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100000008

第8章 忽悠,是不分国界的

此时的沈先生,已经在李如松的军营里,吃了有一段日子的牢饭了。

重见天日的他,又一次开始自己的“外交生涯”,来到了小西行长的帐内。

行长看到沈惟敬,是非常高兴也非常兴奋的。他紧紧握着沈将军(沈惟敬被任命为游击将军)的手,就差说上一句:“兄弟啊,总算把你给盼来了!”

因为这仗,日本早就打不下去了,特别是小西行长,他所直辖的第一集团军,原来有一万八千七百人,可现如今,只剩下了六千五百人,减员几乎达到了三分之二。其他军团虽然没他减的那么厉害,但或多或少都有损失。况且,在跟明军较量了数次之后,日军阵内普遍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有生之年只要明朝还罩着朝鲜,自己就别想再在这半岛的土地上前进一步了,这倒不是说明朝的军队有多么厉害,而是明朝的国力实在是太过于强大了,强大到无法测算的地步,如果跟这样的国家交战,那么就是耗光整个日本,也不见得能赢。

那就和谈吧。

文禄二年(1593年)三月,小西行长和沈惟敬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决定由沈惟敬亲自带领明朝使节团去一次日本,和丰臣秀吉面谈。

同年五月,沈惟敬漂洋过海来到了名护屋,见到了秀吉。秀吉提出了七点要求:

1.迎娶明朝的公主做自己的老婆;

2.发展双边贸易;

3.明日两国永结同盟;

4.朝鲜南部的半边土地割让给日本;

5.朝鲜送王子一名到日本作为人质;

6.日本方面释放被抓获扣押的朝鲜王公贵族;

7.朝鲜方面承诺永不背叛日本。

凭良心说,撇开一切仁义道德,单单从这七条上来看,秀吉的条件是非常过分的,特别是针对朝鲜的部分,简直无视大明王朝这个老大哥的存在。

而对于明朝,虽说他并没有提过多的要求,通商也好,结盟也罢,都是正常的国与国的交往,但还是有一条太过无耻,那就是要个明朝的公主做老婆—小老婆。

暂且不说秀吉那张猴脸了。堂堂大明朝的公主,岂能嫁给下邦做小?

所以,当秀吉当场一口气说完了这七条后,就开始忐忑不安地看着对面的沈惟敬,等待着他的讨价还价甚至是杀价砍价。

但是沈惟敬做出了一个他做梦都没想到的举动—全盘答应,毫不犹豫。

答应之后,沈将军还当即表示:口说无凭,猴哥你先把你那七条给写在纸上,我回去给我们家皇上敲个图章,就算完事儿了,大家都太平了。

秀吉傻了,他没想到,真没想到,天朝的使者居然全盘答应了他提出的所有条件,无论合理不合理,都全部接受,连眼睛都不带眨巴一下的。

这该不是在忽悠我吧?

恭喜你,秀吉选手,回答正确,但不给加分。

沈惟敬就是来忽悠的,当然,忽悠的对象,并非单单秀吉一人。

更要命的是,参与这次忽悠的,竟然也并非沈惟敬一人。

数日后,沈惟敬拿着日本方面开出的条件,带着日本的使者—小西行长的家臣小西如安来到了北京,见到了此次议和的负责人石星。

对于日本的条件,石星压根就没看,因为沈惟敬没告诉他日本人提条件了,其实就算给他看也没用,因为石星不懂日语,朝中也没人会日语,除了沈惟敬。所以这条件怎么说,还得由着他乱忽悠。

面对不远千万里来到北京的日本使臣小西如安,石部长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和好脸色,直接开出了三个条件:

1.日本人必须全部撤出朝鲜;

2.明朝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并且册封其他主要日本武将大名为明朝臣子;

3.日本必须答应永不侵犯朝鲜。

这条件也够厉害的,将日本在朝鲜厮杀了好几个月,丢下好几万条人命的奋斗成果一下子全给抹杀了。但考虑到毕竟是谈判,所以石部长说完之后仍然等着小西如安的讨价还价。

不想如安和在名护屋时的表现如出一辙,沈惟敬也当场将这三个条件全部给答应了下来,并且他还告诉石星,自己连无条件的投降书都给带来了。

石星大惊,他压根就没料到事情居然能够如此顺利。在接过如安递来的降书仔细看了看后,发现内容并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石部长立刻一改刚才冷冰冰的态度,对如安表示:兄弟你先歇着,我呈报给皇上,结果不几天就能下来了。

如安拜谢而去。

石部长做梦都没想到,这份交给大明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日本国投降书,竟是沈惟敬先生自己手工制作的。

看到这里,是个人都该明白了:沈惟敬,跟小西行长串通了。

这就出现了以下几个疑问:

首先,沈惟敬为何要代表明朝政府欺骗丰臣秀吉?

其次,小西行长又为何要跟沈惟敬串通一气?

还有,作为这场在外交史上空前绝后的两个闹剧导演者,他们莫非真的就不计后果么?

还是老样子,一个个来分析吧。

沈惟敬,肯定是收钱了,收的是小西行长的钱,反正行长有钱,给个千八百万的也不成大问题。收了钱,就要为客户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行长希望沈惟敬能够成功忽悠住丰臣秀吉,让他停止这场战争。

停止战争的理由我们前面都说过,这里不重复了。

而沈惟敬,也是一个有追求的人。

他并不希望自己仅仅是一个商人,甚至不希望自己仅仅是一个游击将军,他希望用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才华,来改变些什么,来创造些什么,或者说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

这话虽然说得冠冕堂皇,但沈先生心里其实就是这么打算的。

不过,撇开这些花花外套,沈先生现在在做的真正事情是:他希望用忽悠来改变什么,创造什么,并且用自己的忽悠在历史上留下些什么。

可以说,他成功了一半。

他的忽悠虽说啥也没改变啥也没创造(假冒降书等除外),但在历史上还是留下了一些东西,比如笑话。

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那些理想抱负,沈惟敬需要小西行长的帮助—帮助自己一起忽悠。

在认识到两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后,小西行长义无反顾地答应了。

最后的问题是:按常理来说,沈惟敬出身商人,很会计算成本,按性格行事来说,小西行长为人谨慎,总的来说,这两人绝对不是肯轻易送死的主儿。

但他们仍然干了一件一旦拆穿就是死一本户口本的事儿,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我只能说,在我的理解范围里,原因有两个。

第一,这两人认为自己确实能够一手遮天,通过忽悠将两国的战争给摆平了。他们之所以会这么认为,是因为留给他们的时间充裕:从沈惟敬在朝鲜见行长,一直到他去日本见秀吉,当中用了两个月。然后小西如安跟着沈惟敬去北京,又是数月后的事情了,每到一处,就要拖上几个月。万历这里不但要准备册封秀吉,还要册封几十上百个日本大名,花上的时间绝对不会少。,在这不少的时间里,如果哥俩能够再努力努力,兴许还有翻天的机会。

第二,沈惟敬疯了。当然,不是那种裸露全身跑到女孩子宿舍门口告白的疯。这个出身商贾,被几乎所有史书称之为“市井无赖”、“乡曲无赖”的家伙,在这一刻,他站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以及人生的顶端—作为当时整个太阳系唯一拥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上,最强大最繁荣的大明帝国的外交全权代表,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这一连串的光环,让他误以为忽悠真的能解决一切,搞定一切。所以,他大胆疯狂地将自己的计划进行了下去,并且还将小西行长给拖上了贼船。

不管是什么原因,哥俩终究还是做了。

降书送到了万历的面前。

没能看出真伪的万历也很高兴,高兴之余,他又问小西如安要日本方面准备接受册封的大名名单。

如安说:“名单没带,忘家里了,现在让人给送来。”

万历很宽容地表示可以等待,但是要求日本人从现在开始陆续撤出朝鲜。

于是,从文禄二年(1594年)起,日本开始不断地从朝鲜撤军,但依然留下了九州的诸大名如岛津义弘等人牢牢地守住了南部地带。

对此,并没有任何人多说什么。

至于明朝方面,则表现得更加积极了。早在文禄二年(1593年)七月,双方还在试探性地谈判之时,李如松就奉诏撤兵回国了。

和平,终于来了,虽然有些假冒伪劣的感觉,但终究是让人看到了和平的模样。

同类推荐
  •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时,大陆的几百万两黄金被国民党秘密运往台湾。这些黄金是大陆人民辛勤劳动的血汗,本应属于人民,但国民党却盗取了国库中的黄金。本书详尽叙述蒋介石如何调兵遣将细致布置黄金运出计划、运输手段……只是人们都知道蒋介石从大陆运走了黄金,却不知其中的三分之二却源于美国!?本书丰富了吴宇森导演的电影《太平轮》的历史背景,为大众架构起一段完整、清晰的历史图景。
  • 大宋王朝1

    大宋王朝1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镰刀锤子话风云

    镰刀锤子话风云

    本书以20世纪八十年历史进程脉络为文化背景,内容涉及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逸事,朴素,纯真,于细微中见精神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在编写中体现家庭藏书计划的理念,依据市场需求分批出版,所推书目遵循从“基础”到“拓展”的延伸,体现层级深入的理念,展现家庭藏书的层次。内容遵从经典,约请国内古代文史哲领域的专家把关,具有权威性;形式追求现代,采用双色印制;全面照应“经典藏书”理念。
热门推荐
  • 山里山外

    山里山外

    家乡是一本无字的书,只不过是漂泊在外,回转身来才真正懂得了它的意蕴。我成熟于那片“穷乡僻壤”,也许在那片土地上拾掇流失的岁月,才能体味自然和生命的原始况味,这样写出的散文才有可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为读者提供片刻小憩的心灵乐园。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让我们的一生不是因为偶然而变得重要,不是因为环境而变得重要,而是我们自己的选择,选择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人生哲理枕边书》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画龙点睛的点评,使读者朋友在轻松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学会从容地面对各种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
  • 浮生泪

    浮生泪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晴语】编辑旗下出品【内容简介】她是前世冷血杀手,一朝穿越到神魔暗涌的异世六界。冥域古殿,一夕承恩的女子离奇惨死。消弭血祭之中,魔胎现世。洛城之夜,初生的女婴全家上下一夜之间满门悉数被屠。十年后,冷清无心的少女手执长剑首刃仇人。蜀山之夜,千尸夜行,魔煞现世。白衣天神救她于危难,并莫名收她为徒。她亦立志追随强者,在这神魔变幻的异界主宰自己的命运。一路行来,销声匿迹的上古人物接二连三出现,诡异离奇的事情接踵而至,无形之手一步步将她推向宿命的深渊。她以为这一路相护的爱情,会在漫长孤独的守护里烟花寂寂,温暖她的一生。一朝梦醒,漫天星河之中蓦然发现那个与她一般模样的女子沉睡于白莲之中,他所做的一切难道真是为了她?她终为他,执剑断念,挖心剔骨,催动禁咒,她实现了守护他的诺言。他醒来,依旧是六界膜拜的琮华帝尊,而他只是冷漠地宣下了“贬她入尘,生生世世不得入仙神界”的无情神谕。心脉俱断,容颜尽毁,四肢皆废,一夕被贬凡尘。她从尸骨堆里爬出,究竟与眼前的面具男子许下了什么契约?她极尽屈辱,然后从蝼蚁般的丑奴走至权利巅峰,一统妖魔两界,终不过为他人做了嫁衣。神魔未死,一朝夺舍成功,贪狼现世,苍生浩劫。曾经的师父,又一次将剑芒对准了她。沉睡的记忆被唤醒,真爱湮灭魔神。她是否能够成全对他两世的爱情?神秘“七界”离奇现世,宿世的尘缘究竟何以了结?【武侠版文案】蜀山之下,他看着她妖异的眸,记忆的片段里没有一点属于她的影子。“等了千年,终还是等到了这一刻!”“你早知道,为何还是如此执迷不悟?”心碎,那惊鸿掠影的流年......爱,一点点从指间流逝?你是神么?那又如何!回相望,九重天阙,缥缈之巅,那一袭水色飞舞,谁又负了谁?风起,那一柄“诛邪”无情透心,一地的殷红里,有一滴泪,挂在他眼角的泪......感谢所有一路陪伴君走过的编辑朋友和读者们,在此尤其感谢沉落的叶子和哈拉君,以及老寒同学,谢谢你们一直以来为浮生所做的宣传!不常上Q,有事请私信:[email protected]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政治家、军事家、商界领袖最推崇的传世之作!超越军事理论,原来兵法是最生猛的处世教科书。权威原文:以历史上最权威的版本为底本,准确可靠;经典重现:放大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还原原文诞生的史实真相;白话译文:精致、流畅,严格忠实于原著;案例解读:揭示原著思想精髓,解析古人千年智慧对现代职场、官场、商场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2014巴西世界杯非官方观赛指南

    2014巴西世界杯非官方观赛指南

    2014年巴西世界杯是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于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南美洲国家巴西境内13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内举行。这是继1950年巴西世界杯之后世界杯第二次在巴西举行,也是继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之后世界杯第五次在南美洲举行。巴西世界杯共有32支球队参赛。除去东道主巴西自动获得参赛资格以外,其他31个国家需通过参加2011年6月开始的预选赛获得参赛资格。巴西世界杯期间,总共在巴西境内举办共计64场比赛角逐出冠军
  • 见喜

    见喜

    在这孤独的世间,总有一个人,将你当成生命中,那唯一值得千里迢迢去奔赴追寻的喜;当大地冰冻,山河褪色,繁华落尽,容颜枯萎,人生依然如初见般,惊心动魄,热烈痴缠。
  • 所有人都在撒谎

    所有人都在撒谎

    我闯入了一座陌生的城市,我发现这个城市有点不对头。大家好像都认识我,都在回避我。我经常看到人在角落或者暗处对我指指点点,交头接耳。所有人都面容模糊,表情暧昧,心怀隔阂,不对我说真话……警察,医生、商人,当权者,无赖……连楼房那黑洞洞的窗户都变成了一只只眼睛,有眼无珠,把我窥视。更恐怖的是……恐怖就是这么简单——人没来由地来,没来由地去,生死轮回之中,参透的都成了佛,他们回向的时候,早已告诉过我们所有的秘密,只是我们不明白。所以还是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