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000000008

第8章 我想游戏人间,反被人间游戏了我

“人生是时时在追求挣扎中,虽明知是幻想虚影,然终于不能不前去追求;明知是深渊悬崖,然终于不能不勉强挣扎;你我是这样,许多众生也是这样,然而谁也不能逃此罗网以自救拔。”

——石评梅:《给庐隐》

庐隐,很多人都不知道她,其实,在五四时期,她是与冰心齐名的女作家,那个时代,有“福州三大才女”的说法,说的就是她、冰心和林徽因。

她的原名叫黄淑仪,“庐隐”的笔名,是她自己取的,有“隐去庐山真面目”的意思,但她去世得太早,就如她的名字所暗示的,在半个多世纪的光阴里,她真的很少被人提及。

有人说,她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作品里,全是悲哀的颜色,她的作品里,人物总是走投无路,前路茫茫,面对着冷酷无情的现实,永远感受着孤独、苦闷和愤嫉。可她笔下的女人,大多有一个好听而纤柔的名字,雯薇、沅青、倩娟、沁芝纤细而柔美。

她自己的人生也是悲哀的,从出生到去世,不幸频频降临,她的幸福太少了,但是她又是那种对于生命有热爱,对爱有热烈追求的人,她那种我行我素,不甘于庸俗的性格让人如此记忆深刻:

庐隐出生的那天,正好外祖母去世了,于是母亲把她当成了一个“不祥之物”,不愿意亲近她,甚至不愿亲自喂她吃奶,雇了一个奶妈来喂养她。因为缺乏照料,小庐隐身上长满了疮疥,每天狂哭不止,家里人听得很烦,她的父亲竟然把她抱起来,想扔进江里去淹死!!!可怜的庐隐,最后被好心的奶妈救下来,奶妈把她带回山清水秀的乡下去抚养。直到3岁时,才让她的父亲接回。庐隐回到家不到3年,父亲突然病故了。她的母亲带着家里5个孩子来到北京,寄居在舅舅的屋檐下。寄人篱下的庐隐,受尽歧视和冷落,她形容自己的童年:“没有爱,没有希望,只有怨恨。”直到9岁,被送进女子学校,后来又进了女子师范学校。聪明的庐隐在师范学校里大量读书,被同学称为“小说迷”。正是遇上了文学,她才得救了,她不但读书,还开始写作:“我常常觉得心里梗着一些什么东西,必得设法把它吐出来才痛快。后来读文学概论、文学史,里面讲到文艺的冲动,我觉得我正有这种冲动,于是我动念要写一本小说,但是写什么呢?对于题材,我简直想不出,最后决定还是写我自己的生活吧。”

庐隐17岁时,家里来了一位访亲的年轻人林鸿俊,他曾在日本留学,比庐隐大3岁。林鸿俊被庐隐的才情打动,托人向庐隐母亲提亲,但是因为他家境贫穷,父母双亡,被拒绝了。

林鸿俊很伤感,写信给庐隐,坦述自己的凄凉身世,和对她的仰慕。这封信,让情窦初开的庐隐产生了共鸣和同情,她给母亲写信说:“我情愿嫁给他,将来命运如何,我都愿意承受。”于是,家里只能同意她和林鸿俊订婚。

那时,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庐隐留了短发,穿着灰色套衫,黑色绸裙,在学校里像个游侠。在那个刚刚觉醒的年代,她尽情展现自己光明磊落、飞扬跋扈的性格。她组织参与各种集会和游行,还在集会上演讲,大声朗诵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林鸿俊大学毕业后,在一个糖厂当了工程师,经济好了起来。他开始要求,要庐隐不要再出去抛头露面,而是与他结婚,回家相夫教子。但这时的庐隐,已经发觉了他们的志趣不同,她给一位好友写信说:“林来信总讲他目前的地位、收入、享受,太庸俗了。我已经回信,请他另找高明。”性格慷慨豪爽的庐隐,做事也相当有魄力,果真不顾家人的反对、世人的眼光,干脆利落地与林鸿俊解除了婚约。她说,对做过的事,从不后悔。1919年冬天,庐隐在福建同乡会上,认识了郭梦良,郭梦良当时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学生。他们决定创办一本《闽潮》杂志,郭梦良任总编辑,庐隐任编辑。那一天,他们聊得很热烈,真是相见恨晚。郭梦良性格温和,人品好,有思想,有才华。他很欣赏庐隐,暗中追求她。

可是他也向庐隐坦言,他是有家室的人。庐隐陷入两难的痛苦之中。她写了一个小说《海滨故人》,倾述了她的彷徨:

“青年男女,好像一朵含苞未放的玫瑰花,美丽的颜色足以安慰自己,诱惑别人但是等到花残了,叶枯了,人家弃置,自己憎厌,花木不能躲过时间空间的支配,人类也是如此恋爱不也是一样吗?不是和演剧般,到结局无论悲喜,总是空的呀!并且爱恋的花,总是衬着苦恼的叶子,如何跳出这可怕的圈套,清静一辈子呢?”

经过痛苦的思考和抉择,她给郭梦良写信说:“只要我们有爱情,你有妻子也不要紧。”真是一语惊人!紧接着,家人的责难,亲友的嘲讽和唾骂铺天盖地而来。但她仍旧一意孤行,1922年夏天,她和郭梦良在上海“一品香”旅社举行了结婚典礼。这一惊人之举震惊了社会。

可是,幸福,不是“不顾一切”就可以得来的。结婚后,庐隐和郭梦良回福建老家探亲,与郭的妻子同住在一个屋檐下。郭的妻子,把她当做“小妾”来对待,婆婆对她,也是极其刻薄,就连她晚上点煤油灯写作都要在门外骂她。自尊心极强、以新女性自居的庐隐,哪里受得了这个,这时候,她才体会到什么叫尴尬和卑微。她原来想,只要有了爱情,什么问题都好办,现实却狠狠地泼了她一头冷水!她绝望地给好朋友写信说:

“过去我们所理想的那种至高无上的爱,只应天上有,不在人间回乡探视,备受奚落之苦,而郭处之泰然。俊英,此岂理想主义者之过乎?”

就在她结婚不久后,母亲因为不能接受她给人“做小”,郁郁离世办完母亲的丧事之后,庐隐强烈要求和郭梦良回上海。

回到上海以后,郭梦良创办了上海自治学院,忙碌终日,她的女儿出世之后,经济上更加紧张,庐隐更加忙碌不堪,她给朋友写信大倒苦水:

“我现忙于洗尿布,忙于柴米油盐,而收入甚微,不得不精打细算。营养不良,我们身体都欠佳。啊,这就是人生!”

她哪里知道,接下来的厄运?1925年7月,她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海滨故人》之后不久,郭梦良因为肠胃病去世了,那时,他才28岁,他们的女儿还不到1岁。庐隐把郭的灵柩送回福建,与郭的父母和郭的妻子一起过了8个月。那8个月,她几乎要崩溃。

1926年,庐隐带着孩子回到北京,在师大附中教书,与好朋友石评梅成了同事。

她和石评梅性格相投,同病相怜,她失去了郭梦良,石评梅失去了高君宇,“君失骄杨我失柳”,在陶然亭里,她们抱头恸哭,在人前,她们又如同快乐女神,抽烟,放歌,以酒浇愁,游戏人间。

“庐隐就是这么一个很痛快的人,高兴起来,就哈哈大笑;烦闷的时候,就痛饮几杯;伤心的时候,就大哭一场;看不顺眼的事情,就破口大骂,毫不顾到什么环境不环境。”冰心这么说她。但是,1928年,她的哥哥去世了,紧接着,石评梅因为脑膜炎猝死了。几年间,母亲、丈夫、哥哥和石评梅相继离去,让她悲痛欲绝。她的悲哀,浸透在这个时期出版的作品《灵海潮汐》和《曼丽》中。

之后有一大段时间,庐隐过得十分颓废,她常常跑到无人的地方,睡在地上,看无踪无迹的浮云;也经常喝得大醉,然后躺在床上长醉不醒。过了30岁的她,有盛名,有智慧,有感悟,唯独没有爱情。

直到一个叫李唯建的学生出现。

李唯建是成都人,是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的学生,他人长得很帅气,还经常在报刊上发表诗,他不顾庐隐比他大8岁,不断给她写信,大胆表白自己:“我愿你把你心灵的一切都交给我,我虽是弱者,但担负你的一切我敢自夸是有余的!”

李唯建的出现,如同阳光,照进了庐隐阴暗冰冷的心,但是她并没有立刻接受他。他继续给她写信:“你是我的宗教,我信任你、崇拜你,你是我的寄托!”这一次,庐隐感动了,她给他回信了,但在心中,她表达的,是自己的疑虑,她说:“我爱你太深,便疑你也深。”然后,随着信越来越多,话语越来越直白,庐隐终于再也无法招架:“请你用伟大的同情来抚慰我吧!”她终于从“重浊肮脏的躯骸中逃逸出来了”!与李唯建的相爱,终于让庐隐觉得“眼前的世界变了颜色”。爱情的力量真的太伟大了:

“从前我是决意把自己变成一股静波一直向死的渊里流去。而现在我觉得这是太愚笨的勾当。这一池死水,我要把它变活,兴风作浪。”

那是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啊,一个当红的女作家,公然与初恋解除婚约,下嫁有妇之夫;然后又带着与前夫的孩子与一个小她8岁的大学生恋爱又一番嘲笑、指责铺天盖地而来

庐隐倒是坦然面对:“生命是我自己的,我凭我的高兴去处置它,谁管得着!”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她的老同学苏雪林也站出来支持她说:“不应当拿平凡的尺,衡量一个不平凡的文学家。”1930年8月,庐隐辞掉工作,和李唯建到日本度蜜月。他们在东京住了一段时间,研究文学,她写了《东京小品》,里面充满简单的幸福。他们在日本的时候,她和李唯建的《云鸥情书集》,68封情书,在天津《益

世报》连载,引得世人注目。一年后,上海国光社出版了这本充满狂热爱情的书信集。庐隐是中国现代第一位敢大量公开个人情书的女作家。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本书里的第54封信,是庐隐写的: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把戏也都尝试过了。从来没有一个了解我灵魂的人,现在我在无意中遇到你,我们第一次见面,就是基于心灵的认识。异云(李唯建),你想我是怎样欣幸?我常常为了你的了解我而欢喜到流泪,真的,异云,我常常想上天使我认识你,一定是叫你来补偿我此前所受的坎坷。”

可是——1934年,就在他们结婚4年之后,5月13日,怀孕的庐隐即将分娩,为了省钱,他们没有去医院,而是花了十几块钱请了一个接生婆。她的子宫被接生婆划破了,她因为失血过多而离开了人世,36年的人生,就这样匆匆画上了句号。庐隐一生清贫,没有任何财产,死后,她连一块墓碑也没有留下。悲痛的李唯建,经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像疯了一样,到处乱跑,根本无心照顾当时还不到10岁的两个孩子。于是,她的大女儿,被舅父带走了,离开家时,她只带了一张母亲的照片。小女儿跟随李唯建回到四川老家。从此姐妹天各一方,杳无音信,一别就是半个世纪。1985年,庐隐的两个女儿,终于重逢相认,她们来到上海寻找母亲的墓地,但是那里已经被拆掉,盖了高楼

庐隐,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五四时期著名的作家,与冰心、林徽因齐名并被称为“福州三大才女”。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的《女作家在现代中国》中,与萧红、苏雪林和石评梅等人并列为18个重要的现代中国女作家之一。

1943年3月26日,她出生在重庆,陈懋平,是她的本名。很小的时候,她就灵性、倔强、任性,喜欢默默地独处,不爱洋娃娃,只喜欢书本。看到苹果挂在树上,她会问:是不是很痛苦?因为性格孤僻,只上了几年学,她就离开了学校,先后跟顾福生、邵幼轩两位画家学画。1962年,19岁的她在《现代文学》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惑》,1964年到文化大学哲学系当旁听生。

在文化大学,她爱上了戏剧系二年级的高才生梁光明。可是,她用一种死缠烂打式的爱恋让梁光明后退了,尤其是当她确定,梁光明并不想结婚之后,她选择了分手。

带着破碎的心,她独自去了遥远的西班牙,开始了一生的流浪。

说到流浪,你一定知道了,她的名字叫三毛。

“我决定来西班牙,事实上这是一个浪漫的选择。比较我所到过、住过的几个国家,我心里对西班牙总有一份特别的挚爱。”

三毛的一生,与西班牙有很深的缘分,也许是因为她很小就喜欢毕加索的画。在那样一个热情奔放,充满艺术与梦想的地方,这个有着乌黑长发,喜欢穿长裙的东方女子,做了三个月的哑巴、聋子,然后慢慢开始享受丰富浪漫的留学生活。她去念“现代诗”、“艺术史”、“西班牙文学”、“人文地理”去坐咖啡馆、跳舞、搭便车旅行、听歌剧她跑到巴黎、慕尼黑、罗马、阿姆斯特丹当她做这一切的时候,没有伸手向家里要一分钱,因为一路“很简单,吃白面包,喝自来水,够活!”

到西班牙不久,她认识了一个男孩子,她给他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叫“荷西”。

“我第一次看见他时,触电了一般,心想,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英俊的男孩子?如果有一天可以做他的妻子,在虚荣心,也该是一种满足了。”

三毛和荷西相识的时候,三毛读大学二年级,荷西念高三。她和他一起去踢足球、骑摩托车、打棒球、到旧货摊购物每星期有三四次,荷西会在三毛宿舍旁的大树下等她。学校的修女们总是调侃三毛:“Echo!Echo!你的表弟来了!”

有一天,他们在公园闲坐,荷西对三毛说:“Echo,你等我6年,我有4年大学要念,还有两年兵役要服,6年一过,我要娶你。”荷西说,他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栋小小的公寓。他外出赚钱,三毛在家煮饭给他吃,这是他人生最快乐的事情。

这种朴实的理想真的使三毛感动了,她知道,荷西对她是认真的!可是,6年的时间啊!太长了吧?谁能知道,谁在6年时间里不会变呢?

同类推荐
  • 人格大师:康德

    人格大师:康德

    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人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 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诗传

    所谓四大皆空,业已被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句一句地清算完毕。很多人都翻译过仓央嘉措的诗歌,一览无遗之际,译者从未敞开胸襟妄加臧否,只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别开生面。对于读者而言,那就仁者智者各随其便了。
  •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人称“奇迹创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俞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热门推荐
  • 王妃凶猛之读心天下

    王妃凶猛之读心天下

    她是当代异能佣兵,善读人心。他是月国战神,骁勇善战,令敌军闻风丧胆!当她重生成为他之后,是女装倾天下,还是男装争天下?他似正似邪,纨绔嚣张,就连皇亲国戚也敢杀!有人说他是魔,是鬼,是神!但当他变成为了她,当她遇上了他,一切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求爱篇】某太子说,“只要你能留下来,本殿就以这北国为聘,娶了你!”某尊主哼笑一声,不屑道,“与其和其他女人分享一个男人,何不跟着本尊逍遥天下呢?”某王魅惑勾唇,睨视了他们一眼,自信道,“选夫要选贤,放眼天下,只有本王懂你想要什么,所以这横看竖看,也是我比他们要能干!”……【宠爱篇】“王爷王爷,不好了,王妃说西塘里没有鱼儿,要将它填平了!”丫鬟急急忙忙的跑来书房,一路上都快心律不齐了。“嗯,那就填了吧!”某王答得风轻云淡,连眉头都没有抬一下!丫鬟失语,西塘可是西太后最爱的地方啊……某日,丫鬟又大惊失色的跑来,这次比上次还要慌张,“王爷王爷,不好了,王妃心情不好,将福禄寿给砸碎了……”闻言,某王抬眉急问,“王妃可有伤到手?”“没、没有!”丫鬟回道,心跳还没有恢复正常。“那就好。”某王说着,忽然又想起了什么,继而缓声吩咐,“若是王妃心里还不痛快,你们就将府上所有的珍品拿去给她砸,切记别让王妃伤着,直到她气消了为止!”丫鬟再次失语,暗想那些可是先皇御赐的宝物啊![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她一身男装不知迷了多少女人的眼,又碎了多少男人的心!她读心本事纵横天下,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身怀异能者隐藏在芸芸众生之中,当她遇上了他们,是强强联手,还是以强克强?一统天下?]
  • 拿破仑(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拿破仑(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腹黑大叔别偷心

    腹黑大叔别偷心

    初次相见,他便被她那独特的白色睫毛吸引,不顾一切的想看看那双白睫下是一双怎样的眼睛,他堵截她,一掷千金的甩给她一张金卡,笑的傲慢又潇洒:“女人,我看上你了。”初夏面对花少,只是眼睫轻抬,眼里有他,也似无他,声音冷漠:“可惜,我看不上你。”他的卡,最后拍的还是他自己的脸。她说他是空气,总是冷漠的无视,然而有一天却发现,这世上无处不在的便是空气,他将她包围了,不管是爱情还是亲情,他都给她……【初夏寻风】
  • 受益一生的41种学习方法

    受益一生的41种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好坏只能用我们学习的效果来判断,因为,学习方法只有运用于学习过程,有效地完成我们的学业才有价值。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中国当代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源流脉络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发展态势,厘清来龙去脉,对整个中国散文史的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历时的统照下,湖北散文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路。湖北散文始终以沉寂之姿努力地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审美拓展上顺应了时代需求,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局面。
  • 全服第二

    全服第二

    我要的,不是你身后的安逸,而是一个能与你并驾齐驱的机会……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虚天幻道

    虚天幻道

    因为一个‘青’字,燕虺亲人被杀,家族被灭!侥幸逃脱的他,偶然习得‘含沙射影之术’!如影随行,腐人血肉!为了查出幕后真凶,踏过尸山,淌过血河!却不料这只是修真界布下的一个棋局,做为一个小人物,为了找回活着的尊严,毅然决然的走上了血腥复仇的道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