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200000031

第31章 论财产 (2)

34.上帝将世界给予人类所共有,是为了他们的利益,为了使他们尽可能地从它身上获得生活的便利,我们就不能假设上帝的意图是要使世界永远归公所有而不加以耕植。上帝把世界给予勤劳和有理性的人们利用(而劳动使人取得对它的权利),而不是供好事吵闹和引起纷争的人们来巧取豪夺的。谁拥有与那已被占用的东西一样好的东西能供利用,他就不必抱怨,也不应该干预旁人已经用劳动改进的东西。如果他这样做,他就是想白占人家劳动的便宜,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的权利;他并不想要上帝所给予他和其他人共有以便在其上从事劳动的土地,况且除了已经被占有的土地之外,还剩有同样好的土地,并且比他知道怎样利用或他的勤劳所能及的还要多得多。

35.是的,在英国或任何其他人口众多的国家,他们既有金钱又从事商业,但是对于那里的公有土地的任何部分,如果未能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没有人有权利加以圈用或拨归私用;原因是,这是契约,即国家的法律留给公有的,是不可侵犯的。这种土地虽然对于某些人是公有的,但是并非对于全人类都是如此;它是这个国家或这个教区的共有财产。而且,经这样圈用后所能剩下的土地,对于其他的共有人而言,情况与圈地前就不同了,因为那时他们都能使用全部土地。而人们开始聚居在世界广大的土地上的时候,情况不是那样的。那时制约人们的法律可以说是为了鼓励人们取得财产。上帝命令他,而他的需要也迫使他必须要从事劳动。那是属于他的财产,人们不能在他已经划定的地方把这财产夺走。因此,开拓或耕种土地和占有土地是结合在一起的。前者是后者获得产权的根据。所以上帝命令人开拓土地,并且给予人在这范围内将土地拨归私用的权力。而人类的生活需要劳动和从事劳动的资料,这就肯定地会导致私人占有。

36.财产的幅度是以人类的劳动和生活所需的范围为根据而很好地规定的。没有任何人的劳动能够开拓所有土地或把所有土地都划归私用;他顶多只能消耗一小部分;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以这种方式侵犯另一个人的权利,或为了要取得一宗财产而损害他的邻人,因为在旁人已经划出他的那份后,仍然剩有一样好和一样多的财产给邻人。在远古时期,人们在当时的旷野上所遭逢的危险(离群后便无法生活),比因缺少土地进行种植的困难更大,在这个时候,就明确地将每个人的私有财产限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使他可能占有的财产数量不致大到损害别人。尽管现在世界似乎人满为患,但是同样的限度仍然能够被采用而不损及任何人。

试想一下,一个人或一个家族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亚当或挪亚的子孙们起初在世界上居住时的情况):让他在美洲内地空旷的地方进行种植,我们将看到他在我们所确定的限度内划归于自己私用的土地并不会很多,即使在人类已经分布到世界每一角落的今天,也不致损及其他人,以致他们有理由抱怨或认为是由于那个人的侵占而使自己受到了损害,无限地超过了当初的微小数目。再者,如果没有劳动,土地就只有很小的意义。传说在西班牙就有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只要对土地加以利用,即使没有其他权利,也可以被允许耕耘、播种和收获,并且不受他人干涉。相反的,居民们还认为他们得到了好处,因为他在未开垦的荒芜的土地上花费了劳动从而增加了他们所需要的粮食的。但是无论如何,这还不是我所要强调的。我敢极为肯定地说,如果不是由于货币的出现和人们默许同意赋予土地以一种价值,形成了(基于同意)较大的占有和对土地的权利,那么这一所有权的法则,即每人能够利用多少就可以占有多少,仍然会在世界各地奏效,而不使任何人感到困难,因为世界上还有足够多的土地满足成倍居民的需要。关于货币所形成的情况,我将逐渐地充分加以说明。

37.可以肯定的是,最初,人们过多的占有欲改变了事物的真实价值,而这种价值是由事物对人的生活的功用而定的;或者,人们已经同意让一小块不会耗损又不会腐坏的黄色金属等值于一大块肉或一大堆粮食,虽然人们基于他们的劳动,可以将他所能充分利用的自然界的东西都划归私用,但是这并不会很多,也不致损及别人,因为那时还剩有同样丰富的东西,留给肯耗费同样劳动的人们。关于这一点,我还要补充的是,一个人基于他的劳动把土地划归私用,不但不减少反而会增加人类的共同积累。因为与一英亩同样肥沃但却任其荒芜的土地相比,一英亩被圈用和耕种的土地所生产的供应人类生活的产品,要多十倍,而且这还是相对保守的说法。所以那个圈用土地的人从十英亩土地上所取得的生活必需品,比从一百英亩放任自流的土地上所取得的更丰富。

真的可以这样说,是他给了人类九十英亩的土地:因为他的劳动,现在从十英亩土地上供应的产品,至少相当于原来从一百英亩土地上所供应的产品。我在这里把经过改良的土地的产量与没被开垦的土地的产量的比例定得很低,把它的产品只定为十比一,而事实上却更接近于一百比一。试问,在听任自然从未加以改良、栽培或耕种的美洲森林和未开垦的荒地上,一千英亩土地为贫穷困苦的居民所能提供的生活所需品能否像在德文郡的同样肥沃而被栽培得很好的十英亩土地所提供的同样多呢?在未把土地划归私用之前,谁尽其所能采集野生果实,尽力杀死、捕获或驯养野兽,谁花费力量对这些自然的产品进行改造从而改变其原有状态,谁就取得了对它们的所有权。但是如果它们在他手里没有被适当利用就被毁坏,如在他未能消费以前果子就腐烂了或者鹿肉就腐坏了,他就会因为违反了自然的共同法则而受到惩处。因为此种情况下,他侵犯了邻人的应享部分,因为这些东西超过他的必要用途和可能提供给他的生活需要的限度,因此对这些东西他不再享有权利。

38.相同的限度也适用于对土地的占有。对所有经过耕种、收获、贮存起来的东西,在败坏之前进行利用,那是他特有的权利。所有圈入、加以饲养和利用的牲畜和产品也全部是他的。但是,如果在他圈用范围内的草在地上腐烂了,或者他所种植的果实因为未被摘采和贮存而腐烂了,这块土地,尽管已经被他圈用,还是会被看做荒废的,可以被其他任何人所占有。所以在起初时,该隐可以把尽他所能可以耕种的土地作为自己的土地,同时还可以留下足够的土地让亚伯放牧羊群;几英亩土地就足够他们两人用了。但是由于家庭增多,勤劳又使得他们的牲畜数量大为增加,随着需要的增加,他们的占有欲不断增大。但是在他们还未能联合起来、共同定居和建成城市之前,他们所利用的土地还是并未确定任何财产权的公有土地。

后来,经过协商,他们就规定各人领地的界限,约定他们和邻人之间的地界,再运用他们内部的法律,规定同一社会的人们的财产权。因为我们知道,在最初有人居住的那些地方,也大概是那时居民最聚集的地方,直到亚伯兰的时候,人们还是带着他们的牛羊群——他们的财产——自由地来往游牧的;而亚伯兰则是作为一个异乡人在那个地方游牧。很明显,在那里,至少有大部分土地是公有的,居民们对此并不重视,也不在他们所利用的部分之外主张财产权。但是当同一地方不够供他们在一起放牧、饲养他们的羊时,他们就像亚伯兰和罗得那样(《旧约·创世记》第十三章第五节),协商一致后分开和扩大他们的牧地,到最合适他们的地方去。以扫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离开了他的父亲和兄弟,到西洱山去创家立业的(《旧约·创世记》第三十六章第六节)。

39.由此看来,我们不必假定亚当对全世界享有所有权和财产权,因为这种权利既无法证明,也不能从中引申出任何人的财产权;而只要假定世界原来是给予人类子孙所共有的,我们就能看到为了个人的用途,劳动是怎样使人们对世界的若干小块土地确定产权的,在这方面不可能有对权利的质疑,也不可能有争执的余地。

40.根据劳动确定财产权应该能够胜过土地的公有状态,这个观点在未经研讨之前似乎显得很奇怪。其实并不然。因为正是劳动使所有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任何人如果考虑一下一英亩种植烟草或甘蔗、播种小麦或大麦的土地与一英亩公有的、没有进行任何垦殖的土地之间的不同,都会知道是劳动的改进作用创造了价值的绝大部分。我认为,在为生活提供便利的土地产品中,十分之九是劳动的结果,这还是个极为保守的一种估计。如果我们正确地估算供我们使用的东西,并计算有关它们的各项费用——哪些纯然是得于自然的,哪些是从劳动得来的——我们就会发现,在绝大多数东西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来自于劳动。

同类推荐
  • 国家软实力

    国家软实力

    软实力在国家发展和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软实力论》界定了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的概念、内涵,分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归纳总结了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国际经验,分析了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软实力建设的经验;论述了我国软实力建设的做法、问题,提升我国软实力的思路;提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要坚持的四大原则:国家利益战略、国家营销、国际责任、国民智商。
  •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这样的一个政党革命、改革与建设的历史,堪称人类历史上的思想宝库,它传递出的智慧与感悟必将是厚重而深刻的。白云涛编著的这本《中共党史珍闻录》完整系统地回顾了党的历史,全书主要包括:中共中央从上海秘迁瑞金始末;瞿秋白与《多余的话》风波;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共两党争夺人才的较量;中共“理论家”陈伯达政治沉浮记等内容。《中共党史珍闻录》从框架结构设计到内容材料选取再到语言表达,群众都竭力突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是当前鲜见的广大党员“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的最基本、最权威的党史读物。
  • 超越权力:网络时代的领导行为

    超越权力:网络时代的领导行为

    21世纪已经过去十年。这十年我们最深刻的体验是——信息以10的N次方在增长,财富以10的倍数在变化,而人的寿命只以小数点级在增加。这是一个信息爆炸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机会,同时信息垃圾充斥使人迷茫的时代;这是一个可以快速致富,同时又是一个可以快速贬值的时代;这还是一个人类用有限的寿命创造无限的生命意义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寿命微不足道的增长远远跟不上变化的时代。
  •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本书收录的内容,或摘自《参考资料》、《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或摘自公开出版的相关图书,或摘自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网站,或根据电视访谈文字记录稿整理而成。其中对个别文字做了订正。由于本书中选录的外国政要都是广大读者所熟知的,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除了个别的人物、地名之外,书中未作专门的注释或说明。
  • 清代官德丛谈

    清代官德丛谈

    本书是一本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官场众生相的真实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传统政治文明中发掘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冀求与向往。既有很好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全书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文省事丰,是史学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外星合伙人

    外星合伙人

    大学毕业,杨叶找了份看管仓库的工作。却没想到上班的第一天竟遇到外星人,而且对方和他一样,也是个穷吊丝……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在两个不同的时空,创办了同一个公司——无限梦(英文简称:ID)(新书《无象天道》上传,从都市开始的修真文,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 你不可不知的生活常识

    你不可不知的生活常识

    本书从八个方面着手,来帮助你提高生活质量,为身心健康加分。厨房技艺常识,让你掌握一手好厨艺,在厨房里得心应手;饮食常识,让你吃出健康;疾病防治常识,让你远离疾病;购物常识,让你购物快乐,省钱又实惠;运动常识,为你提供最安全最健康的保健之道;睡眠常识,让你睡个好觉;养花常识,让你美化自己的生活;家庭除害常识,让你远离侵扰。
  • 菜狗来旺

    菜狗来旺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为你圈地为牢

    为你圈地为牢

    “跟我回去。结束后两人再没关系,可他却不肯放她走。”“你是我什么人?”她淡漠的问。他心里明明喜欢的是别人,养父的公司面临破产,却能够无视自已的心,不爱她却要留住她,她的亲生妈妈将她推给了他。她带上行李要离开,为了得到投资,他却突然出现。不过是一场交易,究竟他完美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怎样的心……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二度为后,嫡女有毒

    二度为后,嫡女有毒

    害我家人,毁我家族;今生无能,来世血债血偿!生意场上的女富商,看轻天下须眉;深宫之中霸道皇后,两代君王玩弄鼓掌之中!复仇,心机,虚情假意!纯爱,真挚,全心全意!铸铁山庄墨家大小姐墨无垢,两代君王中宫之后!改朝换代,只在她一念之间!【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