值”。
  • 格局决定命运

    格局决定命运

    如果把人生当做一盘棋,那么人生的结局就由这盘棋的格局决定。想要赢得人生这盘棋的胜利,关键在于把握住棋局。舍卒保车、飞象跳马……种种棋着就如人生中的每一次博弈,相同的将士象,因为下棋者的布局不同而大不相同。本书精选名人新锐的精彩案例。多角度、全方位深入解读格局内涵,帮助你我打开人生大格局!
热门推荐
  • 我的吕布兄弟

    我的吕布兄弟

    章辕某日醒来,意外发现穿越到汉末,成了九原县令公子张援。幸机缘凑巧,结识了杀虎救杜鹃的吕布,与他结拜兄弟,并且爱上杜鹃。杜鹃却爱着吕布。吕布杀仇人判徙边。
  • 自觉成就一切

    自觉成就一切

    主动的人,才会得到更多赏识。当自学成为一种习惯时,你也就拥有事业成功的通告证。
  • 舌尖上的狂欢

    舌尖上的狂欢

    我们一次次登上五味筑起的狂欢天堂! 有人说中国文化是饮食文化,既有知识性,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令全世界惊叹。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又有趣味性。盛宴与简单的食物并存,滋润着生命的天天与年年。洪烛的笔悄悄敷衍开来,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 《舌尖上的狂欢》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他更有说服力,也更加深入、精确。,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在这个仿佛人人都可以表述的领域。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生是我们永远的追求,而口腹之欲是通向终极目标的必由之路。通过感受的舌尖
  • 亚森·罗宾探案故事集(下)

    亚森·罗宾探案故事集(下)

    《亚森·罗宾探案故事集》是法国著名侦探小说家莫里斯·卢布朗的代表作。《亚森·罗宾探案故事集》一经出版,很快便在法国家喻户晓,之后更是风靡整个欧洲大陆,至今仍畅销不衰,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亚森·罗宾既是一名心思缜密的盗贼,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侦探。紧跟他的脚步,开始一场神秘惊险的探案之旅吧。
  • 名门医仙女:惹上腹黑妖孽男

    名门医仙女:惹上腹黑妖孽男

    她是无名孤女,师承名门,医术冠绝当世,却从不救人性命。....可是身后那些桃花是怎么回事?“大爷,你能放过我么?”蹲在美男的床头,梦琉璃可怜兮兮的望着床上的人。他抬眸展颜冷笑:“你在开玩笑吗?”梦琉璃仰天痛哭,她错了!大错特错了!早知道当初就不该救人!如今被这妖孽缠身,无法离去!某男抱着怀中女子笑的风华绝代,“你以后就死了这条心吧。”从此一场已脱离苦海为目的的逃离行动就此展开。。。
  • 尘埃飞扬

    尘埃飞扬

    小说集全景收录阿来成名前后的21部小说,勾勒出阿来创作走向成熟的轨迹。不仅如此,小说集还将阿来的诗句、心情感悟以卡片形式夹在书中,全方位展现“智者阿来、诗意阿来”的魅力。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本书对巴黎圣母院及巴黎的评述非常精彩。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浪漫主义美学观。,本书以1482年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以吉普赛姑娘拉·爱斯美拉达与年轻英俊的卫队长、道貌岸然的副主教以及畸形、丑陋的敲钟人之间的关系为主线,热情讴歌了吉普赛姑娘与敲钟人高贵的人性,深刻鞭挞了卫队长与副主教的虚伪与卑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蜜婚之萌妻嫁到

    蜜婚之萌妻嫁到

    大龄未婚男青年裴少钦在婚纱店被相亲认识的女友放鸽子幸得婚纱店兼职店员乔雨珊好心相助,方才解了一时之难却不想,施恩者非但未得回报,反引来了‘失身’之祸——“爸爸,这位阿姨好像很喜欢小孩子,娶了她吧。”他家闺女迫不及待“碰上这么好的女孩子还不知道先下手为强?”他家老妈也是心急如焚☆某天,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她成了他管辖科室的实习护士近水楼台先得月,先下手为强似乎是‘手到擒来’之事事实却是前有桃花、后有情敌,他处处示好,她却避之如鬼神逼急了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连哄带骗地拐她去领了证再说☆一句话:腹黑军医与呆萌小护士的甜蜜婚恋史暖萌系宠文,双处,无虐无小三,J——Q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