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100000039

第39章 人性的光辉(9)

原来,这是个偏僻小站,公交车每两小时才来一趟,且这些公交车司机们都有着一种默契,有白人才停车,而偏偏这附近住的几乎都是黑人。据说,这个白种女人是个作家,她住在前面3英里处,那儿也有一个车站。可为了让这里的黑人顺利地坐上公交车,她每天坚持走3英里来这里上车,风雨无阻。

黑人们几乎是拥抱着女作家上了车。

“苏珊,你好。”女作家脚还没站稳,就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抬头一看,是朋友杰。

“你怎么在这儿上车?”杰疑惑地问。

“这个站,”女作家指了指上车的地方,“没有白人就不停车,所以我就赶到这儿来了。”女作家说着理了理怀里的物品。

杰惊讶地瞪着女作家,说:“就因为这些黑人?”

女作家也瞪大了眼:“怎么,这很重要吗?”

我们也惊讶了,继而又明白了,只要心中有爱,一切都会纯如天然。女作家正是因为没有种族等级观念,正是将“黑人”与“白人”都单纯地看做“人”,才会如此自然地做着让他人觉得不可思议的“难”事。

传递一只红苹果

李学伟

我端详着这只红彤彤的苹果——妇人传递给我的不只是一只红苹果,而是给了我对这个世界美好的认识。一只红苹果如一粒仁爱的种子,种在我心的田野上,蓬勃在我整个生命的历程中,它增添了我对这世界的爱。她传递给我的不仅仅是物有所值的馈赠,而且是一枚爱别人的种子。

尽管我已在人世走过了三十几个春秋,体验了人间许多的诡诈和险恶,却不曾放弃人生的至善与真情。那是因为有一只红苹果,永灿我心。

1975年,只有10岁的我和舅舅回山东老家探亲。火车到达天津站后,我和舅舅需要中转另一趟到山东的列车。为了能在有限的几分钟内赶上这班列车,并在还有一天一夜的旅途中占得一席座位,下车后,我便和舅舅拼命地奔跑。天空中刮着冰冷坚硬的北风,母亲用姥姥从山东寄来的如雪的棉花给我缝制的棉衣,使我膨胀得如一只狗熊。我笨拙地跟着舅舅从站台上倾泻到去另一列列车上的人流中。我拼命地摆动着双腿,害怕跑在前面的舅舅把我甩掉。我的棉帽太大,常常遮住我的眼睛。那是因为我要远行,母亲不得不强令哥哥将这顶帽子从他的头上摘下,戴在我的头上。当我无数次地将帽子推向额头,以便看清前面的路时,舅舅却从我的眼前消失了。我蒙了。我停住脚步,声嘶力竭地喊着舅舅。我的声音几近哀号,但是我还是没有看到舅舅的影子。我已经从害怕变得恐惧,要知道除了和母亲到过距家十几分钟路的合作社,这是我第一次远行。我还没有离开过亲人,我不知道没有亲人的世界将是怎样。我一屁股坐在站台的水泥地上,咧开大嘴嚎啕大哭。

蒸汽机车喘着粗气,已缓缓向前爬去。喧嚣的站台,片刻间变得宁静,昏黄的灯光,照射着清冷的站台。站台上的服务员已经躲进屋子里取暖。只有我孤单地坐在水泥地上啃着自己的手指。不知不觉中已月上中天,我又饥又渴,用贪婪的眼睛捕捉人们的影子,希望我的窘境能得到大人们的关注。等了很长时间,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少年朦胧的影子向我走来。我的眼前霍然一亮,兴奋地喊:“阿姨!”然而,当我看清他们时,我的兴奋顿时消失,我的喊声戛然而止,因为我看到他们的样子比我更加的窘迫、凄惨,他们是逃荒人。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们一切的挣扎不过是为了吃饱。还记得在家门前玩耍时,看到背着一只口袋,手里拿着一只茶缸,衣衫褴褛,神情漠然的乡下人,我和伙伴们便会飞快地跑回家,将自己的家门紧紧地插上,任凭逃荒人在门前怎样地乞求,我们也不会把门打开,更不会送给他们一点点干粮。因为我们的大饼子也不够吃。可想而知,那时候的粮食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而眼前的逃荒妇女食不果腹,我又能指望她给我什么来充饥呢?妇人听到我的喊声,还是走到我的面前。妇人因为饥寒而脸呈菜色,眼底布满血丝。扯着妇人衣襟的少年,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神情呆滞,小手干瘪得如鸡爪。一个婴儿还睡在妇人的怀里。

妇人关心地问:“孩子,你怎么了?怎么一个人待在这里?”我没有回答妇人的话,而是怯生生地说:“我饿。”我确实是饥肠辘辘,我恨不得把一切能吃的东西,全部狼吞虎咽地吞到肚子里。我的眼睛乞求地看着她,就如他们曾经来到我家门前一样,我有些后悔自己当初的不明事理,深怨自己不该将逃荒人拒之门外。我在心中猜测着,这个妇人会不会将自己的手伸向她装食物的口袋里?我看到她的一只手,缓缓伸向搭在她胸前的那只口袋里。

我的眼睛饱含希望地随着妇人的手臂移动,我深深地咽着口水,等待着妇人的手能在我眼前呈现出一块干粮。然而妇人呈现在我眼前的手掌却是空荡荡的。妇人看了看身旁的少年,无可奈何地说:“俺们也好几餐饭没有吃了。”我的一滴滴悲伤而无奈的眼泪也随之滑落。“孩子莫哭。”妇人因我的眼泪而不安了,像一个母亲没有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呈现出惶恐。她又慢慢地将手伸进自己的怀里,她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我的眼睛,像有什么大事难使她痛下决心。我看到她的那只手在怀里徘徊、摩挲,她的表情悲苦而复杂。她深情地看着自己怀里的婴儿,那是世界上最纯美的神情,温柔如水、脉脉含情地在母亲眼中流淌。

她抬起眼睛,如做出重大决策般地如释重负,“孩子,拿去吧。”一只干枯的手托着一只红苹果呈现在我的眼前:这只红苹果是那样的可爱,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见到这么美丽漂亮的苹果。即使我在家吃饱饭后,我也不会拒绝这只红苹果,更何况现在我已经饥不择食了。我的手贪婪地伸过去。“不能把苹果给他。”妇人身旁的少年扑过来,用双手紧紧护着母亲手中的红苹果,并愤怒地说:“给他,弟弟吃什么?”母亲怜爱地抚摸着男孩的头,温柔地说:“娃呀,给俺们饭吃的人好不好啊?”男孩乖乖地点点头。妇人接着又说:“那俺们就将那个好心人给的苹果送给别人,就算投桃报李,报答世上所有的好心人吧。”

妇人不再顾忌少年还有的几分不情愿,将苹果递过来。我手捧带着妇人体温的苹果,动情地说:“谢谢你,阿姨。”妇人憔悴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孩子,不要谢俺,俺不过是在传递好心人的一片心,你以后能做个好心人,就算是报答俺了。”说完,妇人和那少年便走了。

谢谢你,阿姨!当我初次走出家门,你便为我拉开认知这世界美好的帷幕,使一个少年能终生感念人性的美丽。

我端详着这只红彤彤的苹果——妇人传递给我的不只是一只红苹果,而是给了我对这个世界美好的认识。一只红苹果如一粒仁爱的种子,种在我心的田野上,蓬勃在我整个生命的历程中,它增添了我对这世界的爱。她传递给我的不仅仅是物有所值的馈赠,而且是又一枚爱别人的种子。

我会去爱别人,为了那曾传递到我手中的红苹果……

补鞋女

董劲聪

她笑了,是自信的笑:“只是照你说的努力坚持着,后来,许多客人都发现了我有精细的手艺。连他们也无法再排挤我了。”她瞥了旁边一眼。

那年的一个夏日,我在商场买了一双挺高档的皮鞋,质量很好,款式也不错,就是鞋跟矮些(我个子矮,喜欢穿鞋跟略高的鞋)。回家之前,我拿着它到手工市场,想找个师傅替我在鞋跟底多加一块硬胶,并且沿鞋边上一层暗线。拎着皮鞋的我刚到那里,一整排的修鞋师傅都满脸笑容地向我招手:“到我这里来”、“我的手工好”、“我收费便宜”……

我却走向一个没吭一声、手也正闲着的女子,直觉告诉我她可信且有过硬的手艺。

她开始工作后,我们聊了起来:“你的手艺真不错呢。”

“还可以,就是不懂招揽生意,钱赚得比别人少。”

“慢慢学吧。”

“已经干不下去了,我明天就回家,车票也买好了。”

“别急着走,下回我还想找你呢。其实只要你手艺好,支持下去生意总会好起来的。”

说到这里手机响了,我要赶着办点急事:“这活你慢慢干,我7点过来取鞋。”

“你一定要过来,明天可找不到我的。”她再三叮嘱。

事情办得出乎意料的顺利,我在6点就赶到手工市场,但已看不到她,连她的工具都一起失踪了。

“她走了”、“你的新皮鞋没啦”……其他的修鞋师傅幸灾乐祸起来。

想不到向来眼光独到的我竟然也有看错人的一天,失去了皮鞋事小,怀疑起自己的洞察力事大。

之后好长的一段时间,我也没有再到过那个市场,直到第二年初春才偶然经过。

“先生,先生……”一个女子向我追来,且大声喊着。

“叫我吗?”我停了脚步回过头来。

“你还认得我吗?”她气喘吁吁地说,“过来拿回你的皮鞋吧,都放了大半年了。”

我这才想起了那件事情。

“你没回去吗?”我问。

“我走得了吗?”她说,“你又没来取皮鞋。”

“可我来过呀!”我颇愕然。说着,我们已走到她的档口。

“那天回去收拾好东西,吃了饭,6点半就开始站在这里等,一直到半夜也没见你过来……”她说得有点激动。

“你就因为这留了下来?”取过皮鞋,倒是我有些歉意。

“真够麻烦的,我每天都把它带出来,还要用心记住你的外貌,连梦里也见过你好几回了。”

我们一边说着,一边已有几个客人在等,我有点惊奇:“看来你的生意很不错。”

她笑了,是自信的笑:“只是照你说的努力坚持着,后来,许多客人都发现了我有精细的手艺。连他们也无法再排挤我了。”她瞥了旁边一眼。

穿上这双久别的皮鞋,我觉得格外轻松,似乎寻回了某种感觉……

同类推荐
  • 寄小读者:让成长美丽飞翔

    寄小读者:让成长美丽飞翔

    《寄小读者》是著名作家肖复兴给小读者的50封信。作者以温情的笔触,续写“爱与成长”的主题,在娓娓动听的叙谈中,与小 读者们分享人生的感动与经验,让小读 者们在爱的阳光中,成就丰富而高贵 的心灵。
  • 责任荣誉国家(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责任荣誉国家(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闻名遐迩的“西点军校”倡导了先进的管理和培训理念,因此成为各行各业学习的榜样。《金牌员工必读书系:责任·荣誉·国家》从职场的角度为大家解读西点军校最核心的价值观,并加以扩充引申,结合现代职场人的心理需求,多方面揭示西点人在各行各业都能纵横驰骋、出类拔萃的经典法则,旨在引领读者了解西点精神、洞彻西点理念、感受西点魅力、汲取西点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以此激励、完善自我,推动自己在职场上的进步。"
  • 成大事必备的非常手段

    成大事必备的非常手段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外在因素无非是机遇时势,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自身的修养、学识、能力、阅历、性格等。在内在因素中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与外界的沟通和交往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又取决于内在困素的其他方面,也就是说内在因素的其他方面决定了这种方法,而这种与外界沟通交往的方法又是一个人内在因素的体现。其实,这种方法就是;做人办事的手段、方法对了,自然办事效率就高了,事也办得顺利了。
  • 卡耐基成功人生经典

    卡耐基成功人生经典

    卡耐基是二十世纪伟大的人生导师,半个多世纪以来,从西方到东方,几乎世界上任何一个语族都有卡耐基的译著,他也因而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第二大畅销书作家”。本书为您解读卡耐基式的成功宝典。
  • 生存密码之青春密码:人生是场修行

    生存密码之青春密码:人生是场修行

    俗话说“爱拼才会赢”,为何我们提“奋斗才会赢”? 冷静分析,不难找出答案。人生短暂,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保持“奋斗才会赢”的精神,方能把握机遇,实现成功。奋斗,起于一个“奋”字。“奋”是一种态度、一种气魄、一种谋略,奋斗才会赢,落于一个“斗”字。再好的蓝图,如果不去斗,就无法实现,就是空谈。《人生是场修行》就是一本关于奋斗智慧的美文集。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宠倔妈咪(全本)
  • 西夏死书(全集)

    西夏死书(全集)

    死书里的活人坟究竟在哪里?“遗失的1964”到底隐藏了什么?西夏皇后的头骨与尸身的年龄为何相差十几年?中蒙边界无人区里,克格勃和中情局特工何以双双败给了一千年前的死人元昊?在经历了沙漠和荒原冒险后,唐风终于找到了瀚海宓城的正确位置。在城中,唐风发现了一些汉文和西夏文字的对照石碑,终于将西夏文这种已经“死去”的文字完全破解。通过破解了的西夏死书,找到了西夏最后的宝藏——活人坟。而一切的谜团,都将终结于死亡大结局!
  • 九棺

    九棺

    万古之前,三界混沌之力,天地大势孕育九口奇棺,分散浩宇不被人知。魔棺、鬼棺、妖棺、神棺、仙棺、佛棺……九棺各具奇异无上威能,万万载,无人参透。浩宇传说,九棺得一,可镇三界!神秘的穿越少年阿木,棺材店学徒。机缘巧合,成为残破魔棺的主人,踏血而修,开启万万载轮回之门。仙寂,魔灭,佛涅,妖亡!原来,我是应劫而生之人,万万载前,有那么多传奇的故事。因此,我要九棺合一!新书《一藏轮回》,望大家继续关注九棺续篇!九棺交流群:128397852九棺订阅群:54260508(新,需要订阅验证)欢迎大家
  • 弃妇翻身记

    弃妇翻身记

    自老天开眼,落崖捡回一命之后,洛笙便失了争夺的心思,整日梦想着过安稳的日子。可偏偏老天在开了一次眼之后,又再次闭上了,大事小事纷至沓来。搞得她不胜其烦,“争什么?抢什么?护什么?若是没了命,即便是争上了,抢到了,护住了,那又如何?”女子满不在乎的扁扁嘴,哼哼的说道。对面的男子微微一笑,看着女子的眸中带着几分宠溺,“洛洛,你只需负责安稳,这些我来便好”。
  • 缀网劳蛛

    缀网劳蛛

    《缀网劳蛛》收集了许地山先生各个时期的小说代表作,许地山的小说富有独特的艺术个性与气质。委婉细腻、纯真自然的文笔,对人的悲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使其作品成为现代文学的一朵奇葩。
  • 公交车里等你的“人”

    公交车里等你的“人”

    车来了,可是怎么一个人都没没有……等车最痛苦不是眼看着要坐的那辆车奔驰而去,而是等来了一辆没有人坐的末班车,因为这一辆车很可能开不到你要去的地方……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88种黄金心态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88种黄金心态

    积极、健康如同太阳般充满光辉的心态正是世界500强企业员工成就事业辉煌、拥有高品质人生的秘密。本书总结了88种黄金心态,帮助员工培养良好的职业心态。并简单生活、乐观接受挑战,快乐高效工作,从而提高个人职业“含金量”,用智慧与坚韧将工作中的“不能”变成“能”,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金牌员工。
  • 总裁的杀手妻

    总裁的杀手妻

    海边,一栋临海而建的豪华别墅内。露天的偌大泳池中,一男子站在池边看着泳池内如美人鱼王子般游泳的男子。泳池边的那名男子嘴角挂着淡淡的笑,他的五官俊秀出色,身材虽包裹在一套黑色西装内,却依然可以看得出他的身材不错。有187左右的身高,短发的他是个优雅的男子。此刻他有些心急的向池内游的正欢的男子说话:“魔,事情都办好了,你快上来。”池内的男子名……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题宋杨维德等撰, 真实作者 尚待考证。尽管如此, 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 的《遁甲符应经》, 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 , 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 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