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100000004

第4章 材料的搜集和积累

搜集和积累材料,从时间上来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日常性的搜集和积累,也就是在还没有确定具体的写作目标、写作任务之前的一种平时的“备战”。这样,到了写作时就会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之妙,才少了那“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才能达到“厚积薄发”的境界。另一种是有针对性的搜集和积累,也就是有了确定的、具体的写作目标并开始“打腹稿”、拟提纲之时的突击性的短期搜集和积累。当某一方面的理论认识还不足、不全面、不深刻,还需要丰富时,或者感到某一例证还不充分、不恰切,还要找出更有说服力的例证时,或者在语言表达上感到还“力不从心”,还要斟酌推敲时,就要“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搜集和积累材料。

到哪里去搜集和积累材料呢?著名特级教师王牧天先生在淡到自己做学问、写论文的体会时说:“从读书中获得渊博的知识,从实践或科研中积累和丰富资料。”这就是说,搜集和积累材料的途径:一是渎书学习,二是参加教育教学实践。

第一节  多读书是搜集和积累好方法

读书学习得来的材料虽属于间接材料,但读书是提高作者的理论水平的主要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是论文作者的一个必备条件,不具备这个条件,是写不好论文的。于永正老师在《爬格子》那篇文章中就以自身体会讲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他说:

爬格子有时会感到走投无路,有时会觉得力不从心。这是一个信号,该加油了,该读书了。

茅盾曾说过一句很有见地的话:“光读不写,眼高手低;光写不读,眼低手也低。”

一次,我的一位当校长的同学听了我上的《狐假虎威》课。他对我的教学情感倍加赞赏,邀请我到他学校里跟老师们谈谈这个问题。虽然我再三说我对这个问题没有研究,但他执意要我去。我只好答应两个月后去。正巧,《湖北教育》的一位编辑写信也要求我写这方面的稿件。这位编辑说,他曾在黄石市听过我的课,说我的教态没说的。大凡人都经不住别人抬举,给点颜色就想开染坊。于是决定由“必然王国”朝“自由王国”迈进,认真地研究起“教学情感”来。两个月读了近20万字的资料,作了约1000字的读书卡片。联系自己的实际,边读边思,渐渐明确了什么叫教学情感,良好的教学情感有什么作用,教学中教师良好的情感的表现怎样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等,写了1万余字的演讲稿。我把其中一部分摘出来,冠以《伴随语言的意义及其运用》的题目,寄给了《湖北教育》。

开始,写不下去,感到力不从心时读书;后来,即使写得下去,也要去翻翻与所写文章内容有关的书籍。这样定能受益匪浅。

以写促读,以读促写,这叫“相得益彰”。

于老师就是因为读了那么多的书,再联系实际,才写出了那篇发表在《湖北教育》上“引起极大反响”的文章。

关于读什么书,学习什么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等,以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里重点谈一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无产阶级和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它给我们提供了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如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以及实践第一的观点、事物之间的联系发展的观点等。具体到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论文写作上。更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写道:“小学语文教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关系,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课内和课外的关系,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这里,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是纲,“端正教学思想”是要求,处理好六个关系是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是目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在前言中也写道:“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改革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正确处理智育与德育、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际、教与学、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里明确提出了要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处理好几个关系。我们撰写教学论文,就是要依据上述这些精神,把问题谈得全面、客观、有说服力。有一篇题为《学语言,还是贴标签?》的论文,作者在结合实例谈了“语文姓‘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仍是学习语言”的论点之后,写道:

需要指出的是,强调语言积累与语感训练,并不是排斥思想教育。语言是思想内容的载体,抓了语言教育,学生也就同时接受了思想教育,二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反之,离开了语言教育的思想教育,便只能是架空的形式主义的思想教育。这样的思想教育是苍白的、无力的,因而是不足取的。

这里,强调了语言积累和语感训练与思想教育的辩证关系,使论点更加全面、客观,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如果作者没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

2.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接受新的教改信息。

教育教学理论是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准则和依据,也是我们撰写教学论文的准则和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思想和观点,特别是著名的现代教学论的代表人物的思想和观点等。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除了师范院校有关教材介绍的以外,还有新近出版的书籍如邵瑞珍编著的《教育心理学一——教与学的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等介绍的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如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方法,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陶行知的“教与学合一”的思想,以及瑞士教育家皮哑杰的“认识结构”学说等;现代教学论的代表人物及教育思想,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教育新体系以及与凯洛夫教育思想的联系和区别,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美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与目标教学理论,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与发现法等。

不断接受新的教改信息,写出的论文才能跟上教改的形势,才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价值;否则,将出现无效劳动。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国内外的教育报刊,特别是国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级教研部门、教育科研部门、教育学术团体办的报刊。这些报刊栏目众多、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而且出版周期短、信息新。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把阅读教育报刊看做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种必需。另外,经常参加学术经验交流会,听取学术报告,则是接受新的教改信息、提高认识水平的另一条渠道。

一个论文作者.掌握了上述的教育教学理论,接受了新的教改信息,就会站得高、看得远,写出来的论文就会论点正确并能体现教改精神,论据充分且有说服力。例如,一篇题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一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学习笔记》的论文,由于充分引用了叶老几十年来一贯的论述,论文就显得有较强的说服力。请看开头两段:

1942年,叶圣陶在与朱自清合著的《精读指导举隅》中就提出:“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以下简称《论集》第15页)1946年前后,在《谈语文教本》一文中,叶老明确指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到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论集》第182页)1978年3月,在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召开的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的长篇发言中,叶老又进一步强调:“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论集》第152页)

与此同时,在《论集》的许多文章中,叶老还说过“教材仅是教学之凭借”(第718页),“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第182页),“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锁钥”(第183页),“是写作范式”(第186页),“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第201页)。通过叶老一系列的著作,把语文教材说成是“例子”“出发点”“凭借”“锁钥”“范式”“样品”……都是从性质和作用上对语文教材所下的科学论断。这些说法角度不同,但基本意思是一致的。而“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可以说是这种种说法中核心的观点。

如果作者没有认真学习,能写出这一大段具有说服力的文字吗?

3.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

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分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国家对某一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它规定了该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内容,并对教学方法提出了原则性建议,所以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并经过试验、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与审订以后制定的,所以具有很强的学术性。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的主要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成绩考核和检查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所以具有极强的指导性。鉴于此,撰写教学论文就应紧紧依据教学大纲;如果与教学大纲的精神不符,论文就会失去理论指导价值。

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是教学大纲精神的具体体现。几十年来,我国教材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解放后,关于教材大的改动就有四次之多,每一次修改后的教材都比前一次好,都更加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更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该说,每一套教材都是经过几代教育教学专家反复推敲、修改、精选而成的,从知识结构到编写形式都更加科学合理,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认识都是取之不尽的源泉,都有发掘不完的研究课题。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潜心钻研教材,是每个教师最基本的经常性工作,更是论文作者必须具备的写作基本功。实际上,许多论文一开头就是依据教学大纲来提出论点的。例如一篇题为《重视整体感知效应强化语言文字训练》的论文,开头是这样写的:

新颁布的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这已经成为小语界的共识。但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怎样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个顺序,切实有效地将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仍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这里探讨的是,如何发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综合效应,切实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上,全面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

此后作者分三大段谈了自己的意见,即: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教学现状;②正确认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综合效应;③整体感知阶段语言文字训练的主要途径和形式。

对大纲和教材理解不透甚至出现偏差的教师是写不出好的论文的。请看下面题为《试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动态思维》论文中的几段:

把逆向叙述或展示的问题进行由逆及顺的变化。如:3.6×2.1+3.5×2.4/10.5×7.2

这道题按部就班地进行计算,则既繁琐又容易出错;但若能进行由逆及顺的反向思考,则能迅速口算出来:

原式=3.6×2.1/10.5×7.2+3.5×2.4/10.5×7.2=1/10+1/9=19/90……

有些题目的数量关系较复杂,不明朗,由一般思维方法较难解答或容易解错,如果能用假设法进行动态思维就可收到“删繁就简”、“化难为易”的教学效果。如:供销社运来一批化肥,第一天卖出总数的3/8,第二天卖出余下的4/5又2吨,还剩8吨。这批化肥共有多少吨?对于这类题就不要老是画线段图来解,可通过假设第二天卖出余下的4/5,那么所剩化肥将是(8+2)吨,因而得解:

(8+2)÷[1-3/8-(1一3/8)×4/5]

显然,前一段所列举的“繁分数”内容现行教材已经删去,后一段所列举的分数应用题解答步数已达五步,超出了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样的论文就失去了指导意义。

另外,要想写好教学论文。还要学一些语法、修辞和形式逻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因为这是一个人进行思想交流和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东西。语法、修辞和形式逻辑方面的知识虽然许多教师在走向讲台之前就学习过,但具体到论文写作,还有一个继续学习和实际应用的问题。如果这些方面的问题不解决,写出的论文在段落内容的划分和标题的拟定上就会出现包含、重叠和交叉的问题,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在表达上就会出现词不达意、语病迭出的毛病,使论文失去了可读性。

4.读书学习的方法。

在论文写作之前要学习的内容很多,要接受的信息量很大。但一个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要把这很多的内容、大量的信息全部储存在脑子里是很难的,或者说是不可能的。古人所说的“过目成诵”似乎是一种夸张,像清代大学者纪晓岚倒背碑文的故事大抵也只能是传说而已。怎么办?主要就是读书时要做笔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做笔记最好的方法就是卡片记录。我国当代著名学者吴晗就是靠卡片记录进行搜集和积累材料的。他说:“一个人要想在学习上有所建树,一定要坚持做卡片记录,一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就要如获至宝,准备摘记下来。天才就是勤奋,知识在于积累。”卡片的大小可根据个人情况自己选定,一般来说,多用64开(约13cm×9.2cm)纸,分横翻式和竖翻式两种,上面印有固定的栏目(见下页图)。

卡片记录的优点是便于检索。记的时候,是单片的,然后按类别分别存放;到用时,可以做到“节时捷取”;必要时,还可随时重新分类组合,使研究的问题更精细,更全面。不过,卡片记录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做笔记的另一个方法就是记在本子上。这样做的优点是随身带个小本子,发现可记的东西就随时记下来,比较方便,不易丢失。但笔记本不便于分类保存,时间长了,记的东西多了,需要查找时就费事了。所以很多人是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用:走出办公室,随身带个记录本;回到办公室,再把记下的东西进行分类整理,记在卡片上。

横翻式(从右往左翻)

(正面)

类别__编号__

摘自__作者__

……

(反面)

……

下面再来谈谈记笔记的形式。

根据所记内容的不同、各人情况不同,记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摘录式。阅读书籍报刊时,把个人认为有价值的材料,如写作时可作为理论根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学论方面的重要原理和规律,格言警句,名人名言等,原原本本地抄录下来,不能有遗漏和差错,以便于写作时引用。

(2)提要式。有些内容不一定要按原文摘录,可提纲挈领地记下原文的要点。如先写出小标题,然后用自己的话去概括原文中的思想观点以及主要论据等。

(3)心得式。阅读书籍报刊时不但记下要点,还加上本人对原文的认识,包括赞同什么、不赞同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补充等等。

(4)索引式。指边阅读,边分类记下书籍、报刊名称,以及期号(出版日期)、页码(版别)、作者等。这样做的优点是省时省力,便于查找,但使用起来还要翻阅有关的书籍报刊,特别是当办公条件还不十分优越(如面积小,书橱少,书刊分类管理不规范等)时,翻找较为困难。

在通过阅读报刊积累资料时,除了记笔记外,还有较为简便的方法,就是剪报。把个人认为报刊上的某篇文章或某篇文章的某段剪下来,分类贴在各个本子上,既省时省力,查找起来也方便。但这样的报刊必须是个人订阅的,集体公用的报刊不宜剪。

第二节  多参加教育教学实践

搜集和积累论文写作的材料,除了读书学习之外,另一个途径那就是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是论文写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一段话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很难想像,一个没有参加过教育教学实践的人能写出好的教育教学论文来。

1.在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

(1)要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并通过实践来丰富理论。教育教学中做某一件事,进行某一项尝试,都应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或者反过来说,都要符合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精神。只有这样的实践,才是主动的、自觉的、积极的,而不是想当然的、主观随意的、盲目的。这样的实践,才有搜集和积累材料的价值。比如,一位特级教师在上语文课时,展开了一幅图画,要求学生参照课本上的写法做想像性叙述。因为这个练习有一定的难度,开始指名热情高的学生练习,说得很好;然后指一名半举着手的女生来试试,结果是结结巴巴说了半句就说不下去了。这时,教师不但不责备,不催促,也没冷漠地叫她坐下,而是亲切地鼓励她,让她别紧张,可她还是说不下去。最后教师给她开了个头,让她接下去说,结果她顺利地说下去了,越说越流畅,越说越精彩。这位教师之所以这样做,是有充分理论根据的。首先是符合素质教育的理论,柳斌同志在《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中指出:“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其次是符合现代教学论,如布卢姆的学生观就认为,提供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帮助,95%(5%的优等生加上90%的中等生)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看,有了上述的实践和理论认识,再加上个人体会,一篇论文或某一段论文的材料就备齐了。

(2)在实践中要有创新精神。在教学实践中,不但要重复别人做过的试验,更重要的是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试验,或者做别人做还没有做成功的试验。这样,就会体验到别人没有体验过的感受,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总结出别人没有总结出来的经验,由此写出的论文就会是说出别人想说但还没有说出来的话,或者说出别人还未说得那样全面、深刻的话。比如,多数教师在指导、评改学生造句时,就是对的打“√”、错的打“×”,把不通顺的句子改为通顺的;讲评时表扬几个好的,或者对一部分学生进行面批,当面指出错误……可有一位教师对此进行了创新。他在批改学生用“……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进行造句后,选择了有代表的两组,一组是:

放学后,我一回到家就丢下书包玩起来。

我一进游戏厅就有精神。

我一摸书本就头痛。

我一看到妈妈做的菜不对胃口就不高兴。

……

另一组是:

放学我一回到家就帮妈妈做家务。

我一看到同学有不会解答的问题就主动给他讲。

过十字路口时,我一看到红灯就停住脚步。

我的爸爸是司机,他经常说:“司机开车一喝酒就容易出事故。

……

这位教师把两组句子展现出来后问:“这两组句子哪组好?为什么好?”学生一下子就悟出了第二组好,原因是内容有意义,能给人以启迪,使人受到教育。这样,做第一组句子的学生很快地改正了自己的不好的造句。有了这样的实践,联系到教学大纲中“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精神,一篇教学论文的材料就准备好了。

(3)实践中要勤于思考。古人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这说明思考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思考如同牛吃草后还要反刍,只有经过反刍才能消化吸收。如果在实践中不思考,实践再多,收益也不会很大。不少人在讲台上站了几十年,可以说得上有实践了吧,但要让他谈谈教学经验,仍然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即使说出一点,要么是零零碎碎,要么是浮浮浅浅。这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实践时不善于动脑筋进行思考。上面提到的苏霍姆林斯基“晚上,则整理笔记,思考白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魏书生在日记中“写个人所思所感”,都足以说明他们在实践中是积极进行思考的。通过思考,对实践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成功的储存起来,不完善的再进一步实践。

2.集累材料的途径

(1)从备课的实践中搜集和积累材料。备课是教学系列活动的开始。在备课中,要研究教材,要研究学生,要设计教学过程,要编拟教案(课时计划)等。在研究教材时,要理清知识的前后联系,要找出教材的编排特点,要明确教学的知识要点,还要考虑知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等。这一切研究思考过程,体现着教师脑力劳动的成果,特别是教研组进行集体单元备课时,许多人发言说课,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就会达到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的目的。如果把这些成果记录下来,就是一些很有价值的论文素材。笔者写的《突出联系加强对比一谈义务教材(人教社版)第三册简单应用题的编排及教学》论文,就是根据在学习研究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时记录下的大量笔记(卡片)整理而成的。下面是论文结合“大纲”谈“教材编排”特点的一段: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义务大纲)指出:“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或法则,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辨析,帮助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要重视经常性和阶段性的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和小结……”本册对五种简单应用题从知识间所呈现出的纵和横的联系上作了五次整理和对比:第一次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与“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的对比(第9页例3)。由于这是体现两种不同分法的除法问题,所以可以看成是知识间横的对比;第二次是上述两种除法应用题与“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的对比(第12页“整理和复习”第4题),这可以看成是知识间另一个层次的横的对比;第三次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除法与乘法应用题的对比(第21页例5),这乜可以看成是知识间横的对比;第四次是“求相同加数和”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两种乘法应用题的对比(第30页例3),这是知识间由浅入深的纵的对比;第五次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三种除法应用题之间的对比(第32页例5),这也可以看成是知识间纵的对比。以上对比关系可以列表表示如下:(图略)

文章开始引用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两句话,是在边研究教材边对照大纲时摘记下来的;文中所列表格是在研究教材时分五次设计,最后加以综合形成的,即第一次设计出右上角对比表,第二次设计出左上角与右上角的对比表,第三次设计出右下角与左下角的对比表,第四次设计出左上角与左下角对比表。最后一次设计出右上角与右下角对比表,并综合起来。如果没有边研究、边学习大纲和教材时随手记录下来的这些材料,就不会列出这个综合对比表,也写不出这一大段文字,也就完不成整篇论文的写作了。

(2)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搜集和积累材料。课堂教学是教师最基本的又是最丰富的实践活动。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改革的措施和结果等最终都集中体现在课堂上。教师随时记下的每一堂课个人感触最深的东西,包括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即通常所说的“教后记”,是撰写教学论文最宝贵的材料。具体来说,“教后记”可记录以下内容:一是从整体上看教学完成的情况,既包括时间安排是否妥当,是宽裕还是不足,原因是什么,也包括实际教学效果与备课有无差距等;二是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如课堂中的哪个问题提得富有启发性,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哪个问题由于提法不当学生不容易理解等;.二是从学生方面考虑,对课堂上学生提出来的或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如哪个是个别的,哪个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哪个是课前教师未预料到的等;四是实验演示成功与失败的情况,找出原因是什么,哪些需要完善和改进等。下面先来看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教《小交通员》后写的教后记:

这一课我是采用“变序法”教的,如一开始抓住“随机应变”这个词,先讲什么叫“随机应变”,再让学生读书、思考并回答欧阳立安是怎样随机应变的。效果较好,重点很突出。可是,回过头来处理一、二两段时,太不简洁,又把重点淹没了。变来变去,把自己变混了。其实,一、二两段写的是立安之所以能随机应变的基础,即原因。这两节读一读,点一点就行了。

于老师课上得好,文章写得好,与他平时善于积累写作材料、课后进行反思并写出教后记有着密切关系。下面再摘录几篇其他教师写的教后记:

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我出示图后问:“为什么房屋的梁架要做成三角形的?”学生×××回答:“下雨时容易往下流水。”我立即判定“不对”。让另一个学生×××回答,那学生说:“不容易变形。”我马上判定“很好”。课后想来,第二个学生回答了我想要他回答出的意思,投到我的“心坎”上,肯定了他的回答固然可以,那第一个学生的回答也不能说无道理呀!房顶是平平的,流水当然不畅。人家是从另一个角度(叫物理学的角度吧)来回答的,我要求的是从数学的角度来考虑的。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到底如何处理呢?也就是说,既不挫伤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能把学生的思路引到课堂教学的要求上来,是值得下一步很好地研究的问题了。

这里,发现了问题,至于怎样解决还未来得及考虑,但发现就是很宝贵的了。

以前教学《水的净化》一课,进行了下面实验:在一杯混浊的水中加入明矾,搅拌,静置,观察水有什么变化。当水渐渐变清时提问:“水澄清了吗?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当然能回答出来r-h于放入明矾,能使水净化的结论,但总有一部分学生情绪茫然,似乎感触不深。今天这堂课我作了改进,搞了一个对比实验:在同样大小的烧杯中放入等量的混浊水,然后一个杯子里放明矾,一个不放,然后同样搅拌,同样静置,过了一会儿,加明矾的烧杯内的水变清了,不加明矾的烧杯内的水仍混浊。这时就发现全班同学神情贯注,当老师提出问题时,要求回答的积极性也特别高。

经常写教后记,从长远的观点看,是为撰写教学论文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就是从短期看,像上面的教后记,如果稍加整理,就是一篇很好的教学随笔。现在许多教育报刊都辟有诸如“一事一议”(见《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随笔”(见《小学语文教师》)、“来自教改第一线的报道”(见《山东教育》)、“一得之见”(见《教师之友》)等栏目,就适合发表这样的论文。请看下面一篇题为《一个“小动作”引起的思考》的短文:

在教“商不变的性质”(六年制第七册《数学》)时,我出示了一组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10倍、100倍、……商不变的式子,让学生观察思考变化规律。几分钟后,学生虽然讲出一些变化结果,但并不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理解“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内在联系。于是,我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探求“商不变性质”。讨论和往常一样热烈。我忽见一男生比划到别人头上去了。我责令他站起来,他却慢条斯理地说:“我联想起他的脑袋……所以,他长大了仍然同像,只是骨骼有了交化。我看这与‘商不变’相似。”“什么?!”我惊诧极了,全班同学都领悟地点起头来。很明显,这是跨界性的知识迁移,这位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帮了我的大忙。

我顺水推舟,马上引申到“放缩照片”上去,改变了我原先的教学思路。我对比讲解:当照片扩(缩)时,身体各部都必须同倍地扩(缩),否则人体和面貌就会改变。联系到列几个除法算式,学生悟出“被除数”、“除数”好比人体各部位,要使人体面貌(即商)不变,就必须将人体各部位(即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一类比既形象又风趣,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商不变性质”的含义。由此我体会到,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捕捉学生的一些灵感,使之为教学服务,能更生动、更准确地推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高教学效果。

看,这种“一事一议,”有事例有论点,短小精悍,耐人寻味。

总之,写教后记应记下的是具体的事实及由这些事实而产生的正确而恰切的认识,要忌空泛的议论和笼统的叙述,如:“今天这堂课上得很顺利,学生回答问题很踊跃”,“这堂课我充分运用了电化教学的手段,学生由具体的形象很快明白了算理”,“这堂课我充分采用了启发式教学.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些认识并不是不对,但太空泛。这样的教后记对撰写论文就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另外,写教后记要及时,否则,稍纵即逝,过不了多长时间,课堂上的具体情节就会淡忘,想写,也写不出来了。

(3)从听课、评课活动中搜集和积累材料。听课、评课活动,是个人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去认识别人的实践活动,当然会看得更“清”。听课、评课时会发现许许多多别人的长处,可供自己学习、借鉴和参考;也会发现别人讲课中出现的问题,使自己引以为戒。特别是在听完课再听别人对这堂课的评课,大家各抒己见,八面来风,会使自己受到更多的启发。如果遇到水平较高的人评课,结合实际会有理论上的阐述,这样既“务虚”又“务实”,就会产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如果将这些记录下来,那是十分有价值的东西。下面抄录一位教师写的听后记:

连续听了三位老师讲的同一内容的课《分数乘法应用题》(义务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第2节例1、例2),杨老师讲得较好,主要是对教材理解深,进行了两次比较。

例2教学后与例1比较,先认识不同点,即例1是直接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例2则是通过比较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但它们都是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都用乘法计算。例2扩展题教学后与例2比较,先找出不同点,如例2是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真分数),扩展题则是求单位“1”的几又几分之几倍(带分数)。但在计算时,要把带分数转化成假分数,还是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还是用乘法,这是相同点。这样,就把分数乘法应用题与整数乘法应用题统一起来了。

像这样的听后记稍加整理,就是一篇短小的论文。再看下面一篇题为《从一句问话谈起》的论文:

最近连续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授课内容都是:光明玻璃厂,10月份生产玻璃20 000箱,比9月份多生产了1/3,9月份生产玻璃多少箱?老师在讲例题时,都让学生先尝试画图,理解题意。接下来,老师A这样问:这题把9月份生产的箱数看做“1”,谁能从图上可以看出10月份生产的箱数相当于9月份的几分之几呢?学生回答后,老师启发:这个题用方程如何解呢?……

老师B这样问:“我们刚才在画图时已经知道,这里的‘1’和‘1/3’所表示的意义,那么谁能具体地说一下,图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一阵过后,答案出来了。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了以下三点:(1)9月份的1/3专是10月份比9月份多生产的箱数。(2)9月份的(1+1/3)是10月份生产的箱数。(3)9月份的(1+1/3+1)是9,10月份生产箱数的和。这时老师进一步启发:“结合题中的条件,我们应选择哪个数量关系呢?为什么?”……

这两节课之所以有如此不同的课堂效果,细想起来还是从一句问话上引出的。前者的问话,把学生的思维拘束到单一的轨道上去,而后者的问话,却留给了学生主动探索的余地,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实际上,怎样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观念,是让他们多方面的探索,还是指定一条路让他们走,也可以说是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吧!这再一次提醒我们,更新观念,深入钻研教材、教法,抓住关键设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很显然,这是一篇根据听后记整理而成的论文。

有时还可以直接以“听后记”的形式写成论文。《小学数学教师》1987年1期发表了李××老师的《“百分数应用题”听课记》,文章的开头是:

王×老师在××市小学数学“教学百花奖”竞赛中上了一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新授课,听了颇有收获。她较好地解决了在“求一个数是男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渗透统计思想的问题。现把这一堂课简介如下。

接下来,文章抓住王老师上课过程中的“闪光点”,边叙述边评论,包括如何由旧知到新知、如何突现知识重点、如何攻破难点、如何设计巩固复习等。

(4)从布置、批改作业以及成绩考核中搜集和积累。下面抄录一篇教师在批改作业后写下的笔记:

今天教学约数、倍数之后,我在一本参考书上找了一道题让学生做:

42人植树,把他们分组,使得每组人数相同。可以分为几组?请一一写出来。

交上来的作业,大部分答案是:2组,21组,3组,14组,6组,7组。还有一学生多写了一组:42组。这个学生答得对不对?我拿不准了,需要去请教教研组的老师。

语文教师讲究写“下水文”,我看我这个数学老师也得做“下水题”了,不然自己不会做怎么行?

同类推荐
  • 实用政务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实用政务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本书从九个方面介绍了制定策划方案写作、广告文案策划写作、企业内部管理策划写作、经营目标及方针策划的写作、市场调查策划的写作、经营战略策划的写作等内容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以民国初期的社会史实为背景,披露了上自官府衙门,下至妓院赌场中各色人等唯利是图、营私舞弊、为非作歹的种种丑恶行径,可谓是广言民国时期的民俗流弊。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 做个幸福的文字工作者

    做个幸福的文字工作者

    几番增添,越来越有点自传的意思了。其中有自己的检讨,当然说不上是自我解剖,更不敢说是老实人的宣言书。但是,热爱、老实、讨论、比较几节写得都较充分,对毛泽东和鲁迅谈也较多,引用也多,以至有朋友建议删削一番。
热门推荐
  • 绝版丫头闯学院

    绝版丫头闯学院

    她,幕霓儿堂堂一贵族千金订婚是何等大的事情,却不想订婚当日就遇见逃婚遭人遗弃这档子丢人的破事!聪明如她,骄傲如她。漂亮可爱的霓儿小姐无论她再好的脾气也终于火了。“洛圣希,你有种,等着姑奶奶我代表宇宙去消灭你!!”“什么?女扮男装!”好吧,只要能整到那渣男,就算再大的挫折她也能忍受!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没有整到洛圣希,自己却惹上了另外三个恶魔,而这三个恶魔竟然是……接下来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女扮男装的女主什么时候身份被揭穿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桥上的新娘

    桥上的新娘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魔王在路上

    魔王在路上

    女魔法师卡瑟琳意外进入地下世界的封印之地,与封印万年的地狱魔王的灵魂相融合。为逃脱魔王宿敌恶魔大领主的追杀,女法师迷失在神秘的地下世界。自此,新生的女魔王踏上了寻找归路的旅途。异世大陆,奇幻探险,女法师卡瑟琳的魔王之路。新书《末世之虚拟主宰》已经发布,科幻题材,欢迎大家继续支持!
  • 嫡女恶妾

    嫡女恶妾

    蓝雨薇从没有想到过,她身为京三品官嫡长女,因为父亲惟难,她竟然落到要与人为妾的地步。且对方还是个商户之子!更没有想的是,有着血缘之亲的伯父和叔叔,会使出那样卑劣的手段来对付她和她的亲人。你既无情便别怪我不仁义。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既然要做,那就做到最狠,绝不给你还手卷土重来的机会。为了母亲,为了幼弟,即便是被人说成心如蛇蝎,那又如何!****妾,妾又如何?古往今来,居上位者哪个不曾忍辱含辛!主母柔弱太太精悍族妹玲珑族兄强悍……斗吧,所有的魑魅魍魉妖摩鬼怪都不足惧。只是……小王爷:“蓝雨薇,你是京三品官嫡女,做皇子妃的命,怎么能与人为妾?跟我走,我许你正妃之位!”林鹤轩:“你既入了我林家的门,就是成了灰,你也还是林家的女人!”
  • 无尽宝术

    无尽宝术

    一个落入深渊的少年,一个超越轮回的至尊。一个为爱追寻的奇才,一个不弱于人的阎罗。阴阳,三才,八卦,金乌,雷道仙术,溺水之道,每一个宝术随手而来。妖山碑,人河石,巫殿碑,魔神树,每一件至宝伴随左右。这是一个名叫楚南,强势无比的传奇。以无尽宝术为道,话无尽为至简,以至简衍无尽的传说。
  • 24校拽女斗邪少

    24校拽女斗邪少

    她,圣殿依是堂堂圣家的掌上明珠。但却因为太过玩略而被23所学校退学。本想在第24所学校好好待着的,可那个叫宫梓夜的家伙却偏偏和她对着干,还污蔑她撞人。现在好了,她彻彻底底变成“24孝女”了。可这家伙竟然还阴魂不散,她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宫梓夜,你以为你叫宫梓夜就是公子爷了吗?你去死吧!”
  • 黑帮老大

    黑帮老大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

    主人公克利斯朵夫6岁就在乐坛上崭露头角,11岁担任宫廷乐师,并成为引人注目的青年音乐家。他正直、勇于反抗。这使他的音乐生涯充满了坎坷和不幸。世俗的偏见、权势的压迫、舆论的抨击,使他成为孤独的反叛者。在异国他乡,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以勇敢和乐观的态度面对逆境和挫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寒假

    寒假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