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色商店里,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兴致勃勃地盯着一套玩偶,对妈妈说:“啊,是总统先生!”这套玩偶名为“四季”,包括春天植树的园林工普京、夏天钓鱼的渔夫普京、秋天采蘑菇的农民普京和冬天滑雪的运动员普京。
“妈妈,你看,他玩得可真高兴!”小孩子手舞足蹈。
妈妈揉揉女儿头发,温柔地说:“我们也很高兴。”
投票投的是幸福感
“虽然苏联时期经常排队,但冰箱总可以装满食品。盖达尔政府实施休克疗法到普京出任总统之前的这段时间是最艰难的一段时间。那时物价飞涨,一个月的工资买不回几件物品,人们几乎丧失了对未来的希望。”想起那段艰难的岁月,小学校长纳捷日塔女士仍是心有余悸。但凡经历过那段困难时期的人,都曾多多少少地对整个国家丧失过信心。
普京的出现使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当然,他只是一个政治家,而非魔术师,不可能顷刻间摧毁阻挡国家发展的一切阻碍,当然也不可能在4年里解决10年巨变留下的所有问题。但是,国家的整个形势确实因为他的政策发生了改变,老百姓从他身上看到了希望。
在第一个总统任期内,这位政治强人的社会支持率长期保持在70%以上,民众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支持他?
和在叶利钦统治下的1999年相比,2004年年初,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近30%,失业率下降1/3,居民实际收入增长了一半。国库里囤有余粮的同时,俄罗斯还偿还外债近500亿美元,中央银行黄金外汇储备达到840亿美元。
如果说冰冷的数字不能带给俄罗斯人民可触碰的幸福感,那么,超市里和餐桌上的变化则是最直接地反映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在莫斯科,几乎每个街区都有大型超市,货架上摆满了食品和日用品,数量充盈,类别丰富,有时候甚至同一条街道两侧各有一家超市,它们不怕会因缺少客流而倒闭,因为这个城市里的居民已经彻底告别了钱包干瘪的状态。蔬菜市场只有土豆、胡萝卜、卷心菜的年代也已过去,即使到了寒冷的冬天,俄罗斯人也可以在数十种蔬菜中随意挑选。不过,昔日备受青睐的伏特加等烈性酒渐渐失宠,因为人们不需要再因囊中羞涩而选择购买这些廉价商品,优质的啤酒和红酒成了市民的新宠。
在特色商店里,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兴致勃勃地盯着一套玩偶,对妈妈说:“啊,是总统先生!”这套玩偶名为“四季”,包括春天植树的园林工普京、夏天钓鱼的渔夫普京、秋天采蘑菇的农民普京和冬天滑雪的运动员普京。
“妈妈,你看,他玩得可真高兴!”小女孩手舞足蹈。
妈妈揉揉女儿的头发,温柔地说:“我们也很高兴。”
普京不止一次地告诉商人们,希望他们能从2004年1月份开始降价。这样,在3月份总统大选之前,俄罗斯人民将会有足够的时间意识到,他们因为降价而得到的幸福应该归功于谁,然后,他们会把带着虔诚谢意和由衷信任的选票,放进普京的选票箱。
尽管普京以及他的支持者都对连任充满信心,但在2003年12月7日举行的国家杜马选举中赢得胜利仍是极关键的一步。
第四届俄罗斯杜马选举是从上午8点开始的。众多投票点散布各处,但在柯西金大街的物理化学大学的2039号投票点,却格外拥挤。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除了选民,还有各大媒体派出的记者。
在相机镁光灯的闪烁以及摄像机镜头的追踪下,第一夫人柳德米拉郑重地填写好选票,投进了选票箱里。普京却是在片刻的犹豫后才开始填写选票,并花了很长时间才填好。
记者追问:“总统先生,请问您把选票投给了谁呢?”
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好奇普京的答案,因为他们相信,在本次参加杜马选举的10个政治团体中,普京一定会把票投给“统一俄罗斯”,因为这个团体参加选举的口号只有一个:我们拥护普京!
普京的回答却让众人略感意外:“因为我的回答可能会被视作选举前的宣传,所以,我投弃权票。”
即便如此,普京的倾向众人皆知。在当时的选举中,“统一俄罗斯”党获得了2280万张选票,得票率为37.57%,占据了120个杜马席位,而在上届议会中夺取桂冠的俄罗斯共产党仅仅获得了40个席位。
这个以祖国为名的政治集团由此成为俄罗斯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高呼爱国主义、温和民族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坚定地站在普京背后。
俄罗斯总统与议会的对抗局面就此结束,亲总统的政党控制了议会,这对即将参加竞选的普京来说,实在值得开香槟酒庆祝一番,普京连任几乎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赢得杜马选举半月后,“统一俄罗斯”党主席卢日科夫表示,该党派不会推选候选人参加总统选举,而是继续全力支持现任总统普京。“由于总统普京的支持,我们在杜马选举中取得胜利,如果普京不支持‘统一俄罗斯’,那么任何事情都很难预测。”卢日科夫表示,支持普京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因为不论国家处于何种时期,总统都应该代表国家的利益,代表社会的利益,代表人民的利益,而不是某一个党派的利益,现任总统普京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总统就是一块黑板,每一个人都可以在黑板上写下自己对生活的期望,真正能把这些期待变成现实的人,就会赢得人民的支持。
75岁的叶夫根尼娅参加过二战,她的丈夫在战斗中为了保卫国家失去了一条腿。她用颤抖的声音说:“我们支持普京!”因为在他的领导下,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退休金一直在增加,这让他们不必为了生活太过奔波。并且,如果普京成功连任,到4月1日,他们的退休金还将增加130卢布。“你知道,这对于失去工作能力的人来说,简直是上帝的福音。”叶夫根尼娅的丈夫异常激动。
来自乌拉尔地区的乌斯季诺夫是莫斯科大学的三年级学生,他打算把选票投给总统普京。他的理由非常简单:“小时候我经历过非常贫穷的生活,在20世纪90年代,我的家乡仅有几家小小的企业,开工和就业率都非常低,人们没有工作,四处游荡,实在闲得发慌了就会打架滋事。现在,人们的生活正在趋于正常。”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理由:“现在我每个月的助学金增加了一倍!我可以坐在图书馆里专心地学习,暂时不必去打工了。”
在封建时代,俄罗斯平民中有一个传统,如果他们受了委屈,可以给沙皇写信以寻求帮助。在2004年总统大选之前,人们又重拾这一传统,向普京吐露心声——普京连任似乎已无悬念,俄罗斯人民盼着普京在第二任期内帮他们实现更多心愿。
有一对老夫妻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失去了儿子,他们的儿子在随部队从车臣返回的途中遭袭,一边撤退一边回击敌人,打光最后一颗子弹后又手持军刀与敌人搏斗,最终英勇牺牲。遭受重创的母亲病了很久,父亲为了照顾她也失去了工作,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他们还有一个23岁的女儿,全家只有一套狭小的公寓。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我们真想请你给我们的女儿在一栋公寓楼里找一间住房。对我和我妻子来说,你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这对老夫妻在2004年2月19日写下了这封求助信,他们希望并相信普京能够连任,期待他能在第二任期内帮自己摆脱困境。克里姆林宫的工作人员说:“每周会有一万多封类似的信从全国各地飞到总统的信箱,因为他们都相信总统先生能够解决问题。”
是的,俄罗斯人民更希望总统来帮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由自己冲锋陷阵。托尔斯泰称俄罗斯人有一种像蜂群一样紧贴在一起的需求。在人际交往中,很多西方国家遵循理性的、冷静的、个性的骑士风格的生活,而俄罗斯人却无法遏制与他人亲近的愿望。这种对祖国、集体和家庭温暖氛围的看重,使他们对个性生活丧失了好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更进一步指出,俄罗斯人的内心深处具有拒绝个性自由和责任,把权力推给某个人,然后信任他、服从他的需要。
如果说俄罗斯人民在2000年选择普京时还存有疑虑和不安,那么,当他在4年任期内成功塑造了强硬派“实干家”的形象后,人民几乎是出于本能地选择由他继续领导国家。
一个人的选战
总统大选已经进入倒计时,一场竞赛明明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却没有出现临战前紧张的气氛。即使在莫斯科街头,也很少见到游行集会的人群,就连本应遍布全市各个角落的竞选海报也不多见。
因为缺少悬念,这场本该轰轰烈烈的竞选大戏显得太过平静。当其他候选人依然在为竞选做最后的准备时,普京却已经下令解散卡西亚诺夫政府,组建了新政府。一旦竞选尘埃落定,马上就能带领新班子展开第二个任期的工作。
2004年2月24日,星期二,总理卡西亚诺夫正准备出访哈萨克斯坦,两天之后那里将举行欧亚经济合作政府首脑会议。但是,他突然接到总统办公厅的邀请,请他到克里姆林宫与普京会面。
在克里姆林宫的会议厅里,普京坐在卡西亚诺夫的对面,告诉他自己关于让总理和政府全体成员辞职的决定。卡西亚诺夫非常意外,此前毫无预兆,就连26日他将出席欧亚经济合作政府首脑会议一事也已提前知会总统办公厅,现在却突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早在2003年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之后,卡西亚诺夫就向普京递交了辞呈,普京当天并未给予答复。在第二天的例会中,卡西亚诺夫没有准时出现,普京便将会议推迟,和其他强力部门的部长一起等候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工作人员将总理从别墅里请到克里姆林宫。随后,普京挽留卡西亚诺夫,请他至少留任到总统选举后。
此时距离总统大选还有3周,普京却突然下令解散政府。
卡西亚诺夫并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满的情绪。他与普京一起来到白宫,宣布内阁临时紧急会议开始,然后不无遗憾地将本届政府已被解散的消息告知了大家。在叶利钦时代,政府解散就像就餐时换餐厅那样平常,而卡西亚诺夫政府则陪伴普京走过了将近4年。
“在俄罗斯还没有总统为总理辞职而莅临白宫的先例。”卡西亚诺夫平静地说,听不出他语气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感情。
“是的,之前确实没有先例,不过以往会出现类似的情况,都是因为当时有困难或冲突的发生,这次我做出这样的决定却是按计划行事。”普京解释道,“我必须这么做,因为我要提前向人民和舆论介绍新的政府首脑,让他们清楚我对未来工作重点的把握,以及我将以怎样的决心推进所有政策的贯彻实施,这是我的义务。”
当会议结束,卡西亚诺夫政府已经成了普京第一任期里的回忆,而开会时一直坐在普京左侧的维克多·赫里斯坚科成了代总理。
普京并非在仓促之间做出决定,一切如他所说,是“按照计划行事”。他对自己将参加连任竞选毫不迟疑,也对竞选结果充满信心,同时,他还听到了选民的心声,大家迫切地想知道在2004年3月14日之后国家的发展方针,于是,普京就把“发展方针”最直接的执行者请到了台前,这将是致力于改革的高效能的新政府,自然能顺利通过人民的检阅。
普京表示自己将不会参加电视辩论或者使用免费电视广告宣传,事实上他也不需要这些手段,与他“强势领导人”的个人形象相比,其他宣传策略无疑都像泡沫一样。
与普京的强大优势相比,他的对手们却乏善可陈。曾在国家杜马占据多数席位的俄罗斯共产党更令人大跌眼镜,因派系内讧竟然在党内选不出一位各方势力都接受的候选人。无奈之余,俄共只好向农工联盟求助,请他们的主席哈里托诺夫作为本党派的总统候选人。
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是“生活党”领导人,作为获准参选的七名候选人之一,他本来应该是普京暂时的对手,但是,他是抱着成为普京帮手的信念站在赛场中的。“事实真相是,我也会投普京总统的票。我参选的原因是,如果只有普京总统孤零零一个总统候选人的话,那选举就不可能成立了。”这是米罗诺夫参加竞选的理由,这是一位明知会落选但依然兴高采烈的陪选者。
事实上,普京确实需要他的陪伴。2004年只有包括普京在内的7人成为总统候选人,这是俄罗斯开始总统选举以来参选人数最少的一次。最初普京的竞选团队一直非常担心,甚至害怕出现普京一人参选的尴尬局面,而一些反对普京的人士确实也在号召抵制总统选举,呼吁其他候选人退出竞选,把普京一个人晾在台上。
不管整个竞选格局如何,普京依然按部就班地推进着自己的工作。他到楚瓦什亚地区进行访问,到一户刚搬进新公寓的家庭做客,和主人一起在宽敞的客厅里喝茶;他前往远东哈巴罗夫斯克市视察,那里正在修建一条从赤塔到哈巴罗夫斯克的公路干线,这条干线在苏联时期已列入计划,但一直没有落实,现在,普京要去参加其重要通道的竣工剪彩;冒着极地的刺骨严寒,普京亲临北方舰队,并登上在巴伦支海参加军事演习的潜艇,同舰队官兵共进晚餐。
反对派大声斥责这一切都是收买民心的政治作秀,但是,人民却心甘情愿地被总统的亲民温情所蛊惑。民众谈起普京,总是会说:“我们的总统,大概又在路上了吧。”
普京在1999年说过:“有着强大权力的国家对于俄罗斯来说不是什么不正常的事,不是一件要去反对的事,恰恰相反,它是秩序的源头和保障,是任何变革的倡导者和主要推动力。”他在任期内成为这一理念的坚决贯彻者,让自己成了这个国家“强大权力”的代言人。不过,人民很少因为国家权力被人掌控而有怨言,普京的个人魅力在此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大选之日很快到来,71.31%的俄罗斯人愿意将自己的命运再次托付给普京,这次选举中普京获得了4960多万票,比4年前第一次当选总统时多出1000万票。尽管西方媒体对这场克里姆林宫宝座争夺战充满偏见,称“普京开展了一场一手遮天的选战”,甚至嘲讽他“大概只害怕自己的影子”,可俄罗斯人民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把一位值得信任的领导人留在了他应在的位置上。这对整个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
2004年5月7日,这是一个星期五,莫斯科气温宜人,晴空万里,俄罗斯的大片土地,都被温暖的阳光照耀着。
在克里姆林宫内,普京总统的就职典礼即将举行。4年前他已经历过一次,这次的脚本与之前并无太大不同,1700多位贵宾沿着乔治大厅、亚历山大大厅和安德烈大厅两侧的红地毯静静站立。
莫斯科时间正午11点50分,主持人宣布典礼开始。安德烈大厅的金色大门徐徐开启,威严而庄重的仪仗队将俄罗斯国旗和联邦总统旗帜护送入场,随后仪仗兵护送俄罗斯联邦宪法和总统勋章入场。与此同时,由五辆摩托车成箭头状开路,普京的车队从克里姆林宫西南方向的波罗维茨基大门驶入,左转至莫斯科河北岸的克里姆林宫滨河街。普京坐在一辆豪华型奔驰轿车里,他从车窗中望着不断向后退去的风景,对身边的卫队长说:“伙计,我们又重新出发了!”
很快,车队从斯巴斯基大门驶入克里姆林宫,这座大门向来紧闭,只在总统就职典礼时开启。在俄语中斯巴斯基大门的意思是“救世大门”。
莫斯科时间正午12点,穿着黑色西装的总统出现在大厅门口,走过红地毯,踏上宣誓台,把右手放在由蛇皮制作的红底金字的宪法法典上,宣誓就职。
“我宣誓,在行使俄罗斯联邦的总统职权时,我将尊重和维护公民和个人的自由及权利,将依据和维护俄罗斯联邦宪法,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安全和统一,将忠实为人民服务。”
洪亮的声音在金碧辉煌的大厅内响起。普京的妻子柳德米拉穿着一件黑色长裙,站在人群里优雅地笑着。
“我们的后代将为伟大俄罗斯故事中的新篇章而骄傲,那些篇章将是我们共同写就的。”普京以这句话作为就职演说的结束语,言罢,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18门礼炮齐鸣,声音响彻天际。
后来,普京来到教堂广场,像一棵树那样站在那里,像俄罗斯诗人弗拉基米尔·卡斯特罗夫笔下的一棵树:
我站着,如同森林中的一棵树,
灰白地沉浸于一片蔚蓝里,
古老的斯拉夫的花体字镌刻在我的叶子上,
我不能找到比这再好的地方。
绝大多数俄罗斯人民都在庆祝,人民为他欢呼,向他顶礼。整个国家笼罩在强人统治的权威氛围中,这是普京的时代。
“我是俄罗斯人”
那里,在寥廓的海波之旁,
他站着,充满了伟大的思想,
向远方凝视。
在他前面河水广阔地奔流;
独木船在波涛上摇荡,凄凉而孤单。
在铺满青苔的潮湿的岸沿,
黝黑的茅屋东一处,西一处,
贫苦的芬兰人在那里栖身。
太阳躲进了一片浓雾。
从没有见过阳光的森林
在四周喧哗。
而他想到:
我们就要从这里威胁瑞典。
在这里就要建立起城堡,
使傲慢的邻邦感到难堪。
大自然在这里设好了窗口,
我们打开它便通向欧洲。
就在海边,我们要站稳脚步。
各国的船帆将要来汇集,
在这新的海程上游历,
而我们将在海空里欢舞。
《青铜骑士》是诗人普希金献给彼得大帝的赞歌。彼得大帝的青铜像位于圣彼得堡涅瓦河南岸,彼得大帝骑在一匹腾跃的骏马上,双目炯炯有神,远望前方,自信而严厉;骏马象征着俄罗斯,马的后蹄踩着一条象征邪恶势力的毒蛇,喻示着当时阻止彼得大帝改革维新的势力全部被踩于脚下。1782年,为了向世人表明自己是彼得大帝的正统继承人,叶卡捷林娜二世修建了这尊青铜骑士像,并在花岗岩底座上刻下:“叶卡捷林娜二世纪念彼得大帝一世于1782年8月。”
就像这座雕像展示的那样,昔日的彼得大帝冲破了重重阻力,将各种阻碍踩于脚下,才在沼泽里建设了这座城市,并以近乎神祇的力量改变了这个国家。
300年前,彼得大帝到了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他从来没有到过这样的城市,繁荣而兴盛,拥有欧洲人需要的所有商品,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勤劳、富有、幸福。他几乎是在一瞬间就决定了:我要把俄国建设成这样。他说:“设若天假我以年,圣彼得堡将变成另一个阿姆斯特丹。”
相似的许诺在300年后再现,普京说:“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的俄罗斯。”
这是一种相似的信念,亦是俄罗斯人民共同的大国梦想。俄罗斯人的强国梦古来有之,15世纪末,俄罗斯仅仅是一个面积43万平方千米,偏安于欧洲东北一角的一个公国;16世纪统一的俄罗斯刚刚出现时,版图也不到300万平方千米;从16世纪下半叶“伊凡雷帝”扩张到沙俄末期,其面积已扩张至2000余万平方千米;到斯大林时期,苏联已成为唯一可与美国争霸的世界强国。
这个土地广袤、人口稀少的国家之所以能获得迅猛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中央集权。这个国家的人民崇尚强势,但凡在其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无不是强权人物。从彼得大帝、叶卡婕琳娜二世到列宁、斯大林,俄罗斯人被一种特殊的爱国主义和中央凝聚力团结在一起。很多时候,相对于制度而言,俄罗斯人民更加关注人本身,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期待英雄的出现。
这种依赖于强权的性格使他们对政治相对淡漠,但对偶像一样的政治家却充满好奇。当苏联解体、社会分崩离析、动荡不安之际,普京出现了,他将险被肢解的俄罗斯战车重新组装,并着力于恢复昔日的荣光。
在第一个任期过去4个月时候,普京曾在国情咨文中直言:“俄罗斯唯一现实的选择是做强国,做强大而自信的国家。”俄罗斯人民回答:“好!”于是,总统便带着他的支持者们起航了。
置之死地而后生,彼得大帝抱着这样的信念将圣彼得堡从一片沼泽建成了“东方威尼斯”,普京抱着同样的信念,决心重拾俄罗斯的大国雄风。
2003年5月,纪念圣彼得堡建市300周年的活动热热闹闹地进行着。5月27日是纪念圣彼得堡建市的正式纪念日,全城市民放假一周,每天都有几十项庆祝活动。圣彼得堡的白夜通常在夏至左右到来,但今年的“白夜”却提前到来了,因为每天的狂欢都会持续到深夜。
30日,45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来到了莫斯科,参加当晚在康斯坦丁宫举行的庆典活动,普京总统则作为庆典委员会主席,热情招待远方来客。说来有趣,出生于莫斯科的彼得大帝做了圣彼得堡的奠基者,而出生在圣彼得堡的普京成了莫斯科的领导人。
普京像全世界的领袖们展示着这座城市、这个国家的变化,从10年巨变后的百废待兴到2003年的初见起色。为了这场庆典,俄罗斯人用了5年时间筹备,投入15亿美元,这种近乎奢侈的庆祝方式,显然与普京一贯的务实作风相悖,他似乎在向世界宣告:他将像彼得大帝一样,带领俄罗斯重新回归世界强国的行列。
第一任期结束后,他得到了民众的认可,一切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他总是能从城市的广场上或者乡间的公路上,听到陌生人最简单的话语,他们说:“我们相信您,我们依赖您,您一定不要辜负我们。”
带着这样期待,普京开始了第二任期的工作。
过去4年里,普京在政治上对反对派采取怀柔政策,但在打击寡头与腐败方面则不遗余力。“政权党”在国家杜马控制了一半以上的席位,议会成了“隶属于总统”的立法工具,普京的任何法律文件几乎都能在议会中顺利通过,昔日执行机关和立法权力针锋相对的局面结束;由弗拉德科夫为首的新政府像普京的影子一样,普京迈出左腿,他们不会用右腿迈步,这是一个完全听命于总统的技术型内阁。
“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局面逐渐形成,普京的绝对强势地位已经形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未来的治国之路就能一帆风顺。
俄罗斯的经济逐步好转,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但是在偏远地区,一些民众的收入还是很低,甚至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寡头集团仍然控制着经济命脉,虽然向中央权力机关渗透的道路受阻,他们却将势力向地方转移,摇身一变成了地方州长;腐败这一政坛痼疾还未治愈,虽然总统亲自挂帅向腐败宣战,但反扑势头之猛烈让人难以乐观对待;车臣威胁依然存在,分裂势力拒不承认车臣的新宪法和地方政权,恐怖破坏活动时有发生,防不胜防,他们甚至威胁说将不择手段随时发动新一轮恐怖袭击,甚至可能使用化学武器。
若想实现全体国民的大国梦,道路何其艰难。作为一个开明的中央集权论者,普京必然继续靠着强权大势将困难一个个踩于脚下。
经济发展仍然是重中之重。普京在新任期内的规划是实现经济从单纯增长到合理发展的过渡,同时改变依赖能源出口的现状,并开启新的增长点。减少政府对市场的控制,扩大经济活动的自由空间也是普京的工作重点。
弗拉德科夫是前联邦税务警察局局长,被誉为“反腐斗士”,由他出任新一届总理,一方面能保证国家决议得到高效执行,另一方面反腐工作也能有力展开。
普京又签署了一项新的命令,他说,克里姆林宫的权力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决定废除地方政府一把手的选举,由总统直接提名,然后由当地立法机构确认。这样,寡头对地方权力的控制权也将被剥夺。不过,俄罗斯也不得不承担起总统个人权力过大可能导致的专制风险。
1991年以前,很多政府官员办公室里都会悬挂两幅画像,一幅是列宁,一幅是基洛夫。当叶利钦成为俄罗斯的领导者时,官员们纷纷换上了叶利钦的画像。然而,刚刚踏入政坛的普京没有效仿,而是选择悬挂彼得大帝的画像。在当选总统之后,彼得大帝的画像依然挂在克里姆林宫的总统办公室里。
普京的强人风格和强国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的认同。数年之前,当有人发起“你是谁”之类的问卷调查时,多数受访者会回答自己属于某个城市或某个民族,但在普京的第二任期内,“我是俄罗斯人”成了更常见的回答。公民意识的增长与爱国情绪的迸发,都与俄罗斯的逐渐强大分不开。
俄罗斯人应该感谢普京。
上帝太高,总统很近
10岁的小男孩季姆卡·罗加乔夫正在俄罗斯临床儿童医院的学习室里玩得兴高采烈,突然听到走廊里一阵喧哗,似乎有几十种声音在一起喊他的名字:“季姆卡,有人来看你了!”
季姆卡撇了撇嘴,心想:总统先生终于来了吗?
几个月前季姆卡被确诊患了白血病,需要从家乡医院转到莫斯科的大医院接受骨髓移植手术。他非常害怕,挣扎着不肯上路。爸爸安慰他说:“亲爱的季姆卡,等到了莫斯科就能见到普京了,总统先生会请你吃馅饼的!”
怀着和总统先生一起吃馅饼的心愿,季姆卡来到了莫斯科。安顿下来后,他开始每天盼着总统先生的到来。6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俄罗斯日,为了庆祝国庆节,医院里挂满了国旗,季姆卡兴奋地以为普京要来了,结果直到晚上查房的医生来了又走,总统先生也没有出现。
第二天,季姆卡给克里姆林宫寄了一封信,邀请普京到自己的病房“做客”。一段时间过去了,他没有收到回信。每当他向小病友们炫耀总统会请自己吃馅饼时,就会遭到嘲笑,可季姆卡还是握着拳说:“他一定会来的。”
信寄出去后一个月,季姆卡的嘴巴嘟得越来越高,在几乎要对这个“不讲信誉”的总统失望时,他却意外地收到了来自克里姆林宫的礼物——一辆遥控汽车玩具,还有一张贺卡,上面写着:“我们回头见!”落款是“弗拉基米尔·普京”。
2005年8月7日,普京总统终于来了。他穿着蓝色衬衫,灰色西服,打着深蓝色条纹的领带,拎着一个装满馅饼的提箱。
“嗨,季姆卡,来品尝一下莫斯科的馅饼吧!”总统笑着跟他打招呼。
由于化疗,季姆卡不得不理了光头,他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兴奋之余竟羞涩起来。幸好,总统先生非常温和,和季姆卡聊了很多有意思的话题,季姆卡只紧张了一会儿,就恢复了平时的活泼。
后来,普京还换上消过毒的防护服,去了季姆卡的病房,顺便与其他小病人打了招呼。季姆卡把自己在医院比赛中获奖的照片送给了普京,普京则送了他一架小相机作为礼物。
总统先生告别时,季姆卡非常不舍,但他还是像个大人似的说:“您要离开了吗?是啊,您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忙呢,克里姆林宫更需要您。”
普京笑着对他说:“小伙子,让我们握握手吧!”
季姆卡立刻走过去,像个男子汉一样和总统握了握手。
“总统先生的手很大,很有力量,像爸爸的手。”季姆卡很多次谈起这段经历,他说,“莫斯科的馅饼是世界上最美味的。”
去医院探望过季姆卡后没几天,普京又赶往阿尔泰边疆区首府巴尔瑙尔市的一家医院,“笑星州长”米哈伊尔·叶夫多基莫夫因车祸去世,他的葬礼将在那里举行。
这天,一位普通妇女正好去医院探视朋友,巧遇总统。机会难得,她非常想邀请普京来参加儿子的婚礼,于是将一份请柬交给了总统的助手。事实上,她并不认为总统先生会应邀而来,甚至觉得普京或许根本看不到那封请柬。
普京确实没能参加婚礼,但是在婚礼这天,这对新人却收到了一份意外的贺礼。礼盒内是一套精美的茶具,还有一张写着“弗拉基米尔·普京”的名字的贺卡。
“上帝太高,克里姆林宫太远。”人们常常这样说,以讽刺那些高高在上的领导者。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总统先生不仅每天出现在电视新闻里,也会不时出现在民众中间,于是不由得惊叹道:“虽然克里姆林宫很远,但总统先生很近。”
总统很忙,这是毋庸置疑的。他每年有近200次空中飞行,在空中度过的时间超过一个半月,人称“飞行总统”。他每天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上午还在克里姆林宫办公,下午就要飞往欧洲其他国家参加会议,晚上又要到俄罗斯其他城市处理一些紧急事务。一天之中,普京不知要穿过几个时区,但是,在他的手表上,始终是莫斯科时间。他说自己将像一个冰球运动员那样,在总统岗位上战斗到最后一秒钟。即便如此,他总是能抽出时间,给这个国家的人民带来一些惊喜。
住在俄罗斯西部城市沃罗涅日的瓦西里·尼基京已年逾80,他曾在卫国战争中获得“苏联英雄”的称号,在战斗中强渡第聂伯河,参加过解放罗马尼亚和波兰的战斗,攻打过德国的心脏柏林。他在战争年代拿着刀枪与敌人战斗,没想到在和平年代,却要为了拿到退休金与自己国家的官僚斗争。按照政府规定,2006年1月1日开始,老兵们的退休补助得到了提高,其他老兵已经领到了这笔钱,瓦西里却没有拿到。
80岁的老人找到了州退休基金会,却被告知:“是您自己拒绝领取这笔款项的。”没有人向他具体解释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瓦西里上访未果,最后只好给总统办公室写了一封信。
“已经了解此事,并责成州退休基金会解决。”收到这一回复时,瓦西里一点也不满意,一旦问题陷入官僚主义的怪圈,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解决。
但是,几天之后,他意外地接到了一个电话:“您好,尊敬的瓦西里·尼基京!”
这个熟悉的声音让老人一下子呆住了,他虽然从未见过对方,却无数次从电视、广播中听到过他的声音。果然,对方自我介绍道:“您好,我是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
聊天进行了15分钟,普京倾听了老人当年的战斗经历,又了解了他现在遇到的困难。“别着急,我帮您!”电话另一端传来这样的许诺。
“请您再接受我的一个请求吧,总统先生!”
“当然可以,请您讲吧。”
“您能继续参加下一任总统竞选吗?”老人忍不住请求道。
普京笑了起来,他耐心地解释:“您知道,还有很多更合适的人选。不过,能得到您的信任,我感到非常荣幸。”
“他的声音那么亲切,就像战友一样。”退休金问题很快解决了,但瓦西里却时常回味那个电话。
同一年,俄罗斯联邦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的居民戈萨达·察拉耶娃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这一年她整整120岁,成为全俄罗斯最长寿的人,除了家人亲朋的祝福,她还收到了普京总统的贺电。后来,总统办公厅的工作人员又来信询问她有什么心愿,老人回答:“我一生都盼望着能拥有一辆汽车。”
没几天,一辆崭新的奥卡汽车停在了老人家门前。
能够为人民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这在普京看来是幸福的事情,即使人们并不需要他做什么具体的事情,他也愿意和他们在一起。
他会到露天煤矿里和双手沾满黑糊糊煤炭的矿工握手,甚至想下到矿井里体验矿工的工作环境,他由衷赞叹道:“你们是怎么把生产率提得这么高的!”
在外地考察期间,他会应邀到一位农村老太太家品尝她做的醋渍蘑菇,为了避免随行人员吃光老太太的食品,他只开了一辆小小的面包车去。
一位西方记者曾向普京提问:“欧洲媒体称您是欧洲最富有的人,是这样吗?”
普京回答:“是的,确实是这样。不过,他们显然还不够了解我到底多么富有。我不仅是欧洲还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我的财富就是俄罗斯人民两次选择让我领导这个伟大的国家。”
世界上有很多富有个人魅力的国家元首,可他们国家的女人几乎不会公开给领导人写情书。但是,面对那双像有蓝色海水深藏其中的眼睛,俄罗斯的女人们却为普京写下了情诗:
我的男友打了一场架
打得遍体鳞伤
喝得酩酊大醉又沉沦毒海
他令我忍无可忍
我把他从我身旁赶走
如今我想要一个像普京的人
昨天我在新闻上看到了他的身影
他说,这个世界正处于十字路口
他是那么具有说服力
使我下定决心想要
一个像普京的人
一个像普京强而有力的人
一个像普京不酗酒的人
一个像普京不使我伤心的人
一个像普京不会舍我而去的人
这是一首在俄罗斯流传很广的歌曲。一个女孩儿抱怨着自己男友的种种不是,然后大大方方地唱出了自己的心愿——嫁人就嫁普京这样的人。这种大胆的告白就像一封热情洋溢的情书。
俄罗斯人民热爱他们的总统,不仅体现在民意支持率上,置身俄罗斯,随处都能感受到他们对总统的喜爱。中学里的女孩子们把普京的照片摆在写字台上,妇女们随身带着镶有普京照片的钥匙链,小伙子的手机盖上贴着普京图案的贴膜,玩具店里摆放着普京造型的玩偶,以“普京”命名的酒吧座无虚席,用普京照片为封面的杂志很快就会销售一空,扑克牌上印着普京和其他俄罗斯政要的图像,连甜品店里都摆着用巧克力做成的普京总统头像。
在政府机关,墙上悬挂的领导人标准像,从列宁、斯大林、勃列日涅夫换成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后来换成了普京。即使普京从总统改任总理之后,联邦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也没有把悬挂的普京画像撤下来,而其他俄罗斯总理却从未享受过这种待遇。
沃罗比约娃是一位普通女教师,她带领普京的其他支持者创办了一份特殊的报纸——《第三个千年的总统》,报纸上用大号字体刊登了俄罗斯自由诗人涅斯捷罗夫为普京创作的诗歌:
弗拉基米尔·普京,他将俄罗斯复兴,
他善于联合各民族人民。
他是大自然天才政治家,
他对一切的一切都力有所能。
弗拉基米尔·普京,最耀眼的天才啊,
星球上最杰出的人物。
这首诗名为《天才政治家》,是一种张扬的赞美和夸张的膜拜。这种直白而强烈的热情,与俄罗斯的民族性格似乎是相悖的。
在前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眼中,“苦难使俄罗斯人民变得悲观,并富于幻想。俄罗斯人觉得事情只会越变越坏,已经习惯了与不幸为伴。俄罗斯人总是表情庄严、肃穆,凝重多于微笑;心情忧郁、伤感,沉重多于轻松。在俄罗斯人的生活中,总是伴随着沉重和忧伤,而喜悦似乎与俄罗斯人无缘。”
在这种文化氛围下长大的普京,成长于自然气候与政治气候同样严峻的地球北部,他是内敛的、深沉的、不动声色的。人们常说:“俄罗斯人是忧郁的,看看普京的眼睛就知道了;美国人是乐观的,看看奥巴马的笑容就知道了。”即便如此,俄罗斯人民也从来不会吝啬于对普京总统的赞美,他们确实因为这个强势人物的出现感到了由衷的喜悦和幸福。
民众为什么喜悦?普京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GDP逐年递增,民众收入不断增加,股市市值大幅度增长,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社会治安日益稳定,分裂势力得到削弱,国际地位不断攀升。
普京说:“俄罗斯回来了,而我主管这一切。”
俄罗斯新一代的年轻人爱穿西装,爱吃生鱼片,他们拎着手提电脑出入于高级的咖啡馆或西餐厅;而十几年前,他们的父亲连吃黑面包或买包食盐都要排队。年轻的女孩子会花去大半天的时间美甲或美发;而十几年前,她们的母亲无时无刻不在算着怎样才能多完成一些工作。他们大学毕业就开始独立创业,不再像父辈那样想方设法挤进一家工厂或政府机构。他们最大的梦想是成为比尔·盖茨或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