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700000030

第30章 重译诗歌,重现仓央嘉措 (3)

其中,第一句中的“水生”是“荷花”的异名,第二句中的“梵天女儿”即“妙音天女”,第三句中的“多弦”是“琵琶”。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此时的“年阿体”诗歌,在修辞方面比宗喀巴时期更为华丽和复杂。客观地说,“年阿体”有了“文人诗”的意味,如果看不到这些解释,普通人是不太容易理解五世达赖喇嘛在歌颂妙音天女的,更很难将它视为一首宗教诗歌。

这就是仓央嘉措时代诗歌的基本状况:《诗镜》已成为文人写作诗歌的经典教材,诗歌在创作理论和技法方面发展很大,但“年阿体”的格律严格、辞藻雕琢,使得文字艰深、流于呆板,总体说来精美有余、质朴不足,很难贴近普通读者。

而仓央嘉措的诗歌,虽然必不可少地受到了《诗境》的影响,不过走的却是另外的路子。与“年阿体”的最大不同是,他的诗歌运用一般口语,采取 “谐体”的民歌形式,基本上是每首四句、每句六个音节,两个音节一停顿,分为三拍,即“四句六音节三顿”,这样的诗歌节奏明快、琅琅上口,还可以用民歌曲调演唱,极富于音乐感。所以,仓央嘉措的诗歌很快为民间流传,而且,有个别诗歌逐渐演化为民歌,很少有人知道是他的作品。

这样说来,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译工作,实际上应该注意两点问题:第一,需要避免“年阿体”的弊端,也就是对辞藻不可过分雕琢,修辞并非不可用,但类似用典这类手法,则恐非仓央嘉措原意,他的诗歌汉译,还是要流畅、通俗、自然,有民间风味才好;第二,保留民间风味,并不意味着无视《诗境》所形成的藏族文学传统与特点。比如于道泉译本,曾缄认为“不文”,当然是出于他在汉诗角度上的理解,但若用《诗境》传统衡量,“不文”的批评也是公允的,于译本确实是稍逊文采。

那么,在后世的翻译过程中,对诗作的创作技法、韵律节奏、形式结构等进行现代化的实践,这是必要的;今人对古作的翻译必然要有些现代意识,只是过犹不及,不可因过于追求现代感而忽略了诗歌传统。

总之,两者兼顾,汉译诗才比较符合仓央嘉措的原意。

7 仓央嘉措诗歌原笔原意再认识之二

上文提到的汉译本的第二个问题,就不是风格、文字、修辞方面等诗歌本身的问题了,而是由于汉译者对仓央嘉措的认识偏颇等主观倾向造成的曲笔。这类问题反应在刘希武先生译本比较典型,他认为仓央嘉措与南唐后主李煜是一路人,他的诗想当然应是“情歌”的路数,因此,刘译本总体上显得比较“艳”。

刘希武先生只是一个代表,事实上,曾缄译本不但有“文人诗”倾向,也还存在着这类曲笔。

在曾缄译本发表的同时,他还创作了一首《布达拉宫辞》和一篇《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略传》,其中说:“仓央嘉措既长,仪容玮畏,神采秀发,赋性通脱,虽履僧王之位不事戒持,雅好狎邪,钟情少艾,宫秘苑,时具幽欢,又易服微行,猎艳于拉萨城内。”由此,曾缄先生对仓央嘉措的诗歌是如下评价:“所言多男女之私”、“故仓央嘉措者,佛教之罪人,词坛之功臣,卫道者之所疾首,而言情者之所归命也”。

这就是早期仓央嘉措诗歌汉译者对仓央嘉措的基本评价,他们认为其有佛之名,却无佛之实,是个不折不扣的披着僧衣的风流浪子。虽然大部分译者都肯定其诗的文学价值,但这种“肯定”是在“佛教之罪人”的前提下产生的,如此,便很难体会到仓央嘉措诗歌中对宗教、对当时的生活环境的理解和感悟。

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理解,仓央嘉措的诗歌中多次出现“少女”的字眼,很容易让译者理解为“情诗”,也很容易让读者读出“情欲”的味道来;但是,这种理解多半是抛开了仓央嘉措的真实历史形象,事实上,如果仔细考量他的身份与所处环境,诗作却是能读出别的味道来的。

西藏作家、藏族文学翻译家萧蒂岩先生在其《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中以“东山诗”为例,说明了他的解读方法。这首诗的通行翻译版本如下:

从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月亮。

未生娘的脸庞,浮现到了心房。

萧蒂岩先生指出:

“未生娘”是该诗的诗眼,可作两种解释:一是姑娘,一是未出生的阿妈。我以为,作者着意在于后者,暗指一个既不争权夺利、又不尔虞我诈,真正幸福、安康,像皎洁、圆满月亮那样的“西天乐土”。这才符合一个刚登上西藏“政教合一”领袖宝座不久的达赖喇嘛所梦寐以求的愿望。仓央嘉措对桑杰嘉措和蒙古汗王(包括达赖汗和拉藏汗)之间的权利角逐是不满的,但没有正面抨击,而只含蓄地表达了理想(这种理想自释迦牟尼以来实践证明不可能实现)。这“未生娘”一词,可能是他杜撰的,但用得非常巧妙,尤其与月亮相提并论,喻其有圆有缺,有明有晦,更加妙趣横生,耐人寻味。该诗被置于卷首,富有象征意义,理解透了,下面的就会迎刃而解。

“东山诗”在于道泉译本中列为第一首,后世大多译作都依于译本顺序,因此,通行本中它为首篇。萧蒂岩先生在此认为,对首篇的理解十分重要,正确解读“东山诗”才能“迎刃而解”地明白仓央嘉措原笔原意。

当然,萧蒂岩先生这样的解读,思路是否严谨、所据所言是否准确,则是另外的事了。比如,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这首诗是仓央嘉措坐床后不久写的。不过,萧先生的这种思考角度是有价值的,它突破了20世纪初期对仓央嘉措的认识局限,将诗作置于他的生活环境、真实身份、心理情感状态等多重因素下考虑,是当代史学和文学应持有的公允态度。

另外,也有专家指出,仓央嘉措的诗歌实际上是在用文学的手法书写宗教内容,有的是歌颂佛教的美好,有的是劝导世人,有的则是记录自己的修行心得,他的诗歌从密宗角度出发,全能做出宗教上的解释。

这样的说法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前文所述的五世达赖喇嘛所作赞美妙音天女的诗歌,如若不考虑宗教因素,与仓央嘉措诗歌的文字风格、手法又有多少区别呢?既然五世达赖喇嘛所作是宗教诗歌,为什么仓央嘉措的不可以这样理解呢?

还有专家认为,《仓央嘉措情歌》原文的题目是“仓央嘉措古鲁”,而并非“仓央嘉措杂鲁”。在藏语里,“杂鲁”是有规范的,“杂”是名符其实的“情”;而“古鲁”的含义是“道歌”。

这种说法其实还是有些疑问的,比如,“原文题目”,事实上于道泉得到的也仅仅是藏文手抄本,曾缄“网罗康藏文献……久而未获”,刘希武所依本更是神秘,从哪里看到的“原文”呢?即使有这本“原文”,“古鲁”的含义也确实为“道歌”,可仓央嘉措是受到《诗境》影响的,《诗境》传统产生了“年阿体”,形成了与“道歌”并列的诗学体系,推测起来,仓央嘉措应该受“年阿体”影响比较多,对“道歌”传统似乎并不在行。

当然,虽然有这许多疑问,“古鲁”与“杂鲁”之辨,也是仓央嘉措诗歌研究中较有价值的话题。

总之,如果抛开了仓央嘉措真实的历史身份,对他的诗歌的理解就会产生偏差,读者会理解为“情诗”,而翻译者也会以“情诗”的内容、笔法、基调来遣词成文。

在仓央嘉措研究越来越深入的今天,确实有必要以其宗教领袖的身份、从其深处政治旋涡的生活处境等处着眼,重新翻译仓央嘉措的诗作,使其既符合诗人的自身形象,又体现诗作应有的文学价值;既还原其诗的质朴风味,又有现代诗作的新意;既纠正旧译者造成的“情歌”误读,又展现出“古鲁”的本来面目。

8 仓央嘉措诗歌重译的价值

在前文所述的若干问题中,我们通过对仓央嘉措早期汉译本的介绍、汉译本存在的问题、译作者在主观认识和诗文创作方面的倾向,以及藏民族文学的美学特征、诗学特点等多种角度,简要介绍了仓央嘉措诗歌汉译的状况,而从这个基本状况出发,我们可以看出,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译实际上还是有广阔的空间的,前人译作虽多,但难免有缺憾。这些缺憾,需要仓央嘉措研究的一步步进展来弥补,至少,在我们不再将他当做浪子活佛的今天,对他的诗作应该有重新的译法。

这个重新的译法,首先应该是对其诗是否为“情诗”的重新认定,这个“情”,是“情欲”之“情”,还是对宗教的赞美之“情”,抑或自己对人生、对生活有感而发之“情”?事实上,其原笔原意更多的是后两种。那么,在重译之时,所用汉语辞藻固然需要有美感、有丰富意象,但却不可“艳俗”。

当然,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运用类比的手法,因此,诗文中出现的涉及女性和世俗情感的词汇,在汉语翻译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困难。不过,如若不存主观倾向,不以“淫辞浪调”先入为主,而像是五世达赖喇嘛诗作那般以歌颂、赞美为基调,则是必要而且可行的。

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历来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汉文化圈里的诗论、技法非常丰沛,在世界上亦是思想文化史上独特的体系之一。可以说,诗学传统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国的每一步文明进程,留给后人可资回忆的,往往不是鸿篇巨制,而是几句脍炙人口的诗歌。

上世纪80年代后,西方的文艺理论逐渐被国人所知,现代诗的美学理念和技法给中国汉文化圈诗歌体系带来了一次不小的冲击,更有无数诗人投入于中国汉语言体系的现代诗实践中,二十多年来,诗歌流派纷至沓来,作品层出不穷,西方技法与汉语语言功能的融合,使中国诗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这也是仓央嘉措诗歌需要重新汉译的重要背景。前人所译,以文人化倾向严重的古体诗和以于道泉本基础上的“润色本”为主体,两者都不能完全体现目前中国诗歌新的技法、理念与文化精神。尤其是于道泉译本中,多以四句为限,承转之间空间过小,所以读起来意向寥寥,无甚意味。而且,所有技法已是七八十年前的了,并不契合今人的欣赏需要。

但于道泉译本的主要精髓——即流畅、朴实的民歌风味,还是值得尊重与借鉴的,这也是重译的必要之处和困难之处。如何既保持仓央嘉措原笔的风味,又满足现代诗歌阅读欣赏水平,并将前述“情”之意完美地体现出来,本书中的新译者做了一次比较成功的试验。

本书中的诗作,是在译作者深入研究仓央嘉措生平、深入学习藏民族文学特点的基础上,对仓央嘉措诗歌的重新解读与书写。它纠正了前译本对仓央嘉措的认识偏颇,还原诗作的普世关怀和藏民族对宗教的虔诚、对生活的热情、对美的赞颂的奔放情怀,也避免了前译的“文人诗”堆砌辞藻、讲究形式、不看注释就不懂的“年阿体”弊端。同时,从现代审美视角、现代文艺理念、现代审美需求出发,运用了现代诗歌技法,使仓央嘉措诗歌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风貌,并为其诗的重译开创了值得研究、继续发展的广大空间。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名妓传

    中国古代名妓传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对妇女的要求甚为苛刻。三从四德就是紧箍咒。《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三从,即妇女从生到死,一生都要依从男性,她们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她们只是男性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臬。”说明白点,就是妇人对男性,第一要忠贞,第二说话谦恭,第三仪态装束要端庄温柔,第四做好针线茶饭的服务。一句话,妇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围绕着男性。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用洗练的文字,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更难能可贵的是,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
  •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尽宝剑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席卷天下。其间艰苦卓绝难以尽说,其中成败成失耐人寻味。《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对刘邦的权谋与智慧的评说。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精选了托尔斯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口语表达能力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发音的准确,语义表达明确等。提高一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其一生具有重要影响。
  • 先天贵族

    先天贵族

    何谓贵,贵,尊也。贵贱以物喻。犹尊卑以器喻。万物之长,得天独厚,每个人身体里都有贵气,经过长时间人上人的生活可以慢慢发掘出来。一个先天贵族,从生下来便贵不可言,可却是天生不能修炼的废物,天生的贵气能帮他达到世界的顶端么。
  •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精选了富兰克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炒股致富心理学:沃伦巴菲特笑傲股市的28个简单法则

    炒股致富心理学:沃伦巴菲特笑傲股市的28个简单法则

    巴菲特思考的基本方式不外乎两个方面。其一,付出的买价决定投资报酬率;其二,必须先能够合理地推算企业的未来盈余。巴菲特说:“投资企业,是购买它的未来。”“你应当投资于一家甚至连傻子都可以经营的企业,因为有朝一日,可能真会有傻子这么做的。因此我喜欢那种根本不需要管理仍能赚大钱的行业,它们才是我喜欢从事的那种行业。”年轻的巴菲特想要开一家公司赚更多的钱。如果他要获取复利的好处,他知道越早开始越好。
  • 尸身密码

    尸身密码

    本书将揭开十大迷团:★神秘的传国玉玺究竟何时丢失,如今又在何处?★同处西疆,楼兰、于阗、龟玆等大国屡遭外侵,小小精绝何以独善其身?★光武帝刘秀文治武功雄才大略,为何屈葬于水患之地,其灵柩真在黄河中心?★罗布泊永远消失了?★四大鬼村与骷髅岛有何关联?★护国神兽是传说还是存在?★黑暗兵团在守护谁的利益?★沙漠里的海市蜃楼从来只是幻景?★被诅咒者的尸体为何僵而不腐?★躺在玉棺里的人,到底有着怎样难解的身份密码? 本人新书《完美猎杀》实体版将于6月中旬上市,敬请关注。
  • 首席,吻你不上瘾

    首席,吻你不上瘾

    原书名《恋上酷酷小丈夫》与《执行总监的逃妻》初次见面,她差点死在他的车轮下;于是,她气呼呼的扒走了酒醉不醒的他的高级T恤,岂料她从此惹祸上了身;她只想做他的姐姐,但他却任性的不允许;他越是追,她越是逃,所以他疯狂的追逐,她却始终在逃…六年后,精疲力竭的她终于被如同来自地狱的他抓住;他的嘴角,挂着一抹嗜血的冷笑,他绝情的掐着她的脖颈,面无表情的对她说“我会折断你的手脚,让你永远都不能再逃……”※※※※※推荐静茗的新书,请大家继续支持:《魔君,请你温柔一点》http://m.pgsk.com/a/197213/
  • 银河帝国12:机器人与帝国

    银河帝国12:机器人与帝国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雄师渡天堑

    雄师渡天堑

    4月21日,6月2日解放崇明岛,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长达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三大战役之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60余万守军的长江防线。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湖口,至此渡江战役胜利结束。1949年4月20日,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此役,国民党政府企图凭借长江天险“划江而治”,历时42天,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共歼敌43万余人,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华东和向中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23日解放国民党首都南京,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东至江阴。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和平谈判宣告破裂
  • 第一狂凤:朕的皇后太彪悍

    第一狂凤:朕的皇后太彪悍

    她没有显赫的家势,她不是富二代,她有的只是一段“离异”的婚姻。她就是汉景帝的王皇后王娡。一个“抛夫弃女”的离婚女人,在今天这个宽容开放的社会,再婚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王娡却以二婚身份,从后宫地位较低的美人,一路升任为大汉后宫最高行政长官——皇后。她有何超人之处,能在强手如云的后宫众妃中脱颖而出?她又是凭什么取得强势婆婆窦太后与刁蛮大姑子馆陶公主的青睐的呢?汉时不识君是君,静无言;今日识君,君不识我,又无言;一丝柔情,两段孽缘。
  • 潘朵拉之谜(求知探索)

    潘朵拉之谜(求知探索)

    潘朵拉的盒子从基沙古迹西南角的高地,往三座大金字塔的方向看去,金字塔在尊严华丽中,带着几分怪异。曼卡拉的金字塔最接近我们,而卡夫拉和胡夫的金字塔则在我们的东北方,三者几乎却不全然地,可连成一条正对角线——从卡夫拉金字塔的西南角,通过东北角,往东北方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