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经典的速效说服案例。本章收集了其中的精华部分,以飨读者。这些真实生动的案例有助于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速效说服的真谛。
嬉笑怒骂
一般说来,对人进行说服、劝导,应当正面说理,严肃认真;但从人的心理角度考虑,那些固执己见的人,往往不容易接受正面的直言劝导。如果同他争辩,更易弄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例如,海外某公司的待遇很差,职工苦不堪言。公司上司不肯改善职员的待遇,因为他认为下级职员是庸才,对公司不够忠心,工作不努力,而且多数人兼职。当有人拿其他同性质的公司作对比时,该上司说:“他们公司的职员都是正途出身,不像我的下属是杂牌军。”
有一天,该上司的一位高级职员针对公司近来迟到人数逐渐增多这一现象,对上司说:
“初级职员简直没法到公司办事!”
上司问:“道理何在?”
这位高级职员说:
“坐出租车吧,觉得车费太贵;坐公交车吧,又苦于挤不上去;而且每月所出的交通费,也不胜负担,让他们如何能解决这个问题?”
高级职员叹了口气,一副毫无办法的样子。上司接着说:
“以步当车,一文不费,而且可以借此锻炼身体,不是很好的办法么?”
高级职员摇了摇头:
“不行,鞋袜走破了,他们买不起新的。我倒有一个办法,希望上司出一个布告,提倡赤足运动,号召大家赤脚走路上班,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么?谁让他们命运太坏,生在这个时候?谁让他们不去想发财的门路,却当苦命的职员?他们坐不起电车、人力车,也不能鞋袜整齐地到公司上班,都是活该!”
他一面说,一面笑,说得上司也不好意思起来,只好同意改善一下部属的待遇。
在这里,该公司高级职员劝说上司的方法就是“嬉笑怒骂”。他用责备下属的语气,尽情表露他们的苦衷,用反面的方式表达正面意思:公司待遇太低。在语气上是嬉笑,实质上是怒骂,是批评。由于比较委婉,不伤对方面子,对方容易听进去,一旦觉悟到自己的过失,就容易接受劝告,改变行为。
应该注意,劝导者和对方的人际关系要好,没有隔阂和摩擦,而且你有相当的地位,有资格与对方讲话,对方同时也了解你的为人,器重你、尊重你。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运用此法才易奏效。
嬉笑怒骂的程度要适可而止,不能太露骨,不能使对方感到太刺激,因为对方若感到刺激过分,往往会产生反感或气愤,这样,劝导说服就会归于失败。
善用沉默
西方有句谚语:“雄辩是银,沉默是金。”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某些情况下,与其做笨拙的辩解,倒不如保持沉默更为明智。沉默不语也是战胜对手的一种交际方法。
林肯在与人辩论中善于使用沉默,甚至能运用沉默反败为胜。
林肯与道格拉斯为竞选国会参议员在伊利诺斯州进行了七次辩论,引起全美国的关注。在这次著名的辩论接近尾声之时,所有的迹象都显示林肯已快失败。
在林肯的最后一次演说中,他突然停顿下来,沉默了一分钟,望着他面前半是朋友半是旁观者的群众。
然后,他以那独特的声音说道:
“朋友们,不管是道格拉斯法官或是我自己被选入美国参议院,都无关紧要,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我们今天向你们提出的这个重大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远胜于任何个人的利益和政治前途。朋友们——”
说到这儿,林肯又突然停下来。听众屏息以待,惟恐漏掉一个字。
“即使道格拉斯法官和我自己的那根可怜、脆弱、无用的舌头已被安息在坟墓中,这个问题仍然继续存在……”
林肯这段演讲,两次用故意的间歇来集中听众的注意力,为他的演讲增色不少,从而使演讲达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沉默是一种心理战术,它的背后是深邃得使人恐惧的“无底洞”。
调节气氛
在说服时,你首先应该想方设法调节谈话的气氛。如果你和颜悦色地用提问的方式代替命令,并给人以维护自尊和荣誉的机会,气氛就是友好而和谐的,说服也就容易成功;反之,在说服时不尊重他人,拿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那么说服多半是要失败的。毕竟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就连三岁孩童也有他们的自尊心,谁都不希望自己被他人毫不费力地说服而受其支配。
有一位中学老师接任了一个差班班主任工作,正好赶上学校安排各班级学生参加平整操场的劳动。这个班的学生躲在阴凉处谁也不肯干活,老师怎么说都不起作用。后来这个老师想到一个以退为进的办法,他问学生们:“我知道你们并不是怕干活,而是都很怕热吧?”学生们谁也不愿说自己懒惰,便七嘴八舌说,确实是因为天气太热了。老师说:“既然是这样,我们就等太阳下山再干活,现在我们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玩。”学生一听就高兴了。老师为了使气氛更热烈一些,还买了几十个雪糕让大家解暑。在说说笑笑的玩乐中,学生接受了老师的说服,不等太阳落山就开始愉快地劳动了。
动之以情
情至而心动,情至而人服。
拿破仑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政治家,既刚毅又富于感情。据载,他临终时曾深情地呼唤前妻约瑟芬的名字,可见爱她之深。而婚后曾有不忠行为的约瑟芬为何在拿破仑心中这样刻骨铭心呢?
在他们婚后不久,拿破仑便领兵驰骋在意大利的战场上。约瑟芬以为他会葬身在沙漠之中,不顾拿破仑对她的一往情深,悄悄与一名中尉偷情。
1799年10月,拿破仑却在雄壮的战歌中凯旋,一举成为法国的要人、欧洲最知名的人物。约瑟芬后悔不安,日夜兼程从巴黎赶到法国南部的里昂迎接拿破仑。不料拿破仑从另一条路回到巴黎,当他得之约瑟芬的丑闻之后,怒火冲天,万分痛苦,下决心非休了她不可!
约瑟芬披星戴月,心急如焚地赶回巴黎,她知道事情不妙,悄悄来到拿破仑的卧室门前,面对紧闭的房门,温柔而哀惋地呼唤拿破仑,拿破仑一声不吭。倍受痛苦煎熬的约瑟芬失声大哭,历数他们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并说:“若得不到你博大胸怀的宽恕,当以死赢得你的谅解!”
约瑟芬哭到深夜,拿破仑仍然不为所动。她知道夫君非常爱他们的孩子。于是叫来两个孩子,他们苦苦地哀求:“爸爸,不要抛弃妈妈,她会死的。”约瑟芬的哭声,孩子们的哀求声,终于冲破了拿破仑心中的防线。门开了,拿破仑热泪盈眶地出现在约瑟芬面前。
约瑟芬深谙“动之以情”的心理战术。发了“誓”又说“死”,滴水穿石,以柔克刚,拿破仑怎不为之心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动情之处,所向披靡。这就是以情服人的精髓。
虚张声势
俗话说:用棉花弹人脖子,打击更甚。
在关键时刻,欲令对方陷于知难而退的境地,不妨故弄疑窦,假设玄机。一旦对方半信半疑,你的计谋便趋向成功。若再镇定自如,口出利言,对手必信无疑。
战国时期,晋文公刚死,秦穆公即派孟明视为大将,长驱直入,想吞并郑国,称霸中原。
郑国商人弦高恰巧到周国去做生意,途遇企图袭郑的秦军。他正准备去卖一群牛,要立刻回国报告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呢?他急中生智,一边派人抄小路赶紧回报国君,一边重新着装,挑选出十二头肥牛和四张熟牛皮前去犒劳秦军。他抵达秦营,就高声宣称道:“郑国使臣弦高受国君派遣,前来犒劳贵军。”
孟明视听了,不禁一怔,暗自思量:莫非郑国人已经知道我们侵袭的消息。于是,问弦高:“先生来此,有何见教?”
弦高镇定自若,回答:“我国国君听说将军来郑,特意派我犒劳大军,呈上十二头肥牛和四张牛皮作为慰问品,聊表寸心。”
孟明视故作镇静,收下礼品,说:“听说贵国国君新丧,我们奉命带兵保护,以免别国乘机侵犯你们。”
弦高斩钉截铁地说:“郑国虽小,夹于秦晋之间。国人枕戈待旦,守卫国土,若有敌来犯,我们定将迎头痛击。”
孟明视听了仍不死心,又言:“如此说来,郑国不用秦军帮忙吗?”
弦高言外有言,话中有话,对曰:“郑国已做好准备,如果秦军真的到来,我们将免费供给粮草,并派兵保护你们的安全。”
孟明视听了弦高的口气,探不清虚实,遂以为郑国已做好准备,只好弃郑撤退。
世人只知“空城计”为诸葛孔明所独有,岂不知弦高先生早已有“计”在先!
独演双簧
在达成生意的过程中,“客套”与“督促”是销售成功的“双刃剑”。
某百货公司与一电脑厂签订了购货合同,定于三个月内交货。但一个月后,该工厂见物价大大提高,就想撕毁合同,将货高价卖出。这家百货公司的经销人员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立即派代表前来谈判,力争对方履行合同。
该工厂早就做好了应战准备。然而,百货公司代表的一席话却让他们改变了主意。
百货公司代表说:“这次和贵厂打交道,我们是慕名前来的,三年前,不少公司就向我们提起贵厂,说贵厂经营有术,管理有方,产品品质可信,讲究信誉。在我们打交道近两年中,我们便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些。这次我方向贵厂订购的货物,是与另一家大百货公司合作经营的。如若我们不能按期提货给对方,就可能闹出问题,也许到时就要劳驾贵厂出面为我方解释一下。我们的困难,想必你们是可以理解的。另外,我们是老朋友了,过去打了交道,将来还要合作,何况我们公司的分店正在逐渐增加呢!这次,我们双方虽然有一点风波,但我们是能理解的。贵厂做事一向谨慎,若中断了我们之间的关系,其他新旧客户也就不得不三思而行了,他们是不是会觉得你们不讲信用,难以合作,甚至与你们中断业务往来呢?那样,贵厂就得不偿失了……”
百货公司代表在谈判中,交替地使用客套与敦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设喻类比
春秋时,孔子的弟子宓子贱奉命去治理鲁国的县城NB029父。宓子贱担心鲁国君主听信谗人的坏话,使自己不能实现自己的主张,便在告辞上任的时候,请求带上鲁君身边的两个官吏跟自己一起去。
到了NB029父,当地官吏都来拜见。宓子贱让那两个官吏作书记。但他们刚一动笔,宓子贱就从旁边拽他们的胳膊肘。待他们记完,字迹非常了草,宓子贱又为此而大发脾气。这两个官吏,对宓子贱的这种做法大为恼火,就告辞请求回去。
两个官吏回去以后,向鲁国君主禀报说:
“我们不能给宓子贱这个人当书记。”
鲁国君说:“为什么?”
官吏回答:“宓子贱让我们作记录,却又不时地拽我们的胳膊肘,让我们写不好。然后,他就冲我们发脾气。NB029父的地方官拿这个取笑我们俩。”
鲁君长叹说:
“其实,宓子贱是在用这种方式对我进行劝谏啊。我让你们俩跟随他前往,就扰乱了宓子贱,使他不能实行自己的主张,这样的事一定多次发生过了。假如没有你们出的笑话,我几乎要犯错误了。”
于是,鲁君派人去NB029父告诉宓子贱:
“从今以后,NB029父不归我所有,归你所有。凡是对NB029父有利的事情,由你自己决定去做吧,五年以后,向我报告你的政绩。”
于是,宓子贱开始在NB029父实行自己的主张,把当地治理得很好。
理直气壮
汉初,汉高祖刘邦知道韩信已被吕后杀掉,又高兴又怜惜,问吕后:“韩信临刑时说过什么话?”
吕后回答说:“韩信说悔恨没有采纳蒯通的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