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100000045

第45章 定律九:要么创新,要么死亡(1)

康柏电脑公司总裁艾克哈得·普菲福尔说:"在康柏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我们不认为1996年使我们赚钱的方法在1997年还会有效。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你也得不断革新和创造--不单是指产品,而是你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汤姆·彼得斯也曾说:"谁不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谁就随时可能被淘汰。这是市场的竞争规则。"

什么是创新

创新的概念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就不断丰富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代最重要的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综合性理论思想之一。

创新,英文为innovation,词义解释为创新(innovate)行为、发明(invent)行为或者创造(create)某种新事物的行为,因此有知识创新(即科学新发现)、技术创新(技术新发明)、产品创新(新产品的研发制造)等。创新一词在经济学、管理学当中有其特定的含义,目前绝大多数专家学者都同意和接受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定义:创新是指新产品的开发、新市场的开拓、新生产要素的发现、新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引进和新企业组织形式的实施。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创新就是新的组合,如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组合、新技术与新生产过程的组合、新技术与新生产原料的组合、新技术与新市场的组合以及新技术(或者新的生产力)与新产业结构的组合,等等。总之,创新在经济学、管理学上的意义就是新的组合,而这个组合的最初起因可能是知识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但通过与经济生活中的某一活动相组合,就带来了一场经济生活领域的革命。

1创新的四个特征

1)创新是不确定的。创新的来源与创新机会的发生是不可预测的。创新的结果与人们的期望可能相差很远。

2)创新是知识密集的。创新集中地产生新的知识,它依赖于个人的智慧、创造力和"相互促进的学习"。

3)创新是有争议的。创新过程总是包含着可选方案的比较和竞争,有些时候创新会对现有利益构成威胁。

4)创新是跨边界的。创新往往是跨学科的、跨部门的,创新的起源是多样的。

2创新的五个阶段

创新一般包括五个阶段:创新观念或思想的产生;创新活动的激发;建立创新团队或同盟;创意的实现和产品工艺创新;创新产品的扩散或转让(即商品化)。

3创新的三种模式

根据创新观念的来源,我们把创新分成三种模式,当然这种划分是相对的。

1)主动型创新。主要由科技进步推动的创新。它是由研究开发的结果推动的创新,包括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技术转移等。创新过程一般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许多时候,企业可以直接购买基础和应用研究的科技成果,而不必自己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

2)反应型创新。主要是由市场需求拉动的创新。创新过程一般为:市场调查→发现新需求→设计和开发→生产→销售→市场。

3)互动型创新。由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相互作用推动的创新。它是主动型和反应型的综合。创新过程一般为:市场调查(技术调查)→新需求(新构思)→设计(研究)和开发→生产→销售→市场反馈(技术进步)→新需求。创新过程的每一步都提供反馈信息。

中国管理理论和实践需要创新

1创新是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

德国专家布朗在他的《创新之战》中指出,1988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每天用于研究开发(R&D)的经费约为63亿美元。到1992年,西方工业大国每天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近10亿美元。在发达工业国家,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投入超过了政府投入。199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究开发投入达70亿美元,1997年美国孟山都公司研究开发投入占营业额的比例高达22%。20世纪90年代,管理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成为优秀企业的管理重点。

IBM公司前副总裁迈克尔·奎兰认为,在一个组织中促进创新和创造不比创办一个小企业容易,提高创新能力将是未来企业、特别是大公司面临的重要挑战。1983年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一项调查发现,1970年名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大企业排行榜的公司,到20世纪80年代已有1/3销声匿迹。该公司研究人员经过大量调查后估计,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一般不超过40年。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涌现出来的一些"明星企业"、"大型企业"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也有不少陷入困境。

面对当今日益呈现的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企业要想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生活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必须具有超越他人的创新力与创造力,不断地进行创新。福特汽车公司前总裁亨利·福特深有体会地说:"不创新,就灭亡。"同样,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由于在20世纪70年代因循守旧,不思创新,死抱着甲壳虫汽车,结果导致销售状况日趋恶化,1975年亏损达9亿马克。后来托尼·施米克尔出任总经理,锐意创新,相继投产多种品牌小汽车,才使公司摆脱了灭顶之灾。《中国科学报》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介绍世界上最大的微处理器生产厂家英特尔公司前总裁安德鲁·葛洛夫的《只有偏执狂才能够生存》这一著作。

书中讲到,我们正处在以10倍速度发展的时代,我们面对的是80%的危机,而只有20%的机会,作为一个企业和企业家应随时感到身边的变化,而且知道什么在变,自己如何去适应这种变化。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美国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中一些企业兴盛不败。1992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总裁韦尔奇发动的一场GE革命,摧垮了许多貌似很好的企业,以至于落下了企业"刽子手"的名声,而事过不久这一做法却为大家所效仿。美国人在《创新者与企业革命--2000年的总经理与企业家》一书中写道,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起就将迎来创新的时代。并指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即进行有效创新的能力已经成为事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如果竞争就是创新,就是创造和改进产品、服务和加工的过程,那么不创新就是死亡。"

2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需要

1)管理创新是中国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当务之急。创新是一个企业具有竞争能力的体现,是企业生存的第一要素。然而与西方众多企业相比,中国企业所具备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乃至创新能力都还有待提高。一方面,我国长期以来残存的封建文化氛围不利于企业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生成;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制度仍然不同程度地停留在传统企业制度阶段,以致不少企业未能摆脱是政府部门附属物的窘境而缺乏自主创新的推动力,不少企业的创新行为事实上属于政府推动及市场环境逼迫而被动形成,从而影响了创新效果。就创新精神而言,按照知识经济对企业创新的要求来分析,不难得知,我国企业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差距的内核就是害怕失败!目前我国一些大的家电企业在产品开发方面表现出来的低水平的重复与趋同即为一典型例证:搞彩电的上空调、冰箱、电脑;搞冰箱的上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等。尽管这种投资在某些性能上可能有所更新,但从长远看却是一种投入的长期浪费。

2)管理创新是"二次创业"的需要。从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看,经验管理仍然是中国管理的主流,企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人的经验、经历和能力。现代企业普遍缺乏科学管理基础,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度较低。

面对当前管理的现状,亏损的企业要扭转局面,自然需要创新,即使那些现在状况还不错的企业也需要创新。这不仅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自觉地运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更因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发展形势不错的企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次创业。

企业的稳定经营最终还是要靠一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的形成。管理方式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所使用的管理方式是不同的。一次创业时期的管理模式适应了企业创业初期的特殊需要,但在新的环境背景下,原来的管理模式同样也必须否定。从原来随机的、无序的、感情化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有计划的、规范化的、制度化的管理模式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不仅要求对企业本身有充分的认识,而且要有打破传统的创新勇气和坚持实施的毅力和耐心。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新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能否形成并成功实施,决定了企业能否真正实现突破,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因此,管理创新,对于中国现有的大多数企业而言,是一个生与死的选择。不创新,就等于死。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靠技术投入带来的增长只占一小部分。据有关部门测算,1980年~1994年中国科技进步对GNP增长速度的贡献为33%,而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却高达60%~80%。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进步主体错位于政府,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压力与动力。据统计,1998年我国24万家大中型企业中只有46%的企业建立了研究与开发(R&D)机构,开展了技术开发活动,R&D经费总计为4801亿元,平均每户只有200万元;而同期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R&D经费是70亿美元。在中国目前投入R&D经费的企业只占20%,远低于发达国家40%~60%的比例。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企业一般都用其销售额的10%左右作为其R&D经费,而中国不少企业的这一比例却不足1%。

因此,在知识经济的今天,能否尽快树立企业的创新意识、加强企业创新推动力的培育、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不断生产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显然具有较强的紧迫性。

3创新是培养管理学家的需要

相对于管理实践,中国的管理理论研究更是需要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管理学界从以前的关门做学问、与实践相脱离,到现在走向企业、与管理实践相结合,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从总体上而言,我国的管理研究还非常落后,还停留在主要是跟踪国外管理研究方法的阶段。到目前为止,中国有经济学家,却还没有出现一个大家公认的管理学家。

为什么中国至今还没有出现管理学家?

对于中国的管理理论界而言,跟踪学习和宣传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创造适合于中国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就是要进行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本土化创新。

这一方面是因为只有致力于中国本土化创新,才有可能在国际管理学界占据一席之地。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上走得比我们远,因此,在管理实践中很多我们还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他们可能都已经经历了。所以,在纯粹的管理理论研究方面要超越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学家是比较困难的。但要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管理思想的同时,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管理思想,结合中国的管理实践,致力于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本土化研究。这样,由于研究环境的得天独厚,理论界很有可能搞出一些同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应用性成果,从而在国际管理学界独树一帜。

另一方面,管理理论研究也只有结合实际,才能体现出其理论价值。管理学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一种不良的学风,那就是习惯于"新瓶装旧酒",用一般人看不懂、听不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如果写出来的文章大家都看得懂,就是没有水平,只有当写出来的东西大家都看得似懂非懂时,方能显出自己的水平。导致的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管理实践工作者对管理理论界敬而远之,认为理论界搞出来的东西都是中看不中用的,结果是埋头于自己的经验管理;管理理论界则认为中国管理实践工作者水平太低,管理太落后,而只能沉浸在自我陶醉和眼睛只盯住国外的管理理论的境地之中。而管理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的相互轻视,又进一步加剧了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同类推荐
  • 一个管理的真实故事:共好

    一个管理的真实故事:共好

    共好就是大家拥有共通的价值观念,做有价值的事情;自律而有效地完成任务的过程;在团队中相互鼓励,展现团队的力量;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本书主要介绍风靡美、日、台、港一流企业的“共好精神”。
  • 总经理如何管控财务

    总经理如何管控财务

    制定符合企业的财务战略,作为一个总经理要学会管控财务,这包括两方面:其一是管好财务的人,控制好作为源头的市场和经营环节,本书主要介绍总经理应该如何管控财务,从而让企业发展没有后顾之忧。,其二是管好财务的事。总经理要了解财务人员的职能,做好企业整体的规划和统筹。只有做到这两方面。才能控制好企业的财务风险
  •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杰克·韦尔奇有一句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管理的精髓在于三分管事七分管人,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想让管理更简单,管理更轻松有效,就要学会擅长管理手下的主要得力干将,而不是事事亲力而为,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的团队的潜能,提升组织的绩效。作为管理者,如何提升自己?如何用人留人驭人?如何与员工有效沟通?如何以薪酬激励人,以情感凝聚人?如何以细节取胜?本书《三分管理七分管人》结合真实、生动的实例,将管理的精髓一一展示,引导管理者在强化自身能力,找到管人的有效途径,管好人带好队伍,提升团队执行力和战斗力,开创卓越的管理局面。
  •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沃伦·巴菲特于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从小就对数字非常敏感,而且极具投资天赋,十几岁的时候,对股票的敏感程度就超过了他的父亲——一位非常富有经验的股票经济人。19岁时,沃伦·巴菲特遵从父命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后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老师——著名投资学理论家本杰明·格雷厄姆。1956年。巴菲特回到家乡创办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1962年,巴菲特与人合伙的公司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美元日疋巴菲特的私人资产。1964年,巴菲特的私有资产已经是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 宝洁你学不会

    宝洁你学不会

    2011年,宝洁公司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界500强企业中第五大最受赞誉的公司。自1997年以来,宝洁公司每年都排在该榜日用家化和化妆品类企业的首位。本书将全面解析全球日化产业象征——宝洁公司一百七十多年发展史、品牌营销理念及独特的经营管理策略,堪称一本企业营销学教科书。
热门推荐
  • 古代军事典籍

    古代军事典籍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典籍》生动介绍了《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孙膑兵法》、《尉缭子》、《三略》七部经典军事古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余生,请多多指教

    余生,请多多指教

    他是权势倾天的高冷贵。她是婚前被抛弃的苦逼女。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她走到他面前。“娶我可好?”他微怔,随即薄唇轻启,“好。”她傻住。“走吧。”“去那?”“民政局。”原本她以为自己也就是嫁了个总裁,却在前男友的婚礼上,发现他不止是总裁,还是……新文《染指帝国首席:老公,别闹》已开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 毒妃:庶女无双

    毒妃:庶女无双

    【完结】患难与共、一同打天下的深情夫君,坐享天下时,竟然告诉她,他相中的是嫡姐,为了除去她,废她皇后位,打入冷宫,赐白绫!“轩辕睿,你好狠的心!若有来世,我化作厉鬼都不要放过你,还有你安云莺,你要记得你欠我的,我必定血债血偿!”她发誓,若有来生,定让害她负她的人血债血偿!侯门深宅,祖母淡然,父亲嫌弃她、后母残害她,姨娘设计她。嫡姐伪善?狠狠撕开你美人皮!兄长刁难?狠狠践踏他,毁他一世前程!庶妹陷害?直接巧计送你上黄泉路!这一世,她愿做毒女,不让前世的悲剧从新来过,即使逆天行道,万劫不复,下十八层地狱,她都要让这一生为自己而活,为爱她的人,她爱的人而活,步步谋划,步步算计。她运筹帷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既然你们无情,就别怪我无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每天要懂的消费心理学

    每天要懂的消费心理学

    为什么服装店的镜子要斜着放?为什么商场里的导购员总是说“咱们”?为什么你总觉的别人买到手的东西比你便宜?为什么女性不买东西也喜欢逛商场?为什么超市里的口香糖摆在收银台旁?你明白这些奥秘吗?你是否意识到其后的心理动因呢?……消费,每天都避免不了。每天看一点,你会发现,成为购物达人如此简单!
  • 绝色神偷:第一王妃

    绝色神偷:第一王妃

    (关于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开头,薇薇准备写个番外给大家看,看了之后你们家会明白了。)她叶阡陌,一个从小小的鱼村出来的鱼家姑娘,表面上是位善良的渔家姑娘,到了晚上她就是江湖人人想要抓住的绝色神偷轻风但是就因为把武林盟主的秘密之宝偷掉,又加上个个对她积怨已久的世家联合压打,而她叶大神偷早已潜入皇宫。调戏公主?小意思,偷看皇子洗澡?小意思,偶尔进御书房把玉玺拿来玩玩,没事偷看那些那些深宫娘娘们的风流韵事,可是不知她是否命中犯桃花,一个王爷咬定她就是她的王妃,还有位帅个哥自称是她的师叔,还有位王爷说他俩早已定下娃娃亲......
  •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此卷包含七部分内容,是弗洛伊德关于美学方面的重要论著。《戏剧中的变态人物》(1942)以精神分析观点解释了戏剧活动。《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1907)揭示了压抑、幻觉、梦的形成。《作家与白日梦》(1908)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介绍了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分析了其性心理的发展,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1914)阐释了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摩西这一艺术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1928)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艺创作。《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指出了精神分析技术不是神秘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后宫传:苏如惠

    后宫传:苏如惠

    那年的夏初,她带着对母亲生前遗留下的破旧的故事,放弃了与相爱之人相守的机会来到了蓬莱帝国的皇宫大宛。在哪里,她要寻的不是真爱,也不是真正的真相,而是一个女子的好奇心驱使下,对世间疑惑之事的追求。一个嫁过三个男人的女人,为什么临死还是一副哀怨的神情!她不甘这样平凡度过一生,相夫教子。亦或,这样的性子俨然促成了这个故事。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吧。筑斯琰:蓬莱帝国的皇帝他对她三分怒气,四分忍让,五分包容,六分保护十分真情真意,却永远不敢去碰触她的真心,这又是为何?南宫紫昕:青梅竹马的恋人他恨她的抛弃,却又爱她的执着。只是,曲终人未散!是什么让相爱的人反目成仇!是什么让她义无返顾剑逼君喉。筑斯琛:蓬莱帝国的四皇子是报复吧!第一次他遇见她就在心里下定决心,她只会是他的女人!是仇恨吧!他毁灭了她,又遗弃了她。宋彷絮:蓬莱帝国的皇后谁都料想不到,在她要死之际,是被她逼得无路可退的皇后舍命相救!她们之间有什么真正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