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你能在10秒内看透你的对手,那么,你一定是为人处世的高手,你的事业将如日中天。最为重要的是,无论是与什么人打交道,你都能驾驭自如,游刃有余。
下面的这些经典案例,你不如仔细品味。它们会开拓你的视野,告诉你那些大人物是如何看透对手的。
从眼神看透对手
眼神的分辨与视线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对方是否在看着自己,这是一个关键。其次,对方的视线如何活动,或者是视线刚接触立刻就挪开,他的心理状态是有差别的。第三,视线的方向,即对方是正视还是斜视观察自己的。第四,视线的集中程度,即是否是全神贯注地看自己。第五,视线的位置,通过对方视线的方位移动,来考察他的内心动向。
观察一个人的“眼神”,是辨别他忠奸的一个途径。“眼神”正其人大致正直,“眼神”邪其人大致奸邪。“眼神”发自于人的心性品质,集中体现在面部,尤其是两只眼睛里,即曾国藩所说的“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通过眼神识别人物的高手。
当时,曹操派刺客去见刘备,刺客见到刘备之后,并没有当时下手,并且与刘备讨论削弱魏国的策略,他的分析,极合刘备的意思。
不久之后,诸葛亮进来,刺客很心虚,便托辞上厕所。
刘备对诸葛亮说:“刚才得到一位奇士,可以帮助我们攻打曹操的势力。”
诸葛亮却慢慢地叹道:“此人见我一到,神情畏惧,视线低而时时露出忤逆之意,奸邪之形完全泄漏出来,他一定是个刺客。”
于是,刘备连忙派人追出去,刺客已经跳墙逃去了。在瞬息之间,透过眼神的变化,看出一个人的目的和动机,固然需要先天的智慧,但更多的是靠后天的努力,在环境中磨炼并积累经验,然后才培养出来的。诸葛亮能够看透此人,主要是从他的眼神闪烁不定中发现破绽的。而生活中,常有那些仪表不俗,举止轩昂且善于韬光养晦的人,想一眼识破他的行径,就可能比较困难了。王莽就是其中的典型。
王莽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太好,但就他本人的才能而言,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一个极其难得的人才。如果他不篡取王位,不显露本性,仍像未夺得朝政大权之前那样勤奋忠心地工作,俭朴地生活,说不定会成为一个流芳百世的能臣。
新升任司空的彭宣看到王莽之后,悄悄对大儿子说:“王莽神清而朗,气很足,但是眼神中带有邪狭的味道,专权后可能要坏事。我又不肯附庸他,这官不做也罢。”于是上书,称自己“昏乱遗忘,乞骸骨归乡里”。从眼神上来分析,“神清而朗”,指人聪明俊逸,不会是一般的人;眼神有邪狭之色,说明为人不正,心中藏着奸诈意图。王莽可能也感觉到了彭宣看出一些什么,但抓不到把柄,恨恨地同意了他的辞官,却又不肯赏赐养老金。彭宣回乡后数年就死了。
所以,对于目光流动如水的人,虽然从眼神看到澄清,但却有游移不定的神色,大多见于奸人,这是有一定事实依据的。
从身材看透对手
古人在这个方面,也颇有见解。清代的查继佐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慧眼识英雄,济人于难,最终也为自己免去了一场牢狱之灾。
喋血庄氏《明史》案,是清初最大的一起文字狱,被凌迟、斩决的达70多人,震惊宇内。此事源起于浙江湖州府南当镇上的庄廷NC030。他很有抱负,不料一场大病导致双目失明,之后,意外地得到明朝相国朱国桢修撰的《明史》的最后几十卷手稿。庄廷铱立志学左丘明盲目著《国语》的事迹,聘请江浙文人吴之铭等十多人,对该稿进行整理和润色,更名为《明史辑略》,署上庄廷NC030并江浙十八名士的名字刻印刊行,其中有江南名士查继佐(即查伊璜)。可惜庄廷NC030未见到《明史辑略》正式出版就去世了。
虽然修史诸人已将文中不利于清廷的文字一一删去,但字里行间仍读得出怀念前朝、扬明贬清的意味。更大的遗漏是,文中历年仍按明代年号编排,称清先祖和清兵为“贼”,称清为“后金”等等。湖州人士吴之荣抓住这个漏洞,想借此升官发财,将此书以“反书”的名义告了上去,一直告到刑部。参加修订工作的十多人自然脱不了干系,因牵连入狱的达2000多人,处死的有70多人。列名参订的18人除查继佐外,无一幸免(时庄廷NC030已死,被开棺戮尸)。
查继佐能够在这场文字狱中逃脱厄运,是与他数年前一段奇缘有着重要的关系。
那年年终,天降大雪。查继佐独自饮酒,颇觉无聊,到户外走赏雪景,见一乞丐在屋檐避雪。那个乞丐虽只穿了一件破旧单衣衫,在寒风雪冻中却丝毫不以为意。走近一看,查继佐见他生得身材魁梧,骨格雄奇,心下非常奇怪,便对那位乞丐说:“雪一时不会停,去喝杯酒如何?”乞丐爽快地答应了,无丝毫忸怩受宠之态。乞丐喝了20多碗仍无酒意,查继佐却已趴在了桌子上。
第二天醒来,查继佐忙去瞧那位乞丐,见他正在园里负手赏雪举手投足之间的气度,绝非寻常乞丐可比。寒风吹过,查继佐只觉冰气入骨,于是掏出一锭银子让他去买件冬衣御寒,那乞丐大大方方接过银子,道声“好说”,也不言谢,扬长而去。
原来这位乞丐身负绝世武功,名叫吴六奇,一时落魄江湖,受阻于风雪中,后因军功累官至广东省提督,在《明史》一案牵连到查继佐时,出面救助了他。查继佐虽为一时之兴,未必真识出吴六奇的才干气运,但仍有“那乞丐非一般可比”的见识意气,因此在《明史》一案中逃脱性命。
从言谈看透对手
《韩非子》中曾有过这样一句话:“去好去恶,群臣见素。群臣见素,则人君不蔽矣。”意思就是,君王如果不显露自己的真实情感,群臣就会显示出自己真正的面目,一旦他们露出真面目来,君王就不会被他们外在的表现所蒙蔽。
楚庄王主政三年了,不理国政,只是喜欢一些隐语玩乐,社稷濒于危险,但这只是表面的现象,庄王是用这种方法来测试他的臣子的真实想法和忠奸。
当时不少进谏的人,都被楚庄王撵了出来,一些小人趁机讨好庄王,一时间声色狗马,无不用其极。士庆是庄王的臣子,被认为是进谏的最佳人选,可是士庆进朝,一拜再拜之后,进言说:“有一则隐语说,有只大鸟,栖息在南山的南面,三年不飞也不叫,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庄王说:“你可以走了,我自己很清楚原因。”
士庆说:“臣说也死,不说也死,希望能听一听原因所在。”
庄王说:“此鸟不飞,在丰沛它的羽翼;不叫,在于观察群臣的是非对错。这只鸟虽然不飞,一飞必然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必然惊人。”
士庆叩头拜说:“所期望的已经听到了。”
庄王非常高兴士庆提出的问题,于是就任士庆为令尹,授给他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