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喜欢的工作谈恋爱
什么样的工作才能让我们发挥自身的优势,创造出令人羡慕的财富呢?那就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如果现在做的工作使你不开心,那就要考虑这项工作是否适合自己。不妨问一下自己下面几个问题:
是不是感觉一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很长,度日如年,总在看表?
工作的时候不想和同事说话,看到同事工作心里就烦躁?
下班以后是不是总有一种悲观的情绪?
是否都感到很烦躁?
如果对于上面几个问题我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说明现在的工作不适合我们,我们不用在这个让我们如此心烦的工作上耗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了。在职场上,我们还有很多选择。找一份自己热爱并擅长的工作,就好比和自己爱的人谈恋爱,我们在他面前才会展现出最精彩的自我,这样的工作才会给我们的事业增添光,而且做自己熟悉、热爱的工作,能把自身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并积累更多的财富。
罗素说过,他的人生目标就是使“我之所爱为我天职”。也就是说,他要把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事作为其终身职业,这的确是个值得效仿的好方法。要确定我们的事业奋斗目标,首先要问问我们自己的兴趣究竟在哪里。
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我喜欢做什么?我最擅长什么?”一个人如果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设定事业的目标,他的积极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在工作中尝尽了艰辛,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能想尽一切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甚至废寝忘食、如痴如醉。
同时,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人类的基本情绪有十一种,即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和自罪感。而由此产生的复合情绪中就有一种是“兴趣——愉快”;而罗素也提出了情绪分类的环状模型。他认为从情绪的愉快度和强度,可将情绪组合为四个类型:“愉快—高等强度”是高兴,“愉快—中等强度”是轻松,“不愉快—中等强度”是厌烦,“不愉快—高等强度”是惊恐。
对于兴趣和各种职业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进行了如下分类:
喜欢同具体事物打交道——喜欢操作具体事物,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相应的职业诸如制图、地质勘探、建筑设计、机械制造、计算机操作、会计、出纳等;
愿与人接触——喜欢同人交往,结交朋友,对销售、公共关系、采访、信息传递一类活动感兴趣。相应的职业如推销员、公关人员、记者、咨询人员、教师、导游、服务员等;
愿干规律性工作——喜欢常规性、重复的、有规则的活动,习惯在预先安排好的程序下工作。相应的职业如图书管理员、文秘、统计、打字、公务员、邮递员、档案管理员等;
喜欢从事帮助人的工作——乐于助人,试图改善他人状况,帮助他人排忧解难。相应的职业如福利工作、慈善事业、医生、律师、保险员、护士、警察等;
愿做领导和组织工作——喜欢掌管一些事情,希望受人尊敬并获得声望,在活动中时常起骨干作用。相应的职业如政治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行政管理、学校辅导员等;
喜欢研究人的行为——对人的行为举止和心理状态感兴趣,喜欢谈论人的问题。相应的职业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研究和调查分析;
喜欢钻研科学技术——对分析的、推理的、测试的活动感兴趣,长于理论分析,喜欢独立工作并解决问题,也喜欢通过试验作出新发现。相应的职业如气象学、生物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等研究和实验;
喜欢抽象的和创造性工作——对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作感兴趣,喜欢独立工作,乐于解决抽象问题,具有探索精神。相应的职业如哲学研究、科技发明、经济分析、文学创作、数理研究等;
喜欢操作机械——对运用一定技术、操作各种机械去创造产品或完成任务感兴趣,喜欢使用工具,尤其是大型的马力强的先进机械。相应的职业如飞机、火车、轮船、汽车驾驶,机械装卸,建筑施工,石油、煤炭的开采等;
喜欢具体的工作——希望能很快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愿从事制作有形产品的工作。相应的职业如室内装饰、时装设计、摄影师、雕刻家、画家、美容美发、烹饪、机械维修、手工制作、证券经纪人等;
喜欢表现和变化的工作——对表演、运动、惊险、刺激的事情感兴趣,喜欢经常变动、无规律的但具挑战性的工作。相应的职业如演员、运动员、作曲家、旅行家、探险家、特技人员、海员、职业军人、警察等。
有一位哲人这样说:快乐的秘诀,就是时时刻刻做自己喜欢的事。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导师,做我们感兴趣的工作、想做的事业,我们才更有可能成功;做我们想成为的人,我们才可能享受到人生的美好。当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请静下心来听一听我们内心的声音,成功必在不远处等着我们的到来。
清除“心理污染”,办公室也阳光
今天,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办公室人的心理卫生也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而且日趋严重。当你每天走进办公室时,不知你是否发现有很多因素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情绪,进而影响到工作的质量。我们将影响一个人情绪的诸多因素称为“心理污染”。在办公室有不少的心理污染,诸如:
1.如果人们走进办公区时的情绪是积极的、稳定的,就会很快进入工作角色,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质量好;反之,情绪低落,则工作效率低,质量差。如果在办公区内,工作人员善于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会生机盎然,充满活力,工作卓有成效。
2.在日常工作中,人际关系融洽非常重要。互相之间以微笑的表情体现友好、热情、温暖,以健康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就会和谐相处。工作人员在言谈举止、衣着打扮、表情动作中,均可体现出健康的心理素质。
3.在办公室里接听电话,也能表现出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与水平。微笑着平心静气地接打电话,会令对方感到温暖亲切,尤其是使用敬语、自谦语收到的效果往往是意想不到的。不要认为对方看不到自己的表情,其实,从打电话的语调中已经传递出你是否友好、礼貌、尊重他人等信息了。
4.办公室的干净整洁、物品井井有条也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情绪。
总之,办公室内如果存在“心理污染”,某种意义上比大气、水质、噪声等污染更为严重,它会涣散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乃至影响工作效率、工作质量。
病毒的传染有药可治,并不可怕。但是,情绪的传染,打击的则不仅是躯体,还有精神。它会使人丧失自信,失去前进的动力。在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令人烦恼、悲伤甚至愤恨的事情,因此产生不良情绪,最终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此时应该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身心健康,用平静的心态去感受我们在工作中所收获的幸福感。下面的方法不妨一试。
1.意识调节:人的意识能够控制情绪的发生和强度。一般来说,思想修养水平较高的人,能更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善于明理和宽容。
2.语言调节:语言是影响人情绪体验与表现的强有力工具,通过语言可以引起或抑制情绪反应。如林则徐在墙上挂着写有“制怒”二字的条幅,就是用语言来控制和调节情绪的例证。
3.注意力转移:把注意力从自己的消极情绪转移到其他方面。俄国文豪屠格涅夫劝告那些刚愎自用、喜欢争吵的人:在发言之前,应把舌头在嘴里转10个圈。这些劝导,对于缓和情绪非常有益。
4.行动转移:这种方法是把愤怒的情绪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以从事科学、文化、体育等工作缓解不良情绪的影响。
5.释放法:让愤怒者把有意见的、不公平的、义愤的事情坦率地说出来,或者对着沙包、橡皮人猛击几拳,可以达到松弛神经的目的。
6.自我控制:即按照一套特定的程序,以机体的一些随意反应来改善机体的另一些非随意反应,用心理过程来影响心理过程,从而达到松弛入静的效果,以解除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
通过以上方法,清除自己的“心理污染”,不仅会改善自己的办公心情,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而且还会为他人创造一个和谐的办公环境,让办公室变得“阳光”起来。同时,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亮丽,让幸福感更加强烈。
要面包,就先工作
人类的动机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在这一点上,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关联,需要也有层次之分,像金字塔般的排列,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求,但是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的需求层次是不同的。
方璐是一家公司的打字员,中专毕业后就到了这家公司。同学们都很羡慕她:“毕业后就找到工作,能先养活自己。”“不用再花家里的钱了。”但是他总感觉自己是“怀才不遇”,应该有更好的发展。工作时也不专心,出现好几次错误。不仅领导对她颇有微词,同事们也说他经常走神,有时候叫她好几次还没有反应。看到领导和同事都对自己很有意见,方璐认为这些人是不明白自己的“鸿鹄之志”。
看到她这样,朋友很担心,劝她:“你看现在咱们同学里面就你赚钱最早,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好好干吧!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现在咱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基本生活保障,你已经找到了生活的面包,还烦恼什么?”方璐对于朋友的这番话根本没有听到心里去。终于有一天,她收到了公司的辞退信。但是,她并没有懊恼,反而认为自己终于可以“大展拳脚,有一番作为”了。结果,跑过几场招聘会,投了许多简历,也有几次面试,都是以“你的能力与我们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希望以后有机会合作”而告终。
方璐非常后悔,没有做好打字员的工作,不仅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就连最基本的生活来源都成了问题。现在方璐对朋友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工作,工作里有面包,工作里有生活的温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