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700000028

第28章 裁兵不如实边

蒋介石一贯善于“以退为进”的策略。蒋、桂、冯、阎四派打下北京、天津后,即于六月九日宣布辞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及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他的辞职通电称:“作战目的完成之时,即总司令职权当然解除之日。中正本年二月(按:实是一月九日)复职之电亦经剀切陈明,一俟北伐完成,即当正式辞职,以谢去年弃职引过之罪。息壤在彼,尤蒙殷鉴。”蒋介石想师当年赵匡胤杯酒息兵权的故智,要冯、阎、李学他模样,一律功成身退。故不惜登高一呼,自为首倡。

蒋氏的辞职自然引起一片挽留之声:首先是阎锡山、白崇禧从北京发出挽留的通电;其次是李宗仁从武汉吁请蒋介石留职;再次是何应钦从南京向广州发电报,请李济深出面挽留蒋介石,李济深立刻响应。在一片挽留声中,蒋介石卒于六月十七日声言打消辞意,表示仍将对军事负责到底。

蒋介石次一步骤,就是玩祭灵的把戏,其目的是要在孙中山灵前举行裁兵会议。杨永泰(1880—1936,国民党高级官员,蒋介石首席智囊,政学系巨擘。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众议院议员并加入国民党。1931年任军委会秘书长。1936年10月25日在汉口码头被CC派暗杀。蒋介石称其为“当代卧龙”。)之能够认识蒋介石,是蒋氏的把兄弟黄郛介绍的。杨永泰在蒋介石前阿谀逢迎,唯恐不至,而推测蒋氏的意图,深透入微。杨永泰引用唐顺宗时王叔文、柳宗元主张“削藩”的典故,对蒋介石提出了一项重要建议——《削藩策》,其要点是“军事上化整为零”、“财经上则化零为整”。蒋介石看后十分欣赏,部队“化整为零”,这多么好啊!以后蒋氏主张裁撤总司令、总指挥,部队以师为单位,就是以杨永泰“化整为零”的观点为依据的。

计划既定,蒋介石就授意国民党中央常会于六月十四日作出决议,派蒋介石赴北京祭告并视察一切。六月十九日,蒋氏又示意国民政府决议,加推冯玉祥、阎锡山会同蒋介石前往北京孙中山灵前省视。四个集团军总司令,而今唯李宗仁不与焉,蒋氏鄙薄李宗仁的心情,冯玉祥看得一清二楚了。因此,冯玉祥决定开蒋介石一次玩笑,于是在六月二十五日打电报给李宗仁,邀其一同前往北京参加祭灵仪式。这一来就使蒋介石变得十分被动了。

蒋介石怎么办呢?他为了表示对李宗仁更加亲热,特于六月二十六日带着吴稚晖、陈布雷、邵力子、陈立夫、程天放(1899—1967,五四运动知名领导人,后担任国民政府的官员。1949年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曾经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1950年,前往台湾。1950—1954年为国民党逃台后首任“教育部部长”。)、周佛海(1897—1948,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为建党的一大代表之一,后成为国民党政府要员,再后沦为汪精卫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人之一,成为汉奸。1948年2月28日因心脏病死于南京老虎桥狱中。)、吴思豫(1884—1958,早年加入同盟会员,1928年任南京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办公厅中将主任、国民党参军处参军兼总务局局长,并暂代参军长。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任军委会铨叙厅中将厅长。1947年末,目睹蒋介石一意孤行发动内战,遂产生脱离蒋氏政权的决心。1952年7月在天津定居,后加入民革。)等人,从南京乘军舰逆流而上,邀李宗仁同赴北京。与此同时,政学系要员张群、杨永泰则乘火车沿津浦线北上前往部署一切。七月一日,蒋介石、李宗仁抵郑州,冯玉祥自新乡来晤,蒋氏邀他一同北上,冯玉祥却推托有事,稍迟前往。七月三日,蒋介石、李宗仁到达北京。蒋介石偕宋美龄住香山碧云寺,李宗仁则住在集灵囿。七月六日,冯玉祥也到了北京。

七月六日,各集团军总司令、总指挥在香山碧云寺孙中山先生灵前举行祭告大典,由蒋介石主祭,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与祭,白崇禧、吴稚晖等陪祭。天津《大公报》故意突出白崇禧,在是日该报发表的社评《今日碧云寺的祭告大典》中,以崇敬孙中山的辞藻来颂扬“蒋、冯、阎、李、白诸公”。白崇禧看了,心中更为得意。回顾三年前广西统一时,白崇禧不过是李宗仁的参谋长,随而升任蒋介石的参谋长,而今在新闻界心目中,他已能与冯玉祥、阎锡山平起平坐了。蹿起之速,世所罕见者。

七月六日下午,北平临时政治分会宣告成立(是时北京已改称北平)。该会成员是六月二十五日由中央政治会议临时会议决定的,以李石曾、冯玉祥、阎锡山、张继、鹿钟麟(1884—1966,1922年任冯部第八混成旅旅长,后升任师长兼北京卫戍总司令。1924年参加北京政变,指挥驱逐清废帝出宫。1926年五原誓师时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部参谋长。之后奉命赴苏考察。抗日战争期间,曾任国民党政府兵役部部长、河北省政府主席等职务。)、赵戴文(1866—1943,同盟会员,国民党员,坚定的爱国者。阎锡山的军师、宰相。官至山西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内政部长、监察院长。民国以后的山西军政两届出身的人物无不是他的学生。赵戴文一生著述颇丰。)、蒋作宾(1884—1941,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蒋作宾满怀忧虑,两袖清风,是公认的“清官”。他无一不良嗜好,不抽烟,不喝酒(宴会时喝少量啤酒),不打牌,不进戏院看戏(政府及集团活动除外),只喜欢散步,故曾有“散步大使”的绰号。1941年病逝于重庆,1943年追赠为一级陆军上将军衔,国民政府明令褒扬。1983年重庆市人民政府曾修葺其墓。)、白崇禧、马福祥(1876—1936,回族。1928年春,国民党二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候补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后历任国民政府青岛市市长,安徽省主席,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等职。)为委员。今日委员阎锡山、白崇禧、马福祥、鹿钟麟、蒋作宾宣誓就职,冯玉祥辞之不就,表明蒋、冯之间的关系很不愉快。

七月六日晚,蒋介石在碧云寺旁李石曾宅开座谈会,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吴稚晖等参加。会上各人面前发了蒋介石七月五日给各总司令、总指挥发的通电,电文有云:“今日非裁兵无以救国,非厉行军政、财政之统一无以裁兵。我同志必当以真正之觉悟与全国人民切实合作,以完成此重大的职责。中正尤当竭其绵薄,与我同志共勉之。”

此外,会上还散发了蒋介石提出的《军事善后案》,它主要是说,军政告终,训政开始,养兵太多,开支太大,有碍经济建设。现在全国有三百个师,准备裁汰二百五十个师,留下五十个师,每师一万五千人,全国共留八十万人。保留的五十个,准备每集团军留八师至十师,中央另建宪兵十师。总而言之,这是强干弱枝的裁兵方案。按照这一方案,蒋介石至少可以控制二十个师。他的动机如何,已经明若观火。

白崇禧看了《军事善后案》,觉得蒋介石急于求成,必致严重后果。他自恃做过蒋介石的参谋长,应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义,勇于发表所见,以备参考。于是白崇禧即席发言说:“第一,我不反对裁兵。但自古以来,‘裁兵不难裁将难’,如果处置不当,纠纷立起。历史教训,值得重视。第二,我们国家幅员辽阔,边疆资源尚待开发。当前与其倡议裁兵,何如实施总理之兵工政策,使之实边。第三,如果在我国边疆成立若干军区,让各部队去从事开发工作,不但可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且可安置北伐有功的将领,使他们负起国家建设的重任。”最后,白崇禧说,他是一个回族后裔,对西北地区有地利人和的方便条件。如果中央有实边这样一个宏伟计划,他自愿带广西子弟三五万人前往新疆,为开发边区作出贡献。白崇禧的话,蒋介石根本听不进去,因而未能起任何作用。

到七月十一日,又开始两天的汤山会议。七月十三日,李济深、戴季陶到达北平,蒋介石更进一步地提出了他精心炮制的《军事整理案》,该案归纳起来有下面基本内容:一、取消各集团军总司令部,成立全军编遣委员会,作为最高机关;二、选各集团军精锐编成五十至六十师;三、全国军队统一编制,打破原建制,轮换训练。蒋介石说,本案吸收了在座各位的一些意见,实际上是指混编、轮训的办法,是冯玉祥提出来的。而冯氏所提保留总司令、总指挥的名义以资安置有功的将领,因为不合蒋介石的胃口,蒋氏就不予理睬了。

后来蒋介石推说先返南京筹备召集五中全会,就留李济深代行总司令职权,继续与各总司令就裁兵问题继续进行磋商。七月二十八日,李济深离北平南下到南京参加五中全会。白崇禧还写一封信托李济深交给蒋介石,重申裁兵不如实边更能适合国家实际情况的意见。他在函中建议划分全国为中央、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六大军区,各军区之编制、人事任免、政治训练及军事教育方针,一概受命于中央,如此先建立各军区间之互信,然后树立共信,则军队一定可以国家化,盖可断言。此函去后,如石沉大海。李济深是否转给蒋介石,迄未可知,因白崇禧自“武汉事变”后,即匆匆离平南下,以后见过李济深,因时过境迁,也没有提起此事。

八月三十日,蒋介石从南京电白崇禧,要他出兵冀东,彻底解决踞滦河的张宗昌直鲁军残部。此时沈阳与南京之间,正信使往还,洽商东北易帜问题。而张宗昌发出通电,声言引兵出关,阻止统一大业。白崇禧以解决张宗昌部,亟须与东北军通力合作,特先后派何千里、叶琪赴沈晤张学良,商合力解决张宗昌残部问题,结果得到张学良的首肯,派兵入关协助,九月下旬滦河一战,直鲁残部全被解决,张宗昌仓皇出走,仅以身免。后白崇禧电告李宗仁,请建议中央确定一九二八年九月二十三日为北伐完成纪念日。但此议卒为蒋介石所否决。

蒋介石在八月八日至十五日召开的五中全会中,悍然通过了取消各集团军的决议,并极力坚持取消政治分会。冯玉祥、李济深据理力争,以为四中全会曾经做出决定,地方政治分会应保存到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时。现在取消,正违反了四中全会决议。蒋介石自知理屈,只好同意保留到“三全大会”召开之时,但是他提出:政治分会权力要加以限制,规定政治分会无权任免境内地方官员。这是蒋介石积极推行其“削藩策”的体现。

白崇禧此时唯望蒋介石能接纳他的忠言,把裁兵改为实边政策。他认为边疆实大有可为,当他在保定军校三期学习时,侧重阅读边疆问题的书刊,与同学交换意见,亦以边疆问题为中心问题。人以“边疆问题专家”呼之,不以为谑。白崇禧常说,一九二八年打下北京、天津以后,为国民党盛衰存亡的关键时刻,如果蒋介石听他的话,此时不谈裁兵问题,而且注重开发建设边疆,则一九二九年以后的连年内战无从发生,既没有一九三〇年的中原大战,而“九一八”事变亦可以幸免,是知内忧外患,相继而来,完全是裁兵有以致之,语云:“祸福无门,唯人自招。”看到蒋介石自招其祸,足资借鉴。

同类推荐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精选了丘吉尔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科学家论语

    科学家论语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编辑部自2007年以来,以“世事评忆”为题,陆续编发了我国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有关论语,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这些科学家人都亲历了中国近现代目前许多重大事件,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旧与新、落后与进步、曲折与胜利等有切实的感受和对比。因此,他们在评忆、论语中对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知识分子、中国科学家的责任的看法,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思考等,有其独到和深刻之处。为此,我们将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钱伟长、袁隆平等人的评忆内容,以《科学家论语》为名,结集出版。
  •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本书记录了顾准坎坷曲折的一生,从家道中落的少年奇才到十里洋场的青年才俊,从热情洋溢的革命青年到枪林弹雨下的地下党员,从意气风发的财政局长到众叛亲离的“极右派”……59年的多舛命运,看遍了人世百态,尝遍了酸甜苦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面对拳打脚踢、妻离子散,他拖着残破的病体,守着自己的信仰,从未停下前行的步伐:生命不息,思想探索不止!  在真理的路上,他一个人孤独前行,很苦,很难,亦很远……新锐作家吕峥以犀利、冷静的笔触,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孤独内心和探索精神,一个时代的沉重叹息,读懂顾准,反思过去,理解当今!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热门推荐
  • 蛤蜊搬家

    蛤蜊搬家

    《蛤蜊搬家》继续了作者在《迷人的海》里对大海的那种充满感情的神秘的夸张的描写,不同的是这个小说已经不再探讨80年代那些激动人心的话题,而是转向了一个更开放的空间世界:蛤蜊,海猫子,海钻儿与老蛤头,老蛤婆,作为背景的读大学的孙女,远洋轮船上的儿子。现代化与原始生命,大自然与工业化进程的矛盾还是作者所表达的主要意思,但是老蛤头在这个变化了的世界上的处境却是更加矛盾复杂的,他的困惑与不解,冲动与执拗是一种不能框架的悲哀的力量。
  • 回到唐朝当混混

    回到唐朝当混混

    又是穿越,可又不是我愿意穿越的本人一无所长,糊里糊涂的穿到唐朝,要靠什么吃饭?说不得,只有一个字,混没想到混到极致麻雀也能变凤凰大明宫里走一遭皇帝王子任我挑只为心中如意郎敢与天公试比高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必属巧合我的亲亲们给小青做了一个论坛网址是http://m.pgsk.com/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逛逛喔中文名字,哈哈,混混盟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家有刁夫盗情新文火爆妖夫
  • 武侠之父

    武侠之父

    北漂文艺混子邓铮重生了,却发现身处地球相似的平行世界,脑子里带着个搜索引擎不说,本身还是首都体育大学武术学院传统武术套路专业的一名学生。这里版权保护到位、文化娱乐产业发达,但因为历史分叉的原因,还没有形成“武侠”这种影响整个华语世界、风靡全球的独特文化。没有“金古梁温黄”等武侠名家;没有《铁血丹心》《归去来》《小李飞刀》《江湖路》等武侠名曲;没有《莲花争霸》《武林外史》《萧十一郎》《逆水寒》等武侠名剧;没有《黄飞鸿》《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卧虎藏龙》等经典武侠电影。这里,他每行一步,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开拓……****官方正版群:453460935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山里山外

    山里山外

    家乡是一本无字的书,只不过是漂泊在外,回转身来才真正懂得了它的意蕴。我成熟于那片“穷乡僻壤”,也许在那片土地上拾掇流失的岁月,才能体味自然和生命的原始况味,这样写出的散文才有可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为读者提供片刻小憩的心灵乐园。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做一个会穿衣会打扮的女人

    做一个会穿衣会打扮的女人

    教你如何穿衣,做一个会打扮的四季漂亮的女人。从阳春三月到寒冬腊月,展示了大量实用又易于搭配的穿戴方案。每一小节里另附穿戴小贴士,给女性着装更多丰富、细致的细节提示。期望女性通过阅读本书提升对时尚潮流的感知力,塑造最适合自己的美丽女性新形象。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这样记忆最高效

    这样记忆最高效

    有的人,大段文章看一两遍便能背诵,考前随便翻翻书就能拿到好成绩——这让我们既羡慕又嫉妒,从而怀疑自己的智商:“为什么我的记忆力这么差?为什么我没有这种超能力?”其实,归根到底,这是记忆方法的问题。没有方法,记忆就不快、不准、不牢。为了帮助广大中学生改变这种记忆现状,充分发掘自己的记忆潜能,轻松掌握高效的记忆方法,《这样记忆最高效》从兴趣、情绪、习惯、方法、环境等九个方面,归纳整理了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多种记忆方法,把学生从遗忘的痛苦中解救出来,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打下最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