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600000044

第44章 林奇的智慧法则二:避免陷阱 (2)

第十一条法则是“如果该公司是高技术产品的用户,那么这很可能是一只不错的股票”。林奇认为技术类公司的产品价格趋势肯定是向下的,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大量的产品涌向市场,这使得技术类产品很快就变得便宜。对于那些以高技术作为生产设备的公司来说,这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成本的降低。林奇认为与其向一家生产扫描仪的公司投资,不如向一家使用扫描仪的超级市场投资。随着扫描仪价格的不断下降,超市的资产支出将下降,而且这类支出的下降是可持续的。厌恶技术类公司是林奇和巴菲特的共同特点,但是也有很多技术投资行家持续不断地从技术类股票中找到好公司,这取决于你的能力范围。正因为林奇和巴菲特都不是高科技行家,所以他们对技术类股票的规避是非常符合“能力范围”的投资原则的。

第十二条法则是“如果该公司的内部人士在买入自己的股票,那么这很可能是一只不错的股票”。林奇认为与其去拼命打听小道消息不如查看哪些公司的内部人员在买入自己公司的股票。林奇给出了一条经验法则:如果一家公司的内部人员疯狂买入自己公司的股票,那么这家公司至少在未来半年内不会倒闭。林奇认为内部人士买入自己公司的股票可以使得管理层和股东的愿望变得更为一致。林奇认为公司高层买入股票是一个主要的利好信号,而如果连普通员工都踊跃买入的话,则确认了这一信号的可靠性。另外,林奇还认为,买入自家公司股票的高管人数比数量更为重要,他举了例子:7位副总裁每人买进1000股自家股票比一位总裁买入7000股更能传达正面信号。另外,林奇还提醒投资者不要对内部人士卖出股票持负面看法,因为内部人买入股票通常只有一个原因,而内部人卖出股票却有很多原因,通常情况下内部人士卖出股票并不是一个公司出现麻烦的信号,这些卖出股票的内部人士或许急需现金周转,或者是为了投资多元化。但是,内部人士买入自己公司的股票就只有一个原因,他们认为股票价值被市场低估了。

第十三条法则是“如果该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那么这很可能是一只不错的股票”。林奇认为如果一家公司对自己未来的成长非常有把握,那么就应该购买自己的股票。回购的这部分股票就不再流通,所以该公司的总股份数目就下降了。首先每股收益就会因此而提高,而每股收益对于长期的股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一家公司回购了自己的一半股份,那么每股收益就会上升一倍,而且这种提高是长期而持久的。二十世纪60年代的国际乳品皇后公司是回购股票的先行者,他们的做法很快得到一些负责人公司的效仿,比如埃克森公司就一直在回购自己的股票。一家公司可以通过投资新的业务来提升收益水平,但前提是这些投资能够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对于那些拥有大量现金却没有好的投资项目的公司而言,回购自己的股票是对股东的最好回报。吉列公司曾经不断投资一些新的项目,进行规模的并购,这些措施并没有带来良好的股票回报,这就是一个反面的例子。巴菲特也很在意管理层是否进行了不合理的投资,他同林奇一样认为与其乱花钱,不如通过回购股票或者分红方式将资金还给股东。

我们已经详细介绍完了人弃我取的十三条林奇法则,在具体的投资实践中,我们不可能也不必找到符合上面每一点的公司,也不要照葫芦画瓢,最为重要是领会林奇这十三条法则的内涵,那就是热闹的地方钱少,去那些冷僻地方更容易找到好的投资机会,这恰恰与通常人的思维相反。不管专业投资者,还是散户都极其容易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别人今天看什么,自己今天就看什么,所以大家都挤到一块儿去了,这样是赚不了丰厚利润的。

林奇规避的股票

我们已经从上一小节知道了林奇异于常人的选股思路,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林奇对哪些股票持有谨慎的,甚至负面的看法。 简而言之,林奇要规避的股票就是那些“热闹”的股票,这恰好与林奇喜欢的股票相反,人弃我取是林奇认定牛股的一个前提,而人取我弃则是林奇规避熊股的一个前提。

林奇规避的股票大致有下面几类,其共同特点都是被众人追捧的抢手货。林奇规避的第一种股票是“热门行业的热门股”。这种股票是林奇首先要规避的,因为这类股票受到市场的重点关注,几乎每个买卖股票的人都知道它,或许你在上下班的途中都可以听见有人在谈论它,很多投资者一窝蜂地拼抢这种本来就不便宜的股票。这些股票通常被市场看做是前景无比美好的那一类,实际上这些股票都是被高估不少的那种。

热门的行业有两种:一种是被投资大众寄托了无限希望,但是本身现实赢利并不客观的公司,这类公司的股票由于追逐的人众多因此不可避免地脱离了基本面,所以即使买入了这类有业绩的公司,所支付的价格也过高了,最后随着股价回归基本面,人们才开始逐渐清醒;另外一种热门行业则是由于本身的业绩非常了得,但是正是因为高成长性,大量的竞争者拥入这个行业,所以很快高成长就为高水平竞争所代替,这类公司的股价也就随着跌落。对于后面这种情况,只有那些具有利基的热门企业才来避免。高成长行业和热门的生意总是会引来一大批对手,除非热门企业拥有专利或者其他手段来保护自己的高额利润,否则很快就有大量的模仿者。

二十世纪60年代的施乐公司是当时的热门,在1972年的时候很多投资人士认为施乐将持续这样高增长的神话,但是很快这个市场就挤满了20几家跟施乐一样的复印机公司,这样施乐的股价立马飞速下跌,从170美元跌到只有10几美元。

而另外一家名叫菲利普·莫里斯的烟草公司却是相反的一个例子。在美国由于法律的管制,烟草行业是一个负增长的冷门行业,但是菲利普.莫里斯公司通过拓展海外市场,降低成本,提高售价达到了良好的业绩水平。简而言之,这是一家处于低增长行业的高增长企业,而且由于烟草品牌带来的利基,所以菲利普·莫里斯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的利润不被竞争所侵蚀。

林奇喜欢成长性的公司,但是他认为应该在那些非成长性的行业寻找这样的公司。因为这些行业没有吸引力,所以不会引发投资者的追捧,同时也不会引来过多的竞争者。还有一点原因就是在非成长性行业的成长性公司通常都建立了某种革新意义的赢利模式,比如沃尔玛和西南航空。这就是克里斯坦森教授一直倡导的破坏性创新优势。

林奇规避的第二类公司是“被看好是下一个著名公司的股票”。股票市场上,人人都想要发掘下一个思科,下一个微软。所以,经常有些一厢情愿的投资人士和研发机构弄出另外一个思科和微软。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下一个沃尔玛,下一个IBM等。林奇认为凡是这些被看好为下一个著名公司的企业都没有什么好的结果。这类股票总是招来太多的买家,这使得股票的价格被不合理地抬高了,另外这些被看好的企业也会引来大量的竞争者,这会促使利润降低。两方面的因素合起来,就会使得这些号称“下一个”的公司走向窘境。

林奇避免介入的第三类公司是“不恰当多元化的企业”。无论是林奇还是巴菲特都喜欢那些业务简单的企业。业务简单的企业可以很好地为投资人所了解,避免了很多陷阱,另外多元化的企业总是将企业利润浪费于回报低下的新项目和新业务上,他们经常过高支付收购价格。出于这两个考虑,林奇和巴菲特都避免介入那些业务过多的公司。林奇还总结出来了一个二十年周期:公司在第一个十年利用大量的赢利疯狂地并购,利润水平不断下降,然后在下一个十年又不断地剥离那些不良业务,出售那些效率低下的部门。不恰当多元化的企业不是林奇成长性投资的对象,但是却是起死回生类型的一个备选对象。林奇喜欢等到这些多元化企业开始剥离其赢利不佳的业务时才开始动手。多元化的企业有两种,一种是沿着既定业务范围进行上下游整合的,还有一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收购,也就是在原先业务之外进行大量的并购。对于前一种多元化,林奇并不反对,但是对于后一种多元化林奇却十分痛恨,他认为这实际上违背了“能力范围”法则,管理者企图在很多陌生的领域建立赢利模式,这是非常不现实和非常危险的。

林奇还认为多元恶化和多元优化是不同的,那些多元恶化的企业总是马不停蹄地展开并购,经营让位于并购。而那些多元优化的企业则是把经营放在首位,总是前一次并购消化后再进行下一次并购。Melville是一家制鞋公司,林奇把它作为多元优化的例子,这家公司在1962年之后几年开始迈出并购步伐,它每次并购都非常谨慎,通常是收购一家,经营成功一家,再进行下次收购,虽然这些并购对象不再是原来的业务,但是Melville利用了自己经营鞋业零售业务的数年经验来管理这些新的零售业务。而Genesco则是林奇举的多元恶化的例子,这也是一家制鞋公司,它同样涉足了其他零售业务,但是由于它收购过于频繁,而且涉及的行业跨出了普通零售业,甚至涉及证券咨询业,所以其经营效益在并购后大幅度下降。林奇认为多元优化产生于业务之间的互补性,而恶化则是违背了这一规律。

林奇避免介入的第四类公司是“传言看好的公司”。传言有很多途径,比如一些推销股票的经纪商提供的“良言”,一些个人投资者提供的“内部消息”等。在美国早期证券市场,有一种为某些庄家使用的“耳语战术”,他们通过制造市场流言来打压股价或者制造出货的机会。林奇认为传言容易让身处其间的投资者被催眠。当一个人说假话的时候,你保持怀疑,当第二个人再告诉你同样的谎言时,你将信将疑,当第三个人告诉你谎言的时候,你就认为是真话了。股票市场投资中的“羊群效应”与此有很大的关系。无论是邓普顿还是巴菲特和肯尼斯·费雪,他们为了远离市场传言和情绪带来的干扰都住在僻静之处。或许,他们很清楚人性中的天生缺陷,所以远离这些诱惑和干扰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林奇避免介入的第五类公司是“过于依赖大客户的公司”。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中,在投资上这句话既是对的又是错的,但是在企业产品销售上,鸡蛋确实不应该放在同一个篮子中。林奇认为如果一家企业25%以上的销售额都来自于同一家客户,那么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这家客户本身的经营出现了问题,那么也会引发你投资的企业出现问题。而且太过于依赖少数客户,可以使得你在双方谈判中处于劣势,长期下来你投资的这家公司的利润率将大大下滑。

林奇避免介入的第六类公司是“名字十分花哨时髦的公司”。在石油股风行的年代,凡是名字中沾上“石油”两个字的上市企业都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而在互联网时代,凡是名字中出现 “dot com”的公司都占尽了便宜。虽然这些企业曾经风光一时,但是最后免不了要回归基本面。那些因为名字时髦而注意到这些公司的投资者很容易支付过高的价格而买入基本面不佳的公司。所以,林奇告诫投资者远离那些名字过于吸引人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引来的投资者过多使得股价已经太高。

同类推荐
  • 短线猎手

    短线猎手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上篇是短线投资入门的基础篇,主要是帮助新手快速上路;中篇是技术篇,主要对短线炒作时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和分析;下篇是策略篇,主要对短线的炒作技巧进行全面剖析,主要包括短线跟庄技巧、黑马捕捉技巧、风险控制方法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操性。炒股是一门心态与技巧相结合的艺术,因此,本书还将技术分析和心理分析融为了一体,希望帮助广大投资者在掌握正确的单兵作战技能的基础上,达到长期稳定赢利的境界。
  •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沃伦·巴菲特于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从小就对数字非常敏感,而且极具投资天赋,十几岁的时候,对股票的敏感程度就超过了他的父亲——一位非常富有经验的股票经济人。19岁时,沃伦·巴菲特遵从父命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后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老师——著名投资学理论家本杰明·格雷厄姆。1956年。巴菲特回到家乡创办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1962年,巴菲特与人合伙的公司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美元日疋巴菲特的私人资产。1964年,巴菲特的私有资产已经是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 最受欢迎的哈佛营销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营销课

    本书从市场营销规律、营销策略、营销方法、营销宣传等方面,着重指出现代营销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提供了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方案。其中列举了肯德基、戴尔公司、4S汽车销售店、沃尔玛、农夫山泉、奇瑞集团、王老吉凉茶等全球知名企业翘楚的营销方式方法,通过品牌成功案例的研究,告诉你这些世界品牌背后的经营秘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营销,改变旧有的传统经营思维,引进先进的创新营销思路,将差异化营销、特色营销、情感营销、文化营销、定制营销;逆向品牌战略、跨行业品牌战略、敌对品牌战略、反营销战略、促销战略等一网打尽。掌握了这些方法,你也可以和世界营销大师一路同行,创造销量奇迹,成就一流的营销高手。
  • 老板的5项修炼(大全集)

    老板的5项修炼(大全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研究的层次在不断地深入,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企业老板为了成功创业、守业和拓业,亦需掌握多方面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更好地生存、发展并不断壮大自己。亢博剑编著的《老板的5项修炼大全集(超值金版)》秉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原则,从心态、管人、渠道、资本和开局等五个方面介绍管理的基本知识、思想、技能和方法,并穿插大量国内外成功企业老板的经典案例。《老板的5项修炼大全集(超值金版)》以期加强企业老板的自身修炼,使其对企业管理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并将其用在实处。
  • 这样领导最给力

    这样领导最给力

    本书详尽系统地阐明了领导者必须遵守的领导法则。并辅以真实、典型、新鲜、趣味、可读性强的事例,告诉你如何做好一位好领导,如何管理员工,如何让员工尽心尽力,如何帮助员工,如何为员工谋求发展,如何让员工看到你公司的希望,如何管理公司。如何使公司赢得发展……
热门推荐
  • 餐桌上的生活智慧

    餐桌上的生活智慧

    “衣”、“食”、“住”、“行”这是生活的全部。其中“民以食为天”,这个“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作为22世纪的新新人类,聚餐、请客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那在吃餐的时候的礼仪你都知道吗?你有没有引起别人的不屑,或者别人的夸赞呢?什么是餐桌上的智慧?如何做个成功的人士?就请进来看看吧。
  • 天纵娇颜

    天纵娇颜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杀手之王,却死于雨天路滑。她是世家千金,是胆小懦弱的呆小姐,爹不疼没娘爱,一桩婚嫁,一场阴谋她香消玉殒。当她成为她,杀气冲天,辣手无情。欺了她的,讨回来,欠了她的,还回来,宁愿她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她。他,帝国无敌将军,冷血自大,一桩一石二鸟之计,让他陪了夫人又折兵。当他对上她,谁输谁赢?他,王府世子,风流纨绔,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唯独她一个背影进了他的眼,入了他的心。让他化身为魔,为她逆行天下,斗转乾坤。她说:“我无心无情,不要在我身上浪费时间和感情。”他说:“付出的感情又怎能收回,不愿看你孤傲清绝的背影。我宁愿化身为魔也要陪在你的身边,哪怕前路荆棘遍布,哪怕面对的是刀山火海,我愿与你一起披荆斩棘,黄泉碧落,不离不弃,生死相依。”(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星河武帝

    星河武帝

    星空武帝吴风,渡“九珠连星劫”成功飞升之后,却因为倒霉的迷路,灵魂困在“永恒黑洞”三百年。三百年后,他重生到了法尔星系,一个立志要做社会寄生虫,能一拳被打到吐血的弱小高中生身上。在学校靠青梅竹马的美女施舍食物,在家靠弟弟拚命打工支撑家计。而他这堂堂武帝再生,遇到的第一个麻烦,竟然是傲娇的美女班长劝他退学……现在,他要绝地反击了,从召回当年肆虐星河的光脑“残影”开始,新的霸主之路启航!
  •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汤一介先生抽到的是;“仁者寿”。如果差50分,陈祖芬在她写的小说里要成立爱与快乐研究所,也招来。王蒙夫人瑞芳抽到的是:“你坐上了爱情幸运号”。他会对北大有关人士讲,提供了寻找优雅、寻找纯真的机会。那天席间轮到抽签游戏了,少年班招生时,简称L&J。陈祖芬抽到的是:“这也好那也好,要注意这个人,因为你是青春宝”。张颐武教授说,这部小说是她的原形毕露,是这个时代,一定以为是又一个少年作家新鲜出炉。,如果不是看到她的名字。孔庆东教授说,季羡林先生抽到的是:“看见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 老板农场

    老板农场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农场主熊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做董事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有的人能说,却不能做;有的人能做,却不能说:有的人虽然能写,却不能做,不能说;而人才就是能做能说能写!你行吗?来老板农场看看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自然奇迹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自然奇迹

    ,全景式地集中展现了高山、沙漠、瀑布、岩石、洞穴、森林、湖泊、火山等50个壮丽的奇观,按照世界大洲分为六章。内容涵盖全球,本书从世界范围内遴选了50个大自然的奇迹,从非洲的原野沙漠到美洲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到亚洲的珠穆朗玛峰:从流淌着滚烫熔岩的维苏威火山到白雪皑皑的富士山……这些奇迹在诉说着大自然的伟大
  • 宫女Ⅱ

    宫女Ⅱ

    她本是一太医之女,却因为一桩惊天大阴谋,不得不入宫为婢。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不相信世间情爱,她只是想要保留一颗纯洁的心,不被别人占了去,人如果没有了心,是活不下去的。她只是想要在宫里默默无闻的过上一年,时间一到,她就可以恢复自由身。她太懒,懒得去争宠,懒的做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美梦。她自认有自知之明,也总是掩藏她的锋芒,只想做一个平凡宫女,不想和宫里的任何人扯上半点关系。可是却在阴差阳错间,救了皇帝。她好后悔,她真的不想高攀皇上,最好到死都不要看到他。噩运却接二连三的找上她,俊雅无双,清华飘尘的琴师,。丰神俊逸,灿如春花的小侯爷,不计小节的要和她做知己。她到底该怎么办,为何一年的时间变得这样漫长啊。算了,纠缠吧,不是她想通了,而是她觉得躲来躲去会很累,而她天生懒怠。只是她也不是吃素的,谁要是惹急了她,那就泻药伺候,如果还不行,那就来点春药。不要怪她,这是被迫的。第二卷再次回到皇宫,很多的事情都不同了。虽然她只是相当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宫女。当太皇太后问她,到底喜欢谁的时候,她挣扎再三,却给不出一个答案。因为她怕失去自由,也怕伤害到他们其中的谁。"太皇太后,奴婢不想要嫁人。“她不敢去看他们失望的眼神,这样其实对谁都好,只是为何心却隐约会痛。可是没有人因为她的退让而放过她,后宫争宠本来就是残酷的,而她的错就是让皇帝看上了她。当阴谋再次展开,皇帝的不信任,狠狠的伤了她的心,当她以为必死无疑的时候。"我相信你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来,我现在就带你闯出天牢。"当小侯爷不顾一切的冲入天牢,对着她说相信她的时候,她灿烂一笑。面前是无数的狱卒,他笑得灿若春花,一步步的抱着她,走出天牢。大婚前夕,她却突然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而原本放手的皇帝再次威胁她回到她的身边,这一次她没有抗拒。他特意的冷落她,只是想要惩罚她的冷漠,却不想一场火灾,让他永远的失去了她。对着废墟一天一夜,他不相信她会离开他,疯了一样的寻找,却只是一次次的让自己伤心欲绝
  • 七月惊魂之笔仙归来

    七月惊魂之笔仙归来

    一群刚刚毕业的学生,为了预知自己的未来,玩起了传说中的灵异游戏——笔仙。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手中的笔竟惹来凶灵诅咒。紧接着,参与游戏的几个人相继死去。他们的尸体个个惊悚怪异,死亡现场却像是一场场毫无预兆的意外……
  • 做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做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如何做事决定命运、财富源于方法。这是每个人都应认可的名言。人与人的差别,从根本上说首先是做人做事的观念方式上的差别。我们从小就会被教导这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观念,也是一种人们所习惯的常理。做事的态度要讲究方法,讲究思路,思路对,就会柳暗花明、思路错,就会山重水覆。凡事换角度,凡事逆向思维一番,也许这样一换,对事物的本身原貌就会看得更清晰,准确。从而正确地把握事物,进而产生正确的思路和行为。如果本书能帮助各位读者发现自己的盲点,修正自己某些偏颇式错误的观念,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有所助益,那么我将感到由衷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