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总体阅读法
总体阅读是把全文完整地、连贯地做快速阅读,它是各种快速阅读方法的基础。人的大脑有一种特性,在接收信息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在处理信息时能够遵守严格的程序。因此,在阅读训练中如能使自己逐渐形成一个固定的思维程序,对提高阅读速度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可给自己规定一个阅读的固定程序,每次读一篇课文时,依次解决四个问题:题目、文章的大意、文章最能打动自己的部分、从文中感受到什么。这四个问题只要在头脑中形成习惯,一看课文就自然循着这些问题去理解,久而久之形成阅读的固定思维程序,阅读速度自然就会快起来。
3.意群注视法
传统的阅读法,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眼睛要做多次不必要的跳动和停顿。所谓意群注视法,就是在阅读时不是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地读,而是把句中相关的词联成一个较大的单位,一组一组地读,而且一边读,一边理解。
鲁迅:心口眼手脑,一个都不能少
一早起来,淘淘就在朗诵: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头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木木过来问道:“你背诵的是谁的诗句啊?”
“宋朝大理学家朱熹的,这难不倒我的。”
“嘿嘿,那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关于阅读,你知道他有什么精辟的论述吗?”
“这个,这个……”
“不知道吧!他曾说过读书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只是诵读,绝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点,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噢,原来这是他先提出来的啊?鲁迅的读书‘五到’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呀!”
“你知道的还真不少。”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经由耳听、目视、手触、心感和思考,选择、吸收环境中各种资料,加以整理、归类、贮存,以便使用时提取。在这样一个调动全身感觉器官的过程中,要使注意力保持集中、排除外界刺激,实现高效阅读,就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下边我们来逐一地解释。
所谓“心到”,就是专心地把书中各个篇章的内容意义读懂,花一番工夫仔细研究分析,例如要用语法来分析句子的结构,要用字典来查阅未见过的字词,要动笔来标出各个地方的天气、特产、人文风情……总之,读书时最重要的就是心到。
而心到就是要专心、用心,尤其在该段落念完之后,一定要闭上眼睛,用心思考先前到底读了些什么,想不起来的再翻书查阅。
阅读时最怕心情浮躁不安,如果遇到这种情形,请马上照着以下的方法做:站起身来,用力深呼吸,吸—吐—吸—吐—吸—吐,三次深呼吸以后,将头转三圈,以颈部为轴,然后全身放松地跳跃五至十下,再深呼吸三次,之后再坐下看书。
所谓“口到”,就是当我们坐在书桌前看书的时候,有时不妨开口大声地将文章内容念出来,一方面借此提提精神,另一方面将注意力集中在此,从而进入状态。
此外,遇到优美的文字佳句时,也可用朗诵的形式念出声,若能熟读,在引用时便能流畅地表达出来,对于日常的谈话、写作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同时,读出声能使自己对书中内容的意义更加明了,对句子的通顺程度、相互关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口到又可分为朗读与默读两种。朗读多半为的是让精神和注意力集中,或者是为了欣赏文句的优美流畅。还有一种情形,即实在不了解该句子的句义,可以反复念出来以便明了字句间的联系。
读英文或其他外语时,朗读最合适,因为时常开口说、时常朗读,久而久之便可揣摩出外文的语气、腔调,你可以想象自己是在表演朗读,或者想象自己在舞台上演话剧、朗诵台词。总之,“口到”的功夫可以使我们对文字的应用更加熟悉,有助于开口与人交谈和撰写作文。
默读的好处是读书的速度比较快。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阅读主要是为了吸收知识,只要理解、看懂就足够了,并不需要一字一句念出声来欣赏或练习语气。默读分为浏览与精读,如果能掌握其中的差异与练习方法,将会大大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增强我们的阅读能力。
所谓“眼到”,就是在阅读时眼睛对书中的字要看个分明,不可草率跳过。平常人们总说看到、想到,指的就是看在眼中、记在心里,这样的阅读才有用。可能会有人觉得:“眼到有什么困难呢?在念书时不是都要用眼睛看吗?”
实际上,这是个看似简单、实行起来却不容易的方法,因为平时只要稍微粗心大意,就容易把字看错,或者是漏掉几个字——把原是否定的句子“不容易达成”看成“容易达成”,把“不可信的”看成“可信的”。像这样把文字意思弄错的情形时常出现,所以“眼到”必须确切落实,不可马虎。
所谓“手到”,就是说要一边读一边画线或做笔记。大致说来,“手到”可分为四个方向:
1)标点分段。在阅读中将文字的标点边念边点出来,同时清楚区分各个段落,使自己不至于对文字、文句的意义有所遗漏。
2)画线打钩。准备有颜色的笔,根据难易程度,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有问题的、困难的或重要的段落。
3)查工具书。工具书包括字典、参考书、地图集等,当阅读途中遇到困难时,马上动手查阅,将疑问当场解决,切勿拖延。
4)摘要笔记。摘录重要文字,经过一番抄写的过程容易强化印象。上课或阅读得到的重要资料应马上随手抄在旁边。
最后,“脑到”更容易理解了,就是阅读的过程要善于思考,把阅读的东西通过我们大脑的加工、整理,内化成我们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方便我们记忆,也能使我们把从阅读中获取的信息储存在大脑中,以备将来之用。
总之,只要做到了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读书时的注意力就能高度集中,对抗外界的干扰能力也会增强。这样,我们的阅读速度也会随之加快,阅读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木木小语】
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阅读的需要,我们要养成不同的阅读习惯,这样才能达到阅读的目的。一般情况下阅读分为精度、略读和浏览三种,略读和浏览我们采用速读的方式就能解决,而精度我们就需要认真地进行,这时候鲁迅提出的“心口眼手脑”的阅读方法就比较适用。
“心口眼手脑”这种方式能让我们认真钻研、研究,细细咀嚼。既能领会文章形式,又能掌握文章内容;既能仔细理解文章字词句篇的表层含义,又能深究其深层含义;既能把握整体,又能重视细节。
这样的阅读方法对于精读课文来说,能全方位多层次地审读和学习,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讲读课文意义非凡,有助于我们理解更深层次的东西,对于语文学习的提高将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闻鸡起舞,享受晨读的精华时刻
“淘淘,你听说过闻鸡起舞的故事吗?”
“当然听说啦!怎么,你不知道?”
平时都是木木给淘淘讲故事,这次淘淘终于有机会在木木面前一展才华了。
于是淘淘说了起来:
祖逖是东晋时期的名将,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但他小时候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长大后,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发愤读书。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朝,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天夜里,祖逖忽然被鸡叫声惊醒了,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祖逖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仗。后来,他们终于收复了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大片失地。
故事讲完后,淘淘停了停,接着说道:“我们老师总是拿这个例子来教育我们要勤奋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木木默不作声,它想:“学习需要勤奋的精神。一个勤奋学习的学生必定是一个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其实,每天的早晨就是一个黄金时刻,如果能让淘淘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利用好早晨的时光,对于他的学习成绩提高来说,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木木想得没错,我们要抓住一切时间勤奋努力,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尤其是要利用好早晨的时光。清晨,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刻,犹如春天之于四季。白天,我们忙于学习,身心都处在高度运转之中。满满的课程、大量的作业和太多的思考,这些使我们的头脑与思维不得闲。一天紧张的学习下来,我们会感到疲倦,需要休息,需要睡眠。经过一夜的睡眠后,当我们清晨醒来,头脑清晰,当天的记忆还是一片空白。这就好似一张白纸,适合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而且,早晨的空气经过了一夜的净化,也是最清新的时候,特别容易让人感到清醒。人的精力就像上足了的发条,充沛而且旺盛,而在淡淡的晨雾或晨光中,我们最应做的便是阅读。
晨读的效果,比一天中任何时候都好,既少杂念,易于理解,又无记忆负担,能留下清晰、深刻的记忆。晨读一遍的效果,会比白天读十遍都好。正因如此,古人、今人都有晨读、晨练的习惯,也才有那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经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