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你可以去海滩走走,踩在金黄色的细沙上,观看周围的美景,享受大海给你带来的乐趣,或者一个人开着汽车行驶在山路中,远离城市的喧闹,尽情放松自己,呼吸新鲜空气,把心中的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集中精神去放松自己。体育运动是人类自然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只要我们承认自己有自然性,就必须锻炼身体。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必须让身体进行锻炼,如同让饥饿的身体补充养料。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的体质也越来越下降,尽管我们的身体看起来还是很健康,但其实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因为我们的心脏越来越脆弱,血液浓度越来越高,血脂越来越高,胆固醇越来越高,疾病随时就会侵袭我们的身躯。因此,我们应该时时注意科学的锻炼,使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运动能使人健康,研究发现,长期体育锻炼的人能减少电荷,使人消除疲劳,缓解精神紧张,而精力充沛。体育锻炼还能刺激脑下垂体,使之释放5-羟色胺物质,有助人们酣睡。人体带有一定量的电荷,电荷量的多少与运动有关,运动少的人电荷特别强。
带有强电荷的人常常感到神经紧张,有的出现类似神经质的症状。1. 每天坚持步行一会儿步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散步,但又与散步有一点区别。这种步行有一定的步幅、速度和距离要求,既不同于散步,又不同于慢跑,简便易行,效果显著,被认为是中老年人和体弱者的一种最适宜的健身养生方法。在国外,它已成为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和心肌梗塞症康复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心脏病患者就是从“走”开始通向健康道路的。目前步行的方式一般分为四大类:竞技步行(体育的竞走)、普通步行、负重步行以及医疗步行。运动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大步疾走,即快走是最好的有氧运动,健身效果最好。它的步行速度一般认为应是每分钟133米(约每小时7公里),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70%。步行是一种积极性休息的良好方式。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怀特说:“轻快的步行(至有疲劳感),如同其他形式的运动一样,是治疗情绪紧张的一服理想的镇静剂。”每天应至少步行1小时作为保持心脏健康的一种手段。如果以每分钟平均走100步(中速)计算,步行1小时可走6000步。
运动医学博士赖维说:“轻快散步20分钟,就可将心率提高70%,其效果正好与慢跑相同。”2.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一般人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运动方式,结果并不适合自己,而造成更大的伤害。健康专家认为,不同人群应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即所谓的“运动处方”。量体裁衣制定“运动处方”,首先需要到医院体检,确定自己属于哪类人群。第二步是通过蹬车、上阶梯等耐力运动,做一次肌体功能评定。最后请医生按个体差异,为自己设计一个“运动处方”,确定合适的强度。“运动处方”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持续、缓慢、长时间、有耐力性的运动,并将心律、血压、呼吸频率等数据记录在案,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修改“运动处方”使之趋于完善。如果运动后肌肉疼痛感持续两三天仍未恢复正常,说明关节、肌肉承受的力量已经超过负荷,应该减少运动量。通常情况下,每天运动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对于年过40岁,或有心脏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家族病史者,在从事规律且持续的运动计划前,尤其应该先由医生评估其健康情形与体能水准,来选择合适的“运动处方”。
若任何部位曾有或现有疼痛、拉伤、扭伤、肌腱炎与肌肉僵硬或发炎等问题,都要经医生检查后建议属于个人的“运动处方”,才能避免运动后疼痛加剧,甚至可以通过正确的运动逐渐减缓疼痛,达到复健训练的效果。3. 养成进行有氧运动的习惯有氧运动并非老年人的专利,中青年人长期进行有氧运动,同样能获得理想的效果。那么,有氧运动具体来说有哪些好处呢?有氧运动是最好的减肥运动方式。它能直接消耗脂肪,使脂肪转化成能量被机体组织消耗掉。据医生长期观察发现,减肥者如果在合理安排饮食的同时,结合有氧运动,不仅减肥能成功,并且减肥后的体重也会得到巩固。有氧运动促进人体代谢活动。有氧代谢运动使人体肌肉获得比平常高出8倍的氧气,从而使血液中的蛋白质增多,供应全身营养物质充足,使人体内免疫细胞增多,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人体内的致癌物及其有害物质、毒素等及时排除体外,减少肌体的致癌因子和致病因子,从而保证健康。有氧运动延缓了人体组织衰老。有氧代谢运动可明显提高大脑皮层和心肺系统的机能,促使周围神经系统保持充沛的活力,并且使体内具有抗衰老的物质数量增加。
推迟肌肉、心脏以及其他各器官生理功能的衰老和退化,从而延缓机体组织的衰老进程。有氧运动提高身体机能素质。它可以提高人体耐力素质,发展练习者的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有氧运动对于脑力劳动者非常有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健康教育家莱斯通过对800人的长期观察和300多个有关实验发现,当人们感到大脑疲劳时,到室外跑步,可以使大脑的功能恢复到58%,而不做运动改吃药的话,大脑的功能只能恢复到40%~50%。有人便总结出来:慢跑是最佳有氧运动,对醒脑有奇效。有氧运动具备恢复体能的功效。这是一种积极的恢复方式。如果人们在非常疲劳的时候,加入到一个令人兴奋的健康群体里进行健身运动,对未来的情绪及体力的调整最为明显。如在健身房中伴着优美的音乐做有节奏的健身运动等。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时时刻刻发生着关系。当环境对我们的刺激超过一般水平时,我们就会出现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一般来讲是肌体能够承受、对健康没有损害的,也是人体必须面对的正常情况。
但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紧张应激状态下,或者外来紧张刺激过于突然、强烈,以至超过了个体的适应和应付能力,便会形成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危及个人的身心健康,这已成为现代社会影响人们健康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人们面对压力,面对紧张刺激,应采取一种旨在消除这种负面影响、维护和增进健康的应付方式——积极应付。积极应付是一种在主体身上发展起来的、针对紧张刺激可能出现结果的一种积极反应。同时也是在现实生活中培养起来的、针对可能的对生命和健康产生的威胁的一种预见力,即“不打无准备之仗”,在这种“准备”之下去应付刺激和压力,并引导自己去努力消除这些刺激和压力的负面影响。积极应付可以使人在应付压力成功后表现出较高的满足感、轻松感和达到目的感。当人们再次处于类似的情景下时,在主观上就不会有紧张的表现,客观上也查不出紧张的反应。积极应付主要通过预知、反馈和控制三个环节来实现。
培养积极应付的行为方式有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注意接受多种刺激;第二,接受科学的教育;第三,努力提高个人的基本素质。积极应对压力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只要你愿意这样做——1. 一次只担心一件事情女人的焦虑往往超过男人。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66名已婚夫妇进行了6个星期的研究,发现了因为女人们更爱方方面面地考虑问题,所以女人们比男人更经常感到压力。她们会考虑自己的工作、体重,还有每个家庭成员的健康等等。2. 每天集中精力几分钟比如现在的工作就是把这份报告写好,其他的事情一概抛在脑后,不去想。在工作的间隙,你也可以花上20分钟的时间放松一下,仅仅是散步而不考虑你的工作,仅仅专注于你周围的一切,比如你看见什么,听见什么,感觉到什么,闻到什么气味等等。3. 说出或写出来你的担忧记日记,或与朋友一起谈一谈,至少你不会感觉孤独而且无助。
美国的医学专家曾经对一些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或气喘的人进行分组,一组人用敷衍塞责的方式记录他们每天做了的事情;另外的一组被要求每天认真地写日记,包括他们的恐惧和疼痛。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后一组的人很少因为自己的病而感到担忧和焦虑。4. 不管你有多忙碌,一定要锻炼研究人员发现在经过30分钟的踏脚踏车的锻炼后,被测试者的压力水平下降了25%。上健身房,快走30分钟,或者在起床时进行一些伸展练习都行。5. 享受按摩的乐趣不只是传统的全身按摩,还包括足底按摩、修指甲或美容,这些都能让你的精神松弛下来。6. 放慢说话的速度也许你每天的桌上摆满了要看的文件,你的右手在接听电话,左手还要翻看资料。你要应付形形色色的人,说各种各样的话。那么你一定要记住,尽量保持乐观的态度,放慢你说话的速度。7. 不要太严肃不妨和朋友一起说个小笑话,大家哈哈一笑,气氛活跃了,自己也放松了。事实上,笑不仅能减轻紧张,还有增进人体免疫力的功能。
8. 不要让否定的声音围绕自己而把自己逼疯老板也许会说你这不行那不行,实际上自己也是有着许多优点的,只是老板没发现而已。9. 让自己彻底放松一天读一篇小说,唱歌,啜茶,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干,坐在窗前发呆。这时候关键是你内心的体味,一种宁静,一种放松。10. 至少记住今天发生的一件好事情不管你今天多辛苦,多不高兴,回到家里,都应该把今天的一件好事情同家人分享。快乐不是用钱买得到的,也不是勤劳得到的报酬。快乐只是我们思想愉悦时候的一种心理状态。不管你的相貌、出身、财富如何,只要你能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就能得到快乐。如果你一直要等到有“值得”愉悦的思想时,你很可能永远得不到快乐。快乐不是美德的报酬,它本身就是一种美德;我们不因为能抑制欲望而感到快乐,相反的,我们是因为快乐而能克服欲望。很多人不敢放手去追求快乐,因为他们觉得那是“自私的”、“罪恶的”。无私确实带给我们快乐,因为它不仅让我们的心思远离了以自我为中心、犯错、罪恶与自傲;同时还能使我们能完成帮助别人的善举。
人类最愉悦的思想是被人需要的感觉,是他能助人得到快乐的想法。然而,我们如果认为快乐是道德的问题,把它当成是因不自私而得到的报酬时,我们往往会因为缺乏快乐而感到罪恶。任何的道德,都是源自快乐而非不快乐。有什么东西比憔悴、忧郁的心情(不管外在疾病是什么)更没有价值?有什么东西比用不快乐的态度伤害他人更甚?有什么东西比用不快乐的心情解决问题更加无助?不快乐的人最普遍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某个目标的实现会给他们带来永久的快乐。目前他们不是在生活,也不是在享受人生,他们是在等待未来的某些事情。他们以为他们结婚以后,他们找到好工作以后,他们买下房子以后,孩子们完成大学教育以后,某项事业成功之后,赢得胜利之后,他们将会更快乐,但事实却是,他们失望了。不要指望着把所有问题都解决后就能获得快乐。一个问题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又会接踵而至,生活原本就是由一连串的问题组成的。如果要快乐,现在必须快乐起来,不要“有条件”地快乐。快乐纯粹是内发的,它的产生不是由于事物,而是由于不受环境拘束的个人举止所产生的观念、思想与态度。
除了圣人之外,没有人能随时感到快乐。作家萧伯纳曾说道:“如果我们感到可怜,很可能会一直感到可怜。”对于烦恼、小挫折,我们很可能习惯性地反应出暴躁、不满、懊悔与不安,这样的反应我们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不快反应的产生,大部分是由于我们把它解释为“对自尊的打击”等原因。司机没有必要冲着我们按喇叭,我们讲话时某位人士没注意听甚至插嘴打断我们,认为某人会帮助我们而事实竟不然。甚至个人对于事情的解释,结果也会伤了我们的自尊;我们要搭的公共汽车竟然迟开;我们计划要郊游,结果下起雨来;我们急着赶搭飞机,结果交通阻塞。这样我们的反应是生气、懊悔、自怜或换句话说——郁郁寡欢。让外在的事情任意支配你的感觉与反应;就会成为生活的奴隶,每当事情或环境发信号给你“恼怒”、“不舒服”、“感觉不快乐”,你就迅速地听从命令。为什么要让别人的行动左右你的情绪呢?养成快乐的习惯,你就可以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快乐的习惯可使一个人不受外在情况的支配。遇到悲哀的情景与逆境,只要我们不在不幸事件之上再加入自怜、懊悔与不顺的情绪,那么我们纵使不会感到完全快乐,也能多少感觉到一些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