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我们遇到的问题不超出以下三个领域:能直接控制的(涉及我们自己的行为的问题);能间接控制的(涉及别人的行为的问题);不能控制的(我们无能为力的问题,例如我们的过去或环境决定的现实)。积极主动的方法是首先在我们目前的影响圈内解决所有这三种问题。能直接控制的问题通过改变我们的习惯来解决,它们显然在我们的影响圈内。在每天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中,我们应发展自己积极主动的能力,去处理那些不平常的生活压力。比如我们如何作出承诺并信守承诺,我们如何处理交通堵塞,我们如何对待一个发火的顾客或生气的女友。你可以在一段时期内坚持试验一下积极主动的原则。就是试一试,看看发生什么情况。作出小小的承诺并信守这些承诺。去尽力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问题的一部分。在你的婚姻、你的家庭、你的工作中试一试。不要为别人的缺点争辩。不要为你自己争辩。在你犯错以后,立即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不要染上怪罪别人、指责别人的习气。在你能控制的事情上作出努力,在你身上、在如何努力上下工夫。
不去用谴责的眼光而是用同情的眼光去看待别人的缺点。问题不在于别人没有干什么事或别人应该干什么事。问题在于你自己选择对情况作出什么反应,你应该干些什么。日复一日地行使其基本自由的人会逐渐地扩大自己的自由。不行使其基本自由的人会发现那种自由逐渐消失,直到他们实际上“被动地过日子”——他们按照父母、同事和团体的旨意行事。我们对自己取得的效果负有责任,对我们自己的幸福负有责任,对我们的大部分环境负有责任。这样一个对生活怀有责任心的你又怎会不积极主动起来!人的潜力有多大?用科学的解释是人的潜力无穷无尽,因为人的大脑还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而我们目前只能用到1%的能力。
据一份日本报纸报道:一名日本妇女趁着自己三岁的孩子在熟睡的空隙外出购物,在回家的路上,在巷口遇到熟人就跟他站在离家不远的路边闲聊,没料到这时候家中幼小的孩子醒了,起来看不到母亲,就爬到阳台上呼叫,哭闹着喊妈妈,没料到小孩一不小心就失足从位于五楼的阳台上往下坠落,这个小孩体重约十五公斤,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在将近到达地面时的重量是惊人的,绝不是一个常人能受得了的。但是奇迹出现了,这位伟大的母亲用爱的力量创造了奇迹,说时迟那时快,她飞奔至楼下,一把接住了坠落的孩子。整个日本都被轰动了,后来日本专家还专门请来举重运动员和赛跑运动员做了一个模拟实验,结果都无法成功接住也无法及时赶到出事地点。这位年近三十的妇女,为了自己的孩子,以一颗感动世人的母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在中国512汶川大地震中,我们所有的同胞都在不断地创造奇迹,被掩埋的同胞3天、5天、7天……生命的奇迹在不断地刷新;人民的子弟兵在“千里挺进”,只为把受灾所有地方的灾民都找到;救援人员不眠不休,只为让更多的灾民从被困中脱离;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只为了让更多的人脱离生命危险……我们的人民是坚强的人民,我们一直在一起,举国上下,我们坚强地支撑着,我们一起不断地创造生命的奇迹,汶川人民、所有坚强的人民都发挥了一切潜能!请你也相信,人的潜能是无穷的!生活中,我们不是“能不能”,而是“要不要。”应该相信,我们能用自己的潜力创造一切奇迹,就算是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最后我们也能战胜它!因为,我们是英雄的民族,我们民族的每一位同胞都具有无限的潜力!如果你有真正想要做到的事,那就请你别管“能不能”,务必放手去做,全力以赴!在我们的个人成长过程中,自上小学开始,教科书和老师们就列出了许多伟人和成功者的事迹,以鞭策和鼓舞后来之人。
因此我们从小就学会了把成功者的成就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些人还遵循成功者的模式,以此构筑自己的未来。当然,发挥成功者的楷模和示范作用,这种做法并没什么不好,因为人们总是需要看到成功的“希望”,并以此作为学习的榜样,鼓舞自己。但如果一切向“成功者”看齐,就可能使有些人堕入一种幻觉当中,他们认为自己也可以成功,而一旦自己难以获得成功时,就感到命运对自己不公,并责问:“为什么他们可以成功,而我就不能成功呢?”其实,一个人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的组合,不可能一蹴而就。另外,某一位成功者的成功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个性、主客观条件不同。所以,以成功者为师,应该有其选择性,你不可能学习每一位成功者,也并非所有成功者的经验都值得你去学。你可以学习某人成功的一些方面,但不必全部照搬。
而且向成功者学习有时反而可能是失败的起因,它会让人失去清醒!所以,有时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与其时时“以成功者为师”,不如有时看看那些失败者,研究一些失败的案例,仔细探究失败的原因,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警示,让自己将来不致犯下同样的错误!有一位企业家,从创业开始,他就仔细观察同行以及其他行业的失败案例,并分析其原因,不断地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因此他不但创业顺利,而且发展得迅速稳定。他认为,一个企业的“存在”比“壮大”更重要,首先要“存在”,才可能“壮大”,如果仅仅为了“壮大”而推动“存在”,那就失去了创办企业的目的。更何况失败都是一种痛苦的事情,如果多次失败,更有可能永不再起。所以,“避免失败”比“追求成功”更重要!细想一下,这位企业家的想法不无道理,这也是人们经常听说的一种逆向思维。任何失败都有其原因,不管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不过要了解失败者的失败原因不太容易,因为失败者往往不愿意谈论自己失败的过去,这样会暴露自己的无能。
如果你找到失败者本人谈,他大概也不会告诉你真相,他只会告诉你,他的失败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朋友拖累、银行紧缩,或是被出卖、被骗、被倒账……属于他个人的能力、判断、个性上的问题,他是不会告诉你的。何况有些失败者根本不知道他失败的原因!因此要了解失败的原因,你得多方收集资料,参考专家的分析、同行的看法,至于这位失败者的个人条件,可从他的朋友那里多加了解。当资料收集够了以后,再把它们一条条列出来,仔细分析,并归纳成几个重点。不过并不是了解就算了,必须把你所观察、分析到的拿来检验自己,和失败者的一切做个对照比较,如果你的个性、能力和其他主客观因素和那失败者具有相似之处,那就要提高警觉,弱的地方要加强,不好的地方要加以改善,这样你就可以避免犯那些失败者同样的错误,成功的几率自然大大提高!除了办企业以外,一般做人做事也应以失败者为师。在做人方面,看看谁和谁处不好,谁得罪了谁,谁不受欢迎,参考他们的个性,观察他们平日的来往和作为,你就可以知道他们做人失败的原因在哪里。
在做事方面,“失败者”的例子更多,这里所谓的“失败”包括做得不尽完善的事,这些事一般都会由主管开会进行检讨,这种检讨有时只是应付应付,但因为近在身边,所以不管检讨是不是在“应付”,你都会有不错的收获!做事也是一样,犯的错误少,成功的几率就提高,而要减少错误,就是“以失败者为师”,这种教训可不是用钱买得到的喔!巴尔扎克说:“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最大的失败莫过于害怕失败。如果我们能战胜这一担忧,那么必将为我们带来梦寐以求的幸福。我们没人喜欢面对困难和不幸,但聪明的人善于把它当作成长的机会。著名作家梭罗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是告诉自己一个好消息。然后,他会对自己说:我能活在世间,是多么幸运的事。如果没有出生在世,我就无法听到踩在脚底的雪发出的吱吱声,也无法闻到木材燃烧的香味,更不可能看见人们眼中爱的光芒。于是,他每一天都满怀对生命的感激之情。人一生是由幸福和悲伤、成功和失败、欢乐和痛苦交织而成的,只有当你经受得住成功和失败的考验,才能展示你的真正价值。
一个商人在翻越一座山时,遭遇了一个拦路抢劫的山匪。商人立即逃跑,但山匪穷追不舍。走投无路时,商人钻进了一个山洞里,山匪也追进了山洞里。在洞的深处,商人未能逃过山匪的追逐——黑暗中,他被山匪逮住了,遭到一顿毒打,身上所有钱财,包括一把准备为着夜间照明用的火把,都被山匪掳去了。幸好山匪并没有要他的命,之后,两个人各自寻找着洞的出口。这山洞极深极黑,且洞中有洞,纵横交错。两个人置身洞里,像置身于一个地下迷宫。山匪庆幸自己从商人那里抢来了火把,于是他将火把点着,借着火把的亮光在洞中行走。火把给他的行走带来了方便,他能探清脚下的石块,能看清周围的石壁,因而他不会碰壁,不会被石块绊倒。但是,他走来走去,就是走不出这个洞。最终,他力竭而死。商人失去了火把,没有照明,他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得十分艰辛,他不时碰壁,不时被石块绊倒,跌得鼻青脸肿。但是,正因为他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所以他的眼睛能够敏锐地感受到洞口透进来的微光,他迎着这缕微光摸索爬行,最终逃离了山洞。身处黑暗的人,磕磕绊绊,却最终走向了成功。眼前光明一片,却让人迷失了前进的方向,终生与成功无缘。
关键不在是否拥有火把,在于持火把前进中的人的态度、信念与思维方式。沃克林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从小家境贫寒,但聪明好学,上学时常受老师的赞赏。老师常对沃克林这么说:“努力吧,孩子,总有一天,你会像教区委员一样尊贵的。”一位乡村药剂师欣赏沃克林强壮的胳膊,答应给他提供一份捣碎药片的工作,但这位药剂师不允许他勤工俭学,热爱学习的沃克林毅然辞去了这份差使,背上书包离开家乡去了巴黎。在巴黎,他想找到一份药剂师侍童的工作,结果没有找到,后来疲劳和贫困折磨得他病倒在街头,正当他断定自己必死无疑时,一位过路的好心人把他送到了医院里。他康复后,继续去找工作。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一个药剂师。后来,著名化学家福克罗伊听说了这个年轻人的事迹,他非常喜欢这个勤奋好学的小伙子,就把他带在身边,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多年以后,福克罗伊去世了,沃克林作为化学教授继承了他的事业。他衣锦还乡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曾有过不堪回首童年的家乡。莎士比亚说:“与其责难机遇,不如责难自己。”这就是人生的基本课程。我们只要仔细回顾一下身边的大量实例,就会发现人的素质在改变命运时所起的作用。
大学毕业时老教授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当狂风暴雨来临,泥石流滚滚而下的时候,你正好站在一座大山脚下,这时你是向风雨猛烈的山顶跑呢,还是迅速向平坦的洼地撤退?”“当然是向平坦的洼地撤退了。”学生们不加思索地回答。“错。”老教授平静地说。接下来,老教授讲的话让同学们恍然大悟。如果向平坦的地方跑,你跑得再快也不可能快过山洪暴发引起的那一泻千里的泥沙石块,这些泥沙石块随时都有可能将你悄无声息地埋没。如果你继续向山顶攀登,向上跋涉,虽然这样很缓慢,但至少山顶是没有泥石流的,这样你就少了一份危险,你等于是在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是在一步步地向生的希望迈进!教授想教给学生的哲理是: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管是什么样的困境,你都要迈向风雨。有时看起来比较难做的方法往往又是成功的捷径。我们生活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想要功成名就、出人头地。但是,多少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证明,在通向人生巅峰的道路上,始终要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那个经常使我们受伤的强大的敌人,深深地隐藏在我们自己的心中!所以,在不断的奋斗与拼搏中,只有首先培养第一流的心理素质,才能战胜灵魂深处所有的弱点,始终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