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700000080

第80章 去台北给蒋介石劝进,孤单寂寞的生涯开始了

广西部队在桂南覆灭的讯息,李宗仁并不知道。十二月五日,李宗仁从香港飞美就医,行前还嘱程思远带其亲笔信去海口给白崇禧,要白氏将部队集中海南,候他做完胃溃疡割治手术,即当立即归来,共商进止大计。程思远到海口后,始知白氏已将政治本钱输光,至此李宗仁不得不另谋出路。

十二月十日,四川军政大员刘文辉、邓锡侯,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同时宣布起义,蒋介石见变生肘腋,仓皇飞返台北。蒋氏随即派前军政部军需署长陈良带去金砖数万两到海口给白崇禧,说是清发所欠华中部队的军费。另外,又派广西容县人黄埔军校二期生、陆军副总司令罗奇带其亲笔函飞往海口面交白氏,意邀其赴台一谈,并将有所借重。

白崇禧接蒋函后,于十二月十五日电正在纽约长老院的李宗仁:“蒋曾劝禧往晤,意在劝进。仙(即李品仙)不日赴台谒蒋,劝蒋稍待公治病结果并对自身问题有所表示后再谈复职问题。”因为白崇禧明知蒋介石复职是时间迟早问题,不得不对李宗仁暗示,要他在思想上有所准备。

十二月二十四日,李品仙和华中长官公署参谋长徐祖诒受白崇禧之托,飞台谒蒋,意在探询蒋介石邀白氏赴台的真意,以及蒋氏对复职的态度。二十五日,白崇禧收到李、徐提供的讯息,并于翌日再由海口致李宗仁一电:

鹤龄(李品仙)、燕谋(徐祖诒)电:在台与各方谈话结论,蒋复职事与德公今后做法有关:甲、德公病愈而辞代总统,则介公(指蒋)复职;乙、病愈即回国,愿效林子超(林森任国府主席,只是一个傀儡,不负政治责任),介公或不复职;病愈不辞又不返,对德公最为不利。

十二月三十日,白崇禧在蒋介石函电交驰的促驾下,终于从海口飞到台北去了。这是一项极其轻率的决定,以白崇禧在过去二十二年中,曾经三次逼蒋下野,蒋介石对他自然恨得刻骨铭心,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蒋介石所以不立刻对他下手,是因为李宗仁在海外进行反蒋活动,白崇禧还有可供利用的余地。但这一次进入台湾就休想再出来了。

一九五〇年一月十六日,白崇禧从台北电李宗仁,指出六条出路,其中包括辞去代总统,仍任副总统,请蒋介石复职等等。那时,李宗仁通过他的驻美外交顾问甘介侯和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埃德蒙?克拉布等提供的消息。正深切注意杜鲁门政府正在酝酿制定新的对台政策,主要的如:一、美压迫蒋介石以吴国桢来代替陈诚,蒋介石被迫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五日任命吴国桢为台湾省政府主席;二、十二月二十三日美国务院向驻外外交代表分发了一项“备忘录”,要他们为台湾随时落入中国手中做思想准备;三、一九五〇年一月五日,杜鲁门正式发表声明:“美国不采取足以涉入中国内战的途径。同样,美国政府也不供给军援与军事顾问于台湾的中国军队。”李宗仁了解这些情况,自然对白崇禧的来电建议无动于衷。

一月十八日,白崇禧接到李宗仁的秘书黄雪邨来电,作为对白氏在十六日去电的答复内容如下:

一、德公割治虽经过良好,但身体尚未复原,故一时不能返国;二、职位问题,德公固愿引退,唯一再考虑,认为现在既无法召开国民大会,则行政院长代理过三月即违宪,而德公并非代理介公,而系代理总统职位。因此,介公复职亦违宪,如同志不谅解德公苦衷,宁愿受责难,不愿使本党毁法;三、美不援台,实因杜鲁门、艾奇逊对介公之成见,对德公则无此种情形。邨因奉派返港,容面陈。

白崇禧将此电转给蒋介石,蒋氏阅后大愤,积极部署复职。及白崇禧知蒋氏定于三月一日发表复职文告,遂立即电李宗仁:“望公不持反对态度,以期留有余地。”但李宗仁却置之不理。蒋介石于三月一日宣布复职,李氏即于三月二日在美国对记者发表谈话,指责蒋介石复职“违宪毁法”。至此,蒋、李决裂,遂无弥缝的可能。

但白崇禧仍不死心,在一九五〇年三月间派李品仙到香港,带来一件申讨李宗仁外交顾问甘介侯的电稿,它罗列了甘介侯两年来在李宗仁身边所提的一些坏主意,因而使李氏陷于今日困难的地位。故追查责任,应由甘介侯个人负责。白崇禧的意图是十分清楚的,以为此电一经公开发表,他就可以拿去给蒋介石看,为李宗仁解释一切。但留港的黄旭初、夏威看了这份电文后,均不愿意签名,顿使白氏大失所望。

一九五〇年起,白崇禧只挂着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虚衔,该会主委是何应钦。在过去一段时期,何、白两人拍档,合作无间。现在则处境各异,待遇极不一样,例如何应钦可以出席“道德重整会”会议到美国去看看,而白崇禧则迄无此种幸运,自他入台以来,从未离台寸步,迹其政治生活,仅较张学良、孙立人略胜一筹。

在蒋介石面提耳命下,在台北的国民党中央常会于一九五〇年七月二十二日通过《中国国民党改造案》,随于七月二十六日发表陈诚、张其昀、张道藩、谷正纲、郑彦棻、陈雪屏、胡健中、袁守谦、崔书琴、谷凤翔、曾虚白、蒋经国、萧自诚、沈昌焕、郭澄、连震东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在十六名委员名单中,蒋经国名列倒数第五,但因其中有三民主义青年团出身的委员七人,这无疑明示国民党的改造工作现在要交给蒋经国负责了。从此,国民党的历史走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国民党经过蒋经国的两年“改造”,于一九五二年十月十日在台北召开第七次“全代会”,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六届中央常务委员除当选七届“中委”或“中常委”外,其余均推为中央评议委员。唯仅白崇禧个人例外,颇有向隅之感。

国民党元老们对蒋介石父子在中评委名单排除白崇禧一举,大多不以为然。因为白崇禧在北伐和抗日战争中,建有殊勋,就是董显光奉命撰写的《蒋总统传》,也对白崇禧的功劳予以很高的评价。而今受此贬抑,岂谓得乎!特推于右任、居正两人往见蒋介石,要求设法补救。蒋介石听取于、居的意见后,沉吟了一下,即以决然的态度说:“健生,这个,这个,他的问题我知道。”以后卒无下文。

白崇禧为什么在国民党内受到除名的处分呢?因为蒋介石把丢失中国大陆的责任归咎于杜鲁门、马歇尔、艾奇逊、李宗仁、白崇禧这几个人。关于整美国民主党人,自有美国共和党骨干分子罗伯特?塔夫脱和威斯康辛州参议员麦卡锡在美国国内帮蒋氏的忙,其结果是直接导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史蒂文生在一九五二年大选中失败,而使共和党推出的候选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白宫主人,从而结束了二十年来共和党一直处于在野的历史。至于整李、白二人,对蒋介石来说,则易如反掌,横竖在台岛弹丸之地,已在他直接控制之下,有谁来干预他呢?五十年代,蒋经国由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出版的《负重致远》一书,在一二四页里,这样写道:

一九四九年一月一日

上月二十四日华中剿匪总司令白崇禧电呈父亲,主张与共党谋和。李宗仁随即宣布和平主张,提出五项要求:(一)蒋总统下野;(二)释放政治犯;(三)言论集会自由;(四)两军各自撤退三十里;(五)划上海市为自由市政府,撤退驻军,并任命各党派人士组织上海市联合政府,政府与共党代表在上海进行和谈。彼等并公开主张:“总统下野后,由李副总统继承大任。”

上月三十日,白再发通电主和;河南省主席张轸,亦同日要求“总统毅然下野”。在此种威逼胁持之下,以父亲生平抱负、人格及个性,无论如何,决不能接受。纵欲忍让为国,亦不能即时引退也。

上文把白崇禧迭电求和,说成为“威逼胁持”。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位台湾政治观察家曾告诉笔者:凡被蒋经国在《负重致远》中检举的人,以后无不倒霉;而在他笔下吹捧的人,则无不发达,证以台北政坛人事的升降,则此言固信而有证也。

在大陆时,白崇禧一直是中国回教协会理事长,并不是自笃信伊斯兰教,而是蒋介石要他借此来维系西北马家军。五十年代中期约旦侯赛因国王在访问亚洲途中经过台北,专诚邀请白崇禧访问中东。白氏祖先来自中东穆斯林,所以侯赛因此举并不离谱。只是台湾当局不准白氏离开台湾,盖怕他一去就不复返了。因此暗示回教协会改选,另推时子周先生为理事长,时氏极尊重白崇禧之为人,但他震于蒋介石的威势,又不敢不就职。从此,白崇禧又失掉教会中的领导地位,他的处境更加困难了。

同类推荐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 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朱强编著的《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讲述了刘胡兰生平事迹。
  • 中国古代高僧传

    中国古代高僧传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在富饶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数千年来,曾经涌现出了一批批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英雄豪杰。他们如夜空中的群星,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岁月的流逝,冲刷不掉他们的英名;朝代的兴废,也改变不了他们不朽的业绩。他们中间,有雄才大略、举贤任能的国君;有变法图强、励精图治的名相;有横刀立马、席卷千军的将帅;有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谋士;有忧国忧民、忠言直谏的贤臣……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精英、祖国的脊梁。
  •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的编选,吸收了《怀念萧红》与《萧萧落红》两书的重要文章,在篇目的排序上分“身世”、“婚变”、“纪念”三辑,同时,还首次将怀念,悼念萧红的诗词选人回忆录中。在涉及萧红、萧军、端木婚变回忆录的选择上,保留各种不同说法,立此存照。
  • 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人物

    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人物

    一路看天不低头、扳道工波尔卡、她从山路上走来、绿色旋风、“大碗茶”泡出的艺术人生、放飞的百灵、“魔”女周薇、艺苑“红灯笼”、并蒂花开别样红、“冤家对头”双胞胎等
热门推荐
  • 爱在光年外

    爱在光年外

    你会找到和你一样的人,你会找到和你指纹一样的人,他的左手就是你的右手。相信你自己的影子,不要相信任何占卜。
  • 两世之约:王爷的鬼妃

    两世之约:王爷的鬼妃

    苏灵,一个现代鬼魂,最爱的人是秦阳,最好的朋友是黑白无常。黑白无常,将苏灵当宝,肯为她上刀山下火海,所以阻止了正赶去投胎的苏灵,然后送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给她,她就可以不用投胎也可以重新做人了。他,秦阳,浣国的王爷,陪伴在边的却是一个鬼妃,但他不介意,反而一如既往的爱她。人不与妖配,更何况是鬼呢?苏灵与秦阳的爱情能否有个幸福的结局?请大家支持本文,本文绝对精彩,绝不会浪费大家的时间。【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腹黑萌宝贝:邪王盛宠小医妃

    腹黑萌宝贝:邪王盛宠小医妃

    苏姚,一个21世纪的金牌神医。悲催穿越后,稀里糊涂的被安上了一个未婚先孕的骂名。?皇帝道:“苏姚,我不介意儿子不是我的。”苏姚啊呸一声,动不动就用圣旨压她,当她是吃软饭的?不可能。一个富可敌国的男子道:“跟我一起走,我们一起过生活。”苏姚看了一眼,儿子眼冒桃花:“妈咪,他有钱啊!而且对不弃很好。”苏姚点头:“孺子可教,那就跟你先走吧。”随后,一个男子妖魅一笑:“姚姚,你确定?要带着我们的儿子跑路?”苏姚满头黑线,抓住儿子就跑:“儿子,快跑,腹黑男来了!”
  • 灵珠传奇

    灵珠传奇

    奈何人外有人,碧宇万万没有想到,武功再高也不敌老丈人……鬼门关游走之间,死里逃生的他承蒙好心人收留,来到世外桃源,是休整?是崛起?还是最后挣扎?……且看碧宇如何改天命,学得一身绝世武功,斩恩仇,家传的灵珠会给碧家带来灭顶之灾,谱写灵珠传奇……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君臣、军阀、精英、老百姓等的所作所为。张鸣先生深挖这干人留下的历史碎片,以第三者视角重新审视,既不漂白,也不抹黑,尽可能还原各路历史人物的面貌,再现当时大小事件的实况,让更接近真实的国民性浮现出来。不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民性,就难以了解现在的中国。张鸣先生所述所论,皆从为人处世常识出发,用意想不到的角度观察,以举重若轻的口吻揭示历史中为人忽略的扭曲之处,说理透彻、思想厚重,让人从中读出一份历史的启示。
  • 性保健药膳

    性保健药膳

    本书为“性保健丛书”之一。主要介绍有了滋补肾阳、滋阴降火及补气血作用的药膳的制作、服法、性保健应用。内容丰富、健康实用。
  •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工作是为了什么?为了老板,为了薪水,为了面包,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答案五花八门,但是却没有一个选项是留给自己。本书用大量精彩的案例阐述了敬业、负责对个人职业生涯和生命价值的重要性,旨在帮助读者重视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深刻体会工作的价值和生命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