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700000002

第2章

叠字妙无穷

从商周铜器铭文“子子孙孙永宝用”开始,各种文体里都使用过叠字。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共有305篇作品,其中使用叠字的就有200篇,如“关关雎鸠”、“习习谷风”、“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等。

叠字在诗词中的运用,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叠字的位置来看,有叠在句首的,如曹丕的“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杂诗》);有叠在句中的,如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有叠在句尾的,如杜甫的“朔风鸣淅淅,寒雨下霏霏”(《雨四首》)。从叠字的字数来看,有一句叠一字的,如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有一句叠两字的,如郑燮的“水流曲曲树重重”(《潍县竹枝词》);有一句叠三字的,如吴融的“一声南雁已先红,槭槭凄凄叶叶同”(《秋树》);有两句互叠的,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白头吟》);还有一句连三字或四字相重叠的,如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蝶恋花》),陆游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钗头凤》)等等。

在诗词中巧妙地运用叠字,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李清照的《声声慢》,连用七组叠字,历来为人所称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14个字,极为细腻地表现了她那百无聊赖、愁苦哀伤的心情。直至清代方有女词人双卿写了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尚可与之匹敌。词曰:“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全词用双字24叠,写尽自身凄凉,情哀词苦,怨而不怒,幽深婉曲。

妙用叠字,有助于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相当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容颜丰美、妆饰艳丽的妇女形象。在戏词中,叠字也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京剧《空城计》中,诸葛亮“等候司马到此谈、谈谈心”和“你就来,来,来,请上城楼听我抚琴”的唱词很传神地表现出了镇定的心态。

妙用叠字,有助于增强诗词的音律美。白居易《琵琶行》用叠字来描写音乐,绘声形象,拟音传神,十分绝妙:“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妙用叠字,有助于生动形象地描景状物,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杜甫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另外还有一种叠字诗体,就是运用同字反复的修辞手法创作出来的一种诗体。

古诗与科学

在浩瀚的诗海中,一些优美的诗篇,不仅使我们获得艺术的享受,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和了解世界,获得宝贵的科学知识。

具备诗一般的丰富的想像和耐人回味的农谚俯拾即是:“栽树无时,莫让春知”,“月亮胭脂红,无雨即是风”……像这些农谚,既闪烁诗情之华,又蕴含科学之实,世代相传,堪称简洁而凝练的科学诗。

科学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而诗人往往只凭直觉,诉诸形象,用诗的语言去表达,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是诗人在风雨中凝神观察动物在特定条件下的运动形式;许浑的“鹤鸣山欲雨,鱼跃雨多风”,真不妨称为诗的气象图。

王维的一首七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重阳曲,成为千古绝唱。茱萸又称茶辣、越椒,为芸香料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的果实,因含有挥发油,故气味芳烈,古人认为佩茱萸可以防疫免灾。现代药理证明:吴茱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浓杆菌、结核杆菌及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一句唐诗,内含着多么丰富的医药学知识。

还有人认为晚唐诗人胡玢的题为“桑落洲”的五言律诗,整篇讲河流的地质作用。诗曰:“莫问桑田事,但着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河涨未休。相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帝王文才

封建时代的皇帝会热爱文学的很多,而能写作佳作却很少。当然,也有一些帝王的佳句至今尚脍炙人口。

汉高祖刘邦过沛时所作的《大风歌》和对戚夫人唱的《鸿鹄歌》是汉代初年真正保留下来的少有诗篇。汉武帝刘彻爱诗,所以设立乐府,广采民间诗歌,至今汉书艺文志能保留314篇诗歌,不能不说是汉武帝的功劳。他所作的《李夫人歌》:“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十分哀婉隽美。

魏、晋时期著名皇帝诗人是魏文帝——曹丕。曹丕诗歌现存约40首,代表作是《燕歌行》。全诗哀婉动人,催人泪下。还有几篇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如《上留田行》,反映了社会上“富人食稻与梁”、“贫子食糟与糠”的贫富不均现象。另一首《艳歌何尝行》揭示了贵族子弟“鞍马馺馺、往来王侯长者游”的寄生生活。

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诗人。《全唐诗》共编他的诗69首。唐初诗坛盛行君臣唱和,赴宴酬咏之风甚炽。唐太宗有一次在洛阳宫饮宴群臣,即席赋《尚书》诗:“纵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减身资累恶,成名山积善。”认为名君治世积善,可以及时行乐,流露踌躇满志神态。魏征当即赋《西汉》诗,进行讽谏:“夜燕经栢谷,朝游出杜原,终籍叔孙礼,方知天子尊。”唐太宗听后高兴地说:“魏征每言,必以礼约我。”君臣赋诗能联系实际、自我教育和互相帮助,这是文以载道的典范。

南唐最后的一个皇帝李煜,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章,无不擅长,有同他父亲的词合编的《南唐二主词》传世。即位后,外则宋兵压境,内则人心离散,没有励精图治,而是纵情声色,最后成了亡国之君。在囚徒的生活中,他的词作一是表现眼前的孤老无告,二是在回忆往昔繁华中表现自己的悔狠,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文学史上被人们广为传诵的名作。可以说南唐后主词是历代帝王诗词里艺术成就最高的。

宋太祖赵匡胤也很喜欢读书,有时也吟诗作赋。《唐溪诗话》曾载有他的《初日》诗:“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赶退群星与残月。”又有“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句。意境开阔,气魄雄伟。

明朝皇帝也大都能诗,朱元璋从小要饭,没有读书,起义后收容了大批文人,朝夕讲经述史,不但懂得儒家经义,并且还能做诗和批评文学作品好坏了。朱称帝后有一首《菊花诗》颇有名:“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征东至潇湘》诗:“马渡沙头苜蓿香,片云片雨过潇湘,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

真是诗如其人,既豪放,又略带风韵。还有一首咏《雪竹》诗:“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立意新颖,气魄宏大。据传有一次登朝,诗兴勃发,要与大臣们以雄雉为题,各赋一诗,众臣哪敢争先,齐道万岁先赋。朱元璋提笔一挥写道:“鸡叫一声撅一撅,”众臣见之,无不内心暗笑;朱元璋又写了第二句:“鸡叫二声撅二撅”,大臣个个内心叹息:“这是什么诗?”接着笔下跃出:“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满朝大臣齐声惊赞:“万岁有力挽狂澜之术!”

清康熙帝《瀚海》曰:“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平。”记载了康熙三十五年诗人第二次亲征噶尔丹叛乱的情况,气象雄浑,极富光彩。

历代帝王中写诗最多的是清乾隆,做诗约4万首(一说10万首)。

帝王诗词是一份宝贵的文学遗产,今人武原研究帝王诗词有年,先后有《帝王诗词名作漫话》、《君主的心声》问世,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一字师

所谓“一字师”,就是改正一个字的老师。相传,唐朝齐己和尚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请教当时的诗人郑谷,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听后下拜曰:“我一字师也。”宋人陶岳《五代史补》中的这一记载,被许多人认为是最早的“一字师”故事。

在古代诗坛上,这类“一字师”的故事不胜枚举。宋代萧楚才知潥阳县时,张泳(宋真宗时的吏部尚书)当时做知州。有一天,张泳召见萧楚才,萧楚才见桌上有一绝,其中两句是:“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煞老尚书。”萧楚才改“恨”为“幸”,并对张泳说:“与公全身,公功高位重,奸人侧目之秋,且天下一统,公独恨太平何也!”张泳虽为知州,却称萧楚才为“一字师”。另据清吴景旭《历代诗话》记载,元朝蒙古族诗人萨都剌有诗曰:“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时人皆道佳,唯有山东一才子提出意见,说这两句诗意不错,但“闻”和“听”失之重复;要是将“闻”改为“看”,岂不更好!萨都剌心悦诚服,拜称为师。

清代龚炜撰《巢林笔谈》中,还有关于“半字师”的记载。清代东海有一闺秀,写了一首题为《兰菊》的诗,诗中有这样的句子:“为爱南山青翠色,东篱别染一枝花。”进士出身的龚炜看了,觉得诗句好是好,就是诗中的“别”字用得有些生硬,于是删去其侧刀,使原句变成了“东篱另染一枝花”。龚炜只改了半个字,故人称“半字师”。

现代史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以小朋友为“一字师”。抗战时期,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学校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查封期间,孩子们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开展互学活动。他深受感动,立即写了一首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生在。”有个女孩子对此提出不同意见:“我看改为‘小孩主动教小孩’,更好。”陶行知一听,惊喜照改。在另一首诗中,陶行知写道:“读了书,不教人,什么人?不是人。”一个小孩建议把“不是人”改为“木头人”。陶先生连声说改得好。以后,他常对别人提起此事,而且总是感慨地说孩子们是他的“一字师。”

奇妙对联十七种

拆字例1:“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此木”合为“柴”;“山山”合为“出”;“因火”合为“烟”;“夕夕”合为“多”。例2:“妙人兒倪家少女;搞弓长张府高才。”例3:“张长弓,骑奇马,单戈合戰;種重木,犁利牛,十口为田。”例4:“户羽石皮,湖北先生摇破扇;革圭不正,江南女子靸歪鞋。”“户羽”、“石皮”是“扇”和“破”的拆字,“革圭”、“不正”是“鞋”和“歪”的拆字。例5:“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谐音例1:“因荷(何)而得藕(偶);有杏(幸)不须梅(媒)。”例2:“师姑田里担禾上(和尚);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例3:“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上联缺“一”,“衣”是“一”的谐音,即缺衣;下联少“十”,“食”是“十”的谐音,即少食。横批意为没有东西。

回文例1:“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反过来为:“天连碧树春滋雨,地满红香花送风。”例2:“柳如是如柳;华来士来华。”例3:“秀气云山云气秀;山青霭秀霭青山。”

叠韵相同或相近音的字紧挨在一起。例1:“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例2:“嫂扫乱柴呼叔束;姨携破桶叫姑箍。”例3:“屋北鹿独宿;溪西鸡齐啼。”

异字同音例:“天上星,地下薪,人中心,字义各别;云间雁,檐前燕,篱边鷃,物类相同。”例二:“饥鸡盗稻童筒打;暑鼠凉梁客咳惊。”

同偏旁部首例1:“泪滴湘江流满海;嗟叹豪啕哽咽喉。”例2:“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

数字例1:“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幅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例2:“一叶孤舟,坐着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由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十年寒窗,进过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相传为苏东坡与二位学友赶考时所作。例3:“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复字一副对联上下联内分别有一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多次出现。例:“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

叠字例1:“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例2:“进进出出笑颜开,人人满意;挑挑拣拣花色美,件件称心。”

加词急转在原有对联上加词,改变原意。例:“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藏字对联中藏入人名、物名、地名等等。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曹锟出钱贿选总统后,章太炎题了这样一副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这副对联把“民国何分南北,总统不是东西”巧妙地藏于其内。

叠字读音不同例1:“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例2:“长长长长长长长;行行行行行行行。”

反推例1:“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例2:“无锡锡山山无锡;黄河河套套黄河。”

哑联乾隆微服私访,对一锄地农民指塔出上联:“孤塔矗矗七层四方八角。”农民摇手而去,这个摇手动作就是下联:“双手摇摇五指两短三长。”苏东坡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东坡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所指处有一条大黄狗正在狼吞虎咽地吃东西。佛印顿悟,随即将自己手中的题有苏东坡诗句的大蒲扇抛入水中。就这样完成了一副双关哑联:“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漂东坡诗(尸)。”

集句将前人诗文中的名言警句,按对联要求组成新联。例:“无丝竹之乱耳;乐琴书以消忧。”由刘禹锡《陋室铭》和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文句集引而成。

改字古时某地主家父子用钱各买了一个“进士”,妻媳因而被封为“夫人”,于是在门前贴了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贫苦农民恨之入骨,夜里在对联上改了几笔,变成:“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连环某地主过生日,有个富人出了一个上联:“寿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寿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客早应该来,来之是理,理所当然。”有个农民对了下联:“福如东海,海阔大,大老人,人面兽心,心田不好,好一个老杂种,终久必死,死无葬身茔地,地起未打莫来,来之后悔,悔之晚矣。”

对联风格五类型

对联与其它文艺作品一样,也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由于作者的秉赋、性格、气质、素养、情思的差异,必然导致格调、气度、态势、风姿、神采、韵致、情趣的差异。下面介绍五种类型:

豪放这种风格表现在用词夸张,内容豪放,气魄宏大,无所拘束。如有一副写“虎”的对联:“云飞剑舞雄千里;目电声雷震万方。”

婉约这种风格表现在文词委婉,具有不失本意的温和与曲折感。常用比喻修辞格,如“三春花满香成海;八月涛来水作山。”

浪漫这种风格表现在对联的诗意浓,充满着幻想,故意“言过其实”,加以渲染,加强读者印象。如“抚动琴弦,适觉座中风雨至;哦成诗句,应知窗外鬼神惊”,又如“千尺水帘,今古无人能手卷;一轮月镜,乾坤何匠用功磨。”

朴实这种风格表现在用语平常,直言快语,明白晓畅,给人一种直切、朴实、稳重的感觉。如“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诙谐这种风格表现在语言幽默,意味深长。如“鼠无大小皆称老;龟有雌雄总姓乌”,又如“母鸭无鞋空洗脚;公鸡有髻不梳头。”

歇后联

有一类奇特的颇似歇后语的对联,以每联末字漏写或缺写,用缩脚潜尾藏意,或隐去联语本意,让读者去体会潜藏的另一番意味。这类联语,有人称歇后联,也有人叫潜藏联。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曾以难对试人才智。一次,小酒店掺水卖酒,朱元璋以“君子之交淡如”出联要秀才徐文属对,徐对以“醉翁之意不在”,联尾潜去“水”、“酒”两字。50年代,香港影星莫愁自杀,易君佐写一挽联:“与尔同消万古;问君能有几多?”上下联各有意漏去一个“愁”字,既切莫愁的名,又隐含深沉的悼念之意。古人作联嘲笑某庸医吉生:“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将“逢凶化吉”和“起死回生”两个成语中最后一字(也是庸医的名字)歇住不说,而字面又极尽嘲讽揶揄之能事。这类歇后联,往往采用古代诗词文章中众所熟知的句子。

有的与上稍有不同,不是用的集句形式。如旧时某地百姓送给一个外号“填不满”的贪官一副寿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粗看难知内里,略加咀嚼,拍案称绝,原来用的也是潜尾法,上联缺“八”,下联少“耻”,寓“忘八无耻”之意。另一种歇后联,用有意空字的手法,让人感到“无字胜有字”。相传明代诗人李东阳小时聪颖过人,一次与伙伴放风筝,不慎风筝线断落入了某员外的庭院里。李东阳大胆地入院讨取风筝。员外要李对课,对得上才还他。员外出的上联是:“童子六七人,毋如尔狡。”李东阳略思片刻,答道:“员外二千石,莫若公诸”。这个有意缺空的字,可用“廉”也可用“贪”,视员外归不归还风筝而定。

还有一种是歇去本意,让人思考猜测所含的真意,这类联语有的略带谜语联的味儿。郭沫若《少年时代》回忆录载,他就读四川嘉定中学堂时,该学堂监学丁平子等辈一次去游高标山的万景楼,撰联一副挂楼上,云:“六秀才同游一日;万景楼从此千秋。”老先生王兴岩对这种高傲、旁若无人的态度极为气愤,改联为“六秀才只通六窍,万景楼遗臭万年”。人有七窍,可谓“只通六窍”?原来尚余一窍,正是一窍不通,歇去本意,叫人意会,极为诙谑。

古代官衙匾联

我国自宋代以来,许多官员为了表白为官抱负,居官准则,喜欢采用悬金匾、挂楹联等形式,昭示于众,也称官箴匾联。官匾,多悬于公堂之上,内容则以表白为官公正者居多,常见的如“公正廉明”、“明镜高悬”、“明察秋毫”等等。

官联,有的挂于公堂衙门,有的则贴在官署府邸,内容也任人各异。有表明不贪不贿的:明代弘治年间吏部尚书王恕,针对当时官场存在的以行贿为径谋求升迁之风,在官署大门上贴一对联:“任于朝者,以馈送及门者为耻;任于外者,以荀且入都者为羞。”清代无锡有一位叫武承谟的官员,到任那天,在官府的粉壁上悬挂一幅楹联,作为就职演说:“罔违道,罔拂民,真正公平,心斯无诈;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有自警克己奉公的:清代赵慎畛,在桂林为官时,其府衙对联是:“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光绪初署贵州安顺府知府的文海,在府署二堂的“春熙堂”挂有自撰联:“一筹莫展,五载素餐,也算地方官,自问那堪称父母;百姓忠良,七属静谧,仅偿温饱志,试忍何以对君王。”有立志干一番事业的:梁上国任奉天府丞时署联为:“勉力为之,正人心,原风俗,实惟根本;文治彰矣,拔真才,加顺迪,勿懈功夫。”有表示爱民如子的:清代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署联为:“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清武承谟悬于大堂一联曰:“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光绪间知县王樾帆题遵义县署联:“到处皆称父母官,要对得自家父母,方可为人父母;此中易作子孙孽,须顾全百姓子孙,以能保我子孙。”还有揭示官场黑暗以自嘲的:清道光年间陕西有一道台衙门的三堂堂上高悬着道台自撰的对联:“问此官何事最忙?冠盖遥临,酒醴笙簧皆要政;笑终岁为人作嫁,脂膏已竭,亲朋僮仆孰知恩?”

悬匾也好,挂联也罢,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大多数官僚是实不符名。据说,当初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曾把慈禧御赐的“清正廉明”金匾送往其家乡,挂于李氏祠堂。几天后,有人在李氏祠堂大门上写了一幅对联相配。联曰:“市屋千幢皆姓李,良田万顷属中堂。”真是绝妙的讽刺。

书斋对联趣谈

三国时诸葛亮的草庐有一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写出了他的高尚品性,为世人传诵。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学识渊博,风骨更高,宁可饥寒交迫,也不与清廷合作。晚年在衡州筑“湘西草堂”,其书房门前联曰:“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上联写他意欲冲破孔孟经书的旧传统,以拓展经学研究的新局面;下联表示其在国破家亡之际,愿以身殉国之志。据说,王夫之当时不论雨天,还是晴天,出门都穿木屐,撑雨伞,以示耻见青天,耻踏青土,“乞活埋”之志。明代著名书画家徐文长在其“青藤书屋”中,有楹联一副:“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寥寥数语,一个放言高谈、落拓不羁的“狂生”形象,跃然纸上。清初的著名文学家归庄自小有才气,但秉性怪僻,又喜骂人,早年曾在自己的书斋中题一对联:“入其室空空如也;问其人嚣嚣然曰。”晚年生活潦倒,与发妻结庐于墟墓之间,仍不改其性,在草堂上赫然写一联曰:“两口寄安乐之窝,妻太聪明夫太怪;四邻接幽冥之宅,人何寥落鬼何多。”

书斋对联中展示作者生活情趣的,当推现代散文家丰子恺,在其居室“缘缘堂”的书房中,挂有弘一法师的一副对联:“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梵音海潮音,胜彼此间音。”把个“缘缘堂”写活了。书房中还有他自己的墨迹:“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光话平生。”这是借用宋代王荆公之妹的诗句。据说丰子恺常邀老友在房内闲谈,清茶之外,佐以小酌,直至上灯不散。清代书法家篆刻大师邓石如,在其浙江怀宁县的“铁砚山房”中,撰有一副长联,曰:“泡海月,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彝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笔,薛涛笺,右军贴,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听其口气,其“铁砚山房”,不但是“合宇宙奇观”的美术馆,而且是“收古今绝艺”的博物馆。

世界第一本中国文学史

世界最早撰写中国文学史的是著名的俄国汉学家瓦西里耶夫(1818—1900)。他著的《中国文学史》于1880年在彼得堡出版。此书虽已绝版,但前苏联的一些大型图书馆都有珍藏。今天前苏联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还在参考它。前苏联出版的《世界通史》(有中译本)所列的参考书目上就有这本书,并已载入前苏联大百科全书。瓦西里耶夫是俄国科学院院士,除了写出世界上第一部中国文学史之外,还编撰了一部《汉语词典》。瓦西里耶夫对我国佛教和孔子的研究成效卓著,曾评注《论语》。

另外,日本学者藤田丰八著有《中国文学史》,1895年出版;古成贞吉著有《中国文学史》,1897年出版;英国学者赫伯特·贾尔斯著有《中国文学史》,1901年出版。

至于中国人自著的中国文学史,最早的一部当推林传甲所著《中国文学史》,出版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比上述四部稍晚。

《关雎》是爱情诗?

《诗经》中的《关雎》,一般认为是婚姻爱情方面的诗,翟相君在《求索》1985年第2期上发表不同见解,认为是求贤诗。首先,他认为诗中的“淑女”比喻的是贤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好逑”,据闻一多考证,同于《周南·兔置》诗中的“好仇”,意即“腹心”。“淑女”比喻的是贤者或良士。长沙马王堆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认为《关雎》是以思“色”喻思“礼”,比喻思念具有仁、义、礼、智、信的贤者。其次,作者还认为,那种把《关雎》理解为君子梦寐以求淑女,继之以琴瑟取悦,最后以钟鼓之乐迎娶淑女,实属曲解。《豳风·伐柯》云:“娶妻如何,匪媒不得”,说明求婚需要媒人。再者,按《礼记·婚礼》说的纳采、问名等6个程序都用不着琴瑟。至于“钟鼓之乐”更不是指结婚。钟鼓指的是编钟和悬鼓,是大曲。《周礼·乐礼》云:“飨食诸侯,序其乐事,令奏钟鼓。”是说迎嘉宾、国中小祭祀或有乐事时才用钟鼓之乐。而结婚是禁用乐的,如《礼记·曾子问》云:“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熄烛,思相离也。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另外,《仪礼》、《乡饮酒礼》和《燕礼》说的是诸侯宴宾、祭祀的礼节,意在以礼敬贤,意在以礼致贤。在此种场合都规定有《鹿鸣》、《关雎》等诗。这又证明《关雎》应是求贤、举贤、迎贤的诗。

另有王振铎认为《关雎》原诗是叙述古代抢婚的。孔子选编《诗经》,其中有不少是古代的“风”歌,经过削删而成。

《关雎》正是经过有意的削删、合并加工,被删去的又是重要的一章,以致使后人不能正确理解原来的诗意。这首诗是原始社会末期抢婚制度的产物,诗中以睢鸠即鱼鹰捕鱼来比喻“君子”的抢婚求偶。由《易经·屯卦》可以看到在我国古代确曾存在抢婚制,由民俗学观点看,旧中国许多地区抢婚陋习也源于古代的社会制度。所谓自由恋爱,在奴隶社会是根本无法想像的事。但是抢婚比起原始社会的杂婚、群婚来却是一大进步。孔子经过删改之后,使之有利于奴隶主的“君子”的思想要求,所谓“风天下”、“厚人伦”,作为诗三百的首篇了。

最早的历史小说

《穆天子传》是我国最早的历史小说。这部书的发现过程,说来很有趣。据《晋书·束暂传》载,西晋太康2年(公元281年),有个叫不准的盗墓人,黑夜钻进汲都(今河南汲县)的一座古墓,那墓穴里黑糊糊的,什么也看不见,不准顺手摸起地上的竹片,点燃照明,那竹片上写有文字,他没有在意。不准盗走了墓中的宝物,留下了一大堆散乱的竹片。此事被西晋王朝知道后,派人将竹片全部运到官府,并派中书监荀勖等进行整理。后来从这些竹简中整理出了古史,即《汲冢书》,又名《竹书纪年》,还有一部《穆天子传》。经考证,才知这些竹书是五六百年前战国时期魏襄王(公元前318—公元前296年在位)墓葬中的物品。

《穆天子传》记述的是西周穆王乘八骏马巡行天下,北绝流沙(泛指西北地区的沙漠地带),西登昆仑,会见西王母的故事。全书6卷,8000余字。

佛教与文学

佛教传入东土后,给因循相习的中国文学园地吹来了春风。

马鸣的《佛本行赞》势如高山流水,叙述了佛主的一生,树立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经》、《维摩经》、《百喻经》以幽默、细腻的笔触,表达了深奥的佛理,为晋唐小说提供了借鉴。印度史诗《拉马耶那》中的哈奴曼,被一些文学史家看作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祖先。

不要以为文士恋功名、僧侣爱清净,两者风牛马不相及。其实读书人与出家人的交往,是屡见史册的。比如,历代都有诗人和僧侣的接触,相互影响,因而扩大并提高了诗歌的题材和境界。晋代大诗人陶潜,显然也受佛学的影响,在弃官回乡后写下的《归园田居》中,就有两句反思:“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寄情山水,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宣扬隐士情趣和佛教禅理,在《愚公谷》诗中,感慨地问道:“寄言尘世客,何处欲归临?”唐代诗人李坤则是热情地赞美佛门,在《晏安寺》中有这样两句:“寺深松桂无尘事,地接荒郊带夕阳。”其他诸如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的诗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宋代大文豪苏轼,深谙佛理,虽未做过一天和尚,但以“居士”自称。

出家人中也不乏吟诵的好手,《全唐诗》收有2200余位诗人的作品,其中就有寒山、拾得、丰干、怀素、贯休等110多位僧人的诗篇。历代都出过著名的诗僧:唐释皎然是个杰出的诗人,诗句隽丽,受到颜真卿、韦应物的推崇,有诗集《杼山集》及《诗式》、《诗评》等著作。宋释契嵩,博通内典,有扎实的文学根基,著有《镡津集》。元释本诚(觉隐)、大(笑隐)、圆至(天隐),时称“三隐”,均以诗自豪。明释斯学,天分甚高,为诗极工,吐词自然秀拔,著有《幻华集》。清释湛性,师承王士祯,名扬诗坛,著有《双树轩诗抄》。

佛教传入中国,给文学带来了新的题材、新的意境、新的文体和新的词汇,使文学的天地更加广阔;作为回报,文学亦以奇妙的构思、形象的语言、优美的词藻,帮助佛教登堂入室,走进社会各阶层。

古代文学中的毛人传说

我国古代关于毛人的传说,最早记载于《山海经》:“有毛女之国,依姓,食黍,使四鸟。禹生均国,均国生役采,役采生修鞈,修鞈杀绰人。帝念之,潜为之国,是此毛女。”(卷十二《大荒北经》)相传在荒漠的北方有一个毛女国,国人姓依,为禹后裔;一说毛女是黄帝的子孙(据《国语·晋语四》)。无论是谁的后裔,他们食五谷,使四鸟,属早期奴隶社会中的人类可确信无误。

汉晋时代,有关毛女的志怪小说广为流传,如葛洪《抱朴子》云:“汉成帝时,猎者于终南山中,见一人无衣服,身生黑毛。猎人欲取之,而其人逾坑越谷,有如飞腾,不可追及。于是乃密伺其所生,合围而得之。问之,言:‘我本秦宫人,闻关东贼至,秦王出降,宫室烧燔,惊走入山。饥无所食,当饿死。有一老翁,教我食松叶实,当时苦涩,后稍便之,遂不饥渴。冬不寒,夏不热。’计此女定是秦王子婴宫人,至成帝时,一百许岁。猎人将归,以谷食之,初时闻谷臭呕吐,累日乃安。如是一年许,身毛稍脱落,转老而死。”与《山海经》记载不同,毛女是由宫女逃入荒岭衍变而变成的。

唐代也有以毛女形象为题材的传奇小说。《集异记·玉女》中说:唐开元年间,华山云台观有一婢女叫玉女,患了一种奇异的病,遍身溃烂臭秽,久治不愈。观中人惧怕污染,将她置于山涧幽僻之处。玉女正痛楚呻吟之际,忽有一道士走来,掷给她青草,并云:“吃后病当愈。”玉女照办,果然应验,自此不再回观,就在山中过着野人般的生活。如此数十年,长发六七尺,体生绿毛。这一故事控诉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同时也反映了妇女的悲惨命运。

宋代毛女故事大多与北宋末年“六贼”之一的蔡京有关。“蔡鲁公帅成都,一日,于药市中遇一妇人多发,如画中毛女,谓蔡云:‘三十年间相见。’言讫不知所往。蔡后以太师鲁国公致仕,居京师,一日在相国寺资圣阁下纳凉,一人自外突入,直至蔡前云:‘毛女有书’。蔡接书其人忽不见。启封,大书‘东明’二字,蔡不晓其意。后贬长沙,死于东明寺,因就葬焉。”在蔡京位尊势重、显赫一时之际,毛女却预告他的死期,表现了毛女疾恶如仇、敢于斗争的精神。

古代笑话文学

谈到中国的笑话文学,算起来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远在周秦时代,庄子和韩非子便利用笑话作为说服对方的工具。到了后汉邯郸淳著有“笑林”一书,算是笑话专书之祖。至宋代,诗文大家苏东坡,笔调谐趣,一时无两,他写了一册《艾子杂说》,有一段说:

“艾子好饮,很少醒日,学生大家计议道,此不可以谏止,唯有以险事吓他才可戒。一日,大饮而吐,学生们密取猪脾置吐物中,持以告他道:‘凡人要具五脏方能活,今老师因饮而吐出一脏,止剩四脏了,怎能生呢?’艾子熟视而笑道:‘唐三藏(脏)犹可活,况有四脏?’”

后来他又写了一册《艾子后说》,也是很富幽默意味的。在笑话方面,元代又出现了两部名著:一是《笑海艺林》;一是《笑苑千金》,都是很浅白的笑话著作。后者载有一则说:

“一信民往万灵庙求神,若保佑明日天晴,必以羊肉供奉。另一信民亦来祈祷,若保佑明日天雨,必以猪肉供奉。神公公自喜曰:‘唔,若是天晴,我便食羊;若是天雨,我便食猪。反正都有得食,何忧之有!’”

这则讽刺木偶的笑话,可说入木三分。以“三言”闻名的明末大文学家冯梦龙有《古今笑》一书(又名《古今谈概》、《古今笑史》),这是一部笔记文学,取材史籍,故而开创了笑话文学的另一途径。此翁还辑有《笑府》、《广笑府》。

唐代文苑风尚

唐代是诗歌的黄金时代。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的诗人,云集朝野、辈出不穷。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繁荣的鼎盛时期,整个国家、民族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阶段的氛围中。因此,“好语王霸大略”已成为唐代文人施展宏图的共同风尚。李白“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杜甫“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说出了文人们真实的心声。在唐王朝开疆拓土的征战中,他们又激情高呼:“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表现了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

“学而优则仕”,唐代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给文人面前展现出了一条实现政治理想的光明的广阔道路。为此,多少人学史穷经,寻章摘句,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呕心沥血,为创作佳作、金榜题名而奋斗不息。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孟郊“有时吐向床,枕席不解听”,李贺背着锦囊觅句,贾岛骑驴推敲,历代文坛传为佳话。在这种风尚的影响下,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人人爱诗,人人习诗,诗歌园地百花争妍,蔚为壮观。

唐代文人或怀才不遇,或仕途失意,就大都从“入世”转向了“出世”的消极情绪。有的感叹壮志难酬:“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有的厌倦官场生活而向往萧散优游。王维《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就是这种悠闲生活的生动写照。于是,隐居、郊游、赏花、歌舞、书法、绘画、交友,交织成了文人丰富的生活情趣。从而孕育出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和为人称道的书法、绘画,成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至今仍放射着灿烂的光芒。

唐代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也给文人们提供了悠闲生活的物质条件,他们纵情酒色,放浪不羁,“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白居易蓄婢:“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李白“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杜牧扬州押妓:“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样,“时代精神已不在大漠风尘,而在花前月下;已不在马上拼杀,而在闺房画眉;已不在世间进取,而在心境解脱”,形成这种景况是令人深思的,“都云文士狂,谁解其中味?”

“说书”的来龙去脉

说书是传统的民间文学形式,和唐代“变文”有关。“变文”是由散文与韵文交织而成的讲唱文学,起源于佛教寺院。为了能深入民间,易为百姓接受,和尚们把佛经以变文形式写成有趣的故事,再配音乐,以说唱演出,当时称为“俗讲”。后来渐由寺院流入市井,演变成宋代的“说话”。宋代“说话”,各有专家。《都城纪胜》记载:“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公案,皆是搏刀赶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这四家是说短篇。

另有一种“讲史”:“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非一朝一夕能说完的长篇,可能另有渊源。李商隐《骄儿诗》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说明唐代已有讲三国故事的了。不过到了宋代,讲史极为发达。苏轼《东坡志林》载:“涂巷小儿薄劣,为其家所苦;辄与数文,令聚坐听说古话。说三国事,闻玄德败,则颦颦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则喜跃畅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可知北宋讲史极为普遍,连小儿也喜去听。

宋代说书有话本作底本。话本之前有一段“入话”,或“得胜头回”,以诗词或故事开端。有的与正文有关,有的与正文无关,可能是以此等待迟到的听众。话本演变到后来则成为“章回小说”这种文学体裁。

流传千古的落榜诗

唐代的科举考试,规定要考“试帖诗”。这种诗每句要求5个字,至少写12句到16句,还要讲究平仄对仗押韵。

诗人祖咏有一年在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这年“试帖诗”的题目是:终南望余雪。祖咏是位擅长用精炼语言刻画诗歌意境的人,他思索片刻,迅速在试卷上写下两句诗:“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第一句写出了远望终南山秀美的景色,第二句点出山势的高峻和积雪深厚。这两句诗已经照应了题目的“终南望雪”四字,意思表达得十分清楚,唯有“余”字尚未表达出来。祖咏接着写下两句诗:“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雪后天晴,山林中的积雪反射出强烈的光芒,长安城中顿时增添了不少寒意。祖咏用“霁色”和“暮寒”传神地写出了“余”字的韵味。祖咏反复吟咏四句诗,觉得题目意思表达完了,于是不顾“试帖诗”的清规戒律,毅然交卷。考官们一看祖咏的诗不合规定,没有录取他。尽管祖咏落榜了,但他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却流传了下来。

《长恨歌》与戏曲

对白居易名篇《长恨歌》的主题,一直众说纷纭:或认为是赞美爱情的坚贞;或认为是讽刺皇帝的荒淫……有学者将《长恨歌》的创作与白居易的生活经历相联系,认为《长恨歌》是白居易借对历史人物的咏叹,寄托自己深情的作品。白居易年轻时与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但由于社会门第等级观念和风尚阻碍,没有能正式结婚。《长恨歌》写在白居易正式结婚前几个月,白居易为失去了与湘灵相会的可能而痛苦。《长恨歌》并不是对历史的记录与评价,“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白居易借前代帝妃的悲剧抒发自己的痛苦与深情之作。

《长恨歌》为戏曲中演绎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提供了重要素材。清代剧作家洪升的《长生殿》取材于《长恨歌》。昆曲《长生殿》成为了戏曲中的佳作,久演不衰;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在设计唱词时也借鉴了《长恨歌》。

词的异名

词起源于唐代,盛极于两宋,上承唐诗,下启元曲,是我国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

最初,词是用来配合乐曲演唱的。先有乐曲,然后根据乐曲的长短、节奏,填上歌词,所以前人把作词称为“倚声填词”。即“由乐以定词,非选词以配乐”。明代徐师给词下了一个确切的定义:“凡依已成曲谱作出歌词,便曰‘填词’。填词行,而词之名始立。”到了南宋,词渐与音乐脱离,不再用来歌唱,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人们作词便以某一词牌的代表作品为模式,按照它的句式、平仄和韵律来创作,并制成词谱,供人照着填写。每个词牌都是“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词中所用的字不但分平仄,还要分四声,比近体诗的格律还要严。音乐及近体诗,还产生了不少与之相关的异名。如“曲子词”、“乐府”等名由音乐而来;“长短句”、“诗余”等名则由诗的形式变化而得。

此外,词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异名都与音乐关系密切。如乐章:柳永的词集称《乐章集》,刘一止的词集称《苕溪乐章》。琴趣:欧阳修的词集称《醉翁琴趣外编》,黄庭坚的词集称《山谷琴趣外编》,晁端礼的词集称《闲斋琴趣外篇》。遗音:林正大的词集称《风雅遗音》,陈德武的词集称《白雪遗音》,石孝友的词集称《金谷遗音》。樵歌:朱敦儒的词集称《樵歌》、《樵歌拾遗》。歌曲:姜夔的词集称《白石道人歌曲》。别调:刘克庄的词集称《后村别调》。渔唱:陈久平的词集称《日潮渔唱》。鼓吹:夏元鼎的词集称《逢莱鼓吹》。语业:杨炎正的词集称《西樵语业》。

同类推荐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是一部比较系统、经得起研读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这是一次把国外教学和研究同国内语境下的思考结合起来的尝试,更具体地说,是一次打通中西学术规范、话语界限和思路的努力。内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两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是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开设的专题研讨班,Modernity and Identity: Universalism and Its Discontent (现代性与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英文,对象是比较文学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代理论背后的观念史、社会史和政治哲学基础。
  • 国防部长浮沉记

    国防部长浮沉记

    这一历史的大悲剧仅仅是本书的序幕,而层出不穷的磨难和骇人听闻的迫害才是彭德怀坎坷命运的真实记载。老奸巨猾的康生之流如何在毛泽东面前诡进谗言;毛泽东将彭德怀遣往大西南目的何在;奉“中央文革”之命的两大派红卫兵头头如何十万火急抢押彭德怀进京。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敢于为民请命、犯颜直谏的彭德怀从此罹难。为民族昌盛两呕心沥血的彭大将军如何被惨不忍睹的法西斯手段摧残至死
  • 南河古话

    南河古话

    全书共16万字,收录了《南河谣》、《刺猬告状》、《猴王抢亲》、《罗大人的亲家》、《蜘蛛精深潭捞金船》、《大雁往南飞》、《牯牛坟》、《驴头狼》等作品,荟萃了鄂西北地区的风俗、语言、自然环境、民间传说等。作者写得亦真亦幻,妙趣横生,可谓一部百读不厌的民间神话集、鄂西文化集。
  • 解放南京(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南京(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南京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乾隆时期的诗学,主要围绕着对明代以来诗学的反思展开,那个时期国力强盛,士人心态比较平和,所以当时的诗学比较注重审美和艺术的方面,到嘉庆、道光时期,清朝走向衰败,士人心态,由平和转向焦躁愤激,许多诗歌反映了现实。本书就是对乾隆时期诗学、乾隆嘉庆之际诗学、嘉庆道光时期诗学的研究。
热门推荐
  • 罗刹天下之妖后横行

    罗刹天下之妖后横行

    本文爽文、女强、宫斗、悬念,章章情节曲折,卷卷内容精彩。一对一,美男多多,男女主都身心洁净。她是叱咤九州的罗刹女,他是掌控四海的夜叉鬼,两者拥有显赫的皇家血脉,同是名震寰宇让人闻其名便吓破胆的弑神社的高手。五年前,拥有不伤之身和幻灭之瞳的罗刹女惊艳入了那人的眼,与他谱写一段悲壮恋曲后,从此杳如黄鹤,不见踪影。五年后,名不经传的慕容玉叶逃离做杂役的苦海,踏上一段未知又阴谋重重的道路,等待她的会是一段奇缘,还是一场劫难?说她太蠢,她步步为营痛挫敌人,搅得九州人畜不宁,寝食难安。说她太穷,盗墓劫财是用来塞牙缝的,朝哪一站,谁都点头哈腰送金送银。说她太弱,且看手中武器可是久负盛名的银丝茧,吐丝幻变,胜负定局由她操控。说她气质太寒酸,凤冠霞帔上了身,贵为墨国的太子妃娘娘,还有谁该丫的说她气质寒酸?太子妃娘娘太憋屈了,她跳槽总可以吧?不等她主动提出跳槽,新婚之夜弃她而去的太子殿下丢下一纸休书,靠!反了,她打马扬鞭拿着休书直接上战场找他评理。他冷眼相对,绝情地将她送往黎国和亲?!行,和亲,贵为黎国皇后嘛,一下由太子妃直接升级皇后,这美事降临到她头上,是她人品太好嘛。和亲就和亲嘛,然后待她领着黎兵打回来,叫他丫的后悔一辈子!呃,到了黎国才发现根本不是成亲,而成了……献给黎河龙神的祭品!骗我?大家可以糟践我的智商,可不能骗我,此生最恨骗子!慕容玉叶的小宇宙之光在喷薄而发,看到没?在万人目光之下,先宰了黎河的“龙神”,再杀了黎王这个“痿男”,此次踏上强者骁勇无敌,名扬四海之路,只让钟情的的他刮目相看,后悔不迭!
  • 道德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道德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 兼职特工:不当少奶奶

    兼职特工:不当少奶奶

    她是带刺的玫瑰,身在豪门却心如冰清。坚强独立的性格,热爱生命,光明的身份是国际红十字协会的成员之一,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他是古老家族的嫡传子孙,身负无数家族秘密。年纪轻轻的他却对生活失去了热情,杀伐果断竟然无丝毫人气。两人被迫绑在一起,要如何相处相知相悉?谈笑风生,从来都是围观者才有的心态。看千年前的一段恩怨如何将两人的生活打乱,陷入绝境。【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
  • 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聪明人与糊涂人做事的区别在于:前者用脑子做事,懂得谋事与谋势;后者为做事而做事,光做不想。国魏救赵——从痒处动手,在要害楔钉;以逸待劳——精力越充沛,胜算就越大;笑里藏刀——不妨以柔制人,谈笑决断大事;借尸还魂——善于借力,会借者赢;金蝉脱壳——留住退路,才有生路;指桑骂槐——间接暗示,恰到好处;苦肉计——能吃第一等苦,乃能做大事。
  • 妖妻难当

    妖妻难当

    一只爱作糗诗的狐狸精,竟爱上了英俊潇洒、一身正气、才华横溢,555,名花有主的神仙。更悲哀的是,他要用锁妖剑射她。不过,小金狐决不气馁,为了爱,努力奋斗.....<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蜗婚

    蜗婚

    《蜗婚》讲述了苏遥是带着孩子的单身母亲,因为种种原因依然和自己的前夫顾原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苏遥为了早日独立,便换了新工作,却没想到新上司竟是曾经的恋人徐东阳。徐东阳想要将她争取回自己身边,无意中发现了苏遥和顾原的婚生子女居然是自己的骨肉。同时顾原也想要留住苏遥,两人虽已离婚,居住在一起却弥漫着暧昧危险的气息。一个谎言需要更多的谎言来弥补,当真相披露时,一个女人,两个男人,三个家庭,婚姻大战由此打响……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神兵天下

    神兵天下

    在这片神奇的大陆上,兵魂,是唯一的王道!人们凝气通兵魂,炼兵化成形——御兵杀敌,千里之外;布兵成阵,遨游虚空,破碎九重天,攀登大陆的至高点。御兵飞扬临天下,白袍藏刀为谁狂! 神兵天下官方唯一书友群:178522849,欢迎入驻!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