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更要精业
任何一个员工都有必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从多方面丰富、提高自己,让自己在敬业的同时更精业。
美国总统威尔逊说:“学习是终生的事业。”壳牌石油公司企划总监德格说:“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如今所有的组织逐渐向开放的学习型组织转变,任何一个员工都有必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从多方面丰富、提高自己,让自己在敬业的同时更精业。
不要再把时间浪费在慨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上,也不要再抱怨老板的吝啬和不通人情。要明白你的收获由你的付出决定,公司的发展需要你的努力,公司的进步要靠每一位员工的成长来推动。你只有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才能为公司的发展创造契机,才能成为公司真正需要的员工。
德国的一家工厂的电机突然坏了,停电了,一大帮技术人员围着电机团团转,就是找不出毛病,他们使尽了浑身解数仍未能解决问题。正当厂长打算另请高明时,电机组有一名基层员工毛遂自荐。
这是一个个子矮小、满脸胡子、穿着沾满油渍工作服的员工,他对厂长说:“我可不可以试试?”
许多人都瞧不起他。厂长也带着一种怀疑的口吻问道:“你几天能修好?”
这位矮个子员工想了想,说:“三天时间吧。”问他用什么工具,他说只用一把小铁锤、一支粉笔就行。
白天,他围着电机转悠,这儿看看,那儿敲敲,晚上,他就睡在电机房。到了第三天,人们见他还不拆电机,不禁怀疑起来,他的同事让他别打肿脸充胖子了。
一位跟他最要好的朋友对他说:“修不了就赶快撒手吧!”
可是他笑着说:“别急,今晚就可见分晓。”
当天晚上,他让人们搬来梯子,他爬到电机顶上,用粉笔在一个地方画了一个圈,说:“此处烧坏线圈18圈。”
技术人员半信半疑地拆开一看,果然如此,电机很快就修好了,并恢复了正常运行。
厂长觉得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如果把他调到技术部一定能发挥他的才能。于是决定给他1万元的奖金,并从原岗位升任技术部顾问。
在任技术部顾问期间,他创造了许多发明。其中发电机组的转动,以前是皮带转动,不仅耗费资源,每隔十几分钟就得打一回皮带油,机器的各部位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他发明了三角皮带传送,使能源的浪费减少到最低。几年后,这家工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了世界知名的大企业。
在这家工厂还有很多人被破格录用,他们都是企业中的精英,也是能为企业减少开支、增加效益的关键性人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并精通它。
在这里,有一个关于两个苹果的故事。
凯利是巴黎一家大酒店餐饮部的一名小厨师,他没有特长,做不出一道像样的大菜,只能在厨房当下手。他憨憨的,谁都可以说他两句。经济低迷时期,酒店年年要裁去一定比例的员工,照理凯利应首当其冲,但他会做一道很特别的甜点:将两个苹果的果肉放入一个苹果中,使这个苹果显得特别丰满,而从外表上一点也看不出是两个苹果拼成的,果核巧妙地被去掉了,吃起来特别香。
一次,这道甜点被一名贵夫人发现,贵夫人是该酒店最重要的客人,她长期包租一套酒店最昂贵的套房,她十分喜爱凯利做的甜点,并接见了他。从此,贵夫人每次来酒店,都不会忘了点那道甜点,所以每次酒店裁员,不起眼的凯利总是风平浪静;而他,可爱的凯利,也由此成为酒店老板眼中最重要的员工。
我们在平时工作之余,不妨问问自己:我是不是这里不可或缺的人?在这个组织里我有什么安身立命的资本?如果回答不是特别肯定的话,那我们就要加油,赶快给自己充电,回炉,赶快学会做“那道特别的点心”。当别人有的资源你不缺,而你有的资源别人没有,你就有了安身立命的资本。
下决心掌握自己职业领域的所有技能,使自己变得比他人更精通。如果你是工作方面的行家里手,精通自己的全部业务,就能赢得良好的声誉,也就拥有了一种潜在的成功的秘密武器。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精通它!”让这句话成为你的座右铭。精通一件事的人,在这件事情上可以比其他任何人都做得出色,即使只是种白菜。如果他花了所有的心血、精心培植出最好的白菜,那么,他就是种白菜的专家,并将得到人们的认可。
刻苦钻研,让自己成为“专家员工”
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工作,不管你所在岗位的条件是好是差,只要你静下心来钻研业务,坚持不懈地努力,你就能达到专家的境界,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每个人都有争强好胜之心,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都想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要想实现这个愿望并不是无条件的,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能力,有没有真本领。业务技能精湛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适应竞争的需要。
知道如何做好一件事,比对很多事情都懂一点皮毛要强得多。卡特总统在得克萨斯州一所学校作演讲时对学生们说:“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知道怎样专注于一件事情并将这件事情做得更好——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失业!”
白宁如今是一家建筑公司的副总经理。五六年前,他是作为一名送水工被建筑公司招聘进来的。在送水工作中,他并不像其他送水工那样,刚把水桶搬进来,就一面抱怨工资太少,一面躲起来吸烟。他每一次都给每位建筑工人的水壶倒满水,并利用工人们休息的时间,请求他们讲解有关建筑的各项知识。没几天,这个勤奋好学、不满足现状的送水工就引起了建筑队长的注意。两周后,他被提拔为计时员。
当上计时员的白宁依然尽心尽责地工作,他总是早上第一个来,晚上最后一个走。由于他勤学知识,对包括地基、垒砖、刷泥浆等在内的所有建筑工作都非常熟悉,当建筑队长不在时,一些工人总爱问他问题。
一次,建筑队长看到白宁把旧的红色法兰绒撕开套在日光灯上以解决施工时没有足够的红灯照明的难题后,便决定让他做自己的助理。就这样,白宁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抓住了一次次机会,仅仅用了五六年时间,便晋升为这家建筑公司的副总经理。
虽然白宁晋升为公司的副总经理,但他依然坚持自己勤奋工作的一贯作风。他常常在工作中鼓励大家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新技术,还常常自拟计划,自画草图,向大家提出各种好的建议。只要给他时间,他就可以把客户希望他做的事做到最好。
从送水工到副总经理,这不是天方夜谭。如果你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积极地学习行业知识,让自己成为公司的“专家员工”,那么有朝一日,类似这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你身上。白宁的成功告诉我们,无论你目前的职位和工种是什么,只要你严于律己、勤奋好学、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就能够实现自身和企业发展常青的愿望。
有句话是“有信念才有前途”。许多人就是凭借着“做就做第一”的信念,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南方一家煤炭公司的罗平,是一名有30年工龄的普通而不平凡的员工,从烧锅炉到司炉长、班长、大班长,至今他仍深情地爱着陪伴他成长并成熟的锅炉运行岗位。就是在这个岗位上他当上了锅炉技师,成为国内远近闻名的“锅炉点火大王”和锅炉“找漏高手”;就是这个岗位,让他感受到了一名工人技师的荣耀和自豪。
罗平有一副听漏的“神耳”,只要围着锅炉转上一圈,就能在炉内的风声、水声、燃烧声和其他声音中,准确地听出锅炉受热面是哪个部位的管子有泄漏声;往表盘前一坐就能在各种参数的细微变化中,准确判断出哪个部位有泄漏点。
除了找漏,罗平还练就了一手锅炉点火、锅炉燃烧调整的绝活。在用火、压火、配风、启停等多方面,他都有独到的见解。锅炉飞灰回燃不畅,他提出技术改造和加强投运管理建议,实施后使飞灰含碳量平均降低到8%以下,锅炉热效率提高了4%,为企业年节约32万元。针对锅炉传统运行除灰方式存在的问题,罗平提出“恒料层”运行,经实施,解决了负荷大起大落的问题,使标煤耗下降04克/千瓦时,年节约200多万元。
罗平学历不高、工种一般、职务很低,但他却成为公司上下公认的技术能手和创新能手,他的成长经历给我们的启迪是: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工作,不管你所在的公司条件是好是差,只要你静下心来钻研业务,坚持不懈地努力,你就能达到专家的境界,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我们要勤奋工作!”这是古罗马大帝留下的遗言。当时,士兵们都环绕在他身边聆听着。
勤奋是通往荣誉圣殿的必由之路。勤奋是罗马人的箴言,也是他们征服世界的秘诀所在。那些凯旋的将军都要归乡务农,当时,辛勤农耕是受人尊敬的,古罗马的农业之所以兴旺发达,其原因也正在于此。正是由于古罗马人推崇勤劳的品质,才使整个国家变得富强。
在今天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里,要想让自己抓住机遇、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求自己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勤奋和努力,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才能够达成愿望。所以,不管我们现在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刻苦钻研,努力让自己成为“专家员工”。
从自己的优势出发,只做最擅长的事
如果你用心去观察那些成功者,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论聪明才智高低与否,也不论他们从事哪一种行业,担任何种职务,他们都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歌德说过:“你适合站在哪里,你就应该去站在那里。”从自己的优势出发,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是给那些三心二意的人最好的忠告。
有一个关于成功的寓言故事一直在各个公司的员工之间广泛流传。它来自于一本名为《飞向成功》的畅销书,作者之一便是唐纳德·克里夫顿博士。这个寓言故事讲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