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100000007

第7章 碧蹄馆之战

李如松想停下来好好考虑一番,这本是很正常很正确也很应该的做法,但终究没能做成。

原因出在柳成龙身上。

这位朝鲜时任领议政反复催促李如松尽快收复王京(汉城),好让李昖早日回朝。

无奈之下,李如松只好下令由总兵查大受、副总兵祖承训率兵三千骑前去探路,暂时堵上了柳先生的嘴巴。

探路部队没走多久,就来到了一个叫做碧蹄馆的地方,并在其南部的砺石岭遭遇了日军将领前野长康的部队一百余人。

双方一阵激战后,日军败退,损失六十余人。查大受也不追赶,下令撤出此地,回到碧蹄馆驻扎过夜。

同时,李如松也接到了送来的汇报,上称探路部队碰到了日本的大军,小试牛刀打了几下,便斩首六百。

看过之后,李如松很高兴,随即便率亲兵精锐一千,准备亲自去接应并支援查大受。同时他又令李如柏、李如梅、张世爵各率军一千共往。最后,他还安排了总兵杨元率部五千作后随应援。

查大受也很高兴,他觉得自己虽然夸大了胜果,但日军确实不经打。如果日本人都是这种战斗力,那么光靠他这三千人,估计都能拿下汉城。

第二天大清早,下着蒙蒙细雨,查大受刚起床,正想打套军体拳然后去吃早饭之时,却听手下报告,说有一股五百余人日军杀过来了。

查总兵非常不爽,虽说送死他欢迎,但不至于那么早那么急吧?

没办法,跳过了早饭的他,也没有多做考虑就率部出战了。

这股日军的带队大将,也算是我们的老熟人了,他就是在十年前那场惊天动地的本能寺事变中,将森兰丸一枪刺杀的安田作兵卫。不过因为本能寺这事儿影响实在太坏,所以他只能改了个名字,叫做天野贞成,并且一路逃亡到了北九州,随后便投靠了立花家。

当天野贞成一看到明军出战,二话没说当即带着大伙就开始跑路。查总兵自然也不多废话,追着鬼子就杀了过去。

要说查大受真不是吃素的,才跑了没多久,他就率领着三千人马将这五百日军给团团包围了起来,并且迅速发起了围攻,打算一口气全歼敌人。

巧倒也巧,追上的地方,正好是昨天他打前野长康的砺石岭。

正在查总兵包饺子的时候,又有一股日军出现了,这次的人数在八百左右,带队的是立花家家臣小野镇幸。

包饺子正包得不亦乐乎的查大受,并不清楚这些人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此时在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日本人勿近,谁近砍死谁。

两军相交,一阵混战。

突然,在明军左翼响起了一阵呐喊声,一队约两千人的日军部队杀了出来,为首大将,正是立花宗茂。

查大受立刻醒悟了。

大清早的五百人,是传说中的诱饵,后来的这八百人,是为了将他牢牢地粘在砺石岭,现在这两千人,是上正餐,特地来料理他的。

只是有一点他还不知道,立花宗茂的两千人确实是来料理他的没错,但这还并非是正餐。

碰上这种事儿,是个明白人都知道该怎么做。

查大受就是这样的明白人。

他选择了撤退。

明军稍作抵抗后,摆脱了日军的缠杀,开始向北撤去。立花宗茂似乎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亲自带了八百人,向着三千明军撤退的方向就追赶了过去。

查总兵运气不错,很快他就碰上了李如松的迎接部队,两人合兵一处,算是站住了脚跟。

立花宗茂见状也就此打住,在碧蹄馆的小丸山下布阵,然后下令开饭。

在战国时代,日本士兵上战场基本是不可能自备碗筷的,因为他们的一日三餐多是饭团:地位高的将领,饭团里大米饭多点,地位低的足轻,则多吃掺杂着粗粮的饭团,总之都是饭团。

宗茂拿到了自己的午饭饭团后,便带着个小板凳来到了明军阵地的前方,然后一屁股坐了下去,稳稳当当地吃了起来。

家臣们都吓坏了。

本来你带着八百人追着三千人乱打就够悬的了,现在人家变成了六千人,我们依旧是八百人,你非但不撤退,居然还敢大白天坐在别人家大门口吃午饭,活腻了还是怎么着?

然而宗茂听闻这种担心后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平静地说道:“我知道,我们人少,对方人多,可打仗的时候,越是在人少的情况下,就越是要有必胜的信心,这样才能打胜。昔日上杉谦信公在攻打小田原城的时候,不也是如此么?”

面对如此慷慨激昂且赤裸裸的挑衅,李如松选择了沉默。

倒也不是他软弱,主要是因为不知道对方的底细,所以不敢贸然出战。再加上此时他也挺忙的,没啥闲工夫。

忙啥呢?

他在骂人,骂查大受,顺便布阵。

查大受是该骂,但也得考虑到日军的进攻,毕竟这里离日本人的大本营挺近的。自己这么点人万一碰到敌人的大部队出动,那肯定是凶多吉少。但为了不让对方看出自己的底细,李如松决定暂时不动如山,静观其变。

出于这些考虑,李如松在宗茂的北边,一个叫做望客砚的地方,摆出了鹤翼阵。

就这样,整个碧蹄馆又恢复了平静。

这种暂时的平静,维持了不到数小时便被打破。刚到下午,在望客砚的正面,出现了小早川隆景的部队大约两万人,向着望客砚逼近过来。在他的后面,还有黑田长政、宇喜多秀家以及特地来朝鲜视察的监军石田三成的部队共两万余。同时,吃完午饭结束午休的立花部队,也行动了起来。

这才是正餐。

此刻的李如松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赶紧走人,要么依山为托,等待后面杨元的救兵。

但是,李如松的选择却是第三种—进攻。

以六千人进攻四万三千人,看起来很傻很天真,但在此时,却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走人,那是没可能的。碧蹄馆地形狭长,这天还下着雨,道路泥泞,怎么个逃法?

待援,那是不靠谱的。暂且不说杨元会不会放鸽子,你李如松那么多骑兵靠着一个山头打防御?能支撑多久?

唯一的办法就是冲过去,拼个鱼死网破,这叫没有办法的办法。

虽然形势紧急,但还不至于绝望,因为前面我们说过,李如松手上的部队,是他的亲兵精锐,也称关宁铁骑。

一场大混战就此开始。

在这场混战中,大名黑田长政不知被谁一脚给踢到了河里,而边上路过的一位明将一见敌酋落水,便奋不顾身地拔出刀子跳下了河,准备痛宰落水狗。据目击者称:“当时只看到河里若隐若现着一对水牛角,这才知道是自家大人落水了。”

所谓水牛角,指的是黑田长政所带的水牛头盔。

后来为了跟福岛正则表示友谊,他便用自己的头盔换了对方的一之谷兜。

又据知情者称,在长政落水的时候,有一位黑田家的武士站在那里袖手旁观,仿佛就是来朝鲜打酱油的。边上小西家的一位家臣都看不下去了,对着他大喊说:“那河里的是你们家的大人吧?都成这样了你咋还不去救呢?”

要说这位家臣真是泰山崩在跟前而面不改色,听到指责后他只是大声地回道:“真是我们家大人的话,他一定能自己爬上岸的。”

正在河里苦战的长政听闻此言,顿时怒气冲天,小宇宙爆发,三下两下就夺过了明将的刀子,然后将其刺杀,这才狼狈不堪地爬上了岸边,恶狠狠地瞪着那位说风凉话的家伙。

这位家臣的名字叫做后藤又兵卫基次。

另外,明朝方面的总大将李如松,也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日军的拼死围攻。

其中,立花家的小野成幸单身杀到了他的身边,正待举刀要砍,边上的李如梅弯弓搭箭,将其一击射杀。

成幸因为身着一身金色铠甲,故被称之为“金甲倭将”。

接着,李如松发现,自己的周围猛然又出现了十好几个金甲倭将,各个手执刀枪,将自己团团围住了。

这些人都是立花家的侍大将。出国之前,宗茂为他手下将近两百名侍大将每人定制了一套金色铠甲,作为立花代表队的队服。

这边的李家军一看,砍死了一个又冒出了一群,当场就慌了神。这一慌就不得了了,一下子就被对方做掉了好几人,连李如松的贴身亲信李连升(裨将)也惨死在了乱刀之中。而他本人的坐骑,以及弟弟李如梅的头盔,都被日军的铁炮打中,其中那匹马因一枪爆头的缘故,当场毙命沙场。

此时,整整四万日军已经渐渐围了上来,打算慢慢地将李如松部给包了饺子。就在这生死一线性命攸关的时候,杨元来了。

杨元带着他的一千后援,虽然慢是慢了点,但总算是到了,而且到的正是时候。

大家都打得累了,日军虽说围着对手一阵好打,但打了一整天却也没能把人家怎么着,反倒是自己已经焦头烂额,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快到极限了。

而明军虽说顽强抵抗,可怎么说也算是被人埋伏围殴了一整天,基本上就快崩溃了。

所以,当小早川隆景他们看到杨元的时候,一下子惊呆了,误以为明军的大部队援军来了。而李如松他们看到杨元的时候,则如同看到了亲人,一下子士气高涨,大有掉过头来反咬日本人一口的架势。

但终究是忍住了,他知道,这是咬不得的。

毕竟杨元带来了多少人,小西行长不知道,小早川隆景不知道,李如松自己还是心知肚明的。

于是,面对主动撤退的日军,李如松虚情假意地追击了一番后,便迅速走人回家了。

然而,他并没有就此消停下来。

在一个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李如松派出了一支敢死队,来到了汉城附近的龙山,一把火将日军的粮仓给烧了个精光。

结果是,小西行长等率部不得已退出了汉城,朝鲜的首都总算是给光复了。

但日本人还在,这把火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似乎以后再也没机会这么干了。

而走人后的小西行长,立刻率部牢牢地掌控了朝鲜半岛南部的土地,开始和李如松僵持起来。

这仗,在明朝方面,已经打不下去了。

要知道,从进入朝鲜之后的第一天起,明军的一切的一切,包括军粮、军衣、武器弹药等等,统统都由明朝政府买单。作为一支支援他国的兄弟部队,明军自然不能像日本人那样,看到粮食就抢,看到财物就夺,看到花姑娘就一群群地跟在屁股后面追。他们面对朝鲜人的粮摊儿、布店,能做的除了乖乖付账之外还是乖乖付账,连讨价还价都不太可能,因为语言不通。

要打赢这场战争,即便是强大的明帝国,这笔军费开支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且只要战争持续一天,就得继续烧一天的钱。

这是个无底洞。

短短的几个月,李如松就已经花掉了几十万两白银,再这么弄下去,估计得当裤衩了。

而且,由于李如松同志出身高级干部家庭,为人又比较拽比较叛逆,所以在朝中,特别是言官中的口碑那是相当的次。现在大家看到他在朝鲜花钱如流水却依旧没能驱逐倭寇,众言官顿时纷纷提笔磨墨,一封封弹劾奏折很快便新鲜出炉。再加上朝鲜的柳成龙等人抱着“反正不是自己出兵,别人打死多少都随便”的无耻心态,三番五次催促发兵,要求收复朝鲜其他失地,弄得李大少爷里外不是人,非常难堪。

同时,主和力量也应运而生,其中以兵部尚书石星为主的一群人,开始上奏万历帝,请求跟日议和。

万历表示同意,并且命令石星处理和谈的相关事宜。石部长则再次想到了沈惟敬。

同类推荐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新书《赵公子》已发布) 穿越东汉末年的陈旭,他的身份只是一介平民。在这个世家林立的时代,他本来只想让自己家人生活得更好。然而,天不遂人愿,被压迫的陈旭,最终愤然投奔注定失败的黄巾军,谱写出另外一段历史。在血与火的历练中,他由一个悲天悯人之辈,逐渐蜕变成为一代枭雄,以及战无不胜的军神。
  •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精选了明清两朝11个著名的惊天大案,以通俗的笔调对它们进行解读和剖析,让读者在品味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能对中国的近代史进行一番梳理和思考。元朝是个短命的王朝。蒙古人的铁骑虽然曾经纵横欧亚大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庞大的帝国,但他们在治理国家和统治民众上实在不是行家里手,短短的160余年,元朝的统治就从终点回到了起点。
  •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明君,但因为种种“机缘”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就是那些没有穿上龙袍的太子。从太子到皇帝的这条路上,看似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但却在这条“远耶?近耶?”的路上摔倒了。可以说,皇权之路其实更是一条“母子互通、父子相戟,兄弟仇杀”的争夺之路。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大家都愿意侃历史,而且抡圆了侃,但真正乐意坐下来琢磨琢磨的却不多。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不仅打扮,现在的架势几乎是要给她整容而且换心换肺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都来侃历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历史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有人乐意听才激发出一拨又一拨人的侃兴。可惜我们那些历史学家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坐在家里抱怨历史已经被“侃家”们糟蹋完了,却依然一门心思只顾写他们一本正经,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才看得懂的学术论文。其实,学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人也同样可以侃,只要能侃得深入浅出,侃出学问侃出思想,也许同样会有人特别是普通人乐意看的。
  • 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讲述了明朝(1368-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热门推荐
  • 死魂灵,钦差大臣(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

    死魂灵,钦差大臣(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

    小说描写了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六等文官乞乞科夫为了发财致富想出一套买空卖空、巧取豪夺的发财妙计,廉价收购在农奴花名册上尚未注销的死农奴,并以移民为借口,向国家申请无主荒地,本书是俄国讽刺作家果戈里代表作的合集。《死魂灵》是“俄国文坛上划时代的巨著”,然后再将得到的土地和死农奴名单一同抵押给政府,从中渔利。《钦差大臣》描写了纨绔子弟赫莱斯达阔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在一筹莫展之际,从彼得堡途径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鼻子》《外套》展示了生活在专制制度下“小人物”的悲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大家都愿意侃历史,而且抡圆了侃,但真正乐意坐下来琢磨琢磨的却不多。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不仅打扮,现在的架势几乎是要给她整容而且换心换肺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都来侃历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历史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有人乐意听才激发出一拨又一拨人的侃兴。可惜我们那些历史学家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坐在家里抱怨历史已经被“侃家”们糟蹋完了,却依然一门心思只顾写他们一本正经,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才看得懂的学术论文。其实,学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人也同样可以侃,只要能侃得深入浅出,侃出学问侃出思想,也许同样会有人特别是普通人乐意看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第一伯爵夫人

    第一伯爵夫人

    【同类完结文《限时婚令:帝豪的VIP夫人》】“BOSS,夫人带走了一半公司机密文件。”坐在真皮大椅上的俊魅男子,唇一勾:“把剩下的一半给夫人送去。”威尔瞬间黑线,照做。“BOSS,夫人说今晚不去你家。”“告诉夫人,我去她家。”威尔再次黑线,照做。“BOSS,夫人抢了我们下午的合作商。”“把明天、后天的都给夫人。”“BOSS,夫人公开跟您宣战了。”“告诉整个商业界,我认输。”“BOSS,小天王约夫人吃饭,夫人答应了。”啪,笔断了,东方夜怒道:“该死的小子,敢打我女人的主意,送一百个女人给他。”【PS:绝对宠文,一对一,无虐!】
  •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王开岭文集之自然美学卷,系作者最新文字结集,作者的注意力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正在消逝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美好元素开始,从儿时的记忆和笑声开始,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无限眷念。
  • 莫惹本妃发飙:妃贼凶猛

    莫惹本妃发飙:妃贼凶猛

    身为国际大盗,穿越之后她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偷窥新房!迷晕新郎!掳走新娘!可是谁也不知道,鼎鼎大名的,人人得而诛之的采花大盗,竟然是一名小女子!可一不小心采了王爷的清白身,该如何是好?
  • 豪门陷阱:你早已是我老婆

    豪门陷阱:你早已是我老婆

    一场无意的错误,她怀了他的孩子。三年后,她的婚礼上,那个男人突然而至,傲然浅笑:“你早已是我老婆,带上儿子跟我回家。”她执意和新郎交换戒指,结果引起了争执,他们都受了伤。最后,他终于答应不再纠缠她。可是,三天后,她的儿子被确诊患了白血病,只有同胞的脐带血才可能救活。这,多么戏剧性……她,憎恨豪门的她,该如何?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