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民,一个凭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传承铁人精神的人。
在大庆油田和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铁人王进喜和1205钻井队的名字熠熠生辉。1990年,一直梦想成为石油人的李新民被分配到1205钻井队。入队那一刻起,李新民暗下决心:要像铁人那样工作,像铁人那样做人,一定不能给这个英雄的集体丢脸!
坚持学习、严细认真、工作在前、吃苦在前的精神始终影响着李新民。2000年8月的一次施工中,拉石粉的车陷进了距井场300米处的泥水中。情况紧急,李新民忍着关节炎的病痛,咬紧牙,带领8名钻工凭着铁人“人拉肩扛”的精神,在泥泞中往返30多趟,硬是把26吨重晶石粉一袋一袋地背进了井场。
16年来,李新民无论在什么岗位干什么项目,都是以铁人为榜样要求自己,规范自己,扎根井队,无怨无悔,循着铁人的脚步,在实践中切身领会和感悟着铁人精神的真谛。
2003年,李新民接过铁人的刹把,扛起1205钻井队的大旗。承载着1205队的辉煌历史,作为1205队第十八任队长,李新民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然而,李新民无比坚定地说,绝不能让1205队这面红旗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中退色!
李新民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工作上,一年中,他有270多天守在井上,有2800多小时跟班作业。李新民说:“铁人老队长说过‘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我应该时时处处身体力行,做好表率,用铁人精神带好队伍。”
2004年2月,在1205队钻井进尺向200万米大关突破的关键时刻,井架立管油壬突然刺漏。李新民带领技术骨干成立抢修小组,迅速查出原因,组织排除故障。油壬旋紧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李新民二话不说,系上安全带爬上井架,在刺骨的寒风中抡起大锤砸紧油壬,保证了钻机开钻。
永葆红旗不退色。1205队在李新民担任队长后,打井250多口,创出了井身质量和固井质量合格率均达100%的好成绩。2004年2月2日,1205队第一个在全国实现累计钻井进尺突破200万米,“钻透”了220多座珠穆朗玛峰,为铁人队的辉煌队史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新民将继承和发扬铁人精神当做自己的使命,爱岗敬业,无怨无悔。作为职场中人,如果能够坚持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就会极大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向着这种价值导向,他们都会主动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并能自动自发地干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他们也不会畏惧自己工作上的坎坷,而始终沿着目标向前迈进。因此,他们也一定能够享受到实现自己人生目标后的快乐。
所以,在工作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就是秉持一种把工作当使命,爱岗敬业的精神,认真地去做公司发展最需要的事,积极推动公司的发展。
清楚责任,才能更好地承担责任
在著名的麦氏饭店,每个员工都要为自己的工作高度负责。他们把员工分为一线人员、实习助理、二级助理、一级助理、参观经理、巡视员、大区顾问、总部经理八个层次,以保证每件事情都有人负责。
一线人员负责各个工种的操作,采购、配料等。在其岗位上出现了漏洞,将要自动负起主要责任。
实习助理通常由刚进公司的有学历的年轻人担当。在半年的实习期内,他们要到公司各个基层岗位工作,如采购、配料、收款等。他们必须保证一线岗位的清洁和周到服务,有任何问题将直接由他们负责。
二级助理要承担的是一部分管理工作,如订货、排班、统计等环节。在这个范围内,所有事物也直接由他们负责。
一级助理肩负更多、更重要的责任,他们每个人都必须在餐厅中独当一面。出现任何决策上的失误,他们将负直接责任。
参观经理首先要在公司总部接受全面、系统的为期20天的培训,然后将全面负责某一家餐厅的所有事务。
从经理晋升为巡视员后,将负责同一城市5~6家餐厅之间的协调沟通以及上级信息的传达和决策的执行。
大区顾问是公司派驻某一地区下属15家左右餐厅的代表。作为公司15家左右餐厅的顾问,他的责任更重大,其主要职责是保持总部与各个餐馆之间信息交流畅通。同时,地区顾问还肩负着诸如组织培训、提供建议、制定企业标准之类的重要使命,成为总公司在这一地区的全权代表。
总部经理的职责不用过多介绍,他自然是负责集团总部的各项决策的制定和修改,把握整个连锁经营的方向。若出现决策失误,那么他也将负最大责任。
麦氏饭店的这种责任管理体制锁定了每个人员的责任,保证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在麦氏饭店,多数员工表现十分出色,该公司一直在美国享有美誉。
一位成功学大师说过:“认清自己在做什么,就已经完成了一半的责任。”只有认清自己在整个公司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应该做什么,然后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这才是为公司承担责任,才是真正的有责任感。
企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才能更好地承担责任。有些人之所以工作出现问题,就是因为不清楚自己的责任造成的,他们把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看成与自己无关,所以没有尽心尽力地去做。当他们认清自己的责任,知道哪些是自己分内必须做好的,哪些是在做好分内工作的基础上才可以做的,他们才不会顾此失彼,才会主次兼顾,才会把决定要做的事情做好。做好该做的事情,是一种崇高的责任,也是优秀员工必须具备的品质。当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后,你才会统筹安排,拿出最佳的方案,真正把劲儿使在刀刃上,效率与质量并重,把工作做得趋于完美、无可挑剔。
学会认清责任,是为了更好地承担责任。首先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其次要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最后再去想怎样做才能够做得更好。
例如,在工作中有时候你会被安排参加一个团队、执行一个独立的项目,这时你的工作职责已经与原岗位相剥离。如果老板或上司交代不清,就会造成团队成员的责任不清,每个人都感到责任重大,到了关键时刻又都负不了责,致使项目进展缓慢,甚至开展不下去。这个时候,你要主动地理清责任关系,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责任,才会使项目正常地开展下去。
例如,A、B、C三人被公司选定实施一个项目,公司指定A为工作协调人的角色,主要负责安排任务,每周将具体工作进度和相关情况向公司领导汇报,而没有权力监督执行的结果。由于B、C两人对现场环境缺乏认识,而且又是第一次进入现场项目组,以前在工作中养成的散漫习惯逐渐暴露出来,使项目仅进行了两周就出现了严重的延迟现象。A出于工作需要向B、C两人提意见,但B、C以A无权干涉为由不予理睬。最终A因无法忍受客户的投诉,向公司提出建议,进一步明确项目成员的责任,尤其是增加自己协调人的管理职能。公司针对现场情况,授权A管理和协调现场的人员。于是,A用了一周时间将现场工作的注意事项灌输给B、C两人,发生疑问必须立即在团队内部交流。又过了一周,项目的进展情况终于得以扭转。
由此可见,只有认清自己的责任,才能更好地承担责任,正所谓“责任明确,利益直接”。认清自己的责任,可以减少对责任的推诿。只有在责任界限模糊的时候,人们才容易互相推脱责任。在企业里,尤其要明确责任。
把“责怪链”变成“责任链”
有这样一个笑话,讲的就是在工作中相互推诿,都不承担责任的情况。
在一家企业的年度总结会上,老总让公司的几个负责人讲一讲公司最近销售方面出现的问题。营销部经理首先站起来说:“最近销售做得不好,我们部门有一定责任,但是,主要原因是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产品,比我们的产品好。”
研发部门经理说:“最近,我们推出的新产品确实少,都是因为我们的预算被财务削减了一大半。”
财务经理说:“削减你的预算,是因为公司的采购成本在上升,我们没有多少钱了。”
采购经理忍不住跳了起来:“不错,我们的采购成本上升了10%,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俄罗斯一个生产铬的矿山爆炸,使不锈钢价格上升。”
大家说:“原来如此。我们都没有多少责任,哈哈……”
大家得出的结论是:俄罗斯承担责任。
公司的老总面对这种情景,无奈地苦笑:“这样说来,那我只好去考核俄罗斯的矿山了?”
故事中的部门经理们不但不承担共同的组织责任,就连各自的应该承担的责任都在尽力推脱,一旦所有的部门都形成了这种风气。就会造成企业组织中“责任链”的断裂。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是清楚地说明了倘若在一个公司内部,找替罪羊成了一种习惯,大家都互相埋怨,互相推卸责任,久而久之,就形成一条奇怪的“责怪链”。
企业组织里的责任系统,是一个不依赖于权利和利益而存在的运行系统,它以责任环环相扣、相互承担的紧密方式,形成了企业组织完整的“责任链”——任何一个或一项责任的缺失,都将导致整个责任链的完整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缺失。如果是严重的责任缺失——哪怕仅仅有一次,都将直接导致责任链的崩溃!这也是构建企业组织责任体系的重要性所在,只强调责任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
如何把“责怪链”变成“责任链”呢?
首先,企业的制度需要健全,就是因为制度的不健全才造成了责任界限模糊,没有细分到具体的部门,从而导致钻了空子,觉得自己没有责任和义务。正是因为制度上的这种缺陷,导致了责任心的缺失,纵容了员工内心的天平朝推卸责任一方倾斜。
许多企业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制度、管理安排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某项工作出现真空现象:好像两个部门都管,其实谁都不管,出现问题时纠缠不休,互相扯皮,推诿责任,使原来的有序反而变成无序,造成责任心的严重缺失。
其次,需要员工切实做好个人责任意识的提升与培养,集思广益,通过团队合作把事情做好。
有人曾说:“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永远为两件事负责:一件是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另一件是以前所从事的工作。如果真正做到了这两点,那么,他一定是个有出息的员工,因为他能够以负责的精神为企业责任链的健康运行出力,同时也在为自己的将来铺路。”
一旦“责任链”形成了,就能使每个员工都能尽自己的力量推动每一项计划,从而把每个人的潜能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