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400000024

第24章 痛并快乐着-鲁迅(2)

有的学者据此得出鲁迅对其不满,夫妻关系淡漠可见一斑的结论,则未免有所偏袒。朱安何错之有!和鲁迅一样,都是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她尚有此想法,身处时代潮头的鲁迅却抱着所谓的“人格尊重”,不与之同居,不理解其内心的痛苦,说他考虑自己多于他人,并不过分。他在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署名唐俟的新诗《爱之神》,通过爱神与向往爱情的青年的对话,表达了他的希望和爱情观:“你要是爱谁,便没命的去爱他;/你要是谁也不爱,也可以没命的去自己死掉。”他热情鼓励青年,要敢于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作自己命运的主人。鼓励别人如此,为什么自己却如此软弱,真是匪夷所思。

朱安自1919年12月被接到北京之后,也就默默地操持家务,陪伴着婆婆。从表面看,她和鲁迅算是在一起生活着,但事实上却是各居一室,琴瑟异趣,精神上是不能沟通的。因为鲁迅有“大先生”之称,朱安被大家尊称为“大师母”,但她和鲁迅每天除了生活上几句关照话之外,几乎无话可说。

清晨,朱安来唤鲁迅起床,鲁迅轻声应着:“噢”。午间,朱安一声招呼,鲁迅一声应诺;晚上,朱安复来房前:“门关不关?”回答是淡淡的。家是寂寞的,如古寺;人是孤独凄凉的,像曾人。生活是如此枯燥无味。

鲁迅对于朱安,虽然无爱情可言,但他清醒的知道,造成他们之间令人悲哀的现状的是旧的婚姻制度。因此,他除家庭中的地位,平等地对待着这位无法使他产生爱情的旧式女子。在北京时,鲁迅每次买回点心来,总是先让母亲挑几块可口的,接着便让朱安挑选,剩下来的才是自己吃。

1925年9月,朱安因胃病住了五、六天医院,鲁迅还把她的病状写信告诉了和朱安关系较好的学生许敛文。鲁迅离京后,每月家用的100元都如数寄来,全由朱安开支,账目先后由许羡苏和俞芳帮着登记。此外每月另给朱安10元作为零花。

1932年11月后,因为朱安身体欠佳,零用每月又增至15元。对于远在绍兴的朱安娘家,鲁迅也有过不少的帮助,诸如寄物、汇款以及帮助朱安的弟弟朱可铭找工作等等。后来,朱安想把自己的侄子朱积成招至京寓暂住,曾写信征求鲁迅的意见,鲁迅在写给母亲的信中顺便作答说:“京寓离开已久,更无从知道详情及将来,所以此等事情,可请太太自行酌定,男并无意见,且亦无从有何主张也。以上乞转告为祷。”总之,鲁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尤其在经济生活方面,为朱安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给驰以足够的信任和关怀。

对于鲁迅,朱安是佩服的、敬重的。她知道大先生有学问,有才华,为此,她常常表现出明显的自卑感。她偶尔也似乎想缩小这种巨大的差距,可又往往弄得啼笑皆非,不大得体。比如,有一次鲁迅说起日本有一种食品很好吃,朱安就自作聪明的说:是的,是的,我也吃这的。其实,这种东西不但绍兴没有,北京也没有,她怎么会吃到呢?话不投机半句多,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只好无言。他们没有感情,可也并不吵嘴,各人干着个人的事,显然天天见面,然而在精神上却很疏远。

朱安毫无怨言地操持着琐碎的家务,细心观察鲁迅在饮食方面的喜好,炒得一手绍兴风味的菜肴,很受鲁瑞称赞。她别无所好,惟一的乐趣,就是忙完家务后抽上几口水烟。朱安没有别的奢求,惟一的希望就是通过自己无私的奉献,天长日久,能感化丈夫,喜欢自己。有时明明知道这种努力是徒劳的,她仍不死心。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她长达20多年,直到她从二弟媳妇羽太信子口中得知她心爱的丈夫与许广平在上海同居的消息后,她才彻底绝望。她沮丧地对俞芳说道:“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朱安对鲁迅,甚至包括许广平并无怨恨之意,但她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有一次朱安向周老太太说她做了一个梦,梦见大先生(鲁迅)领着一个孩子来了,她说梦时有些生气,周老太太对朱安的生气不以为然。可见,朱安在感情上是十分孤立的,因为周老太太对自己的大儿子和许广平的事还是很高兴的,并且盼望着有一个鲁迅的孩子在自己跟前“走来走去”。

1936年10月,鲁迅在上海逝世。消息传到北京,朱安开始很想南下参加鲁迅的葬礼,但周老太太年已八旬,身体不好,无人照顾而未成行。北京西三条21号鲁迅离京前的书房辟为灵堂,朱安为鲁迅守灵。

鲁迅逝世后,朱安和周老太太的生活费用主要是许广平负担,周作人也按月给一些钱,但周老太太病逝后,朱安拒绝接受周作人的钱,因为她知道大先生与二先生合不来。虽然许广平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给朱安寄生活费,但社会动荡,物价飞涨,朱安的生活十分清苦,每天的食物主要是小米面窝头、菜汤和几样自制的腌菜。很多时候,就连这样的生活也不能保证,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只好“卖书还债,维持生命”。

朱安登报要把鲁迅的藏书卖掉,许广平得知消息后,委托朋友去向朱安面谈。该朋友对朱安说:“不能把书卖掉,要好好保存鲁迅的遗物。”朱安尖锐地说:“你们总说要好好保存鲁迅的遗物,我也是鲁迅的遗物,为什么不好好保存?”当来人向她讲到了许广平在上海被监禁并受到酷刑折磨的事情后,朱安态度改变了,从此她再未提出过卖书,而且她还明确表示,愿把鲁迅的遗物继承权全部交给周海婴。

朱安生活困难的消息传到社会后,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纷纷捐资解决朱安的生活问题,但朱安始终一分钱也没有拿。许广平对这一点十分赞赏。

1947年6月29日凌晨,69岁的朱安孤独地去世了,身边没有一个人。

早一天,鲁迅的学生宋琳(紫佩)去看望朱安。她已不能起床,但神志清醒,她泪流满面地向宋琳说:请转告许广平,希望死后葬在大先生之旁;另外,再给她供一点水饭,念一点经。她还说,她想念大先生,也想念许广平和海婴,宋琳看到朱安削瘦的病容,又想到在她病痛中无一人照顾,不由得酸楚起来。

朱安死后次日,接三念经,第三日安葬。她在北京度过了28年,墓地在西直门外保福寺外,没有墓碑,她像未曾存在过一样消失了。

朱安生前反复对人讲:“周先生对我不坏,彼此间没有争吵。”

从来没有如鲁迅与朱安这样孤独痛苦的婚姻,谁之罪?似乎找不到罪人,但痛苦却是明明白白的。

三、鲁迅和许羡苏的热恋

鲁迅为了应付八道湾大家庭入不抵出的困境,自1920年起,只得到各学校兼任讲师,是年8月他开始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和文艺理论课。1923年9月,又被聘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讲师,10月开课讲授中国小说史。由于鲁迅讲课别具一格,学问渊博,知识丰富,语言风趣,深入浅出,很受同学们的欢迎。特别是一些浙籍同乡学生,就经常在节假日晚上,去拜访鲁迅,并成了他家的常客。其中走得最勤的是女学生愈芳(时26岁),许羡苏(时24岁)。她们的到来,为死寂的毫无生气的鲁迅家庭,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其中,许羡苏是鲁迅学生许钦文的四妹。她比许广平小3岁。严格说来,她不是鲁迅的学生。她到鲁迅家,是周建人的关系,他是周建人在绍兴教书时的学生,她考入女师大附中后,就寄住在八道湾鲁迅家里。鲁迅对她很关心,这种关心,颇引起了朋友们各种各样的议论。如当时孙伏园就向人说过:“L家不但有男生,也常有女学生,有两人最熟,但L是爱长的那个的,她是爱才的,而她最有才气,所以他爱她。”这“最熟”的两个人,年长的指许广平,另一人是许羡苏,L是鲁迅英文字的第一个字母。

许羡苏比许广平小3岁,比鲁迅小21岁,早许广平三、四年认识鲁迅。她和鲁迅相识是1921年,当时正是21岁的妙龄少女。可以说她的全部青春的年华,是在鲁迅家度过的。她一直到鲁迅和许广平在上海同居后,这时她已经32岁了,才匆匆和四川籍的余沛华结婚,离开鲁迅的母亲,从此中断了和鲁迅的交往。

鲁迅出版的书,一生中赠送最多的是两个人,几乎每一种书出版都要赠送的,一个是许寿裳,另一位就要数许羡苏了,鲁迅每出一书,都要送许羡苏一本,一直送到许羡苏1932年结婚为止,这都见于“鲁迅日记”记载,毋庸赘述。另外,鲁迅和女性通信来往,一般认为与许广平的通信最多,这有厚厚的一本“两地书”作证,其实不然,鲁迅和女性间通信最多的不是许广平,而是许羡苏。鲁迅与许广平的通信,自1925年开始通信,至1927年恋爱时期的,包括婚后的1929年、1932年鲁迅两次离上海去北京探视母亲时所写的信,现收于“鲁迅景宋通讯集”总共是164封,其中鲁迅写给许广平的78封,许广平写给鲁迅的86封,偶有丢失者有十几封,总共也不超过180封。而鲁迅1924年开始和许羡苏通信,至许羡苏32岁出嫁的1932年止,鲁迅写给许羡苏的信就有108封,许羡苏写给鲁迅的信也有87封,加在一起的总数是195封。可惜的是,自男婚女嫁后,这批信件一封也没有保存下来。据猜测这样频密的鱼雁传书,除了男欢女爱,实在找不到更好的说辞。

可惜的是,鲁迅在婚姻爱情观上,是一个利他主义者,这在他关于爱情的意见书“随感录四十”和关于婚姻家庭的意见书“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这些文章中阐述得非常清楚。他自从和朱安结婚的那天起,就准备陪伴朱安一世,做旧婚姻的牺牲者。因此,不管小姐们暗送温情也好,背地追求也好,都没有把鲁迅那颗已经对爱情冻得冰冷透凉的心温暖下来。他一直有一个自卑心理:“我不配”。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妇之夫,无权享受真正的爱情。虽然有时情不自禁的打开爱的心扉,但马上又重新关闭。

四、“风子是我爱”

“淡漠寡情的风子,时时攀起脸孔……胆小而抖擞的,个人都躲避开了!……风子是我的爱,于是,我起始握着风子的手。

奇怪,风子同时也报我以轻柔而缓缓的紧握,……他首先向我说‘你战胜了!’……”

这是许广平的《风子是我爱》。在文章中,她将鲁迅比作风神,如实记录了他们相爱的情景,谱写了一曲爱情之歌。

许广平是广东番禺人。据说她出生的时候,曾遗尿母腹,按照迷信的说法这是克生母的,所以她自幼便不为母亲所钟爱。

许广平出生后的第3天,父亲外出赴宴,在醉意浓浓、头脑昏昏的时刻,碰杯为婚,将她许配给一个劣绅的儿子。后来父亲虽知失言,但男家却送来了定礼。为了顾及体面,只好勉强收下。许广平稍稍长大之后,从家中一个老妈子口中知道了这件事,就模糊地意识到命运可悲,前途暗淡,不如一死了之了。家里只要提起这椿婚事,她就生气;男家来人她也没有好脸色,甚至甩门出走。男家送来财物,他就摔倒地上。后来,读书渐多,知道只要自己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婚姻大事才可以不受别人摆布,为此她勤奋攻读,一心想自立于社会。

同类推荐
  • 大话婆媳

    大话婆媳

    本书告诉你新时代婆媳之间的故事。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很复杂。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女人的地位不断是升高。婆媳之间的矛盾也在随之而升级。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中一本就叫“婆媳经”。在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明显和最 常见的,是出现在婆媳关系上。婆媳不合,是使不少人提起就摇头叹息的问题。
  • 爱情传(男女情感史)

    爱情传(男女情感史)

    爱情的永恒占据了我们生活在迷宫之中的命运。牢牢地抓住爱情绳索的读者啊。此书将帮助你去漂流爱河,咏叹波峰浪谷,一路风光。爱是个体的、个性的,又是我们永恒的生活,无尽的文明。当长河日落,生命的潮悄然退去,爱情涅槃了,我们超越了么?本书献给那些长久地学习爱情,并施展爱情魔法的15岁—80岁的读者。
  • 有多想要,就有多幸福

    有多想要,就有多幸福

    一位睿智而豁达的小女人,用其真实的生活体验,跟你分享幸福的真谛:幸福,不是去追问到底谁才是你的m.pgsk.com,而是要问在眼前的伴侣关系中,你能努力到什么程度,成长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培养出经营幸福的能力。,八年的点点滴滴,有感动,有温馨,有豁然开朗……还有未完待续的幸福,留待白发苍苍的时候,坐在摇椅里慢慢聊
  • 成功男人必须远离的10种女人

    成功男人必须远离的10种女人

    成功男人对于这样几种女人必须多加小心唠叨、贪钱、势利、纵欲、自以为是、工于心计、不懂原则等。因为这样的女人足以使男人身心疲惫,丧失斗志和颜面尽失。对于一个成功者或是正在追求成功的男人来说,这种女人留在身边是他的悲哀。若想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事业和生活都能如鱼得水,就必须远离那些可能会伤到你的女人。本书对男人必须远离的10种女人一一作了介绍。她们分别是随意批判人的女人,贪钱的女人,放纵的女人,工于心计的女人,笑傲情场、左右逢源的女人,势利眼的女人,口是心非、爱找借口的女人,不懂忍让、个性太强的女人,颐指气使、自以为是的女人,不懂原则的女人。
  • 夏娃一号(两性港湾丛书)

    夏娃一号(两性港湾丛书)

    瞧,在两性港湾里,有两条船,一条叫亚当号,一条叫夏娃号。它们轻轻相拥,幽幽唼喋,在远离风暴的地方创造风暴……哦,在两性港湾里,泊着亚当号、夏娃号。召唤它们的是港弯的温馨,托载它们的是永恒的波涛……本书是《两性港湾丛书》之—“夏娃一号”,书中所收录的散文作品,作者们用它们细腻的手笔,讲述了一个个充满回忆、温馨、浪漫、悲伤与欢乐的男女的内心世界和感情世界。
热门推荐
  • 会飞的耳环

    会飞的耳环

    丢了一只耳环,菲菲在房间唱歌时感觉有一个幽灵般的黑影在身边绕。竟然有两人同时投案,本书是由董恒波编著的《会飞的耳环》,是神探小鹰校园幽默推理小说系列丛书之一。突然。奇怪的事发生了,谁真谁假呢?,菲菲发现她的耳环不翼而飞了。逐一盘查中,嫌疑人小娟和顾老板竟然一口承认是自己偷了菲菲的耳环。《会飞的耳环》的故事内容如下:歌星菲菲住进了七星大酒店
  • 渣夫的百惠媳

    渣夫的百惠媳

    但是这样的男主,阴险、狡诈,却有一位百般好的妻子。古代小人物的恋爱故事。古代最底层小人物的苦苦挣扎,男主各种渣,为了生存各种不入流的手段。,阿谀献媚、逢迎拍马、小肚鸡肠、睚眦必报。不憨厚、不老实、不斯文、不可救药
  • 骗局

    骗局

    一部中国式的《阴谋与爱情》,一部现实版的《楚门的世界》,一部男人版《回家的诱惑》,一部演绎情场与商场的“现形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如果下一秒再爱你

    如果下一秒再爱你

    她爱过一个人,爱了很久。可当初的她只是丑小鸭,不敢说出那个字。她认为只要她默默地守候在他身边,就已经如沐春风,就已经此生足矣。这段记忆印象如此深刻,以至于让她看不到,有人在一旁,深深地看着她,关注着她,爱着她。终于,她明白一个道理,她虽然没有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但是,在经历了似水流年后,却能爱上那么一个人,以及与那个人彼此相爱。一颗早已知道名字的树,在她心中生根发芽,终是硕果累累,亭亭如盖。
  • 茶者圣:吴觉农传

    茶者圣:吴觉农传

    ,如果说,当我们祖国的茶叶在危难中面临枯萎凋零之时。吴觉农先生,像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在那悠远的唐代,茶圣陆羽曾架一叶扁舟探索了茶之源流的幽深与浩瀚,那么20世纪以降,引领着中国一代茶人走出困境、饶过激流险滩。本书传记了吴觉农先生将学者与茶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结合、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伟大一生
  • 冷帝的金牌宠后

    冷帝的金牌宠后

    一朝穿越,赫赫有名的武器专家重生在胆小懦弱的丞相府嫡出小姐的身上。未婚先孕,伤风败俗?冷血无情的老爹不顾念骨肉亲情将她赶出家门?逐出家门就逐出家门吧,趋炎附势的亲人不要也罢。最受宠爱的庶妹抢走了从小指腹为婚的未婚夫?抢了就抢了吧,她可没有兴趣盲婚哑嫁。铁石心肠的老爹还要将她娘亲丰收的嫁妆据为己有!一碗堕胎药,想要断送她腹中孩儿的性命?尼玛!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是不是?一纸御状捅到皇上跟前,告得你们颜面尽失,灰头土脸的交出娘亲所有的嫁妆。一道圣旨,断绝了和丞相府所有人的关系,自此以后她是死是活,和那些冷血的亲人没有半毛关系。昔日人人羡慕的未来太子妃一下子沦为了京城的笑柄,人人唾弃。五年后,她带着儿子华丽归来,凭着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开染坊,制兵器,采盐矿,牢牢的把握住了整个云国的经济命脉。于是天翻了,地覆了,那些嘲笑她的人顿时傻眼了。精彩片段一:“娘亲,这个叔叔长得好帅啊,我能找他做我的爹爹吗?”粉嫩可爱的小正太双手插着腰,晶亮的眼珠滴溜溜的转着,指着冷若冰霜的男人兴奋的叫了出来。某清丽无双的女子不紧不慢的扫了面瘫男一眼,气死人不偿命的话语从绝美的红唇中溢了出来,“帅能当饭吃吗?帅能当银子花吗?”小正太茫然的摇了摇头。狠狠的捏着儿子肉嘟嘟的脸颊,女人恨铁不成钢的进行洗脑工作,“那你还想要他做你的爹爹?身板那么高大,会吃很多饭,花很多银子的,你不心疼?”“当然心疼啊,那我不要他做我的爹爹了。”某面无表情的男人,脸刷的一下变黑了,差点呕出鲜红的血来。精彩片段二:“皇上,请你为臣女做主啊,皇后娘娘心狠手辣,连夜派人将臣女一家两百九十八口人都烧死了。她没有资格这么做,求皇上依照云国的律法处置皇后娘娘,为臣女无辜枉死的亲人讨回公道。”娇柔美丽的少女哭得梨花带雨,恨恨的瞪着笑得风华绝代的女人,眼底深处涌动着恶毒的光芒,声音扣动心扉,我见尤怜。“那依钱小姐的意思觉得应该怎么处理?”幽深诡谲的眸子里折射出一抹冷光,没有波澜的声音像是在说着无关紧要的事情。“自古后宫不得干政,皇后娘娘触犯了皇权,按照云国的宫规是要赏赐三尺白绫处死的。可她是皇上最心爱的女人,就从轻发落,重打三十大板好了。”少女怯生生的看了面无表情的帝王一眼,小心翼翼的说道。“一切如你所愿,来人啊,将她拉下去重大三十大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