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500000009

第9章 心斋要术:给自己的救赎 (2)

一般情况下,官宦人家的孩子生活都是奢侈,然而父辈的繁荣一般最多只能延续两代。那些官宦家的少爷小姐们依仗父母的权势,为所欲为,不知道修身养性。可是,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的父亲只有几十年甚至几年的官可做,不可能这辈子做官下辈子还做官。假使有一天这些富家子弟失去权势依靠,他们手无缚鸡之力,不懂农耕,不会读书,如何生活?做生意的富贵之家,如果懂得勤勉过日子的,孩子们从小学会勤俭,也许荣华富贵能够延续三四代人;而农家子弟,勤劳节俭,生活朴素,福祉会延续后代五六辈子人。如果品德高尚,懂得孝义廉耻,为人忠厚诚信,那么子孙继承这种家风才能走得长远。

惜福福才能长在,很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以为现在拥有的一切是天经地义的,能长久拥有的,却不知坐吃山空的道理,多少纨绔子弟由此败家。身处高位或者被财富所围绕的人,应该小心谨慎,不要被那些光芒耀花了眼睛,一不小心就从高位跌下去了。

忙里偷闲胜过时时劳作

夜思近日之失,由于心太弦紧,无舒和之意。以后做人,当得一“松字诀”。

——曾语良言

一根弦绷得太紧太久就容易断,人也如此。终日懈怠碌碌无为者自然难成大器,但是完全反其道而行之也容易过犹不及,降低了生活的质量。磨刀不误砍柴工,成功者虽然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但是把自己逼得太紧反而容易与初衷背道而驰,不如先把自己这把刀磨亮了,干起事情来更为省时省力。

曾国藩就很讲究张弛有度,这也是他在自己的人生历练中慢慢领悟出来的。

咸丰九年,曾国藩奉命负责指挥围剿太平军之事。军事繁重,他日以继夜,丝毫不敢放松地处理着军中的事务,但是依然发生了三河镇惨败,不仅李续宾所率领的6000湘军全军覆没,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也战死沙场。这一仗对曾国藩打击很大,对湘军来说也是元气大伤。但是曾国藩明白自己作为主帅无权退缩,于是经过一番休整,他重新振作,制定了分四路进攻太平军的方案。

当时从建昌大营赶往安徽,曾国藩一介书生,体质不能和一般士兵相比,每日早起晚睡行军四五十里,还要为全军的筹饷、作战等事宜操心,自然劳顿不堪。一直紧绷的神经影响了他的休息,进而损害了他的身体健康。直到十一月二日,他才有了一种新的体会。

当时忙完军中事务后,他在睡前翻阅《诗经》,那些优美的诗歌让他紧张的情绪慢慢放松了下来,他感受到了放松带来的舒畅之感。他进而反思认为,自己在这段时间里把自己弄得太累了,应该懂得张弛有度,这样在生活上对自己进行一番调整,才能精神焕发地应对那些紧张烦琐的事情。

这样的放松,看似无所事事,不务正业,其实就是“以退为进”之道。原来的曾国藩马不停蹄地处理各种事务,没有察觉自己这把刀已经钝了,用这么钝的刀去砍柴,费时费力,把自己折腾得苦不堪言。

曾国藩在阅读《诗经》的时候就懂得了忙里偷闲的重要。这一暂时的放松其实就是在给自己磨刀的机会,这样既能够避免自己忙中出错,又能让生活回归于平静与安宁。

有人认为曾国藩是一个严肃端正之人,事实也确实如此,他在工作中一丝不苟,非常用心,但是他并不缺乏幽默感。欧阳兆熊就在《水窗春呓》里记载了曾国藩曾说过的一则笑话。

某家的家规中规定,无论老少妇女,都必须纺纱纺到二更后才睡觉,就算是新来的媳妇也不能例外。有一晚上,新郎在床上辗转难眠,就叫他母亲道:纺纱车的声音太吵了,我都睡不着,快把你媳妇的纺纱车打碎好了。他的父亲在隔壁听见了,也大声叫道:如果要打碎,把你那个车子也打碎吧,我也睡不着啊。

曾国藩以这些小事来自娱自乐,借以休闲。

这种忙里偷闲的功夫并不是说整日游手好闲或者纵情声色——如果那样的话就会真的把自己的生活推入松懈中,很难重振。曾国藩的休息不求时间多,往往也不用腾出专门的时间休息,所以才称为“偷闲”——寓闲于忙,在紧张严肃的事务之中偶尔休憩。

在曾国藩给他的朋友或者家人的书信中,不时能看到一些笑话或者诙谐之辞;相应的,在日常的交流中他也总是寓教于乐。曾国藩喜欢在吃饭前与部属、幕僚谈诗论文或讲一些幽默而又富有哲理的笑话,其他人笑得前仰后合,他则在一旁微笑着用手慢慢捋胡子。李鸿章在晚年经常与人忆及恩师的饭前教育,可见他是受益匪浅的。

黄庭坚说:人生政自无闲暇,忙里偷闲得几回。然而有多少人懂得忙里偷闲的重要性,又有几个人会去这么做呢?

养生,以不药为药

窃谓治身当以不药二字为药。

——曾语良言

曾国藩除了喜欢读书之外,还有两大嗜好,一是围棋,另一则是吸烟。前两者都是修身养性的好方法,唯独吸烟对人身体不好。在湘乡连滨书院求学时,就因吸烟太多而受到刘象贤的训斥,自此之后他便决心戒烟。他自己说因为吃烟太多而每日昏昏沉沉,于是把烟袋都给折了。

古语说,药补不如食补。曾国藩也不喜欢用药,而是主张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步地调养身体。他的养身之道包括静坐、早起、读史、作字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曾国藩说:“养生之道,以‘君逸臣劳’四字为要。”君逸指的是让大脑多休息,不考虑太多的事情,不为烦恼困扰,这样心中就会清明自在;臣劳就是肢体多运动,锻炼筋骨。这样的方法既养身又养神。

人作为一个整体,身和心是不能分开的,两者应该结合在一起。如果精神状态不好,会直接影响到身体,所以曾国藩非常强调养心。古今能胜大任者,都是身心疲劳之人,因此必有暇心来调适。只不过不同人的暇心有高低雅俗之别,如苏东坡寄情诗文,西门庆追逐女色,他们日后的成败都能从这里看出端倪。

具体来说,养生有五事:一是眠食有恒,二是惩愤,三是节欲,四是每日睡前洗脚,五是每日两餐饭后都要走三千步。

曾国藩对儿子曾纪泽说:每日饭后各行三千步,是养生家的第一秘诀。他要求儿子每次吃晚饭后都要走三千步,说:“如果你能坚持走三个月,一定收效甚大。”

相应的,他对药物的运用持谨慎的态度,他信奉祖先所说的“不信地仙,不信医药,不信僧巫”的态度,因此常常劝人“以不服药为上策”。

三弟曾国葆患疟疾,曾国藩十分惦念、忧虑,惦念三弟的身体状况,忧虑三弟“好轻下药”,即过分依赖药物的作用。

他还亲身经历过两件事情:吴彤云曾重病,水米不进十余日,以致病情严重时到了准备料理后事的地步,曾国藩劝他不再用药,吴彤云试着不再用药十一天后,病情“竟大有转机,疟疾减去十之四, 呃逆各症减去十之七八”。此外,希庵曾病势极重,听了曾国藩的劝告,断药月余后,“病已痊愈,咳嗽亦止”。

另有一次,他的儿子纪泽病了,曾国藩去信常告, “宜清静调养,不宜妄施医治”,并指出人们服药的谬误,“若服药而日更数方,无故而终年峻补,疾轻而妄施玫伐强求发汗……全失自然之妙”,对那些胡乱多服药饵的,他斥为“妄想”。

是药就有三分毒,所以平日里还是像曾国藩那样注意日常的生活方式为上策。

看淡风云不计较

有负我者,我又加厚焉;有疑我者,我又加信焉。

——曾语良言

生活中,我们常说宽恕他人,其实能从宽恕中受益最多的恰恰是我们自己。曾国藩就说,如果把公事或者私事上的事情都放在怀里,夜里就会辗转难眠,因此一定要放宽胸怀,庄子所说的“观化”,程子所说的“观天地”都是这个道理,通过这种方式把心中那些抑郁烦闷清空出去。

释迦牟尼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不管是爱还是恨,都是自己的情绪,未必能影响到别人,但是一定会影响到自己。如果对某个人或者某件事一直耿耿于怀,为此苦恼不已,就会伤及身体,得不偿失。

懂得宽恕的人,能够心平气和地与他人交往,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不会为了别人对自己的辜负或者是怀疑而惊疑不定,因此曾国藩说:有负我者,我又加厚焉;有疑我者,我又加信焉。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自己,都把解决之道放在自身,那就是加倍地修身养性。因此曾国藩既把恕当做是立德之基,又当做是养身之要。

恕的关键在于把自己的器量放大,世间本无不可理解不可接受之事,既然发生了,自然有它的道理。如果认为不合理那么就努力改变,既然改变不了,就接受。

唐代娄师德,器量超人,当遇到无知的人指名辱骂时,就装着没有听到。

有人转告他,他说:“恐怕是骂别人吧!”

那人又说:“他明明喊你的名字骂!”

他说:“天下难道没有同姓同名的人吗?”

有人还是不平,仍然坚持,他就回答说:“他们骂我而你叙述,等于重骂我,我真不想劳驾你来告诉我。”

有一天入朝时,娄师德因身体肥胖行动缓慢,同行的人说他:“好似老农田舍翁!”

娄师德笑着说:“我不当田舍翁,谁当呢?”

宋朝的宰相富弼也有此雅量。

他处理事务时,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反复思考,因为太过小心谨慎,因此就有人批评他、攻击他。有一天,就在他马上要上朝的时候,有人让一个丫鬟捧着一碗热腾腾的莲子羹送给他,并故意装作不慎打翻在他的朝服上。富弼对丫鬟说:“有没有烫着你的手?”然后从容换了朝服。

不仅在与人交往上要宽容对待,对待功名利禄、人间浮华也是一样。曾国藩说: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而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他说:自己的经历与天地之永恒相比实在太短暂,因此遇到忧患应该平静地对待;与地势的广阔相比,我成功的业绩又实在太微弱,因此在遇到争名夺利的事情时要谦逊退让。

把天地相比,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实在是微不足道,人间的纷纷扰扰有多少是蝇头微利?如果能把器量放大,那么在人生的路上就能够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同类推荐
  •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世界名人故事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世界名人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高效能人士的50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50个习惯

    用最短的时间重塑自己、改变人生。习惯的力量无比巨大,它经年累月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左右人一生成败。学习和培养高效能人士的习惯,重塑自己,成为高效能人士,走向卓越,改变命运。
  • 文化阐述

    文化阐述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为此,我们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巨人,其中有科技精英、文坛泰斗、艺术巨匠、政治领袖、军事将帅、思想圣哲、财富巨商、体坛英豪、影视名人、探索英雄等,汇编了这套《世界名人名言金典》。这些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沉思录·青少版

    沉思录·青少版

    比原著更简洁、更引人入胜的青少哲学读本。提倡青少年像大人物一样阅读,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本着“取其精华”的原则,本书总结了马可·奥勒留的智慧精华,以故事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将《沉思录》阐述出来。无论你想从书中得到什么,是和谐的心境,还是成长的智慧,这本书都是最好的选择。
  • 我最想要的人脉书

    我最想要的人脉书

    人脉资源是到达成功彼岸的不二法门。纵观那些社会上的成功人士,都对“人脉”情有独钟,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发觉了人脉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对自己的人脉造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而后的结果也证明他们的做法是明智的。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比金钱投资、技术投资等要稳定可靠的多。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这就是一个社会交往的规则。通过本书,你可以读到成功人士经营人脉的具体策略,以及在交往中需要注意的操作细节,让你掌握与人交往的秘诀,让你拥有良好的交往心态,瞬间通人脉穴道,快速拓展你的人脉网络,从而拥有良好的人缘。希望本书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让你在人际交往中争得主动,在人生的舞台上游刃有余,坐拥成功!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女职工健康指南(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女职工健康指南(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这些知识内容包括了职业健康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现代职业健康的良好读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皇宠之杠上大牌夫君

    皇宠之杠上大牌夫君

    一朝穿越,火场复生,洛青青这才发现自己居然进了皇室的下属部门,成了保皇一族的一员。还以为自己当上了风光的皇家人员,没想到跳进的根本就是一个无底火坑。她郁闷、她愤恨、她想暴走,但她不能告诉自己的顶头上司,“宝鸡”适合做的是地名而不是人名,除非她迫不及待地想进行第二次穿越……名字不好听?没什么!谁的穿越之旅不是痛并快乐着?缺陷不怕,只要有美来填!精彩片段:情节一(南宫烁篇):“小叽叽,真是不容易呀,你终于是本宫的了。”南宫烁摇头尾巴晃地走到保鸡面前,得意地说道。保鸡头上瞬间冒出数根黑线,苦笑道:“主子,可否麻烦您称呼奴婢的全名——保鸡。”南宫烁笑得纯真无邪,点头道:“好啊,小叽叽。”情节二(依旧南宫烁篇):南宫烁同皇兄们蹴鞠正起兴时突然尿急,转头向保鸡喊道:“保鸡,本宫要去小解,你过来替本宫,把局势稳住了!”保鸡慢慢坐起,装作中暑后的症状,虚弱道:“主子,属下不会……”“不会?你们保皇一族第一天就是教这个,你以为本宫不清楚?”眼见众人露出疑惑的眼神,保鸡“噌”地坐起身,斗志满满地改口道:“属下是说不会……输的!”情节三(南宫斐篇):面对不定期来光顾的亲爱大姨妈,保鸡束手无策,躲在茅厕里不敢出去,正在郁闷之时,头顶却突然伸出一只手,送上了大姨妈助手。保鸡揶揄道:“六皇子的心真细,不是给好多女人送过就一定是……”南宫斐挑眉,“是什么?”“就一定是有随身携带女性用品的嗜好。”“呵呵,说错了。第一,本宫不敢说今生会不会给很多女人送,但至少在你之前还没送过;第二,那是本宫刚刚特意为某个不知好歹的女人买来的,本宫没有随身携带那种东西的嗜好,但是不介意为了某个女人增加一种这样的嗜好!”笑点多多,先拉这两只出来遛遛,更多情节就坑里见喽!(文中涉及到的代号与地名、车名等如有雷同,纯属情节需要。)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人际交往8堂课

    人际交往8堂课

    每个人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独特的处事方式,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就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处事风格。为了适应人际发展,提高个人的沟通能力,我们需要主动塑造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 本书详解了人际交往中常遇到的困惑,在帮你轻松掌握人际关系窍门的同时,培养你驾驭人际关系的能力,其中讲述的种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帮你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助你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 完美恋人我要了

    完美恋人我要了

    她和他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她是大学刚毕业的青涩女孩,他是事业有成身份尊贵的总裁,两个本来毫无交集的男女,因为两个爷爷定下的“娃娃亲”,不得不走在一起。本来两个人约定好了:“对于这门婚事,你不愿意,我也不愿意。那我们一起演一场戏先把两位爷爷安抚好了,再想办法分开吧。”两个人和和气气,商商量量的,就这样子愉快地接受两位老爷子的安排,把彼此“绑在了一起”。真戏假作,假戏真做。后来他们都毁约了,她爱上了他,他也爱上了。既然爱上了,那就爱吧。爱就要爱的纯粹,爱的真诚,爱的完美,爱的淋漓尽致。她,青春活泼,聪明懂事,精明能干。他,英俊绅士,睿智沉稳,专情完美。这是作者笔下最温馨最暖心的故事,男主温柔专情,女主聪明活泼,两人是天生的一对。一个伟大的女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温柔专情的男人,女主从一个毕业的青涩姑娘,在男主的栽培下,一步一步成长为贤惠漂亮的妻子、温柔贤良的妈妈、果敢能干的职场完美女王!
  • 红楼之玉溶潇湘

    红楼之玉溶潇湘

    菊花金黄,枫叶染霜,又是桂子飘香时,圣朝帝都金陵的科闱放榜,众举子反应各异,喜忧参半,榜前人头攒动,议论纷纷,号称姑苏才子的林海临场才思泉涌,一篇文章花团锦簇。虽被当今圣上亲点为探花,实为状元之才!喜迅传来,几个好友便拉着林海去庆祝,席间几个人推杯换盏,豪情满怀,不亦快哉!而慈宁宫中,闻听这个喜讯而满面羞涩激动的女史贾敏,眉梢眼角亦挡不住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欣慰。此时她正与……
  • 校草的一辈子恋人

    校草的一辈子恋人

    她内柔外刚,却在一次的意外中得罪了恶魔般的男人,从此他们便水火不容。她从小就喜欢着一个小男孩,长大后发誓要找到他。当两个人相遇了却不相知。直到她爱上了那个与她水火不容的男人,两个人过着幸福的日子,但好景不长,她的青梅竹马出现了,在两种感情之中,她无比的挣扎着。最后她还是选择了自己的所爱,当他们以为从此就会幸福的在一起的时候,劫难却总是降临在他们的身边,第一次的误会,让两个人分开了两年,但并没有将两个相爱的人分开。第二次在订婚当天被绑架,另一个女人取代了她。第三次她和儿子一起被绑架,结果失忆了,她再也不记得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