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每一个人都能够靠积极努力,成为公司的灵魂人物。那么,什么样的人在公司里容易成为灵魂人物呢?在任何组织内有成就的人都不会超出以下三类:即开发人、执行人和协调人。
在公司中,开发人指的是,有能力开发新产品,找到新的客户,从而给公司带来巨额利润的人。
执行人,指对工作过程进行监督、执行,以保证工作正常运转,并使公司获得利润的人。
协调人员,指协调协调公司内外人际关系,令工作和谐发展的人。协调人一般为行政和管理人员。
开发人在公司里若能够尽量发挥,就能够尽快发展;执行人也能获得提升,但是比开发人慢;协调人看起来更为迟缓,可是若做得出色,也能够获得升职,因为开发人和执行人离不开协调人的协调。
在老板的心中,公司的灵魂人物占据主要空间。灵魂人物最本质的一点,就是他们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的贡献如此突出,使得他们很有可能成为公司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品牌人物。
工作不分贵贱,只要你能在工作岗位上不断磨炼自我、提升能力,你就能成为老板眼中不可替代的品牌员工。
文艺复兴时期,一个画家能否出人头地取决于他能否找到好的赞助人。
米开朗琪罗的赞助人是教皇朱里十二世,一次在修建大理石石碑时,两人产生了分歧,激烈地争吵起来,米开朗琪罗一怒之下扬言要离开罗马。
人家都认为教皇一定会怪罪米开朗琪罗,但事实恰恰相反——教皇非但没有惩罚米开朗琪罗,还极力请求他留下来。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米开朗琪罗一定能够找到另外的赞助人,而他永远无法找到另一个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作为一名无与伦比的艺术家,其卓越的才华是他手里的王牌。有不可替代性,就可以让自己的地位坚不可摧。拥有特殊才能的人不需要依赖特定的上司或特定的工作场所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尼克松当总统时,白宫几次进行权力变动,但基辛格始终保有一席之地,这并不是因为他是最好的外交官,也不是因为他与尼克松相处融洽,更不是因为他俩有共同的政治理念,而是因为他涉足政府机构内的领域太多,没有他会导致极大的混乱。
无论是米开朗琪罗还是基辛格,他们的成就都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个人拥有了别人不可替代或逾越的贡献,就会使自己的地位变得十分稳固。因此,让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让自己的技能无可取代,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此之外,公司的灵魂人物还应该能够独当一面。老板在工作中需要把握全局,具体的工作都由下属分工负责。这就需要你能够独当一面,这是你升职的必备素质。
如何锻炼自己独当一面的能力呢?
1.见解应该独到。老板在作决策的时候,需要下属们提出点子,这些点子就算没有被采用,也会为老板作出决策提供新的角度。
2.把同事们不能做的大事接下来。因为这种事老板和同事都会感到棘手,而你能从容地把问题解决,老板对你往往会另眼相看。
3.把同事们不愿意做的小事情接下来。公司里有很多小事,这常常是被人忽略的,有心的员工是不会忽视小事的。学做一些小事情,在老板看来,或许是查漏补缺,可是时间久了,你考虑事情周到、肯吃苦、工作认真的形象会深深地印在老板脑海里。
此外,如果你在财务、英语、计算机等方面有特长,老板对你的价值认识会更深入,你的职位也会更牢固。因此,在平时工作时一定要多留心多用心,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你才能打造出优秀的个人品牌,才能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灵魂人物。
第5级经理人:从优秀到卓越,再到职业常青
“第5级经理人”是美国著名商业畅销书专家吉姆·柯林斯于《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指那些创造了杰出的业绩;为公司建立标准,决不降低标准;把公司的成功归结为机遇和运气;从不自吹自擂;下属做错了自己承担责任;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培养接班人的人。
在提出这个概念之前,超级畅销书《基业长青》作者柯林斯和他强有力的研究团队,历时五年,针对“业绩平平的公司,如何才能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并到基业长青”这一问题,对1965年以来《财富》杂志历年500强排名中的每一家公司(共1435家)进行了研究。经过深层次的研究分析后,柯林斯发现这其中最为优秀的企业领导人竟然不约而同得拥有统一的个性特点,他们就是被柯林斯称为“第5级经理人”的领导人。这些领导人与一些个性十足、惹人注目、被人奉若神明的名流CEO相比,几乎不像这个世界的人,他们不爱抛头露面、沉默寡言、内向甚至害羞。这些领导人身上混合了极端谦逊的性格和强烈的专业意志这两种素质,他拥有雄心壮志,但却更愿意将公司而非自己的利益放到第一位。这些人是带领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再到基业常青的核心领导人。
历史上刘备就是“第5级经理人”,“文”找到孔明,“武”找到关羽、张飞、赵云。“第5级经理人”不论何时何地发现杰出人才都会立即聘用他,即使当时不知道此人能做什么。此外,他们会本着“对不合适的人宽容等于对合适的人不宽容”的原则,果断地把优秀的人引荐到企业,把不合适的人“请”出企业,从而逐步确定企业正确的发展战略。有了人才和发展战略之后,最重要的是执行,此时除了需要企业家精神和训练有素的企业文化外,更需要规范的制度和系统,这样的企业才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卓越并且基业长青的企业。在整个过程中,战略、系统和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加速器,而人才,尤其是“第5级经理人”是企业运转的“能量”和根本。
柯林斯举例说:1981年大卫·麦克斯韦成为联邦国民抵押协会的CEO时,这家公司日亏损高达100万美元。在其后9年中,麦克斯韦把公司变成一个高绩效、可与华尔街最好的企业相匹敌的公司,日赢利400万美元,是股市平均的3.8倍。他并没有居功自傲,一味树立个人威信,而是在事业巅峰时退休,将公司交给同样有能力的继任者吉姆.约翰逊。由于公司的业绩在他退休后依然蒸蒸日上,他的一揽子退休金增至2000万美元,这引起了国会争议,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申请减少支付550万美元退休金,将这些钱全部捐给联邦国民抵押协会的低收入者住房基金,以免影响公司前途。他身上充分体现了第5级经理人具有的关键品质:公司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公司的成功高于个人的财富和名誉。他们希望公司在下一代经理人的领导下取得更大的成功,而非一些英雄主义者只看中自己个人的名誉,不惜给接班人留下隐患。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追求、敬仰甚至崇拜那些英雄领袖式的人物,着迷于那些雷厉风行的英雄领导人在重大关头扭转乾坤的故事。然而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型过程绝非一蹴而就。企业不是靠一次决定性的行动、一项卓越的计划、一点点好运气、或一场痛苦的革命就能脱胎换骨,而是来自于不断重复正确的做法,点点滴滴累积而成。企业的发展需要“英雄”,但更需要耐心细致、团结他人,对企业高度负责,日复一日勤恳工作的“第5级经理人”。无论从企业长远的发展来看,还是从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来看,“第5级经理人”是企业运转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并被誉为是能够带领企业生生不息、从优秀走向卓越的杰出代表,是各大公司都争先竞逐的理想人才。
那么,如何成为第5级经理人那么如何成为一个“第5级经理人”呢?柯林斯总结了5个步骤:
1先人后事
成功的第五级领导人往往是先人后事。这些领导人首先为公司请进合适的人选,并令合适的人选各就其位,然后再因人制宜考虑下一步如何走。柯林斯认为花时间激励人是巨大的浪费而且往往得不偿失,如果你有合适的人,他们就会自我激励。因而第五级经理人采用的薪酬机制不是为了让不合适的员工作出正确的事情,而是让合适的员工来到并留在公司中。他们选择员工非常严格,若无法确定,则宁缺毋滥;同时一旦发觉换人之举势在必行,就当机立断。
2秉持坚定信念
第5级经理人并非长于远见卓识,而是更善于应对现实,秉持坚定信念,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只有直面现实,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卓越的领导会在公司创造一个沟通融洽、不断发现问题的文化氛围,即使遭遇分歧也不互相指责。作为一个领导人,有魄力可以是一种财富,也可能是一种累赘,过于强硬的领导个性,会阻碍团队的合作与发展。
3专注于最擅长的领域
第5级经理人专注于企业最核心的优势,用最简单的理念获得成功。他们明白自己的组织在哪方面能够做到世界最出色,并寻找出驱动企业赢利的经济引擎和指标。他们实事求是地探讨企业经营的基本面,分析企业必须面对的种种决定和必须严守的纪律。强调炫目花哨、不断翻新的策略比不上坚持执行简单的想法和做法。
4训练有素的文化
企业的成功在于其创造力、想象力、大胆的尝试及富于幻想的激情。第五级经理人在志在建立一种宽松、自由、有条不紊的工作环境,而不过分依靠制度的监督与制约。当员工有纪律的时候,就不再需要层层管辖;当行动有纪律的时候,就不再需要过多的掌控。结合了强调纪律的文化和创业精神,你就得到了激发卓越绩效的神奇力量。
5以科技为加速器
对于科技所扮演的角色,“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有与众不同的想法。这类公司从来不把科技当成驱动变革的主要力量,但他们能开风气之先,率先应用精选的科技,以利于提高公司的生产、工作效率。
柯林斯认为,在社会事业中,需要越来越多的“第5级经理人”。新的教育培训,尤其是我们的管理团队,应该按照“第5级经理人”理念重新塑造我们的企业文化。一方面,我们当然要追求我们的理想,永不放弃;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谦逊的心态与姿态,学会在成功时看窗外,在挫折时看镜子。
作为职场的一员,无论我们是管理者还是普普通通的员工,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即使你永远也做不到最出色,也应朝着最出色的目标奋斗,无论成功与否,因为它是鞭策你前进的动力,也是树立个人品牌实现个人职业长青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