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400000067

第67章 “金钱激励”的“陷阱” (2)

如果员工“最底线”的收入水准都得不到起码的保障,你的任何激励都起不到效果。既然是“奖金”,顾名思义就应该是那“多”出来的部分。除非万不得已(如碰到表现极为恶劣的员工),要不然员工的“基本收入”是绝对不能动的。第四,管理者虽然应该在员工那里把水“搅浑”,但自己心里一定要非常“清楚”。一定要经过精密的计算和评估后才可付诸实施。一定要掌握好整体的分寸感与节奏感(当然是在不让员工摸到规律的前提下)。否则,如果出现某些员工连着好几次都比别人低的情况,就会搞得人心惶惶,适得其反了。第五,由于这种做法赋予了管理者相当大的资金支配权,因此保证他们的“职业道德”,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就成了一种必然。公司管理高层应该对这部分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督,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纠正。否则,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会带坏公司的风气。

只要我们的管理者能将这个“招儿”运用得恰到好处,得心应手,应该不用担心员工不会心甘情愿地跳进你的“沟”里了。但是,只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其实,还有一种更难对付的员工存在。而且尤为不幸的是,这些员工往往还都是公司里的“精英”。打个比方,假设某个员工一个月只能挣 块钱,如果你一个月再多给他发,他会介意这多出的 块钱吗?相信你会说:当然,多这 块,他就可以挣到 块钱了。对于他而言,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他当然会介意。

那再问你一个问题:假设某个员工一个月能挣 块钱,如果你一个月再多给他发,他会介意这多出来的 块钱吗?这下你恐怕就会有点犹豫:他已经挣到每月 块了,就算再多,也只不过是 块而已,差距似乎并不大,他未必会那么介意。恭喜你答对了。这就是问题的本质。我们人类一方面看似“贪婪”,好像“赚钱没够”;另一方面却又特容易“知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行。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惰性”在作怪。那么,如何与这种“小富即满”的“惰性”作斗争呢?

很显然,仅仅凭借在“激励手段”上玩花样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为任何一种激励手段,说到底还是为了激发人的“自觉性”,而人的“自觉性”永远是有限的。无论你想出了多高的“招儿”,也只能在一定时间内起作用。等到大家熟悉、适应了你的“招儿”之后,也就没有了新鲜感,“惰性”照样会重新发作。

当然,正因为如此,我们就需要相对频繁地“变招儿”,需要不断地“创新”,不停地出新的“幺蛾子”,偷懒不得。但是,即便如此,一般来说,你的“创新”速度还是远远赶不上员工“惰性”发作的速度。所以,除了在“激励手段”上下工夫外,还需要想一些其他的办法。我认为,如果把“激励手段”视作“内部强迫”(员工自己强迫自己上进)的方法,那么“管理手段”就可以被视为“外部强迫”(通过来自外部的压力,逼迫员工上进)的方法。就是说,“激励”不能光靠员工“自觉”,必要的时候还应该辅以高强度的“外部刺激”:通过“疏而不漏”、极富穿透力的高效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挤掉”员工“偷懒”的空间。比如说,管理者可以通过不定期地抽查员工的客户信息利用效率,或有选择地跟踪其客户谈判的全过程,来判断员工是否“尽了力”,是否有“偷懒”嫌疑。

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严厉处罚”,以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但是,我在这里还要“杞人忧天”地多提醒一句。看到我说的方法,也许会有很多管理者不屑一顾:你说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管理方法,是个人都会。在我们公司,监控方面的“制度”非常完善,并且运转良好,用不着你来说教。但是,以我的小小经验来说,任何一种已经“制度化”了的监控手段都会存在先天性的“不足”。因为只要它是非常明确地“摆”在那里的东西,只要它是“是个人都知道”的东西,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就一定会想到“破解”它的方法。而且尤其要命的是,即便刚开始对这种严苛的“监控制度”充满抵触情绪的员工,一旦想到了“破招儿”的方法,就会“摇身一变”成为这些制度的坚定“拥护者”。因为这些制度越“长寿”,他们的“安全期”也就越长。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在“理论”上非常“完美”的监控手段,往往都会“流于形式”,最终沦为一个仅仅拿来“骗骗老板”的工具而已。因此,对于“监控”这件事来说,“制度化”的东西固然得有,但一定不可以“一棵树上吊死”。我们的管理者一定要学会一套“制度外”的,“神出鬼没”的方法。这些方法一定要“秘而不宣”、“无迹可循”才行:除了你自己,没人“参”得透。

所以必须是非常“个性化”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每个管理者真正地动脑筋、下功夫,万万偷懒不得。切不可将一切希望都寄托于僵化的“制度”上面。“陷阱”二:只要给足了钱,员工必然会感恩,提高忠诚度。如果你认为只要你是一个在金钱方面异常“大方”的老板,员工就会对你抱有“感恩之心”,无条件地“忠诚”于你,无条件地为你“卖命”,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员工永远比你想象的要贪婪、复杂得多:他们不但重视“金钱需求”,更重视“精神需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员工来说,“精神激励”的效果要远远大于“金钱激励”。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其实员工更需要的是肯定与褒奖,即精神层面的鼓励。

作为一个社会人,没有什么比得到他人,尤其是领导肯定的评价与由衷的褒奖更有价值,更振奋人心的了。从这个意义上讲,那种认为“人只爱钱”的想法还真是把人看扁了。不信你可以试试:你每个月都给某个下属发 万块钱奖金,但天天骂他“废物”,与每个月只给他 千块钱奖金,但天天夸他“能干”,哪个对他的“激励效果”更大。说得不客气点,前者是老板在用金钱买员工的“尊严”,员工拿了钱都不会念你的好,闹不好心里反而会嫉恨你,为了报复,他们会天天消极怠工、“混日子”,而且迟早有一天会背叛你,令你大呼“人心难测,忘恩负义! ”却无可奈何,只得自认倒霉;后者是老板通过充分给予员工“尊严”为自己“省钱”。员工不但不会怪罪于你,相反会视你为“知己”,像打了鸡血一样为你效命。既少花了钱,员工又“买账”。哪一个才是真正“聪明人”的做法,不言自明。当然,在这里有必要再重复一遍,“精神激励”只有在员工基本的“物质需求”(员工能够承受的最底线收入水平)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有效。

否则,就算你对员工再好,如果他们连维持生活最基本的物质能力都没有,想让他们完全和你玩“柏拉图式”的“恋爱游戏”是绝无可能的。因此,只靠“对员工好”以及其他诸如“望梅止渴”、“许愿”之类的激励手段,其效果永远是有限的。除了“精神激励”的手段以外,赋予员工最大限度的“裁量权”也是一种高效的“激励手段”。

关于“裁量权”的问题,我已经在本书的其他文章中做了充分的论述,在这里不再赘述。总而言之,“金钱不是万能的”。一定要记住,无论人的本性中对金钱的渴望有多么“贪婪”,“金钱”都不可能是人类欲望中的唯一。所以,人性中“金钱”以外的部分永远都会“大有文章可做”。反之,恰恰因为人类对金钱的渴望过于“强烈”,过于“敏感”,因此“金钱”就成为了一把“双刃剑”:既可伤人,亦可害己。所以,一切与“金钱”有关的管理手段的使用都需慎之又慎,切忌草率为之。

同类推荐
  • 管理有道 领导无形大全集(超值金版)

    管理有道 领导无形大全集(超值金版)

    事必躬亲,而企业的发展还是缓慢?为什么下属只想被动地完成任务而不是主动地拿到成果?为什么你的激励措施有很多,为什么领导已经事无巨细,可下属就是不买账?如何避免以上问题,让企业快速拿到成果,是每个企业领导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绝对有效的解决之道——研读本书,您将知晓其中的一切!
  • 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书

    如果现在的你刚刚进入投资领域,渴望成为成功投资者中的一员;或者已经在股市摸爬滚打多年,现在仍是时常亏损的一个,渴望提高自己的投资技巧。那么,建议你认真阅读一下本书。让你汲取大师的投资精华,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在投资领域展翅高飞!
  • 精细化管理一本通

    精细化管理一本通

    作者从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管理五个层面逐级展开,为国内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生产、销售、研发、项目、采购等部门的质量管理提供了精细化的解决方案,是一部使精细化管理得以有效落实的工具书。本书不仅适合企业高层管理者使用,还可作为企业培训师、咨询师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 销售的45个黄金技能

    销售的45个黄金技能

    如何从普通的销售人员成长为顶尖销售高手,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从业人士,这是萦绕在所有渴望成功的销售人员心中的问题。本书从销售工作的实际出发,在多年企业实践经验和培训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销售人员自我提升的45个必备技能。这些技能适合各行各业从事销售工作的人士学习和借鉴,是所有销售人员打开销售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本书在讲述每一个销售技能时,开发了一套由五大板块组成的学习体系,以保证读者科学有序地进行自修与学习。
  • 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

    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

    本书从金融学名词货币信用、银行利率、资本运作、金融机构、金融热点等方面系统讲述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书中没有令人费解的图表和方程式,也没有艰深晦涩的金融学行话,而是以金融学的基本结构作为骨架,以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为血肉,将金融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金融学的全貌,并学会用金融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热门推荐
  •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中国绘画溯源美术面面观我国绘画的最初表现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考古发掘发现的中国最早绘画形式有岩画和刻绘、彩陶纹饰、地画、壁画与帛画等。
  •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2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2

    讲透一代商圣胡雪岩的天才与宿命,影响中国一代企业家的经典!马云读了两遍!胡雪岩传记小说至高经典,其他版本大多是这套书的删减版或改编版。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出版40年来无可逾越,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胡雪岩从店伙计到大清巨富花了30年,倾家荡产只花了4天!“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武侠小说有金庸,历史小说有高阳!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有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翻开本书,看当代历史小说巨匠高阳,重现一代商圣胡雪岩的辉煌与宿命。
  • 补脑健脑食谱

    补脑健脑食谱

    现代人脑力消耗过大,无论学生、上班族或是老人都需要对大脑进行充足地补养,根据大脑所需营养素进行饮食搭配,让您了解大脑需求,吃对食物更健康。
  • 医女芳华:我的调皮八王妃

    医女芳华:我的调皮八王妃

    穿越了?哦哦,好吧。为了一个薄情男子自尽?哦哦,好吧。等等,除了一个爱得死去活来的臭男人,为什么还必须要面对着街坊四邻的指指点点啊!还有那个抢了别人心上人的公主,你真是太LOW了好伐?抢过去了就算了,竟然还要背地里下黑手!想要我的命啊?可没那么容易~我堂堂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新新女性,清宫戏的狂热爱好者,难道连你这么一个小角色都对付不了了吗?太天真了好吗!唉唉,那边那个冷面王爷,看过来好吧,我好稀饭你啊!
  • 识人的智慧:透过表象读懂对方的心

    识人的智慧:透过表象读懂对方的心

    《孙子兵法》告诉我们: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一个人要想在交际场上游刃有余,要想在事业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就必须拥有快速读懂他人内心的敏锐洞察力。然而世事纷繁,人心不古,要想迅速看透他人实为一件难事。《识人的智慧--透过表象读懂对方的心》,就是为了帮你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
  • 哈佛家训ⅲ:决定成败的细节

    哈佛家训ⅲ:决定成败的细节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就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成功者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并且能很好地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总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的引导支配……
  • 君妻不可追

    君妻不可追

    “娘娘,听说帝君要休了你。”平地一声惊雷,激起天界万千八卦浪。古板严肃的东岳帝君,居然要休妻?是阴谋吗?是外遇吗?还是一枝红杏踏墙去了吗?最新最真实武罗版本解说:“其实帝君不能那啥道了。”
  • 狼性的法则

    狼性的法则

    《狼性的法则》全面阐释,深度分析,做了有观点、有价值的评述。从狼性坚韧、狼性无畏、狼性多变、狼性准则、狼性心态、狼性追求、狼性忍耐、狼性狂野、狼性残暴、狼性纪律、狼性智慧、狼性团队、狼性沟通、狼性好奇、狼性专注15个角度,有深度有力度地展示了狼道智慧。
  • 至尊煌神

    至尊煌神

    吞世间武体,噬万般法相,强己身本源,铸就无上霸体!被封印了血脉的废柴少年,意外吞噬灵丹令血脉觉醒,神奇的功法、妖异的心法都能瞬间掌控!踩踏天才、威压圣王,他逆天修行,凭借自身的天赋与无数的奇遇,最终踏上了无极巅峰。皇族娇女、妩媚魔姬、美艳师妹……在他身边争奇斗艳。
  • 魂倾仙

    魂倾仙

    烽烟乍起之际,紫荆素衣仗剑,入了万丈红尘.自以为是了结尘缘,却不想为人、为仙、为魔,都躲不开的三世情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