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不等于“全托管”
“老师,孩子送到学校,就交给你们了!”第一次入学家长会结束后,火火妈听见一位学生家长如此对老师说。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这一模块,但依然还有少部分家长存有这种“把孩子完全交给老师”的意识,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如同送到了“保管箱”一样,由此以后可以完全不管,只留给老师教育就好。火火妈很想和这样的家长说一句——孩子上了小学,并不等于“全托管”。换句话说,学校不是幼儿园,小学老师除了教给孩子知识之外,还要教给孩子全方面综合能力和思想品德,要想孩子的教育出成效,家长就要全力配合,只有“三位一体”的教育才能出成效。
班主任张老师在家长会也曾经说过,教育不是教师单方面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需要社会、家庭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真正富有魅力的教育,永远是教师—班级—孩子—家长的一对一。在这当中不难看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或是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是完整的教育,学校教育必须依靠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我们会通过家校联系QQ群、家校联系本、随机交谈、家长座谈会、电话随访家校联谊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帮助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家庭家庭教育和学校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让家长成为我们研究的有力支持者和协助者,使孩子在家中能及时巩固学校学到的习惯,从而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有,教育好孩子,离不开家长的素质,更需要父母的直接熏陶。只有好素质的家长,才有好素质的孩子,所以作为家长,应通过与时俱进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方法和道德素质,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教育榜样。
那么,要配合好老师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应该怎么做呢?火火妈通过一番整理学习,得出了自己的一套心得——
【家长备课】家校互补才能教育好
火火妈教子笔记——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家庭教育
1.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受教育者的能力
1)培养孩子的兴趣能力,即培养孩子丰富和发展自己兴趣的能力。
2)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包括抽象能力、思辨能力等,要注意多引导孩子进行思维锻炼。
3)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即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科学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引导孩子多参与社会实践、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
5)培养孩子的发展能力,即自我发展的能力。
6)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鼓励孩子发展个性,发掘孩子的潜能。
7)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即培养孩子与人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8)培养孩子的责任能力,让孩子从小树立责任意识,包括个人责任、集体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2.全面关心孩子的德智体发展
1)德育方面,培养孩子从小就应具备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要做到言传身教,特别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将对孩子的心灵空间和成长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和明显的示范作用。
2)智育方面,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孩子共同学习,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比如上课前做好预习,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课后及时巩固训练,放学后要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要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教育主要依靠老师来全程监督,孩子在家庭的学习情况则完全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和责任心。
3)体育方面,鼓励孩子做些正当的安全的有益的体育活动,以促进孩子的健康和发育。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孩子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时间,还要教孩子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必须加强与学校的联系
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建立起长效沟通的桥梁和经常联系的纽带,信息互通,作用互补,扬长避短,减少横亘在学校与家庭教育之间的一些漏洞和盲区。要实现家庭与学校教育的互补,就必须在日常施教过程中注意做好家庭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和良好衔接,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校学习好、表现好、有出息,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成为有用之才。在这种情况下,交流和沟通就显得特别重要。通过交流和沟通可以对自己孩子的一切知根知底,全方位地进行了解,然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找平、补强。如果缺少了这一有效渠道和必要环节,就会使家庭教育陷入盲区,也会给教师开展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一些被动。所以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建立起长效沟通的桥梁和经常联系的纽带,通过家长见面会等形式常沟通、多交流,以便深入了解孩子学习表现情况,取长补短,学习他人先进经验,改进自己缺点与不足,以利于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没有普遍运用的所谓“规律”
11岁考入大学的天才儿童、哈佛女孩、××名人教养法……成功教育的案例比比皆是,让家长看到目不暇接。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家长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纷纷效仿这些成功教子的方法,不断地复制天才走过的路,但实际上往往却事与愿违。
火火妈经常和家长网友们在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和一些心得,很多家长都喜欢问“教育有没有好一点的方法和规律”,但火火妈认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孩子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所以所谓普遍适用的“教育规律”是不存在的。因材施教,才是教育孩子的制胜秘籍,而寄希望于单纯依靠复制天才走过的路,是很难教育好孩子的。教育孩子,还是不要抱太多功利性的好。
火火妈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家长和老师要分工负责,搞好传递与协作,切实履行好自己管辖区域内应尽的职责,相互传递好负责孩子教育的接力棒,竭力管好自己应该管好的那一段。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教育才能出成效,这就要求每一名孩子的家长必须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必要时还得有一些自我奉献精神,取消和放弃自己一些业余活动机会和时间,每天腾出一定的时间陪同孩子搞好课外学习。另外在孩子的品行教育方面,家长要密切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诚信,语言规范、举止得体、不说脏话、不做不仁义之事,切实做好孩子的表率和示范,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孩子就会模仿家长的做法,日积月累,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仅仅注重效仿名人教育法,,将全部精力放在探索所谓的教育规律上,而忽视了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孩子进行情商的培养的话,就会使教育偏离正确的轨道,进入误区。
【家长备课】不可小觑的配合教育法
班主任张老师在入学家长会上的发言——
各位家长: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一般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方向一致,同时互相配合、协调得当,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孩子顺利的健康成长,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和适应社会的本领和技能。在学校里,孩子主要是靠老师进行教育,而在家庭中,孩子主要是靠家长进行教育,只有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才能使教育显出成效。大多数家长都能配合学校的工作,但也存在部分家长,只是勉勉强强跟着学校、老师走,甚至还有的家长丝毫不予理睬。家长的态度,也是造成学生表现参差不齐的原因之一。所以,为了能使孩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空间,我们希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关心孩子的学习,经常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做家长的应该经常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并进行督促检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督促孩子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如发现孩子欠有作业,家长应该督促孩子完成,孩子学习中有不懂的问题,家长不会回答的,应该及时督促孩子找老师。
2.关心孩子的思想,经常和老师取得联系。小学阶段是孩子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小学一年级,使孩子从幼儿期到儿童期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是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操守的关键时期,因此,家长就要采取措施,充分调动孩子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尊重他们的正确意见,同时还必须要指导和监督他们的学习、生活,经常提醒他们,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社会公德,同时以亲身示范给孩子做好高素质的典范。
3.关心和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家长应该积极支持和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多项活动,特别是公益劳动等一些思想强的活动,不能因为怕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不让孩子参加。参加集体活动,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集体责任感和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4.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每天向学生布置的作业,有时需要家长的帮助督促、落实,而家长帮助督促、落实了这些工作,既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也是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和帮助。因此,家长应该经常和学校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校对孩子的要求,只有保持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的一致性,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开小灶”也不管用
孙女士正经历着煎熬,因为她在考虑女儿的培养方向。邻居家的遥遥刚过完6岁生日,她的妈妈就把一架沉重的钢琴搬回了家,随后请了钢琴老师。从此,遥遥家每天下午都会传出单调的钢琴声。遥遥妈告诉孙女士,除了钢琴之外,她还给遥遥斥巨资报了一个有名的英语学习班,除此之外还有舞蹈班、围棋班、书法班等才艺特长班。遥遥妈说:“孩子接受事物的能力好像比同龄的孩子比较慢一些,所以要提前让她多学一些东西,给她开个小灶,这样才不至于让她秋天上学以后落后于班里的孩子。再有,多发展一些孩子的特长,对提高她的竞争力也大有裨益。”
这样给孩子提前“开小灶”的例子比比皆是,家长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让孩子朝着德智体全方面发展。但是,开了“小灶”,孩子就真的能成为全优生了吗?火火妈对此很怀疑,她觉得,没有学习跟不上的孩子能够因为老师和家长的补缺和补差而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态。所以还是针对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比较理智,与其让孩子补课“开小灶”,还不如多让孩子读点课外书呢!
曾经有个做小学班主任的朋友和火火妈说过,班里有多少个孩子就能有多少种不同的行为特点,有的孩子活泼聪明,遇事爱动脑,规则意识强,动手能力也特别棒,而有的孩子则稍显迟钝,动手能力差,动作发展迟缓,对自己缺乏信心;有的孩子性格内向,不敢表现自己,不愿与他人交往,有的性格倔强,规则意识差,鬼点子倒挺多……作为老师,不能对自己班里的学生形成偏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尽可能地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盯着他们的缺陷无所不用其极地压迫他们向所谓的“好”的方向去改正。违背孩子个体差异的教育是不能称其为教育的,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就如同你想把一个五音不全的孩子培养成朗朗一样的钢琴家,这是不现实的。
【家长备课】接受孩子间的个体差异
火火妈在班级博客上看到了一位家长的分享文章,题目正是《请家长接受和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