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公正能够向往,但不能依赖和强求,不要把堕落的责任推诸于他人,更不能自欺欺人!许多不公平的经历我们是无法逃避的,也是无从选择的,我们只能接受已经存在的事实并进行自我调整,抗拒不但可能毁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也许会使自己精神崩溃。因此,人在无法改变不公和不幸的厄运时,只有学会接受它、适应它才能把人生航向转正过来,才能驶往自己真正的理想目的地。
沉默比牢骚更有建设性
对于那些热爱抱怨的人来说,沉默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沉默却能把他们从抱怨情绪中解救出来。
如果你什么都不说,大家也许还会赞美你稳重,但如果你说个不停,不但不会表现出你期望的睿智,反而会令人感觉到浮躁。倘若你滔滔不绝了很久,表达的内容却无非是抱怨和牢骚,那就更不够明智了。
所以,在思想上给自己一个过滤器吧,当你想要抱怨时,请让自己沉默几分钟,让你的话语先穿越抱怨的过滤器。沉默能让你自省反思、谨慎措辞,让你说出你希望能传送创造性能量的言论,而不是任由不安驱使你发出又臭又长的牢骚。
法国有句谚语,雄辩如银,沉默是金。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沉默确实胜于雄辩,当然更胜过那些毫无价值的抱怨的话语。在这一点上,美国总统罗斯福可谓众人的表率。
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得手后,尽管美军损失惨重,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但是在一些美国议员之中,还有为数不少的议员反对美国向日本宣战。
当时罗斯福已经将局势分析得十分明朗,他明白如果不趁日军立足未稳时发动战争,等到日军发展起来战争会变得更加艰巨。同时,他也明白那些持反对态度的人的想法。一战中,美国在最后阶段才参战,战争没有在本土进行,但最后美国却因一战而大发其财。所以,现在美国一旦参战,国内经济必受影响,而且战争的胜负很难预料。如果战事对美国不利,到时如何收场?
罗斯福明白这些人的忧虑,但他以政治家的眼光觉察出这些担忧是毫不必要的,所以他决定:美国必须参战。但是议员们观点的分歧令他苦恼,他有时候心中会生出几分厌烦的情绪,忍不住想要抱怨。
在一次会议上,当大家为战还是不战而争论不休时,罗斯福突然要站起来,因为他双腿残疾,所以平常总以车代步。当他挣扎着要从车上站起来时,两名白宫的侍从慌忙上前想帮他一把,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罗斯福愤怒地将他们推开。
于是,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罗斯福摇摇晃晃地挣扎着,从椅子上缓缓地站了起来。然后他满脸痛苦却倔犟地坚持站着,默默地看着周围的人,一言不发。
所有在电视机前看到这一画面的美国民众都被感动了。有什么困难时不能克服的呢?
于是,在全国民众意愿的推动下,国会很快作出决议:对日宣战。
罗斯福说服了那些原本反对参战的人,他没有采取强硬的态度,也没有苦口婆心地进行规劝。他没有抱怨,也没有妥协,而是以一位领导人的姿态,成功地将局势引导到他所希望的方向。这不正是沉默的力量吗?
所以,沉默往往比抱怨更有建设性。抱怨是一种习惯,如果你不想把抱怨的话说出口,那么就请沉默,让自己暂停一下,调整一下呼吸,就能给自己一个机会,在说话时更加小心地选择词语,也更加仔细地斟酌自己将要表达的观点是否合适。
说话之前,不如深呼吸,而不要穷抱怨。
连根拔除内心的冲动之苗
伟人不会稍有什么念头就立刻为之动心。他们总是自我检讨,这始于自知之明。然而有的人天生疏狂,总是由着性子行事,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其情绪变化。由于受到情绪的影响,他们做起事来总是自相矛盾,被欲望左右。我们应当无论何时都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压倒自己的激情。首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然后懂得制怒之法。
自制力说来容易,做来极难。要想把每个人心中的冲动之苗连根拔除,首先应当有自我认识,知道自己是个轻浮或浮躁的人,意识到自己好冲动。如果连这点自知之明都没有,必然会受到自己的情绪所影响,做出不经大脑的蠢事。
美国著名的巴顿将军就犯过这样致命的错误。
巴顿将军某日来到前线医院看望伤员。他走到一位病号前,病号正在抽泣。
巴顿将军问:“为什么抽泣?”病号抽泣说:“我的神经不好。”
巴顿又问:“你说什么?”病号回答说:“我的神经不好,我听不得炮声。”
巴顿将军大发雷霆:“对你的神经我无能为力,但你是个胆小鬼,你是混蛋!”之后,巴顿依然难以泄恨,又给了这个病号一个耳光,喊道:“我不允许一个王八蛋在我们这些勇敢战士面前抽泣。”他接着大声对医务人员说:“你们以后不能接受这种龟儿子,他们一点事也没有,我不允许这种没有半点男子汉气概的王八蛋在医院内占位置。”
巴顿将军转头又对病号吼道:“你必须到前线去,你可能被打死,但你必须上前线!如果你不去,我就命令行刑队把你毙了。说实话,我真想亲手把你毙了。”
这件事很快被披露,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好多母亲要求撤巴顿的职,有一个人权团体还要求对巴顿进行军法审判。尽管后来马歇尔将军从大局出发,巧妙化解了这件事,但巴顿还是因为打骂士兵而声名狼藉。这种轻率、浮躁的作风以及政治上的偏见,也为他日后被撤职埋下了祸根。
如果巴顿能和颜悦色地批评那个士兵,而不是暴跳如雷,相信他伟大的一生里将会少了这个污点。轻易动怒,是有损名声和有害身体的行为,明智者很少随意宣泄自己愤怒的情绪。因为一些小事而与人相争,是愚蠢且不利的举动,它不仅危害自己,而且会影响到周围的人。
没有一种胜利比战胜自己和自己的冲动情绪更伟大,因为这是一种意志的胜利。它是避免麻烦的明智之途,也是获得他人尊重的途径。易怒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好处,而忍耐和克制往往助人成事。
1076年,德国皇帝亨利与教皇格里高利争权夺利,斗争日益激烈,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亨利想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教皇则想把亨利所有的自主权都剥夺殆尽。
亨利首先发难,召集德国境内各教区的主教们开了一个宗教会议,宣布废除格里高利的教皇职位。格里高利针锋相对,在罗马拉特兰诺宫召开全基督教会的会议,宣布驱逐亨利出教,不仅要德国人反对亨利,也在其他国家掀起了反亨利浪潮。
一时间,德国内外反亨利力量声势震天,特别是德国境内的大大小小封建主都兴兵造反,向亨利的王位发起挑战。
亨利面对危局,被迫妥协,1077年1月身穿破衣,骑着毛驴,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前往罗马,向教皇忏悔请罪。
格里高利故意不予理睬,在亨利到达之前躲到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亨利没有办法,只好又前往卡诺莎拜见教皇。
教皇紧闭城堡大门,不让亨利进来。为了保住皇帝宝座,亨利忍辱跪在城堡门前求饶。
当时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身为帝王之尊的亨利屈膝脱帽,一直在雪地上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开门相迎,饶恕了他。
亨利恢复教籍、保住帝位并返回德国后,集中精力整治内部,曾一度危及他王位的内部反抗势力逐一告灭。在阵脚稳固之后,他立即发兵进攻罗马,以报跪求之辱。在亨利的强兵面前,格里高利弃城逃跑,客死他乡。
中国有句俗语“大丈夫能屈能伸”,说的便是忍辱负重。假如亨利放弃信念而“破罐子破摔”,就不可能拥有以后的至尊和荣耀。
聪明人时常为情所动,但知道如何克制自己的过激行动。愤怒会使人丧失理智,令事情变得更糟。克制自己的热血沸腾,转移愤怒爆发的方向,冷静下来仔细思考,经常总结经验教训,这便是制怒之法。
换个角度看问题有效避免情绪失控
在现实生活中,情绪失控有很多原因,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认为生活不如意,大事小事都与自己理想中的景象相去甚远。其实,这种情况下,你大可不必钻牛角尖,不妨换个角度来看问题,或许你就会有意料不到的收获,你的生活也就会不断充满希望与喜悦。
有这么一个故事: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有一艘船在波峰浪谷中颠簸。一位年轻的水手顺着桅杆爬向高处去调整风帆的方向,他向上爬时犯了一个错误——低头向下看了一眼。浪高风急顿时使他恐惧,腿开始发抖,身体失去了平衡。这时,一位老水手在下面喊:“向上看,孩子,向上看!”这个年轻的水手按他说的去做,重新获得了平衡,终于将风帆调好。船驶向了预定的航线,躲过了一场灭顶的灾难。
换个角度看问题,视野要开阔得多,即使处在同一个位置。我们未尝不可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事物、看待事物。换个角度,其实也是一种控制情绪的好方法。
如果我们能从另一个角度看人,说不定很多缺点恰恰是优点。一个固执的人,你可以把他看成是一个“信念坚定的人”;一个吝啬的人,你可以把他看成是一个“节俭的人”;一个城府深的人,你可以把他看成是一个“能深谋远虑的人”。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容貌不是国色天香,抱怨今天天气糟糕透了,抱怨自己总不能事事顺心……刚一听,还真认为上天对他太不公了,但仔细一想,为什么不换个角度看问题呢?容貌天生不能改变,但你为什么不想一想展现笑容,说不定会美丽一点;天气不能改变,但你能改变心情;你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你这样一想是不是心情好很多?
生活中难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不必太钻牛角尖,换个角度来看问题,或许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的生活也就会不断充满希望与喜悦。
所以,我们不妨学会淡泊一点。不要总想着我付出了那么多,我将会得到多少这类问题。一个人身心疲惫,情绪波动,就是因为凡事斤斤计较,总是计算利害得失。如果把握住一份平和的心态,换个角度,把人生的是非和荣辱看得淡一点,你就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低头认输是高情商的重要表现
年轻人大都不谙世事,只会冲撞,不懂低头,结果往往碰壁,吃了不少苦头。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并不足为奇,重要的是在碰壁后,你要“吃一堑长一智”,慢慢学会暂时投降、暂时低头、暂时认输,才能踏上通畅的人生之路。如果你总也不懂低头,结果就只能处处碰壁,四面楚歌,甚至身败名裂,抱恨终生。
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比作爬山,有的人在山脚刚刚起步,有的人正向山腰跋涉,有的人已信步顶峰。但此时,不管你处在什么位置,请记住: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处,即使“会当凌绝顶”,也要会低头,因为,在你所经历的漫长人生旅途中,总难免有碰头的时候。
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年轻气盛的他,昂首挺胸迈着大步,一进门就撞在门框上。迎接他的前辈见此情景,笑笑说:“很疼吗?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的最大收获。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无独有偶,有人问过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还不把天戳个窟窿?”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啊。”
学会低头、懂得低头和敢于低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生命的负载过多,人生的负载太沉,低一低头,可以卸去多余的沉重;面对自身的不足,低一低头,就可以赢得别人的谅解和信任,除去不必要的纠纷。
低头认输是一种智慧,是高情商的重要表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害怕输,缺乏低头的勇气,漠视低头认输的实践,结果不是碰壁,就是触网。
适时低头认输,才能保存实力。美国有一位拳王说过,任何拳手都不可能打败所有的对手,好的拳手知道在恰当的回合认输。因为,及早认输,下次还有赢的机会,如果逞能,让对手把你打死了,或把你拖垮了,你不是连输的机会也没有了吗?
拳击还是光明磊落的竞技,在人生的长河中,竞争却是纷繁复杂的,其中不乏乱箭和暗器。面对不讲竞争规则的阴损小人,碰上怀着“谁也别想比我好”的病态心理的嫉妒小人,你斗得越勇,只会陷得越深。与其让生命的价值在乱斗中无端地折损,不如低头认个输,离开是非圈,用自己保存下来的实力,去寻找真正的竞技场。
总之,低头认输不失为一种策略,它将使你彻底摆脱不健康的心理羁绊,使你调整好位置,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它造就的将是一片心灵的净区。人生有涯,时光匆匆,学会认输,将有助于你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成为更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