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荣心是一种递增的发展事物,好像一只被吹起来的气球一样,总是希望越吹越大。生命的虚荣心是无限的,俗话说做了皇帝还想成仙。满足了一个愿望,随之又产生了两三个愿望。由此可见,虚荣心具有一种强烈的渴求的力量。求而得之,则满足快乐;求而不得,欲苦恼愁闷,便寻求新的获得途径。
虚荣心不同于功名心。功名心是一种竞争意识与行为,是通过扎实的工作与劳动取得功名的心向,是现代社会提倡的健康的意识与行为。而虚荣心则是通过炫耀、显示、卖弄等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荣誉与地位。虚荣心很强的人往往是华而不实的浮躁之人。这种人在物质上讲排场、搞攀比;在社交上好出风头;在人格上很自负、嫉妒心重;在学习上不刻苦。
虚荣心最大的后遗症之一是促使一个人失去免于恐惧、免于匮乏的自由;因为害怕羞辱,所以不定时地活在恐惧中,经常没有皈依感,不满足;而虚荣心强的人,与其说是为了脱颖而出,鹤立鸡群,不如说是自以为出类拔萃,所以不惜玩弄欺骗、诡诈的手段,使虚荣心得到最大的满足。从近处看,虚荣仿佛是一种聪明;从长远看,虚荣实际是一种愚蠢。虚荣者常有小狡黠,却缺乏大智慧。虚荣的人不一定少机敏,却一定缺远见。虚荣的女人是金钱的俘虏,虚荣的男人是权力的俘虏。太强的虚荣心,使男人变得虚伪,使女人变得堕落。
虚荣的心理与戏剧化人格倾向有关。爱虚荣的人多半为外向型、冲动型、反复善变、做作,具有浓厚、强烈的情感反应,装腔作势、缺乏真实的情感,为人处世易突出自我、浮躁不安。虚荣心的背后掩盖着的是自卑与心虚等深层心理缺陷。具有虚荣心理的人,多存在自卑与心虚等深层心理缺陷,虚荣起了一种补偿作用,竭力追慕浮华以掩饰心理上的缺陷。
几十年前,林语堂先生在《吾国吾民》中写道,统治中国人的三女神是“面子、命运和恩典”。“讲面子”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民族心理,面子观念的驱动,反映了中国人尊重与自尊的情感和需要,丢面子就意味着否定自己的才能,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于是有些人为了不丢面子,通过“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来显示自我。林语堂先生的“打肿脸充胖子”的论调和叔本华的哲学大有相似之处,叔本华说:“虚荣的人被智者所轻视,愚者所倾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他还说:“虚荣心使人多嘴多舌;自尊心使人沉默。”
由此可见,无数名人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知道了虚荣心要不得,“打肿脸充胖子”更是要不得。
所有还在被虚伪包围的人请尽快清醒吧,以正确的方式寻找自己的自信和自尊,别把自己美好的年华葬送在虚假和毫无实际意义的炫耀上,这样才能早日摆脱从前的阴霾,走向成功。
衣衫可以破烂,灵魂不可卑微
人的生命短暂而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自信得多,因为人有一个能思想的灵魂。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物质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的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微。
贝多芬,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世界上无数的人被他的音乐所感动、所震撼,不仅仅是他的音乐,还有他的苦难、他的欢乐、他的勇气、他的高贵的灵魂!贝多芬总是高高昂起他那狮子般的大头颅,从不献媚于任何人,显得比贵族还要高贵。
有一次,在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庄园里,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正是侵占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当时贝多芬正住在公爵的庄园里,当军官们从主人那里得知后,公爵便请求贝多芬为他们演奏一曲。贝多芬不愿为侵略者演奏,断然拒绝,猛地推开客厅大门,在倾盆大雨中愤然离去。回到住处,他把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给他的胸像摔了个粉碎,并写了一封信:“……公爵,你之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
正如贝多芬所言,由于偶然的出身,这个世界上确有过无数的公爵,然而,历史最公正,时光最无情,当这些曾显赫一时的公爵都一个个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时,贝多芬却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贝多芬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正是它们,为贝多芬赢得了无数的荣誉;也正是它们,为贝多芬在人们心中筑起了一座无形的丰碑。要知道人民从来就不承认世俗的册封,他们所首肯的永远是那些让他们心悦诚服的高贵的灵魂。我们所说的高贵,不是仪表的华美,不是出身的高贵,不是地位的显赫,也不是金钱的多寡或其他外在的装饰,而是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自信的、由里及外的灵魂的美丽和大度;是一种有丰富内涵、有独特思想和见地、有高尚情感和无私奉献的心灵,有一种大爱的心,爱人类、爱万物、爱一切的生命;是一种热爱生活、执著追求、不懈努力的、永不气馁的心。高贵,源自灵魂的力量,源自充盈的内心,值得我们用尽此生去追寻。
有人这样说过,一个真正的贵族至少应该具备两个特征——高贵的自尊和面对顺境逆境都能宠辱不惊的那份风度。
19世纪中叶,美国实业家菲尔德率领他的船员和工程师们,用海底电缆把“欧美两个大陆联结起来”。菲尔德因此被誉为“两个世界的统一者”,一举而成为美国最光荣、最受尊敬的英雄。但因技术故障,刚接通的电缆传送信号中断,顷刻之间,人们的赞辞颂语骤然变成愤怒的狂涛,纷纷指责菲尔德是“骗子”。面对如此悬殊的宠辱逆差,菲尔德泰然自若,一如既往地做自己的事业。经过6年努力,海底的电缆最终成功地架起了欧美大陆的信息之桥。面对重大的波折,菲尔德始终不为所动,表现出一种高贵的气度。
现在的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入世俗的泥沼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精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泡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在不知不觉中,一个站立的“人”弯下了脊梁,佝偻着身躯,越来越渺小,越来越卑微。
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大凡成功者,全身上下总会透露出一份坚毅和自信,即使是在最狼狈的时候,即使衣衫褴褛形容憔悴,成功者也会始终保持一颗高贵的心灵。
不管道路有多曲折,不管命运如何捉弄,如果我们始终能充满自信,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必将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人是没有最大仰角的
有一句话说:“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到底有多大能力,恐怕连他自己也不清楚。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怎么去了解这一点,能力无限大仿佛成了空中楼阁。其实不是无法了解,只是没有机会。如果有机会或有外界的刺激,人们就能够知道自己拥有怎样的力量,自信心会随之增加,生活也会大为不同。
沙特阿拉伯塔伊夫城有一个25岁的姑娘,她长得很漂亮。可是,她不明原因地“哑”了20年,多方医治丝毫无效。有一天,媒人领进家一个比她大25岁的长得很丑的老头子。见面之后,姑娘的父亲逼她嫁给他,一急之下,姑娘讲出了20年来的第一句话:“我宁死也不嫁给他!”
姑娘的“哑”症竟然因此不治而愈。这样的事例在我国古代《医部全录》中也有记载。
明朝年间,某地一个姑娘得了一种怪病,打哈欠后两个上肢再也放不下来了,家人只好请来郎中诊治。只见那郎中看着病人说,治这个病必须用艾叶灸肚脐下的丹田穴,说完,就动手去解姑娘的裙带。姑娘羞得忙用手来护,不知不觉中两个上肢都放下来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属于医学范畴的事,但这对人生不无启迪:一个人只要处于一种特定的环境中,然后给他一个刺激,往往会激起人体内潜在的一种神秘力量,使原先的“症状”彻底消除。其实,许多研究人类潜力的科学家都曾指出,人的能力,有90%处于休眠状态,未曾探测、开发。有部分专家甚至表示,其实人的能力,有95%,都尚未被用于生活和工作中。
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排一场话剧时,女主角因故不能参加演出,他不得不让自己的大姐接替。可大姐从未演过主角,自己也缺乏信心,排演果然糟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非常生气地说:“这个戏是全戏的关键,如果女主角仍然演得这样差劲,整个戏就不能再往下排了!”这时全场寂然,屈辱的大姐久久没有说话。突然,她抬起头来坚定地说:“排练!”一扫过去的自卑、羞涩、拘谨,演得非常自信、真实。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高兴地说:“从今天以后,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大艺术家。”
美国的笛福森,45岁以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银行小职员,人们认为他是一个毫无创造才能的庸人,连他自己也看不起自己。然而,在45岁生日那天,他受报上一则故事的刺激,立志成为企业家。从此,笛福森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心和顽强毅力,破除无所作为的思想,潜心研究企业管理,终于成为一个颇有名望的大企业家。
从这许多事例可以看出,人潜能的激发总是伴随着某种巨变的产生,或者是生活或者是事业,无论哪种变化总会给人带来强烈的自信和对生活更加坚定的信念。奥里森·马登曾说:“每个人都有一种伟大的内在力量,如果你能发现并利用它,你就会明白,你完全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憧憬。”这种神圣的、永恒的、不朽的潜能,犹如一个无言的使者,时时尽力鞭策着你、保护着你、激励着你。你要成为一条龙,就要引爆你无穷的潜能,将你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使你能够遨游于天际之间。
所以,仍在徘徊与观望的人们,请鼓足勇气向自己的潜能挑战,让潜藏在身体深处的“小宇宙”猛烈爆发,也让自己坚定的信念爆发!记住,人生没有最大仰角,让潜能带你不断飞翔,成功就不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