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900000021

第21章 英美同谋,共同窃听世界风声

第二十章 英美同谋,共同窃听世界风声

“英美协定”共同打造覆盖全球的曼威斯山窃听网,世界上至少有三个站点在窃取进出中国的国际通信卫星信息;军情五处将中国列为“英国头号情报威胁”国,香港成了“间谍之都”;英美联手打造“Q博士”,前中情局长出任英国奎奈蒂斯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顾问名单上还有英国前首相梅杰和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等人。

“英美协定”共同打造曼威斯山窃听网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世界格局的变化,英美在情报方面的合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了实现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窃听和监控,资源共享成了他们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

二战结束不久,英美两国情报机构签订条约,共同联手建立一个庞大的全球监听网,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但并不排除对战时盟国和自己的国民进行监控。

1940年7月8日,正当希特勒占领整个欧洲大陆时,丘吉尔就派出英国大使鲁西安爵士来到白宫,向美国提出合作,决定用英国当时最先进的雷达系统和无线电监听技术,同美国人交换英国急需的情报。因为当时美国在这方面还远远落后于英国。

两天后,鲁西安爵士在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中再次正式提出:如果您能批准此项交换,我方建议,为避免使情报落入我们的敌人手中,请贵国立即向我国派遣三名军官和科学家。如果美国政府在得到英国设备和仪器的所有细节后,能够与我们的技术专家分享他们急需的秘密情报,我国政府将不胜感激。

双方同意了这项交易,并开始了有限的合作。1943年5月17日,两国正式签署了一份关于通讯情报合作的“英美协定”。从一开始,协定就允许两国可以交换技术专家以及两国监听到的所有敏感信息,还统一规定了搜集和发布情报的方式,参与情报搜集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必须遵守严格的安全规定。由于英国能够调动一些英联邦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情报机构,这一合作又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1944年3月13日,这些国家解码机构的代表和英美两国代表一起,在弗吉尼亚的阿灵顿举行了一次绝密会议,确定了今后合作的构想。

在“英美协定”中,美国被称为第一方,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被称为第二方。两国的情报人员根据各国的地理位置以及监听能力,划分了彼此的势力范围。美国政府当时主要是提供硬件。因为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消耗之后,在那段艰苦时期,英国自然没有能力顾及这方面。当时监听的主要目标是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产主义国家。澳大利亚负责中国南部和印度——中国地区,而且在“越战”时期,它的监控范围进一步扩大。新西兰负责西太平洋,加拿大负责苏联的北极地区,而英国则主要负责苏联的乌拉尔山以西地区以及非洲和欧洲。而美国的监控能力——即使是在早期,也可以覆盖中国北部、亚洲、苏联的亚洲部分和拉丁美洲。

后来,美国相继在西德、日本和韩国建立了军事基地,而监控活动也随之扩大到了这些地区。另外,它还利用潜艇在海底建立起了监控网,对海底电缆进行窃听,并利用U-2等飞机进行空中监听。1962年,卫星发射上天后,开始向曼威斯山传送信号。因为当时全世界的监控中心就建在离伦敦约150英里处的曼威斯山上。

从此,战时英美条约所确立的绝密原则和后来“英美协定”的原则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而且约束了参与此项活动的所有人员,任何人和政府都不得承认该条约的存在。一直到1999年3月,在澳大利亚政府写给澳洲电视台记者鲍勃·考尔萨德的一封信中,才第一次承认了在“英美协定”条约规定的框架下,该国的通讯情报部门在与别国的情报部门合作。由此可见“英美协定”条约在当时的保密程度。

而在其他地方,对于与英美有关的一切信息都受到了严格控制。这也包括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网站上的内容。这个网站的创办者,是一个名为“第13美国野外情报站”的组织。该组织成员是一些曾在美国安全局工作过的老兵,1958年至1966年间在曼威斯山服役过。尽管美国军方已在1966年将曼威斯山的控制权从国家安全局手里转交给了非军方人士,但早期发生在那里的事仍被视为高度机密。

当年那些工作人员到达曼威斯山时,它还只是一片泥泞中荒凉的建筑基地,后来那里的一切都是他们亲手建起来的。

这个建立在英国国土上、但却由美国国家安全局控制的曼威斯山的防范措施一直在不断加强。基地占地面积现在已经扩大到560英亩,其中包括两个占地5英亩的工作大楼,另外还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高耸入云的天线和卫星接收器。

开始时,这里的主要工作是监听通过英国的国际电话和短波通讯,但这些工作完全靠人工进行。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曼威斯山安装了自己的第一台大型IBM计算机,它可以自动窃取未被译成密码的电报信息。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英国国家安全局很快就开始搜集美国三大电报公司的所有电报和电传。

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读取出入英国商业电报系统的所有信息。收到这些信息后,国家安全局的计算机就会对其进行分析。这样,国家安全局就可以在整个英国的电报、电传系统中,查找是否有人提到了简·方达或卡扎菲将军。在当时,这样的结果是令人震惊的。

从1962年起,美国发射了更多的与情报工作有关的卫星,而曼威斯山也成了最主要的监听站。美国发射低空卫星的主要目的,就是截取苏联、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防空力量、核武器试验以及预警雷达系统发出的信号。1965年4月6日,当第一颗国际电讯卫星被发射上天,建立美国和欧洲之间第一个卫星电视和电话传输系统时,英美条约成员国的监听者们又获得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进出英国的国际电话都是通过设在赫里福德郡和康沃尔郡的两个工作站,经由卫星传输出去的。美国国家安全局向英国政府通讯指挥部施加压力,要在离康沃尔工作站不到50英里的地方设置两个卫星信号接收器,他们坚持说,安装这样的接收器对英美条约的组织结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美国国家安全局要求其他英美条约成员国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必须经受更严格的安全检查。还发布了一个被称为“效忠誓言”的文件——所有英国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签名表示服从。誓言是这样的:“我完全理解,英国政府与其他合作政府所截取的关于外国势力的信息以及根据这些信息产生的情报,都在《官方机密法令1911》第二部分规定的范围内。”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后来将曼威斯山卫星截取的有关苏联的情报出售给其他国家的两个间谍却是美国人。他们是为曼威斯山生产设备的一个美国公司的职员。

除商业卫星监测外,美国在1970年开始了间谍卫星搜集情报的工作。在以后的7年间,美国相继发射了5颗卫星,截取苏联和中国的导弹信息。它们还可以截取通过甚高频、超高频和微波频传送的信号。到1974年,它们已可以很容易地监听从欧洲发往远东的微波无线电信号和长途电话。有人说,它们可以捕捉在莫斯科的苏联将军和他与雅尔塔的情妇之间的对话。1977年7月12日,《新闻周刊》报道说,他们得到了关于苏联人进行军事演习的移动电话通信,而且还听到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通过汽车电话告诉他的国防部长,在与美国人开始新一轮武器限制谈判前,要将新武器装进旧盒子里。

1985年,美国国家安全局进一步扩大了曼威斯山的任务范围。撒切尔夫人领导的英国政府提供了一部分资金,英国电讯和英国国防部也贡献了一部分情报。曼威斯山的监听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传递各国、各大洲之间电话和传真信息的国际通信卫星的增加,也要求监听站进行相应的发展和升级。国际通信卫星主要传递民间通信,但同时也传递各国外交和政府通信,这当然会使英美条约成员国很感兴趣。

在英格兰的康沃尔,有两根天线是专门用来接收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空的国际通信卫星发回的信号的。另一个卫星信号监听站设在美国华盛顿州的亚基马,用来接收太平洋上空国际通信卫星传递的信号。在加勒比海、加拿大、澳大利亚西部、新西兰和美洲,还设有其他一些截取卫星通信的监听站。到20世纪末,美国情报机构已经具有了监听世界大部分重要移动通信的能力。英美条约的其他四个成员国也可以分享这些成果——否则,他们可能早已退出了。

由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英国通讯指挥部组成的专家组夜以继日地工作,试图解决如何分析所获信息的问题。这就是今天的“艾克龙”——一个关键字搜索系统。它的工作原理同互联网搜索引擎相同,可以查找出既定的人名、地名,而且大大扩展了现有监控技术的领域。

“艾克龙”是美国国家安全局、英国通讯指挥部、加拿大通讯安全局、澳大利亚防御信号理事会和新西兰政府通讯安全局之间的合作产物,它彻底改变了分析、评估截取资料的方式。

随着战后英美条约成员国之间监听合作关系的建立,该系统被用于非军事目的已是不可避免。在这些国家中,共建有7个“艾克龙”工作站,可以对通信卫星、地面通信以及无线通信进行监控。被截取的信息大量涌入这些工作站,并根据各自的“字典”对上百万的通信信息进行分析。

“艾克龙”可以发现电传、传真、电子邮件和互联网文件——几乎所有现代通信手段的任何匹配。对电话交谈的监控也有多种形式,例如,多年前加拿大当局就安装了一个语音识别系统,专门监听外交电话。语音识别现在仍是各国花大力气研究的领域,而且很快就将成为情报工作中又一个被普遍使用的工具。

“艾克龙”所提供的是存储了已知人物声音的数据库,里面的信息可能与间谍或有组织犯罪毫无关系。情报站可以将截取的声音与数据库中的声音进行对比,以发现是否有匹配现象。

“艾克龙”系统几乎可以让英美情报部门窃听全世界的风声。根据“英美协定”建立的这个覆盖全球的电子监测网,世界上至少有三个站点被用来窃取进出中国的国际通信卫星信息。它们分别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杰拉尔德顿镇附近、新西兰南岛的怀霍派镇附近、美国华盛顿州中部的陆军雅基马射击场内。

香港几乎成了“间谍之都”

近年来,英国政坛内部关于中国的发展对未来的影响产生争议,“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能源威胁论”等论调有抬头之势。

由于英国国会控制着政府情报机构的预算,因而对情报机构的工作方向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力。英国国会建议政府加大对中国在非洲和中亚地区活动的监控,不排除军情六处大量招募懂汉语的谍报人员中的部分人员前往这两个地区。于是,作为全球最负盛名的自由港之一,繁华的香港成了情报机构在远东地区角力的战场,成为它们搜集我国情报的便利场所。有人说,香港几乎成了“间谍之都”。

首先,香港对外来事物接纳程度很高,这为各种势力在港开展情报活动提供了便利的社会空间,西方一些国家趁机在此安插谍报力量或者扶植代理人,使香港成为“东方谍都”,与欧洲的里斯本、非洲的卡萨布兰卡齐名。另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与香港有免签证或落地签证的协议,使得各类人员到港极为便利。

其次,香港地理位置特殊。通过陆路的罗湖口岸、皇岗口岸以及水路的深圳蛇口等口岸,使每日往来于香港和内地的各种人员数以十万计,这其中不乏情报人员。香港回归前,许多外国情报机构为向内地渗透,与香港走私集团合作,偷渡情报人员入境或接送情报人员离开内地。

第三,发达的商业环境为众多的情报机构开展秘密行动提供了商业外衣。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工商和科技局最新的统计数字,海外公司驻香港地区总部数量高达1200多家,地区办事处超过2800家。其中,以内地业务为主的占80%以上。许多海外情报机构还在香港本地注册公司开展活动。

由于条件便利,香港常被当做搜集信息和情报的平台甚至桥头堡。其中,以英美两国活动最多、范围最广。据悉,各方活动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渠道。

1. 领馆及代表机构。这是各方进行公开情报搜集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驻港外国代表机构有56个总领事馆,55个名誉领事馆及5个官方认可代表机构。这些机构都有搜集香港以及中国内地情报的任务。其中,英美总领事馆规模最大,实力最强。

2. 研究机构。许多海外情报机构打着学术招牌在香港搜集情报。香港某研究中心曾是美国中情局负责搜集我国各类政治、经济情报的中心。该机构利用微缩影印、计算机下载等方式,搜集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主要省市每日的主要新闻报章以及我国2000多个县的县志。如果需要查阅我国为庆祝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而发行的号外,几秒钟之内,该研究中心便能将资料调出。国外汉学界以前曾流传一个说法:从事中国研究的海外学者,如果没在该研究中心待过,其研究成果的权威性和可信性都将受到质疑。在我国政府的严正交涉下,美国才放弃了对该研究中心的操控。

3. 公司商号。英国政府在统治香港期间曾在香港警察内部设立了警务处“政治部”。这个鲜为人知的情报机构成立于1950年,隶属于英国军情五处,主要工作是搜集社会主义国家情报。

2005年6月15日,香港《东方日报》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打算作为新行政长官官邸及办公室的礼宾府,日前在翻修整建时发现,里面遍布窃听器,包括客厅、卧室以至浴室都“不干净”。不少人在猜测谁是幕后黑手的同时感慨:间谍在香港仍十分活跃。

礼宾府在英国统治时期是总督府,位于中环半山,1851年开始兴建,1855年竣工。28位英国港督中,有25位曾把它作为官邸和办公室。

此次礼宾府被装了窃听器的消息曝光后,特区政府发言人拒绝直接评论,只是强调礼宾府约8年没有行政长官入住及办公,近日港府正进行翻新和维修,在保安、通讯、电力及通风设备等方面加以更新。

据香港媒体报道,1997年香港回归后,保安局曾彻底检查及清除礼宾府的所有窃听器,这次发现的窃听器材,应是1997年后安装的。有分析人士称,回归后礼宾府进行过的每一次装修,都可能成为情报人员放置窃听器的机会。

香港知名私人侦探张大伟(前香港警察)透露,这些窃听器是传统的有源窃听器,普遍加装在礼宾府的内墙中,既易于掩饰,又可方便取得电源,供窃听器长期使用。根据他的估算,这些窃听器的接收范围应在300米以上。

共同打造“Q博士”

英国和美国情报机构在另一个领域的合作,就是共同打造“Q博士”。

在“007”系列影片中有一个“Q博士”群,他们是干什么的呢?就是军情六处那些专门为特工研制各种奇思妙想的装备的技术人员。在“007”系列电影中,邦德在白发苍苍、言谈诙谐的“Q博士”的实验室里,永远能够找到他所需要的间谍武器。在《末日危机》中,“007”戴着一副具有夜视和透视功能的眼镜,能先敌一步发现敌人,从而占尽先机;在《择日而亡》中,“007”凭借一款能遥控汽车的手机,每每在危险时刻得以化险为夷。所以在军事专家的眼里,“007”如果离开“Q博士”为他提供的充满奇思妙想的先进装备,他的本领可能就会大打折扣了。

据英国媒体报道,“007”系列影片中“Q博士”的原型,就是英国奎奈蒂斯公司下辖的国防科技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奎奈蒂斯公司是世界最大国防研究机构之一,研发领域涉及航天、国防、电子和信息技术等。

奎奈蒂斯公司的国防科技实验室拥有3000余名科学家,他们堪称现实生活中的“Q博士”。他们精心打造的间谍设备,有的集成了多种世界领先科技,有的把脑筋打在了动物身上,还有的看似平平常常其实暗藏机关。

世界首架太阳能无人驾驶间谍飞机就是奎奈蒂斯公司设计的,预计两年内将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据称,这架可从1.8万米高空拍摄照片的飞机,能在空中停留3个月,向地面传输的照片可分辨约一个巴掌大小的目标。

奎奈蒂斯公司的“Q博士”们还研究了“遥控间谍鼠”,通过将采用纳米科技制造的电极植入老鼠的大脑中,控制它们的行动。这些“间谍鼠”如果装备上小型摄像机和化学探测器,可以在守卫严密的危险地方成为间谍们的尖兵。

“Q博士”们尤其喜欢把间谍工具做成人们司空见惯的物品,像藏有无线电发射器、麦克风和电池的间谍鞋跟,隐藏在纽扣中的指南针和貌似骆驼粪便的伪装诡雷,形似移动电话、钢笔、烟盒、戒指、螺丝刀、腰带扣、首饰坠链、手电筒的微型间谍武器,可谓应有尽有。

为了研制出更神奇的武器装备,英国政府曾以6位数的高薪招募“Q博士”。曾有一则招聘广告明码标出,申请英国国防科技实验室负责人这一职位者,必须具有资深理科或工科背景,以及高级管理层经验。一经入选,这位“Q博士”就将成为指挥3000余名科学家的国防科技实验室最高决策者,享受政府提供的6位数薪水。

电影里,邦德经常使用手表式手榴弹或者隐形跑车之类的新奇设备,而现实生活中的“Q博士”,则带领手下研发出了外表酷似岩石的通讯工具、可抵御火箭筒攻击的轻型电子装甲等。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家公园内曾发现一个代号为“死亡信箱”的岩石状通讯工具。使用它的特工可以用一个外形类似手机的无线电信号收发器,与之交换信息。据称该通讯工具正是由英国国防科技实验室研制的,被俄罗斯情报部门称为“一个科技奇迹”。

在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总部的克格勃博物馆里,收藏着许多苏俄情报部门在与西方的间谍战中获得的战利品,其中有一位俄罗斯“内鬼”向英国情报机构发送情报的CD机,外表乍看起来像一块砖块;有1960年克格勃从击落的美国间谍飞机驾驶员加里·鲍尔斯身上搜出来的钢笔枪、毒针;有安放在靠近苏联空军基地树上的伪装成树枝的间谍装置;有安放在苏联位于莫扎斯克的火箭测试场附近、企图截取信号和数据并发送到美国的卫星上去、像甜瓜一样大的金属圆球等等。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这些五花八门的间谍设备不少都是美国情报机构从“Q博士”手中订购的。被缴获的“邦德武器”似乎在说明,再高明的间谍工具也并不能让“007”战无不胜。

英国国防科技实验室研发出的产品中,也有部分后来转为一般用途,如液晶显示器、碳纤维、红外传感器和微波雷达等。

英国军情六处有这样一群“Q博士”,而在美国中情局也有一群“Q博士”。能装入钢笔或手表的微型照相机、伪装快艇、入水即化的纸,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发明,听上去就像是《金手指》或《糊涂侦探》中的故事情节,但确实是美国中情局特工所使用的工具。

2004年,奎奈蒂斯公司迎来了“业内大腕”——美国中情局前局长特尼特的正式加盟。这意味着英美两国情报合作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特尼特从1997年到2004年担任美中情局局长,经历了比尔·克林顿和乔治·布什两任政府,是美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中情局局长。据英国媒体报道,特尼特将担任奎奈蒂斯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特尼特说:“我尤其感兴趣的是,这家企业的技术有能力满足美英军事和情报人员面临的诸多挑战。”英国舆论则表示,特尼特的正式加盟显示美英两国要在联手打造“Q博士”方面向前迈进一大步。

据悉,奎奈蒂斯公司的顾问名单上还有英国前首相梅杰、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等人。美英两国在保持情报机构的合作方面一直有着“良好传统”,美国对英国的人力情报十分感兴趣,而英国则急需美国的卫星侦察情报,为此两国定期举行情报会议交流政治、经济和军事情报。奎奈蒂斯公司研制的许多间谍设备并不是只为英国情报机构使用的,其中有不少是受美国军方及情报机构委托研制的,而且,奎奈蒂斯公司实际上称得上是美英两国合资经营的。

奎奈蒂斯公司已经在2006年2月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英国国防部拥有该企业56%的股权,另有30.5%的股权由英国政府2003年出售给美国投资公司凯雷集团。该公司上述股份分配被认为是美英情报合作的新模式。

2003年7月12日,美国国会决定授予英国首相布莱尔一枚金质勋章,准备在7月17日布莱尔访美时,由总统布什亲自颁发,为感谢布莱尔在“9·11”事件后对美国反恐战争以及对伊拉克战争的支持。国会参、众两院先后以口头表决的方式通过了这项决议,并计划在他访美时举行隆重的授勋仪式。在最初筹划时,布莱尔这次美国之行被视为一次“真正的历史性访问”,布莱尔将被鲜花、美酒和赞誉之词所包围。访美期间的一个高潮就是,布莱尔将成为继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英国人。

自从独立战争以来,美国国会一直通过颁发金质勋章,对为美国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表示感谢。1776年,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人。美国建国200多年来,约有300人获奖。

但是7月14日,布莱尔却表示要求美国取消对他的授勋仪式。当时布莱尔正被内政外交搞得焦头烂额。英国国内信任危机重重,甚至威胁到他的首相宝座。加上美国中情局的攻击,美英两国情报机关显现反目危机。所以唐宁街10号的发言人不得不宣布,取消在美国接受布什颁发勋章的计划。该发言人解释说,这是因为授勋事宜在美国国内还没有完成程序。不过,这时有些媒体却说,布莱尔可能永远都无法接受这枚勋章了。

美国报纸也对布莱尔冷嘲热讽。当时《纽约时报》就发表文章说:“即使英国抛弃了你,美国还要你!”该文称“布莱尔对美国来说仍然有些利用价值”。

当时,英美两国情报机构间的“口水战”也为布莱尔访美蒙上了一层阴影。时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说,布什在国情咨文中使用的不实情报来自英国,而且当时按中情局的标准衡量,该情报是不合格的,只是出于对英国的信任才未将其放弃。

当时美英攻打伊拉克,本想干掉萨达姆,可没想到当时却不见萨达姆的踪迹,而布莱尔却面临着下台的危险。英国一些议员当时也已向布莱尔发出最后通牒说,如果在秋天之前,还找不到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就请让出首相一职。当时还有许多议员和大臣纷纷秘密与财政大臣布朗会面,英国媒体认为,布朗有可能接替布莱尔的首相职位。

在这种状况下,布莱尔要求美国取消对他的授勋仪式应该是明智的。

同类推荐
  • 走进宁波

    走进宁波

    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一幅幅珍贵的新老照片,集中展现了宁波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活力四射、生机盎然、潜力无限的广阔发展前景。手法新颖,独具匠心,集趣味、意味、回味于一身,集文气、大气、雅气于一体,既蕴涵了宁波磅礴发展的原动力,又体现了宁波人民的自豪感,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汉魏六朝诗鉴赏

    汉魏六朝诗鉴赏

    该书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
  •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老茶客经典闲话

    老茶客经典闲话

    人们爱啖茶,其目的就是聚会:茶馆就是摆龙门阵的论坛,三教九流天所不有,其中精彩在茶水的滋润下汩汩而出。将这些玄龙门阵汇集成册,就是这本《老茶客经典闲话》。老茶客爱啖茶,啖必醉,醉必筛话,姑且听之……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热门推荐
  • 废材逆天:绝色大小姐

    废材逆天:绝色大小姐

    被逐出家族?被全镇耻笑驱赶?成为整个家族的耻辱,这还不止,爹爹不疼,庶妹设计让她身败名裂被逐出家族!很好,庶妹打压,她要让这些愚蠢的人类明白谁才是真正的“废物!”(没有最雷,娘亲不爱,只有更雷,现代特工精英庞飞茹穿越成安宁镇最出名的废物大小姐,雷雷更健康!)
  • 欠你一滴泪

    欠你一滴泪

    “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记住我。前世我一定是欠你一滴眼泪,否则这辈子不会爱的这么辛苦。”于是她跑了出去,将日本人引开,好让他离开。他在逃离时,听到不远处传来几声枪响,热泪盈框……后来在收拾她的遗物时,发现了她的日记,里面画满了他的素描……
  • 35岁之前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

    35岁之前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

    由于所处环境和生活背景的不同,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然而殊途同归,目标都是一样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书收集了大量中外成功人士的例子,并对他们的成功经验加以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了确保你在35岁之前取得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遵照这些法则,一步一步完善自我,你就会逐渐实现你的成功之梦。希望这本书能够伴随您走向成功的殿堂。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小银,我可爱的憨驴

    小银,我可爱的憨驴

    《小银,我可爱的憨驴》娓娓道来的是作者与一头毛驴(小银)齿唇相依的真挚的情感。小银是作者的兄弟,朋友,或者孩子,他们亲密无间。在作者眼里,毛茸茸的小银玲珑而温顺,外表是那样的柔软,软的就像一腔纯净的棉絮,没有一根骨头,唯有一双宝石般发亮的眼珠,坚硬得像两颗精美明净的黑水晶……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剑控天下

    剑控天下

    他因一株长在心脏上的涅槃花,偏引起激烈争夺。他乃百年前的剑圣重生,是否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他有着颗强者的心,有着狠辣的手段,更比狐狸还要狡猾。当二人合二为一时,又将掀起怎样的风波?一剑东来,九霄变天………
  • 樱花树下的咏叹调

    樱花树下的咏叹调

    洛无痕斜靠在她身旁的树干上,修长的双腿交叠,凌妖妖慵懒地坐在地上。一手拿着打开的书,繁茂的法国梧桐树下,一手推推鼻梁上的眼镜。,背靠着树干,微微抬头,眯着眼,看着对面繁盛妖娆的樱花树,丰润的唇微扬着
  • 你迟到了许多年

    你迟到了许多年

    有多久没见你,以为你在哪里,原来你就住在我的梦里,陪伴着我的呼吸。曾经人人都当她是玻璃罩里的玫瑰,童话破灭了许多年,她竟似野草般活到今日。爱,爱,爱……这世间的爱于她而言,曾是阳光雨露、蛋糕蜜糖一样唾手可得的东西。直到剧情瞬间坍塌,星光陨落。他的出现,是她平静生活里的狂雷闪电。梦中纠缠多年的无脸人被赋予五官,却愈加狰狞。一个大信封,果断地断她生计,却又峰回路转,与她合演一场险象横生的戏。她久无风浪的心,开始因一个约定而摆荡。他是何时认出她,或许仍在试?无脸人唇角竟漾出笑意,他向她伸出手,是梦境的接壤,抑或另一段故事的伊始?好多好多年过去了,她都忘了,被那铺天盖地毫无道理的爱包围的感觉。她曾经被宠坏,又跌至谷底。他年少动荡,早已忘却温暖的滋味。终于,在迂回的迷藏中找到彼此,轻轻问一句:咦,好像在哪里见过你?就算世界无童话,如你信爱,废墟中亦能开出花来。
  • 宝宝常见病护理食谱

    宝宝常见病护理食谱

    帮助宝宝快速恢复健康。感冒、咳嗽、扁桃体炎……针对宝宝常见病推荐100道护理食谱,烹饪简单、营养美味,是妈妈必备的宝宝食疗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