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也是这个意思,先设立专门培育火药匠人的学府,其规模及重视程度与翰林院相当。”皇上欣赏地说道,“设立完备的教学还有审核制度,严格把关每个学子的入学程序。”
“并且每个学子最后审核合格之后,会分配到各个军队中去,以成绩优劣决定是留在京城中央军队还是地方军队。”奕玢蹙着眉听了莫广怡和皇上的话之后,也说出了自己的考虑。
“我认为最重要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莫广怡说道,“军火学府不能与翰林院那帮老夫子一样读死书,必须每天有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重在考核学子的实际动手能力,所以我觉得应该让现在正在军中的老匠人带学生,只有站在实践一线的人才有能力教导学生。”
“他们平日已经工作繁忙了,哪里还有时间培养学生?”奕玢不禁蹙眉。
“他们的工作其实不是在研究新型火药上,实际上是在做一般的小工都能做的事,不过是把火药按比例配合装进火箭筒。”莫广怡说,“为何不尝试把火药生产批量化?”
“批量化?”皇上和奕玢同时问道。
“专门设一个火药厂,硫磺,硝石和木炭各自生产,最后由一批人按照比例组装即可。这么简单的活,根本用不着匠人每时每刻地守着。”莫广怡说道,“而且几个匠人可以轮流排班,一人在学府上半天的课,然后在火药厂监工半天,这样不是还有时间让一些有能力的匠人去钻研更先进的火药弹药吗?”
“有一个问题,就是火药以后必定会供不应求,火药厂的人手一赶不出需要的量怎么办?”奕玢问道。
“这就需要学府在培养军火匠人时,同时开设另一门课程,培养另一类人。”
“什么人?”皇上说道。
“精通机械改进和制作的人。他们可以通过生产的经验,改进出可以加快生产的机器,提高军火制作的速度。”莫广怡说,“不过这条路比军火配比更加困难。皇上,这就得靠你咯。”
“靠朕?”皇上不解道。
“只要你下一道圣旨,召集全国的工艺匠人来京进行考核,我们就可以从中筛选出老师和学生了。”莫广怡说。
“那样的话,会不会加重了京城的负担,并且造成混乱?”奕玢问道,皇上赞成地看了一眼奕玢,心里觉得莫广怡的提议太天真了一些。
“不会,我们在京城各个大门都设立关卡,凡是来参加匠人筛选的,在城门处就要发给他们一个牌子,接下来京城里的旅馆饭店肯定感激死你们了,这可是在考生潮之外的又一次商机。筛选地点肯定不是集中在皇宫,而是在京畿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设立筛选点,发给他们的牌子就决定了他们是在哪个点进行考核。只是在筛选点增派卫兵进行维持秩序是免不了的。”莫广怡头头是道地说完之后,皇上和奕玢都沉默了,一下子对国家进行这么大的改革,一定会生出一些枝节,增加一些利益集团的相互勾结。
“隋王,你认为如何?”皇上看了眼奕玢问道。
“回皇上,臣以为,其实可以先在对英的军演上把新型的火箭展示出来,然后就顺水推舟的集中几个匠人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让新型火器在保密的前提下,扩大在军中的使用。然后再将武器用于抵挡倭寇,取得胜利之后自然可以名正言顺的成立军火学府。”
“果然是好兄弟,想得都一样!”皇上一听拍了拍奕玢的肩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奕玢突然一下子想起了儿时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