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一生中,选择好似我们的身影,与人生如影随形,又恰似生命旅途中的路标。
选择是艰难的,它需要坚定、果敢、审时度势,需要在知识与智慧基础上的明晰判断。可以说,走向成功的人生,正是由大大小小的成功选择串成的黄金链条。成功的选择,正是成功人生的重要环节。
渴求成功的人,不会回避目标定位的课题。人,确实需要一个高度,一个超越自我的高度,一个追寻真理的高度。人,应该为自己的一生确立一个目标,一个矢志以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目标。
其次,择定目标要适当。确定目标的过程,是一个准确评估自己、自我权衡、扬长避短、科学定位的过程,以短克长,无异于钻死胡同;以长克短,才是正确的抉择。
一个人的目标要订得恰如其分,过高和偏低都无益处。但是,将自己的目标定位得略高些,以激发自己的精力、才智向这个高远的目标攀登。因而,目标太浅近,唾手可得,无疑会窒息自己的潜能。将箭瞄准月亮而只射到一只老鹰,比将箭瞄准老鹰而射到一块石头显然要更好一些。“取法于上,仅得其中”,这对人才的目标定位是有启示的。一般地说,目标愈高远,其推动力也愈大,人的进步也愈快。中国古话说“志不高者智不达”,是不无道理的。
分解目标,循序渐进
美国心理学家史蒂芬·里希认为:“将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可以实现的部分,不但能增加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能减少付出的代价。”我们在选择目标时,要做到既有宏观大目标,又有微观小目标;既有远期目标,又善于分解成近期目标;既有人生总体目标,又有分阶段局部具体的目标。用一步步实现具体目标的行动,向人生的总体目标靠近。
有些人误以为自己能一步登天,一口吃个胖子,所以常梦想一举成名,一下成为一个成大事者。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一是由于你的能力不够,二是由于成大事必须经过长久磨炼。因此,真正的成大事者善于化整为零,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25岁的时候,雷因因失业而挨饿,他白天就在马路上乱走,目的只有一个,躲避房东讨债。
一天他在42号街碰到著名歌唱家夏里宾先生。雷因在失业前,曾经采访过他。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夏里宾竟然一眼就认出了他。
“很忙吗?”他问雷因。
雷因含糊地回答了他,他想夏里宾看出了他的遭遇。
“我住的旅馆在第103号街,跟我一同走过去好不好?”
“走过去?但是,夏里宾先生,60个路口,可不近呢。”
“胡说,”他笑着说,“只有5个街口。”
“……”雷因不解。
“是的,我说的是第6号街的一家射击游艺场。”
这话有些答非所问,但雷因还是顺从地跟他走了。
“现在,”到达射击场时,夏里宾先生说,“只有11个街口了。”
不多一会,他们到了卡纳奇剧院。
“现在,只有5个街口就到动物园了。”
又走了12个街口,他们在夏里宾先生住的旅馆前停了下来。奇怪的是,雷因并没感到太疲惫。
夏里宾给他解释为什么没有感到疲惫的理由。
“今天的走路,你可以常常记在心里。这是生活艺术的一个教训。你与你的目标无论有多遥远的距离,都不要担心,把你的精神集中在5个街口的距离,别让那遥远的未来令你烦闷。”
有人说,将来长大要做一个伟大的人物,这个目标太不具体了。目标必须具体,比如你想把英文学好,那么你就订一个目标,每天一定要背10个单词、一篇文章,要求自己在一年之内能看懂英文书报,由于你订的目标很具体,并能按部就班地去做,目标就容易达到。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人分成两组,让他们去跳高。两组人个子都差不多,先是一起跳了6尺,然后把他们分成两组,对其中一组说:“你们能跳过6尺5寸。”而对另一组只说:“你们能跳得更高。”然后让他们分别去跳。结果第一组由于有6尺5寸这样的一个具体要求,他们每个人都跳得高,而第二组因为没有具体的目标,所以他们只跳过5尺多一点,只有少数人跳过了6尺5寸。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第一组有一个具体目标。
有的人看上去好像是一举成功的,但如果你仔细研究他们的经历,你会发现他们以前就已经奠定了许多牢固的基础。那些像泡沫式成功的人,永远是靠不住的,他们没有任何牢固的基础,最终会轻易地失去一切。
获取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都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许多人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并不是因为困难多,而是与目标距离较远,正是这种心理上的因素导致了失败。把长距离分解成若干个距离段,逐一跨越,就会轻松许多,而目标具体化可以让你清楚当前该做什么,怎样能做得更好。
对目标进行调整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目标进行调整。执著的追求是应该嘉许和称道的。但如明知道不行,却仍一条巷子走到黑,明知客观条件造成的障碍无法逾越,还要硬钻牛角尖,这就不可取了。
目标的调整,实际上是一种动态调整,是随机转移的。若发现你原来确定的目标与自己的条件及外在因素不适合,那就得改弦易辙,另择他径。
这种动态调整有以下的基本形式:
一是主攻方向的调节。若原定目标与自己的性格、才能、兴趣明显相悖,这样,目标实现的概率趋向为零。这就需要适时对目标作横向调整。要及时捕捉新的信息,确定新的、更易成功的主攻目标。
扬长避短是确定目标、选择职业的重要方法。大量人才成败的经历证明,有的人在某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天赋和能力,但不可能有多方面的强项。有的人在研究、治学上是一把好手,而一到管理、经营的岗位,他就一筹莫展,能力平平,甚至很差。
二是在原定目标基础上的调节。这是主攻方向不变,只是变革层次的调整。若是原目标定得过高了,只有很小的实现可能,必须调低,再继续积累,增强攻关的后劲。若原目标已实现,则要马不停蹄地制定新的更高层次的目标。若原目标定得太低,轻易就已跃过,则要权衡自己的能力、水平,将目标向上升级。
实现目标自然需要长期的努力。在为人生目标奋斗时,不能幻想一劳永逸,而要务实笃行、稳扎稳打、奋力前行。同时,也要看到,每取得一点成功,都是向总目标逼近一步。取得了全局性的成功,也不是目标的终止,而恰恰是向更高一级目标攀登的开始。
三是在获得信息反馈之后调节。即在原定目标受挫后,调整方向,重新把目标定在自己拿手的领域。美国科学家迈克尔逊,青年时入海军学校,但他学习成绩很差,特别是军事课,长期不及格。学校多次批评教育,仍然不起作用。学校不得不把他开除。但是,他对物理实验却非常感兴趣。被开除后,他投入对物理的学习和研究,很快显示出才华。他长期孜孜不倦,苦苦钻研,不断攀登了一个又一个高峰,终于做出被称为“迈克尔逊光学实验”的伟大创举,为相对论奠定了实验基础,成为美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四是通过预测未来进行调节。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兴趣、才能、性格等经常会发生变化。要善于打一个“提前量”,进行预测。如才能的发展与年龄大小关系极大。任何才能都有其萌发期、发展期和衰退期,这样顺势而为,做出设想、规划,显然对目标定向是大有益处的。
五是对具体阶段目标视情况进行调节。大的目标要终生矢志追求,而小的阶段目标则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科研人员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有时为了能快出成果,改变思路而取得成功,在科学史上不乏先例。
那么目标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适时调整呢?一般来说如下几种情况必须调整人生目标:
第一,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任何人的人生目标都是特定时代特定环境的产物,而各种环境中,社会环境对人生目标具有决定作用。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生目标的变化,特别是重大的环境变化,常造成人生目标的重大改变。
所谓环境的重大变化时刻,是指两个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一是国内外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大的动荡,二是人们的家庭的经济、政治、亲属等发生重大变化。这两个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对人生目标都将发生影响。我们的原则是,无论环境发生什么变化,具体的目标(某个阶段的目标或某个方面的目标)可以变通,随时调整,但总目标应该矢志不移。
第二,在人才竞争的胜败转折的时刻。奋斗中的成与败,常常形成人生道路的转折点,这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
第三,人生总流程中。总有前后两个阶段相更替的时刻。这种时刻,称为人生转折时刻。这种转折,或发生在人的生理发生转折(发育和疾病造成的),或发生在人的社会地位发生突变的时候,或发生在人的社会智能结构发生质变前后,总之,是人自身某种或某些条件发生重要变化的时刻。这个时刻,也是容易引起人生目标发生改变的时刻。我们应努力防止在人生转折时刻发生人生目标的不良转变,防止因社会地位升高或降低而腐化或丧志、因疾病而颓丧、或因智能提高而骄傲,使人生目标始终保持大方向的正确,具体目标始终切实可行。
量入为出
每个人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自己的追求,满足了部分欲望,又会产生新的欲望,刚获得的快乐,又会被欲望不能得到满足而生出的痛苦所淹没。人的欲求无限,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完全满足,于是,人生成为了在欲望中煎熬的痛苦过程。
如果一个人懂得人生之中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欲求而放弃一些达不到的欲念,那么放弃就成为人生中的一件幸事。确实,什么都想得到,往往什么也得不到,有所“舍”才会有所“得”,学会放弃也是人生的一大学问。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一个没有丝毫积蓄的人,第一个理想可能是攒足一万元,但他有了第一个一万元之后,随之而来的理想可能就是第二个一万元。人的欲望不容易满足,理想也没有止境。有的人在事业刚刚成功的时候就开始大肆铺张,斥巨资用来购买豪宅和汽车,用享受来回报自己多年奋斗的付出,当你发现家中的财政紧张时,可能已经出现了赤字。
一个对时间非常谨慎的人,对待金钱也会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既不吝啬也不挥霍的人,已经找到了成功路径的入口。
有时候,可以把生活当成一个巨大的蓄水池。雨季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蓄水池中蓄满我们日后需要的水;当干旱的季节到来时,我们会从蓄水池中得到生存所必需的水。
在我们的生活收入稳定的时候,定期把一部分收入存入银行的做法是正确的,根据收入的比例适当购买一定数额的保险,也十分必要。
切记不要在外汇商场供应奢侈用品的柜台前流连太久,长时间面对你无力购买的商品,会使你产生一种沮丧的心理,这种心理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压力;也不要在降价柜台前疯狂购物,由于低价位刺激,很可能买回一大包日后根本派不上用场的次品。
理智的消费观念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安排自己的生活,这是一个聪明人的做法。高质量的生活不一定建筑在高消费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