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400000027

第27章

格劳孔:当然是对的。

苏格拉底:若正如我们所说的,只有意见而没有知识的人,大发脾气,并且对我们的说法不服气,说我们是在欺骗他,那么我们用不用好言相劝,然后委婉地让他知道,他的心智是不太正常的呢?

格劳孔:我们应该委婉地让他知道这一点。

苏格拉底:我们就需要想一想对他该说些什么话吧。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他们有知识,我们不但不嫉妒,反而感到很高兴。然后再问他肯不肯回答下面这个问题:“一个有知识的人总是知道一点点的呢,还是一无所知的呢?”你来试着代他回答一下。

格劳孔:我将这样回答——“这个人总是知道一点点的”。

苏格拉底:这个“一点点”是“有”还是“没有”?(“有”或“没有”可以译为“存在”与“不存在”)

格劳孔:“一点点”是“有”,“没有”怎么会知道呢?

苏格拉底:所以,即便从整体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我们都完全可以断言,完全不能有的东西是完全不可知的;完全有的东西是完全可知的。格劳孔:是的,可以这样断言。

苏格拉底:好,如果有这样一种东西,可以说它有又可以说它无,那么这种东西可以介于完全有与完全无之间吗?

格劳孔:完全可以。

苏格拉底:那么,既然知识与有相关,而无知肯定与无相关,所以我们必须找出和无知与知识之间这种状况相对应的东西来,如果这种东西有。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不是有一种被我们叫做“意见”的东西吗?

格劳孔:有的。

苏格拉底:那么它和知识是同一种能力呢,还是另一种能力呢?

格劳孔:应该是另一种能力。

苏格拉底:意见与知识因为是不同的能力,所以它们必然有不同的相关者。

格劳孔:嗯。

苏格拉底:因此,知识自然与有相关,知识也就是知道有和有者的存在状况。但是需要等一等,这里有一个区别,我觉得必须把它说明一下。

格劳孔:什么区别?

苏格拉底:让我把我们身上的一切东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所具有的功能都合并起来作为一个类,即使我们可以做各种力所能及的工作的“能力”。比如:视、听就是我们所指的这种能力(官能),你对我所指的这个类有相同的理解吗?

格劳孔:当然有。

苏格拉底:那么就让我把对这些功能的印象向你说出来吧。我看不到功能有颜色、形状或其他类似的,有时在某些场合,我仅凭它们就能够划分出各种事物的特质。对于功能,我只在意一件事,那就是它的相关者和效果。我就是凭这个来把各种功能称为一个功能的。如果同一件事完成同一件事,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功能是同一功能;如果不同的事完成不同的事,我们就可以说功能是不同的功能。你觉得怎样?你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

格劳孔:跟你想的一样。

苏格拉底:那么,我亲爱的好朋友,咱们言归正传。请你告诉我,你觉得“知识”是一种能力吗?或者你对知识还有别的归类方法吗?

格劳孔:我对知识没有别的归类法,然而能力是所有功能中力量最大的一种。

苏格拉底:“意见”怎么样?我们是不是不应该把它归入能力而应该归入其他类?

格劳孔:不可以。因为使我们可以有意见的力量唯有形成意见的能力,不能是别的。

苏格拉底:但是,不久以前你还同意说知识与意见是两码事的呀。

格劳孔:是的,因为那时没有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会把绝对没有错误的东西和容易有错误的东西混合在一起。

苏格拉底:好极了。显然我们看法相同,都觉得意见和知识是两码事。

格劳孔:是的,它们是两码事。

苏格拉底:因此,它们各有各的相关者,也就可以说它们各有各的能力。

格劳孔:那是必然的。

苏格拉底:依我看,知识与“有”有关,那么就可以说知识的目的在于认识“有”的状况。

格劳孔:嗯,是的。

苏格拉底:至于意见,我们觉得它只不过形成意见。

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知识的对象与意见的对象一样,可知的东西和可以对之有意见的东西也一样呢,还是说,它们是不可能相同的呢?

格劳孔:根据我们一致认同的原则来看,它们不可能是一样的。如果不同的能力天然有不同的对象,又如我们所主张的,意见与知识是不同的能力,那么,知识与意见的对象也当然是不同的了。

苏格拉底:如果“有”是知识的对象,意见的对象就一定不是有,而是其他一种东西了,是不是?

格劳孔:是的,一定是一种其他东西。

苏格拉底:难道意见的对象是“无”吗?还是说关于“无”连有一个“意见”也是不行的呢?让我们想想看。一个有意见的人的意见不是针对某种东西的吗?或者试问:一个人有意见却是对于无的意见——这是可能的吗?

格劳孔:不,这是不可能的。

苏格拉底:所以,一个具有意见的人就是对某一种东西具有意见了?

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既是无,唯有称它“无”是最正确的,因此就不能说它是“某种东西”。

格劳孔:嗯。

苏格拉底:既然这样,我们就必须把关于“无”者称做无知,把关于“有”者称做知识。

格劳孔:说得很对。

苏格拉底:那么一个人具有意见就既不是对于有的也不是对于无的了。

格劳孔:嗯,都不是的。

苏格拉底:因此意见既非无知,也非知识。

格劳孔:应该是这样。

苏格拉底:那么是不是超出它们,比知识更明朗,比无知更阴暗?

格劳孔:都不是。

苏格拉底:因此,你是不是把意见看得比知识更阴暗,比无知更明朗?

格劳孔:这个想法完全正确。

苏格拉底:真的是介于两者之间吗?

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因此,意见就是存在于知识和无知两者之间的东西了。

格劳孔:完全是。

苏格拉底:我们之前说过:如果有什么东西会显得既有同时又无,那它就存在于完全有和完全无这两者之间,与之相对应的能力既不是知识又不是无知,而是存在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能力。我们之前不是这么说的吗?

格劳孔:是这样说的。

苏格拉底:我们刚才已经看到了,在知识和无知之间确实有一种被我们称之为意见的东西。

格劳孔:看到了。

苏格拉底: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探索既是有又是无,不能无条件地说它仅是有或者仅是无的那种东西了。一旦我们把它找到了,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它就是意见的对象,于是把两端的东西与两端关联起来,把中间的东西与中间关联起来。我这样说你能赞同吗?

格劳孔:赞同。

苏格拉底:这些原则已经得到肯定。那位爱看景物的人有话现在就可以说出来,我要让他回答我的问题。既然他不相信有永远不变的美本身跟美的理念,只对许多美的东西加以相信,那么他对任何人的话都不信任,不信美本身是其“一”,正义本身是其“二”,以及其他东西本身是其“三”,等等。我们问他:我的好朋友,难道许多美的东西里就没有一丁点儿丑的东西吗?难道许多正义的东西里就没有一丁点儿不正义的东西吗?难道在许多虔诚的东西里就没有一丁点儿不虔诚的东西吗?

格劳孔:不,肯定会有的。这许多美的东西里都会以某种方式显得既是美的,又是丑的。至于你所问及的其他东西亦是如此。

苏格拉底:不是还有许多东西是有些东西的双倍吗?它们显然是一样东西的双倍,难道不一样的东西又显得是另一样东西的一半吗?

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还有许多东西我们可以说它们是大或是小,轻或是重,难道不可以把大的看做是小的,小的看做是大的,轻的看做是重的,重的看做是轻的吗?

格劳孔:完全可以。彼此都是可以互通的。

苏格拉底:那么,这些多样性的东西里,任何一种东西是不是只能说是这样的而不能说是那样的呢?

格劳孔:这很像那些在宴席上用模棱两可的话为难人的把戏,或是小孩子玩的猜那个含义模棱的谜语一样——那个有关太监用什么东西打一只蝙蝠,蝙蝠停在什么东西上的谜语[谜语是:一个男人(并非男人)见(并非见)鸟(并非鸟)停在一根树枝(并非树枝)上,用石块(并非石块)打它。谜底应是:太监看见一只蝙蝠停在一根芦苇上,用一块比较轻的石片去打它]。这些事物都太模棱,以至于法确切决定,究竟是它还是非它;还是,既是它又非它,或者还是,既不是它,也不是非它。

苏格拉底:那么,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对付它们呢?除了在“是”和“不是”之间,你还能找到比这更好的地方去安置它们吗?需要知道的是,我们不可能找到比存在更明朗的地方,以致使它更实在些,也不可能找到比不存在更暗的地方,使它更不实在些。

格劳孔:极是极是。

苏格拉底:由此看来,我们似乎已经发觉到,普通人对美的东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的看法,一般都游动于绝对存在和绝对不存在之间。

格劳孔:确实如此。

苏格拉底:但是在之前我们已经一致同意:如果我们找到了这类东西,这类东西应该被说成是意见的对象,而不能说成是知识的对象;并且这类东西游动于两者之间,且为中间的能力或官能所理解。

格劳孔:是的,我们一致同意过。

苏格拉底:所以,对于那些只看到许多美的东西的人,或者只看到许多正义的东西的人,甚至只看到许多其他东西的人来说,虽然有人指导,但是他们始终也不能看到美本身、正义本身等。我们要对他们说的是,他们对一切东西都只能有意见,然而对于那些意见比较深入的东西他们根本一无所知。

格劳孔:这是必然的。

苏格拉底:反之,对于那些能看到每一件事物本身,甚至是永恒事物的人,我们又该说什么呢?我们只能说他们具有知识而不能说他们具有意见。

格劳孔:是的,一定要说他们具有知识。

苏格拉底:难道我们不应该说他们是专心致志于知识的对象吗?对于另一种人不应该说他们是专心致志于意见的对象吗?你还记得吗?我曾说过,后一种人专注于声色之美以及其他种种与美有关的东西,但是他们绝对没想到世上会有美本身,并且是真实存在的。

格劳孔:是的,当然记得。

苏格拉底:所以,如果我们不称他们为爱智者,而称他们为爱意见者,我们不会有什么冒犯他们的地方吧?如果我们这样说,他们肯定会对我们生气的不是吗?

格劳孔:他们如果相信我们的劝告,那么就不会生气。因为对真理生气是不正确的。

苏格拉底:对于那些专心致志于某种东西本身存在的人,我们是不是一定要称他们为爱智者而不能称他们为爱意见者呢?

格劳孔:是的,一定是。

同类推荐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经久不衰。,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
  •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宇宙有没有一个边界?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有那至今令人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间之谜:在这些亘古谜团之外,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提出“世界”是什么一这个问题?人的感觉是否可靠?语言能不能传达思想?我们能否认识他人的心灵?经过理性的反思和省察后,我们会发现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和答案,原来都小是这么理所当然,闪此在自然面前永远保持谦恭的姿态就成了唯一正确选怿!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热门推荐
  • 异世风华之贪财魔法师

    异世风华之贪财魔法师

    因为贪财的小个性而终于自寻死路的岳玥表示非常的悲催。幸好歇菜得不彻底,果然祸害遗千年才是真理:她穿越了。来到了一个她所不熟悉的魔法的世界,在这满是魔法横行,斗气强者为尊的世界,这里更有各种前所未见,只在西方神话中有的种族。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竟然没死,大笑三声!没死已经捡了大运了,她还是身份珍贵的女公爵。可是这未婚夫是怎么回事?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哪有时间娶这别有居心的未婚夫。而且谁说她是废材了,谁说直接一个风刃过去灭了他。她一天成见习魔法师,十天成初级魔法师,雅斯大陆第一天才都没她厉害,以后谁敢在取笑她,直接灭了。
  • 秦时明月之焚书坑儒

    秦时明月之焚书坑儒

    航行数月的蜃楼归来,扶苏才知道,所谓的出航只是一个骗局。阴阳家的触手正在蔓延,大秦帝国的秘密揭开了冰山一角。天明能否见到月儿,虞姬又是谁?盖聂与端木蓉的情感又将会如何发展?小圣贤庄能否逃脱宿命?请看小槿版的焚书坑儒和始皇之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爹地,别动我妈咪

    爹地,别动我妈咪

    不想爱、不懂爱,却还是傻傻地爱了,卑微的爱换来的却是无尽的痛危机当前,他毅然选择了富可敌国的家业,却要她委曲求全东躲西藏留下诀别信,她消失在他的世界,他猛然顿醒,等来的却是她的死讯五年后,她是身价亿万的豪门千金,带着可爱的孩子依偎在另一个男人身旁“妈咪....那边有位酷叔叔说他是我爸爸。”粉雕玉砌的可爱娃娃一脸无措“宝贝,忘了妈咪是怎么教你的吗?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她笑得淡然她还是那个笑起来足以魅惑众生的罂粟美人,只是,她的记忆里已经没了他
  •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读其文,识其人,识其人,知其心,海亮的文字与他的生活,其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看上去散淡随意,细咂却是绵绵不尽的爱,是一份让人敬佩的认真。由周海亮编著的《别让外界浮躁了你》共6篇,主要内容为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原谅别人等于解脱自己,我真的闻到了花香,暗夜的明灯,寻找一处桃源,尊重每一扇门。
  • 天赐良缘之神医世子妃

    天赐良缘之神医世子妃

    【最新完结!精彩出版!女强宠文】穿越到一个被前未婚夫强灌下药的女人身上,怎么办?靠!还有比这更悲催的穿越吗?(出版名更改为《天赐良缘》,当当网、京东商城、淘宝网、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均有售)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亡国公主穿成王府寡妇:二嫁王妃

    亡国公主穿成王府寡妇:二嫁王妃

    乱臣篡位,江山易主。本想与国家共存亡,却穿为邻国王府的寡妇。指点江山、辅佐君王,却被迫陷入阴谋和争端。——等一切尘埃落定,何处是归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