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形,亲情无边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如果要问世界上最无私的感情是什么,几乎所有人都会回答是亲情;如果要问世界上最宽容的感情是什么,大家还是会异口同声的说是亲情。如果要问世界上最长久的感情是什么,答案还是亲情。
是的,亲情带给我们无限的幸福感,它超越了美丑、财富、权势,它朴实无华,伴随着我们不断走向成熟,当我们的父母相继老去,我们又会将这份博大的爱传递给我们的孩子,正是通过这种薪火相传,我们的爱也永远流传下去。
母亲十月怀胎,期间的艰辛自不用多言,然后父母竭尽所能,从我们咿呀学语到十年寒窗以及最后金榜题名,付出所有的精力与耐心。当我们成年以后,父母会为我们的工作、婚事、住房而费尽心思。当我们终于能够在社会上独当一面以后,父母早已白发苍苍,然而他们往往又会自告奋勇承担起抚养家族第三代的任务……当他们老的不能动弹的时候,他们的愿望也就是后人能常回家看看,或者害怕自己的老弱之躯给后人造成太多的麻烦。
而我们也是一样,当我们担负起父母的责任,面对嗷嗷待哺的孩子的时候,一个新的生命轮回又开始了。
世界上最悲哀的事不是得不到幸福,而是得到而不在意,而不珍惜。为了避免“树欲动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从现在起,多给父母打一个温馨的电话,或者送一个小小的礼物,让父母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炽热的爱,让亲情的美丽在家庭之中永放光芒。
亲情是黑夜中的北极星。曾经我们向目标追逐而忽视它的存在,直至一天我们不辨方向,微微抬头,一束柔光指引我们迈出坚定的脚步。
亲情是航行中的一道港湾,当我们一次次触礁时,缓缓驶入,这里没有狂风大浪,我们可以在此稍作停留,修补创伤,准备供给,再次高高扬帆。
家门一灯如豆,却永为你而亮。
父母给我们生命,没有他们,我们连生存的机会都没有,又何谈幸福?“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们一生的责任和义务,而家庭带给我们的回报和温暖,也是我们一辈子值得珍藏的财富。
母爱,世上最动人的牺牲
《圣经》中说:“上帝无法降临在每一个人身边,所以造就了母亲。”由此可见,对母亲宽广而光辉的爱,东西方的认识是一致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上帝在创造人间“母亲”的时候花了许多的时间,到了“母亲”出世的那天,仆人问道:“您为什么在造她的时候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啊?”上帝说:“人间的母亲,她具有站立起来就不会弯曲的膝部关节,她靠残羹剩饭就能生活,她拥有能够迅速医治创伤和疾病的亲吻,从挫折到失恋,都能治愈。她有6双手,3双眼睛,她的眼睛可以透过紧闭的房门洞察一切,当孩子们有了过失或麻烦,她眼睛都能够看着他们而不必开口就能表达这样的意思:我理解你们,并爱你们。”母亲,就是上帝派到人间的天使。她甘愿为子女牺牲一切。
在报刊上,读过吴志强笔下一则故事,它将母爱表达的动人心魄:
他们就住在一套用木板隔成的两层商铺里。母亲半夜起床上厕所,突然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便意识到家中出事了。等丈夫从梦中惊醒,楼下已是一片火海,全家两个女儿三个儿子以及两位雇工都被困在大火中。孩子们被叫醒后,个个如受惊的兔子,逐一聚拢到母亲身边。幸好阁楼上的天花板只有一层,砸开它,就可以攀上后墙逃生。绝望之余,父亲带着两个雇工砸开天花板,并第一个抢先翻过墙头。父亲出动后,再也没有回来,他只顾呼唤邻居救火。高墙里面,大火离母亲和5个孩子越来越近了。5个孩子中,最高的也仅有154米,而围墙竟有两米多高。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单独攀上去。幸运的是,墙头上有一个雇工留了下来,他一手紧抓房顶横梁,另一只手伸向母亲和5个孩子。“别怕,踩着妈妈的手,爬上去!”母亲蹲在地上,抓牢大儿子的脚,大儿子用力一蹬,抓住雇工的手攀上了墙头,翻身脱离了险境。用同样的办法,母亲把二独生子和小独生子一一举过了墙。
此刻,火舌已舔到脚掌,母亲奋力抓起二女儿。此时,她的力气已用尽,浑身不停地颤抖。大女儿急中生智,协助妈妈把妹妹举过了墙。火海中,仅剩母亲和大女儿。大火已卷上她们的身体,烧着了她们的衣服。大女儿哭着让妈妈离开,但母亲坚决地将女儿拉了过来,拼尽最后一口气,将大女儿托过了墙头。当工人再次把手伸向母亲的时候,她竟然连站立的力气也耗尽了,转眼间,便被大火吞没了。墙外,5个孩子声泪俱下地捶打着墙,大喊着“妈妈”。而墙内的母亲再也听不见了,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消防员赶到,20分钟便将大火扑灭了。人们进去寻找这位母亲,看到了极为悲壮的一幕:母亲跪在阁楼内的墙下,双手向上高高托举的姿势。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深圳,人们也将永远铭记这位英雄母亲的名字——卢映雪。
有人说,母亲的名字叫“牺牲”。无论生命的形式如何,母亲的光华永不会抹灭。
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是世界中最无私的感情,无论何时,我们都应感谢勇于付出的母亲。
亲情,无私而伟大
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又把他们培养成人。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父母经历了许多艰辛,付出了许多爱。在每个孩子的生命历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像父母那样给予他们这种无私的爱,也没有任何一种付出像父母对儿女的付出一样心甘情愿。
据说,古时南方有一种叫青蚨的虫,如果用母虫的血涂遍81枚铜钱,再取子虫的血涂另外81枚。涂了以后,如果人们把涂了母虫血的81枚铜钱拿去买东西,把涂了子虫血的钱留在家里,过不了多久,就会发现,花掉的钱很神秘地一个一个地飞回来了。
如果反过来,把子钱用掉,母钱留住,用掉的钱也一样不会出错地飞回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中国人看到母子相依的天性,想青蚨这种虫也会一样,不管你把母子怎样分开,他们也会想尽办法相会在一起。生前如此,死后也必然如此。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悲壮的事情,例如,
动物界中有很多“母亲”都有着用生命哺育孩子的本能,日本红螯蛛是伟大母亲中的杰出代表,为了后代,它们会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孩子们当食物!小红螯蛛出世后就爬到雌蛛的身上,并开始啮咬自己的妈妈。令人惊讶的是,雌性红螯蛛在被咬时既不逃避,也不反抗,而是默默地忍受孩子们的撕咬,不作任何反抗。雌性红螯蛛就这样被它的亲生孩子给活生生地咬死,用生命给幼蛛以养分,这是何等的伟大呀!
同时,爱也会有回报。自然界中,小麻雀被喂大后会反哺老麻雀。
生命之中,总有两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醉。
亲情是一种无私的爱,人世间万千情感都是由它衍生而来的。
在孩子的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英国流传着一句名言:“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有一位韩国作家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那是一个贫困的年代,许多同学往往连带个像样的便当到学校上课的能力都没有,我邻座的同学就是如此。
他的饭菜永远是黑黑的豆豉,我的便当却经常装着火腿和荷包蛋,两者有着天壤之别。而且这个同学,每次都会先从便当里捡出头发之后,再若无其事地吃他的便当。这个令人浑身不舒服的发现一直持续着。
“可见他妈妈有多邋遢,竟然每天饭里都有头发。”同学们私底下议论着。为了顾及同学自尊,又不能表现出来,总觉得好肮脏,因此我对这同学的印象,也开始大打折扣。
一天,学校放学之后,那同学叫住了我:“如果没什么事就去我家玩吧。”虽然心中不太愿意,不过自从同班以来,他第一次开口邀请我到家里玩,所以我不好意思拒绝他。
于是,我随他来到了位于汉城最陡峭地形的某个贫民村。
“妈,我带朋友来了。”听到同学兴奋的声音之后,房门打开了。他年迈的母亲出现在门口。“我儿子的朋友来啦,让我看看。”
但是走出房门的同学母亲,只是用手摸着房门外的梁柱。原来她是双眼失明的盲人。我感觉到一阵鼻酸,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同学的便当菜虽然每天如常都是豆豉,却是眼睛看不到的母亲,小心翼翼帮他装的便当,那不只是一顿午餐,更是母亲满满的爱心,甚至连掺杂在里面的头发,也一样是母亲的爱。
大作家雨果曾说:“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这世上,母亲在哪儿,哪儿就是最甜蜜、最幸福的天堂。
父爱如山,让生命有所依靠
父爱是一座大山,让你的生活即使充满阻碍的荆棘依然坚不可摧,父爱是一片绿洲,让你的事业即使陷入迷茫的境界也能感到希望;父爱如一座高山,让你的生命在孤独时也能有所依靠。
大爱无疆,父爱无言,一篇文章中,将这种无言的父爱描写得淋漓尽致。
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一辈子生活在乡下小镇上。他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品格,铺就了平平淡淡、与世无争的一生。
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常常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是在我10岁那年头上吧,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一个阳光蛮好的冬日,我突发奇想,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只好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母亲看着这一幕,又好笑又心疼,点着我的额头责怨道:“你个小馋鬼,害你爸跑这么远还不算,大冬天把你爸棉袄浸个透湿,作孽呵!”而父亲一旁看着美美吃着冰棍的我却爽朗地笑了。那一笑,直到今天仍是我时常回想父亲的契机和定格。
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父亲听到这消息,好几天乐得合不拢嘴,时不时嘴里还窜出一拉子小调。等到去学校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件中山装上衣给穿上。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扫了父亲的兴。我半是央求半是没好气地说:“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一听,一张生动的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皇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