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600000023

第23章 促使我们超乎能力范围的心理错觉 (1)

诸如艾略特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等预测性技术分析存在一个事后证明的特性。很多完美的波浪结构总是在价格运动完成后才统计出来,这使得这项技术的预测价值大打折扣,很多人认为应该将艾略特波浪理论和江恩时间周期理论用于提供交易提示,而不是价格预测。对于预测,巴菲特和索罗斯都非常谨慎,也不太相信金融市场是可以预测的。澳大利亚的NLP执行师马克·泰尔醉心于金融交易,而NLP作为一种追求卓越的心理学提供很好的复制成功的工具,笔者一早在1997年就开始研习NLP,其中文全名为神经语言程式学,在台湾翻译为身心语法学。马克·泰尔早年从事投资咨询工作,但其本人的投资业绩非常之差,后来痛下决心。

他采用了NLP里面的模仿技术将投资大师的信念,习惯,技能和行为进行分解,然后得出了若干要素,然后自己加以模仿,好比对自己的思维程序进行了重新编程,此后其投资绩效一日千里,不可同日而语。除了研究投资大师的成功信念,他还研究了失败投资者所共有的一些信念和行为。他列举了失败投资者和成功投资者的一些关键信念差异,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失败投资者都认为能够而且努力于预测市场走向,而大师们则持相反的意见,索罗斯声称自己在金融投资上的成功与其预测市场的能力并不相称,甚至认为自己的预测能力实在让大师头衔蒙羞。巴菲特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一直对市场下一步的走势不关心,对于任何预测都不感兴趣,也许他唯一感兴趣的预测就是那些价格偏离价值的股票早晚会恢复正常。马克·泰尔最后总结道:“成功的投资者都具有共同的一个特点是不依赖于对市场方向的预测,预测对于那些兜售服务的投资咨询机构非常有用,对于真正投资实践却是有害的。”

除了相信自己能够预测这种“能力幻觉”之外,还有更多的投资者则认为存在一些拥有天赋异禀的金融市场权威可以预测市场。这类思维只不过是将“能力幻觉”由自己身上扩大到了整个人类群体上。技术分析是预测信念经常寄生的地方,但是基本分析现在也经常招来预测人士。我们这里要澄清的人无论是技术投资的大师,还是基本面投资的大师,都不会采用预测式的思维,他们会给出市场发展的一个可能,仅此是可能而已,然后对概率较高,风险报酬比较理想的机会进行操作,在操作之前已经做好了风险防范,也就是做好了止损措施,而预测者通常认为未来是确定的,不需要预留后路和提前采取防范措施。索罗斯貌似一个预测短期波动的交易者,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他从不相信预测,即使对那些自己分析出来确定无疑的事情,也会保持怀疑态度,他认为任何判断都存在犯错的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金融交易,乃至投资才是正确的。如果你利用“预测”制定交易计划,并没有错,但是如果你认为“预测”铁定会发生,并因此而采取毫无风险防范的交易方法,则你就犯错了。

认为能够预测市场的短期波动,这是“能力幻觉”最为普遍,而有害的形式之一。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再到林奇,以及自称一派的索罗斯都认为预测价格短期波动是荒诞不经的。即使格雷厄姆对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存在过高的评价,但是他对人类预测短期市场波动的能力仍然持有很深的怀疑。

除了过于自负地认为自己能够预测市场,投资者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心理幻觉。我们来重点看看“倾向性幻觉”,“赌场钱心理”,“蛇咬心理”,“返本心理”,“赠与心理”以及其他种类的心理偏差行为,这些心理偏差使得投资者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范围,甚至根本不顾自己的能力范围,任情绪主宰投资行为。芒格对于投资心理学的研究不亚于今天的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家,甚至比后者更为贴近投资需要。

我们这里结合巴菲特本人的言论以及查理·芒格的思想,用行为金融学的最新发展来详细描述一下上述心理偏差对投资者的影响,并在本节最后给出一个避免“能力幻觉”和投资心理偏差的框架。

“倾向性幻觉”来自于人类避免遗憾,追求自豪的倾向。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特定的情绪用于抑制一些无用的既往行为再度出现,并鼓励一些有效的既往行为反复出现,社会生物学的研究表明了人类所有情绪在进化中的意义。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人类的这些情绪也不例外,遗憾和自豪鼓励了人类的有效行为,但是在金融交易中容易使得投资者做出非理性的行为。投资者如果发现一项先前的决策被事实证明为错误时,就将产生遗憾情绪,而投资者如果发现事实证明先前的一项决策是正确的时候就会产生自豪情绪。这两种情绪导致了“倾向性幻觉”的出现。什么是“倾向性幻觉”呢?以买彩票为例,如果你连续坚持同一个号码买了好几期的福利彩票,但是你一直没有中过大奖,突然有一天你决定换成另外一组数字来买卖彩票,结果该期开出来的大奖恰好是以前你一直买的那个号码,这下你就马上责怪自己没有坚持买这个号码,内心充满了后悔和遗憾。

人类为了获得进化的动力,逐渐掌握了利用遗憾情绪来丢掉那些无用的行为,这种情绪也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行为。避免遗憾和后悔的心理使得投资者总是过早卖出那些赢利的证券头寸,而追求自豪的情绪使得投资者一直持有那些亏损的头寸,以便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如果一个投资者持有一个证券投资组合,其中一些股票处于亏损,而另外的一些股票则处于赢利状态,几乎绝大部分投资者都会先卖出那些赢利的头寸,以便锁定赢利,同时留着那些亏损的头寸,寄希望于亏损自动抹平,他们总是认为实际亏损和浮动亏损完全是两回事情,通过延迟平仓行为可以避免实际亏损的发生。投资者倾向于卖出赢利头寸,保留那些亏损头寸,以便避免遗憾和获得自豪感,这就是倾向性行为,也就是人们不会中立和理性地对待证券头寸,对于头寸的处理更多是依据心理需求而不是交易法则。“倾向性幻觉”使得人们认为赢利头寸如果不赶快兑现就会被市场吞食,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同时使得人们认识亏损头寸如果立即平仓,就会使得浮动亏损变成真实的亏损,他们的头脑中往往出现一幅图画,认为浮动的亏损在不久的时刻将变成盈亏相抵,甚至还有赢利。

行为金融学家观察了很多交易个案,也跟交易者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同时他们还统计了成交量变化,他们发现上涨的股票有较高的成交量,而下跌的股票具有较低成交量,上涨的股票是大多数人赢利的头寸所在,而下跌的股票则是大多数人亏损的头寸所在。同时他们还发现持有期限较短的股票通常是赢利的头寸所在,而持有期限较短的股票则是亏损的头寸所在。同时,这些行为金融学家还发现如果一周前市场出现过大涨,则投资者卖出股票的可能性在增加,无论专业投资者还是业余投资者,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具有这样的倾向。无论根据价值投资的长期持有法则,还是根据技术投资的让利润奔腾法则,倾向性幻觉都是错误的。

价值投资认为股价的涨跌并不会危险到自己的真实利益,因为公司经营仍旧正常,收益水平仍旧令人满意,而且价值投资者通常在市盈率较低的水平介入,而技术分析派则认为股价的运动具有趋势性,上涨的股票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要大于下跌的可能性,而下跌股票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要大于上涨的可能性。截短亏损,让利润奔腾是技术交易者的最高理念,顺势而为是技术投资的最高真理,而“倾向性幻觉”则完全违背了这一思想,这一心理偏差使得投资者“截短利润,让亏损奔腾”。而价值投资者则认为受到“倾向性幻觉”影响的投资者是那些被“市场先生”弄迷糊的投机分子,这些人卖出赢利头寸的做法往往违背了价值投资“长期持有”和“复利原理”的法则,而这些深受“倾向性幻觉”影响的投机分子还违背了价值投资者的基础信条:买进公司,而非股票,根据公司变化卖出股票。巴菲特这类价值投资者,甚至在知道股价出现短期泡沫的时候,也不会抛出那些决定长期持有的股票,因为他们过于频繁的交易会使得投资者沉浸在“倾向性幻觉”的影响下。

无论是采用技术分析还是基本面分析的交易者都会受到“倾向性幻觉”的影响,可以说这是人的第一本能,而通过学习正确交易方法和思维习惯则是培养人的第二本能。通过更长时间地持有那些赢利的资产,缩短持有亏损资产的时间,投资者可以抵御有害的第一本能。倾向性幻觉使得投资者的行为违背了利润最大化的投资策略。错误的心态,决定了错误的行为,而错误的行为决定了糟糕的结果,投资很多时候都是心与市场在交流,就像混沌交易大师比尔·威廉姆说的那样,我们是在交易着自己的信念。

技术派投资要求及时止损,也就是停掉那些亏损的头寸,而价值投资则认为应该持有那些公司基本面正常的股票,同时卖出那些基本面出现问题的股票,但是人天性中的“倾向于幻觉”则使得人不愿意平掉亏损的仓位。 当头寸出现浮动亏损时,投资者经常寄希望于价格能够回来,平掉亏损的头寸让投资陷入到遗憾的境地,投资者会认为是自己先前错误造成的。很多投资者从小出生在一个鼓励少犯错的环境中,他们总是认为错误会代表一个人的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

而且很多推销交易系统和提供交易咨询的个人和机构总是宣传他们的不败战绩和令人羡慕的胜率,使得投资大众认为交易高手都是那些极少亏损的人,极少犯错误的人,所以很多交易者不愿意承认错误,退出那些被证明为错误的交易,平掉亏损的投资,这些行为都是由于内心的自尊在作怪。如果他们能够明白,交易是一项概率游戏,交易的成败不取决于胜率,而是取决于报酬率,特别是风险报酬率,这样他们就会去掉那些虚假的自尊,将遵守交易规则作为自己的自尊,那些随意更改交易规则,违背市场趋势和公司收益趋势的做法才是打击自尊的做法,因为这是一个人前后不一致的表现。如果交易者能够认识到错误是人类对金融市场和公司经营的不完全认知引起的,而这种不完全认识是人类先天的特征,那么就不会那么固执于亏损的头寸了。

我们已经知道了股票投资者倾向于卖出那些赢利的头寸,固守那些亏损的头寸,这使得投资者的操作与利润最大化原则恰好相反。但是也应该明白盈亏的变化是促进人类不断进化的原因,那么盈亏的变化是以什么作为参考点的呢?也就是说投资者是以什么作为盈亏的判断的呢?这与人类的天性也有关系,如果选择恰当的参考点,则投资者可以更为理性地处理头寸,从而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通常而言,交易者都是选择进场位置作为盈亏参考点。当现价高于进场价格时,投资者的头寸处于赢利状态,此时自豪占了主导,为了保住自豪,同时避免后悔,投资者倾向于立即结束头寸;现价低于进场价格时,投资者的头寸处于亏损状态,此时投资者处于痛苦状态,但是如果立即兑现亏损则投资者的自尊遭到打击,如果投资者固守亏损头寸,则这时自尊得以暂时保全。另外,投资者经常担心结束亏损头寸后价格反弹,为了避免后悔投资者也会固守亏损投资。

如果投资者能够重新选择参考点,那么他会更为理智的处理现在的问题,更为清晰地判断形势,从而作出最有利于利润最大化的决策。有一种方法叫做归零法,也就是投资者不要去关注浮动亏损和赢利的情况,将现价作为参考点,以现价作为盈亏的参考点,当投资者以现价作为参考点时,他就摆脱了之前决策的影响。通常而言,投资者可以想象另外一个还未入场的投资者,没有建立头寸交易者的参考点就是现价,然后以这位交易者的角度审视形势,如果这位想象中的交易者决定买进,则投资者可以继续持有头寸,如果这位想象的交易者决定不买入这支股票,则投资者应该立即卖出,了解头寸。这类决策的要点在于不要关心先前的盈亏,那些都是过去的决策,现在的决策应该独立于先前的决策,将每次买卖当做新的买卖,这样才能进行理智的决策。

同类推荐
  • 主管不要太老实

    主管不要太老实

    不会用魅力保卫权力 不注重自己的形象,一味地让员工适应自己/95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承受“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公私不分,亲此疏彼,安置心腹,暴眺如雷,不了解情况就对员工横加指责,跟下属“老死不相往来”,主管太老实等于没效率。老实的主管喜欢挑大梁,无论大事小情都要亲自过问。他们事必躬亲、兢兢业业,每天都早来晚走,而他的员工却在悠闲地享受大好时光。主管太老实等于缺手腕。老实人往往把规矩看得高于一切,他们从来都是按常理出牌。规矩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不可触犯的“天条”。员工在背后不称呼他们“铁面无私”,而是叫他们“老古董”。
  • 每天读点金融史4

    每天读点金融史4

    《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 “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每个人阅读这套书的目的不尽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大相径庭。我们衷心希望本套丛书能为读者提供认识现实经济世界的一个视角,在投资、经营、决策、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正确、理性地认识发生的每一个变化,可以“知兴替”、“明得失”。 历史是指引现实的指南针,历史是抚慰内心的清凉剂。相信每天读点金融史,答案就在你心中!
  • 赢在纪律

    赢在纪律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纪律,就是赢在职场。纪律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是一名合格员工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完美执行力的第一要义。想成为纪律意识强的金牌员工吗?赶紧来翻阅本书吧。
  • 股道酬勤:一本书读懂中国股市

    股道酬勤:一本书读懂中国股市

    全书通过讲故事,学知识,明道理,循序渐进,给投资者以清新、易懂、好学的感觉。文中通篇贯穿了哲理、心理、智慧,引经据典,以典育人,以事明理,读后耳目一新。他是股民的良师益友,通篇故事曾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又像是身边股友的事情,读后倍感亲切,离我们又那么近。
  • 百姓投资38金律

    百姓投资38金律

    但是。如果我们把每个月去储蓄一笔钱的习惯换作投资一笔钱呢?结果会发生惊人的改变!不一样的理财观念造就不一样的人生!,本书主要介绍了 38条家庭实用理财的方法,指导您对投资管理做出更客观的判断。过去,银行的“零存整取”曾经是普通百姓最青睐的一种储蓄工具。每个月定期去银行把自己工资的一部分存起来,过上几年会发现自己还是小有积蓄
热门推荐
  • 每天读点生意经

    每天读点生意经

    做生意是一门学问。俗话说:商场如战场。这是个强者生存的时代,不论你选择自我创业,还是在公司里打拼,你都必须熟稔生意经所传授的经典招数。知己知彼,绝对是有益无害!送生意场上的朋友一句话:既然选择了做商人,那你必须遵守商业中的一切游戏规则。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伟大的励志书

    最伟大的励志书

    人生离不开故事,生活更少不了故事。不同的经历为我们带来不同的体验,总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借鉴,故事中的智慧让我们瞬间开悟,故事中的道理让我们明白人生。本书是一部用故事鼓舞人心、奋发向上的著作。希望您轻松的阅读当中,为自己点燃了一盏心灵的明灯。
  • 杀手的诱惑:绝色娇宠

    杀手的诱惑:绝色娇宠

    为了完成任务,她诱惑了他,破了他的童子之身!五年后的相遇,她被他拐了!为了取得解药,她甘愿留在他身边,成为他的玩物,却又一次落到另一个男人的手里……沈君毅:御龙山庄的庄主!武功天下无敌,没有女人敢直视他冷冽霸气傲视天地的眼神,只有她,不仅敢直视,还敢挑衅。她是唯一一个能够让他心动的女人!齐书剑:江湖第一剑客,本无情无欲,冷漠的他,却爱上了她,为她愿意赴汤蹈火,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花无宸:冥阳宫的宫主!天下第一美男!长得比女人还美,却心狠手辣,下手从不留情,可始终对她下不了手!到底谁才是她真正的归宿?
  • 总裁妈咪很风流

    总裁妈咪很风流

    匈牙利的夜晚,灯火辉煌。深蓝色的多瑙河蜿蜒曲折,流淌至天与地交汇的尽头。它缓缓地流淌,映倒着这座已有百年的城市,静静地倾听这座城市的所有心事。匈牙利,在夏末秋初的傍晚是最美丽的,透出一种静谧的天生丽质。河畔的一座精致别墅中,此时却激情四射!夜幕笼罩的卧房里狼藉一片,白色的大床上,纠缠不清!床上的女子风情万种,鲜艳的红唇在那个金发碧眼的匈牙……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浙江人的创新思路

    浙江人的创新思路

    1912年经济学家荀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创新行为在历史上长期是一种企业家的个人行为,后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是一个多主体、多机构参与的系统行为,因此,20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了创新系统的概念和理论。由于创新的系统性以及创新系统的复杂性,人们越来越注意从社会、政治和科技、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企业、企业之外的其他机构在创新系统中的行为和作用。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如果把企业之外的不同机构或者不同社会角色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孤立起来,特别是撇开与企业创新活动的联系,就往往容易把创新这个概念单纯理解为“创造新东西”。
  • 安珀志4:奥伯龙之手

    安珀志4:奥伯龙之手

    独角兽带领他们来到安珀的源头,在那里,科温找到了与他的父亲奥伯龙共同创造安珀的托尔金。安珀诞生于混沌王庭,又与混沌王庭对立,二者皆为实体,仿佛阴阳。安珀是阳,混沌宫廷是阴。那条无法消除的神秘黑路便源于混沌。长久对立之后,混沌王庭重整旗鼓,企图吞没安珀,让宇宙重归于混沌。科温误打误撞,来到混沌宫廷的边缘。在这里,时间流逝的速度、物体的物理法则、生物的表现形式均迥异于安珀。他看到了未来,甚至与自己未来的儿子对面相逢。谜团逐步解开。
  • 恶魔总裁的灰姑娘

    恶魔总裁的灰姑娘

    [已设置半价,亲们只要花一半的钱看~]为了拯救自己的事业,她被父亲卖给了大她十一岁的他。婚前,他斯文有礼;婚后,他糜烂生活。他不止碰她的同学,更把魔爪伸向了她的姐姐。她心若止水,一次次的用冷漠伪装自己,却不想被他一次次的纠缠,直至失去了身心...花心过后是囚禁,背叛过后是阴谋。终于在他二十九岁的生日时,她狠心堕去他强要来的孩子,而送给他的礼物便是一纸离婚协议...[在经历过大风大浪之后才会成长,女主自然也是~喜欢的亲们就跳坑吧~小蝶会尽全力写的]
  • 美人逆鳞

    美人逆鳞

    诸国交战的乱世中,有这样一个传说——得凤螭者,得天下!八年前,他为了探寻出凤螭的下落,曾将一枚鹤顶红放在她的手心:“我想要的,是你的命。”八年后,她为了重振家族,光耀门楣,踏上和亲之路,进入了他的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