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看过一些人力资源调查报告,从知名外企出来的销售经理,一部分成功地被高薪高职位请到看中这些外企经验背景的中资、合资公司里,另外一部分人待价而沽,职位太低不愿去,薪水待遇太低不愿去,最后眼高手低,沦落江湖。其实,很多知名外企管理、培训体系都很先进,在行业里也很有名气。但他们对员工的培养是流程化的,每个人按流程制度做事,分工明确,只盯着自己那一块,别人做了什么不太了解。决策跟他们基本也不挨边,只讲究执行力。这样背景下的很多人除了经验也就只有经验,以前很多的成功都是依托在外企的良好品牌与管理,团队运作配合的前提下的,真正等把他们单个拿出来,放在品牌不强、管理混乱、裙带关系复杂的公司里,未必能发挥出很好的作用。这些东西,沈默以前只是在书上看过,没有深刻体验。今天沈默把它拿过来与TOM对照对照,不管判断是否准确,但前车之鉴拿来警惕警惕总是好的。如果真的是这样,TOM留在挺立公司帮助郑挺打理生意的机会就大了。开始的很多问题沈默心中慢慢有了参考答案,沈默需要核对核对。
沈默看李大海与付波也过来了,心想郑挺是不是要来一场华山论剑?
沈默暗示地问:“TOM你分析了这么多问题,那你下一步准备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TOM看围过来的人多,郑老板也满脸严肃,顾盼自雄地说:“很简单,下一步首先要从战略分析入手。根据对各个行业、各个品类与挺立自身优势进行分析,制订一个SMART的发展方向与目标。然后依据这个目标,制定详细工作计划。选定一两个行业精耕细作,对各品牌进行优化,没必要的就不要了。至于你们艾洁,也要从销售能力与赢利能力去评估一下。调整工作重心,转到MODERNTRAIN上来,关注零售,重视终端,精耕细作。批发能不做就不做,能少做就少做。加强对零售门店与厂家的谈判能力。集中调配厂家资源,强化对卖场门店的谈判资本。管理要流程化、标准化,从数据分析各种促销效果,制定标准,没有达到标准效果的促销申请一律不能执行。业务员要从厂家拿过来,自己管理。从招聘到考核到解聘都要标准流程化,没有达到理想能力的一律下岗……”
TOM越说越有劲,沈默也越来越心惊。TOM讲得越详细,越自信,越到位,越证明了刚才沈默对他的推断。看来这个家伙在挺立下的工夫不少,不是他刚开始说的郑挺今天请他来的了。从TOM讲的具体办法来看,不能不说没有道理,而且在理论上讲应该是非常对。不过,沈默一边怀疑TOM对经销商管理的了解一边想,这些道理对是对,可是他推出这些办法的前提错了:经销商不比吉列厂家,不比艾洁厂家。这些方法对一个像艾洁这样的公司是没错的,对经销商公司管理可就不一定了。
沈默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指着付波打断TOM说:“TOM,打断下,这是我们艾洁公司的长沙销售经理,付波。”付波笑笑点头说认识了。TOM说:“我上次还给他讲过课呢。”
付波说:“上次听了你讲的课,对KA如何做好执行部分,受益匪浅。”
沈默听他们的对话,完全确认了TOM在挺立公司不止一日,看来是付波他们有意不告诉自己。从付波对TOM讲的客气话里,付波也只是肯定了TOM对KA执行的理解。看来对TOM关于经销商公司管理方面持保留意见,以付波与李大海的关系判断,很难说这不是他们共同的意见,也能侧面反映郑挺的意见。沈默观察一下郑挺与李大海应酬似的表情,心里开始对TOM定性了:
这样一个FMCG前沿公司出来的区域经理,对市场运作、战略管理、KA自行、组织管理等有很深的造诣。或许这样的造诣太深了,或者在吉列公司时间太长了,以前的经验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目前的经验与思维方式,在类似于吉列、艾洁这样运作比较标准的公司应该是合适的。留在挺立公司,或许对挺立在FMCG的专业运作上有帮助。想从整体上按照他的理想化思维运作挺立公司,恐怕他连自己的老板都搞不定,对艾洁与挺立的合作影响也是有限的。所谓的优化品牌,加强厂家谈判,集中厂家资源,沈默也表示深深怀疑。
原因很简单:挺立不是吉列,吉列可以标准化、流程化,可以从市场的长远利益考虑,而挺立更多依赖郑挺的意志,而很多人和事,很多短期利益,甚至在吉列很难碰到的现金流问题,都能从各种层面、不同程度去影响郑挺的意志。TOM的计划,势必套不上挺立目前的格局。虽然挺立公司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照样有很多利益集团。改变现在的格局,就要影响现在的集团利益。以他如此一副自以为是的嘴脸,自上而下地强行行驶权力,是很难团结挺立员工的。还有,他的计划会让郑挺产生很多的投入,初来乍到,没有为老板产生效益,慢慢取得老板信任,依照构想中的一个大饼,就要老板大笔投入的话,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郑挺这样的老江湖。
TOM能看得懂市场,能看得懂公司管理,就是看不懂这些后面的老板。哪个经销商没有自己的故事,哪个没有自己的辛酸苦乐,哪个没有把自己的意志贯彻到生意中。不仅仅是郑挺,就是挺立公司一个小员工,说不定就是郑挺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无论世界的销售理论如何变化,在中国,做事先做人的理论永远是正确的。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完全是正确的东西在起作用。
如此说来,两个人的论剑是相当没有必要了。沈默看看郑挺他们三个观众的态度,决定让它变成一个人的表演,就推波助澜,鼓励地对TOM说:“你太厉害了,我现在都开始担心艾洁在挺立的命运了。”
TOM说:“作为你们这些厂家,只关注自己的利益,欺负郑总对行业不了解。以后,你要小心点,我可不是那么好应付的。吉列你是知道的,要说管理经销商的手段,可比你们艾洁强。你们那些把戏,小心了。我会给你们定一个利润、效率标准出来,达不到这个标准,休想我们打款。还有,如果确定要在洗涤行业发力的话,我们在洗涤行业还要引进更多的品牌补充利润。以后挺立在门店的陈列位置,就在你们这些品牌里招标,谁给的钱多,谁就上陈列。还有……”TOM越说越快,语气高昂嚣张,对沈默咄咄逼人,滔滔不绝。沈默想,TMD,干脆挺立别做艾洁算了。
沈默看TOM说得兴起,插话说:“惨了,惨了,我的日子就难过了。郑总,你什么时候请这么一个厉害人物管理公司业务,还瞒着我啊?这可不对啊!”
这句话一说,TOM泄气不说话了,像吹得圆圆的气球被针扎了一下,像红得鲜艳的烙铁掉进了水里,滋的一下就没了。他刚才嚣张的演讲,在气势上绝对胜了沈默。他感觉自己赢得了这次论剑,在众人面前也赢得了面子,赢得了成就感,赢得了未来。可是那必须是在一个前提下:他已经到挺立,并且得到郑挺信任,负责挺立的所有FMCG代理。沈默就问了一句:“你下一步准备怎么办?就让TOM把自己提前摆在了主人翁的位置上,而且走得很远。”
TOM哑声了,面对沈默的诘问,郑挺不好说话。总不能说,根本没有那回事,还没答应要请他呢;但也不能说悄悄请了这么一位大仙没有通报艾洁厂家。
郑挺把刚才严肃的神色放下来,打个哈哈说:“谁敢瞒你这个沈大老总,你可是我的领导啊。来来来,不说了,大家喝酒,跳舞。大海,今晚可要帮我好好招待沈总,招待TOM。天天说生意,累不累啊。”
李大海应了一声。
付波说:“就是就是,今天是郑宇的生日,来来,为郑宇的生日,我们干一杯。”
郑挺看看付波,又看看TOM和大海,说:“你们玩,我要去看看他们了,还有几个政府领导,我还要去陪陪。招待不周,多有得罪了。”
沈默和大家干了一杯,道声郑总,你先忙着。心里却为TOM叹息。外企的管理营销经验到了中国,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比如非常注重品牌,注重市场执行,注重消费者拉动,每年投入很多钱用于品牌广告推广上,但放弃了对渠道的管理与拉动,很少去体会经销商的管理。想起艾洁就将面临的外资并购,沈默不仅为自己担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