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400000045

第45章 法则24 做一个完美的马屁精 (1)

有政治和权力争斗的地方就会有完美的马屁精,他已经掌握了欺骗的艺术。他奉承,臣服于自己的领导者,却能够对别人间接而优雅地维护他自己的权力。学习和应用拍马屁的规则吧,这样你在官场上的前途将无可限量。

美国总统老罗斯福任满之前,塔夫托到处放风,吹捧罗斯福。他逢人便说:“我是罗斯福内阁中最忠实的成员,我十分敬佩罗斯福,他的政策之英明更令我佩服。老实说,在我未与罗斯福谋面之前,他的政见就是我的政见了。”他还更肉麻地谀媚老罗斯福:“历史上,只有两个总统可以和您相提并论,一个是华盛顿,另一个是林肯。”果然,老罗斯福被塔夫托吹得飘飘然了,完全相信塔夫托久经考验,是自己人。于是,他全力举荐塔夫托聘任下届总统候选人。在老罗斯福的大力支持下,塔夫托可以说是毫不费力地击败了民主党的候选人布赖恩,成为第二十七届美国总统。做完了这一切,老罗斯福欢天喜地放心去非洲打猎了,因为他完全有理由认为塔夫托是他的化身,一切都会像他在任时一样。殊不料,风云突变,塔夫托一上台就扔了敲门砖,踢了垫脚石。罗斯福刚刚离开,他就迫不及待地排挤政府内罗斯福的人,安插自己的亲信。

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如果你要升官、发财、打通人际,等等,这马屁功一定要先练好。比如在老板手下工作,向某人借东西,与某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则一定要拍那人的马屁。此为经验之谈也!

这马屁功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功效堪比人参、鱼翅、熊掌之类味大补,其力度更堪比降龙十八掌,收发由心,随时随地就来,温和时令人如沐春风,如鱼得水,飘飘欲仙。

这马屁的拍法据估算有三千六百多种,或者还不止,一天都可以用几个花样。而且有的可以拍得完全看不出,拍得不着痕迹,同时又使被拍之人非常舒服,可以说是无影无色无声无形。

环顾四周,你会发现,拍马屁的情形是如此普遍,以至于让人有些心惊肉跳:自己原来也迫不得已拍过谁的马屁呢。不过,大可不必惭愧得红了脸。其实,只要活着,谁都难免会面临“口是心非”或拍拍马屁的时刻。尤其是在办公室里,永远不乏深谙拍马溜须之道的高手。

如果你以为拍马屁就是说点甜言蜜语那么简单,那就低估了拍马屁的学问了。拍马屁大致上可以分为“阿谀奉承型”和“心领神会型”。

前者的表现是嘴上涂蜜,脚底抹油,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浅层次马屁精,除了“好呀好”之外说不出别的,甚至叫好也叫不到点上,盲目拍马;后者则深谙心理学,他们往往从上司的一个眼神里就能尽悉其喜好,每句话、每件事都能投其所好,比如,看见上司腕上的新手表,便盛赞该品牌品味十足,彰显气质,迎合了上司的心理。

相比之下,前者比较直接,让人一看就明白,这类马屁“功力”都较浅,容易被人识破,若碰上不吃这套的人往往会适得其反;后者的“道行”则比较高,往往不露声色,但效果却奇佳。这就像武侠小说里所描写的两种练武境界,前者用的是你拳我脚的蛮力,后者则靠内力修炼,“杀”人于无形。

马屁精们往往具有很强的职业精神,他们以最高的效率来赞美领导,态度绝对诚恳,当然,权力是他们行事的根本动力。

在办公室里,一旦出现了上尊下卑的等级,喜欢拍上司马屁的人便会摇身而出,变得仰承上意。有的甚至不惜在大庭广众之下,上演一出出肉麻不堪的大戏。他们给人以奉权力为神祇的印象。

还有就是这群人的字典里绝对没有“忠心”二字,他们并不会誓死效忠于任何人。这群训练有素的吹捧高手,总是不断地找寻符合膜拜标准的对象,一旦眼前的主子失势,他们便马上来个漂亮的后空翻,投奔他方,这使得他们在外面风雨飘摇的情况下始终能屹立不倒。

袁矩就是这样一棵官场“常青树”。他一生侍奉过三个王朝的七个主子,在每一个主子手下都很得意,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他的秘笈不外乎见风使舵、随机应变的马屁功夫。

他看出隋炀帝好大喜功,便挑动其拓边扩土的野心。他亲自深入西域各国,将各地风土人情编撰成书,隋炀帝观之,龙颜大悦。为了迎合炀帝穷奢极欲的心理,袁矩请求将天下各种奇技、杂耍集中到国都,还在洛阳街头大摆酒食,任外国人取用,浪费无度,百姓怨声载道。

隋朝覆灭后,袁矩降唐,在唐太宗时担任吏部尚书,他见唐太宗喜欢谏臣,立刻摇身一变,成了“忠义之士”。

唐太宗对官吏受贿之事十分担忧,又一直没有找到证据,便故意派人送礼行贿。有一个倒霉的小官吏接受了一匹绢,唐太宗要将他杀掉。袁矩谏称:“此人本当严惩,但陛下陷害他在先,这种处理方法恐怕不合规矩。”唐太宗接受了他的意见,还向群臣夸奖袁矩直言不讳。

袁矩深谙拍马溜须之道,在“变”与“不变”之间拿捏有度,游刃自如。所谓“变”,是要摸清主子的脾气、秉性、好恶,让自己的拍马策略跟着变化。在炀帝那儿搞奢侈腐化那一套,正合炀帝的胃口,但对唐太宗依样行事,恐怕早就人头落地。“变”乃是马屁精的至高精神。

而“不变”的则是迎合的意图与态度。必须从心理上去迎合对方,想之所想,急之所急,才能将马屁拍在点上,拍得成功,拍得到位,拍得主子心花怒放,于自己,自然是好处良多。

时代变了,但马屁绝不会退出历史舞台,马屁精们活跃依然。

哪里都会有喜欢拍马屁的人,如果你所处的机构,上司正好是一位刚直不阿的忠贤之士,那么他也许更看重下属的业绩。若是你偏偏遇上一位喜欢“哈巴狗”的上司,那么很不幸的,你只能祈求他能及早看清马屁精的伎俩,并且慧眼识忠良。

不过,与其挣扎得如此困难,何不放下身价?为了捍卫自尊而宁死不从,在这种环境里怎么也显得太过矫情,别让自己成为“太过清高”的典型。虽然有些口是心非的感觉,但给别人一些面子又有何不可。

或许,你明天就会与上司在电梯里相遇,而他恰好会兴奋地拿出一份实在不怎么样的方案与你分享,并询问你的意见,你会怎么做?直言不讳吗?那么以后的日子有你好受的。见风使舵、毫无原则地歌功颂德?又太对不住自己。“拍”,还是不“拍”?怎么“拍”才能不“拍”到马腿上?实在是个难题。

其实,不得已的口是心非以及适度赞美并不能与昧着良心拍马屁相提并论。倘若能在维护自我尊严的同时,又能给对方留一点面子,岂不是两全其美?!比如说:“这个方案挺不错的,但是不是可以再加一些内容……”既拍了上司一个小马屁,又适时地表现了自己。

跟上司或老板相处,有时和男女之间的情形有些相似,都需要适度地掌握“哄”的艺术。无非就是嘴甜一点:上司刚刚买了件高档时装,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同,就不妨附和赞许几句,无伤大雅的恭维,不亢不卑的态度,适度地讲讲好话。天底下,谁不爱听甜言蜜语呢?谁又希望和一个整天数落自己、让自己泄气的人同处一室呢?

有政治和权力争夺的地方就会有完美的马屁精,他已经掌握了欺骗的艺术。他奉承,臣服于自己的领导者,却能够对别人间接而优雅地维护他自己的权力。学习和应用拍马屁的规则吧,这样你在官场上的前途将无可限量。

马屁宝典上卷:摸透心思,投其所好

要把马屁拍响,首先必须找准上司的“心窝”所在,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摸透了上司的心思,再有针对性地加以吹捧,投其所好,满足对方的欲望,才有可能得到对方的赏识。

周末员工聚餐,经理在路上指着一个路人的皮包说:“这个包蛮别致的,不知在哪儿买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半个月后,莉莉就把一个同样款式的皮包送到了经理的办公室:“经理,我上周去参加客户的发布会,人家给了个商场的消费卡,到商场一看,正好有这个款式的皮包,我就帮您选了一个,你看喜不喜欢?”

经理站起身说:“不行不行,你留着自己用吧。”莉莉连忙说:“难得您看中一件东西,说真的,您的眼光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再说没您的照顾,我哪有机会参加那个发布会啊!”

于是经理又拿出一张请柬说:“下周五在国宾饭店有个酒会,我也不喜欢凑热闹,你替我去吧。”莉莉接过请柬,假装埋怨地说:“看您说的,好像您真老了似的,上次参加发布会好几个女客户还问我,您怎么那么年轻啊!”说得经理面露喜色,其实经理已经50多了。

过于吹捧领导,会让领导觉得华而不实,像莉莉这种言行并举、投其所好的溜须者,怎能不让上司喜笑颜开?对这么懂事的下属,上司当然另眼相看了。

莉莉的成功之处在于她抓住了经理爱美、怕老的心理,非常自然地加以吹捧,让慨叹年华已逝的经理得到了心理的愉悦,莉莉的皮包也没有白送。

和完美马屁精比起来,低级的马屁精常常苦于拍不到位,平庸露骨的恭维往往拍在马腿上。低级马屁不但不能讨得老板的欢心,反而让自己在众人眼中留下“奴颜媚骨”的小人形象。

吴华在年终总结会议上做了一番“真情流露”的感言:在这一年的风风雨雨里,他在领导的教育和帮助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做出了不小的成绩。领导是恩师,今后他还要继续尾随领导的脚步,做一个像领导这样完美的人。一番话令同事侧目,领导也尴尬地咳嗽了几声。这时,吴华又画蛇添足地补充了一句:“我们的领导真是德高望重、才智过人啊!”会场顿时一片哗然,这位领导不过三十岁而已,何来德高望重?

吴华辛苦半天,并没有给领导留下什么好印象,太过露骨的恭维显得那么虚伪,明眼人一眼就能识破。说话没有分寸,太不着边际,让被拍者也很难为情,这是最愚蠢的吹捧行为。

想和上司攀上关系,把马屁拍到位,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很多:

·要讲究场合。在众目睽睽之下是不便施展马屁功夫的。上司本人可能会觉得你多事,而旁观者更会鄙薄你的为人。所以在公开场合拍马屁不但对上有碍,也对自己有失。与上司拉关系最好是在私下闲聊时,或者在茶余饭后轻松的场合,选择上司情绪较好的时候,似乎不经意地轻轻一拍,最容易切中上司的心意,使拍与被拍者皆大欢喜。莉莉选择在经理办公室送出皮包不显失礼,吴华在大庭广众之下大行吹捧却搞得人僧鬼厌,可见,拍马屁时场合是必须小心留意的一大要素。

·要讲究手段。恰到好处的马屁效果绝对胜过一万句不着边际的恭维。同时叫好,知道好在哪里,有针对性地叫好比空洞的叫好有价值得多。

完美马屁精们将“精神贿赂”进行到底,让后人茅塞顿开。如写就一篇文章,明明很简单的字却故意写错,目的是方便领导审阅时能“指正”出来,以显示领导的英明。据说纪晓岚主持四库全书的编纂就干过这样的事,其实皇帝老儿通常并不英明,许多错误看不出来,却又“钦命定稿”,结果四库全书中就留下不少低级的文字错误。

同类推荐
  • 攻心话术

    攻心话术

    话术和生活息息相关。利润不是销售出来的,是谈判桌上谈出来的。例如:当客户为难你的时候,你要利用交换的原则,来快速反应,组织你的语言,客户提出:“帮我免费送货吧。”你可以笑笑说:“可以,如果您能再帮我介绍一个新客户。”如此一来,为难的人还是你吗?
  • 心灵鸡汤精粹版9

    心灵鸡汤精粹版9

    心灵是一间贮满杂物的货仓,需要不断清扫才能扫除生命中的羁绊和心灵上的负担。打扫心灵就是净化内心的环境:扫掉烦恼,才会留下沉静;抹掉虚荣,才会留下真实;扫掉悲伤,才会留下坚强。只有经常打扫心灵,才能拥有一份宁静超然的心境,才愈能发挥潜能。生命的难度也就在于此。
  • 18岁前应该养成的18种习惯

    18岁前应该养成的18种习惯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即使未来的人生充满挫折,只要他能够保持良好的习惯,就一定能够以健康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面对,从而排除人生中的各种艰难困苦,走向成功。青少年朋友,良好的习惯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我们每一位青少年都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更好地发展我们的人格。愿我们每一位青少年都能记住一点:好习惯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命运。
  • 曾国藩成大事八字箴言

    曾国藩成大事八字箴言

    曾国藩是传统社会最后一位成大事的人,可以说他的一生是一部全方位、多视角的成功学全书。在他身上集中反应了中国五千年传统谋略精华。八字箴言是曾国藩官场、战场的独特心得,是他阅历了人生、事业后得出的黄金定律,并以深刻的洞见力著述于后人。
  •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智慧定理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智慧定理

    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照耀着成功的彼岸。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热门推荐
  • 不可预知的战争

    不可预知的战争

    没有任何反应的余地,没有任何反抗的机会。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杰作,人类自己创造的电子人,突然向人类发起了进攻。人类的反抗无济于事,最终,人类需要靠时光穿梭来解救自己,但能够成功么?
  • 千金变村花:菜公主的跷跷板

    千金变村花:菜公主的跷跷板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朵小村花,从乡下重返城里,让你捧腹,让你挥泪,村花真的是一个平凡的少女吗?刻意的逃避掩饰不了华丽的身世,花不是好鸟,蜗牛也能变小强,请看菜公主的高低人生!
  • 营销的58个创新策划

    营销的58个创新策划

    《营销的58个创新策划》在讲述每一个营销创新策划时,开发了一套由五大板块组成的学习体系,经保证读者科学有序地进行自修与学习。该体系包括:经典回眸:从精选的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巧手点金:提升你营销创新策划的动手能力和行动能力;思维创新:激发对现实营销难题的思考能力;实战要点:点破策划营销方案的关键新点;情景再现:在模拟的情境中提升自己的营销创新潜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打黑2

    打黑2

    黑恶势力愈发猖獗。恶性案件频发。东州高层忧虑深重,以佟昌兴为 代表的“打黑”派决计出重拳,对黑恶势力以致命打击。无奈高层意见不 一,华喜功、钱谦等人从中作梗,打黑一时陷入两难之中。眼见着皮天磊 一天天做大,张朋担心自己东州老大的地位不保,遂暗中用力,想对皮天 磊施压。地产商黄蒲公被皮天磊操纵,从张朋“放水”公司套得上……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 阎连科作品:情感狱

    阎连科作品:情感狱

    中国首位卡夫卡文学奖获得者阎连科作品之长篇小说,阎连科最至情至性的作品。书稿真实地描绘了“瑶沟村人”的生存环境、生命意识和生存状态,写出了以“阎连科”为代表的几代人,身处困境中的痛苦与挣扎,并寄予了深切的哲学思考和忧患意识。“阎连科”从稚嫩到所谓“成熟”的成长过程,就仿佛是一场情感的炼狱,它体现出的是几代中国人不断升起又不断破灭的永不停止的梦,这梦可悲可笑,又可敬可泣
  • 部队子女情爱纠葛:北京部队大院

    部队子女情爱纠葛:北京部队大院

    北京有多少个部队大院?很少有人能说的清楚,仅在城区一条著名街道的几公里地段内,就有六七个紧挨着的、分别生活着几千上万人的部队大院,一个大院就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社会。部队大院戒备森严,在普通老百姓心中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民道、官道,都是学问;家事、国事,皆有文章。作者从军35年,主要任职于解放军总后勤部,常年生活在北京某部队大院。本书就是他品读人生、总结军旅生涯的心灵体悟,第一次原生态地展现北京某部队大院生活的小说集。不同于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号召,本书着眼于个体生命的细致把握,展现新时期下部队大院人们的生活状态。
  • 蛤蟆镜

    蛤蟆镜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