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0200000004

第4章 菜根谭·未雨绸缪方能有备无患

人在江湖,就像风里行船,随时都有遭遇风险,触礁翻船的可能。生活中,不仅大风大浪时时困扰着我们,甚至连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都能在始料不及间影响你日后的成败祸福。人生复杂诡变至此,我们更应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把不利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

《菜根谭》讲道: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只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

大自然的运行与变化实在是变化莫测,它的起伏与变化,都是捉弄和戏耍那些自命不凡的英雄豪杰的手段而已。因此,一个真正的君子,如果能够坚韧地度过外来的困厄和挫折,平安之时不忘危难,那么就连上天也没有办法对他施加任何的压力了。人活于世,应该有所防备,应了那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一个人要培养自己的防范意识,有预见性。因为任何事情都是有它的对立面,有好就会有坏。

俗话说,多一个对手就多一个敌人,要保证自己的地位,就要及时遏制潜在对手的成长,等其发展壮大,就悔之晚矣。

唐朝李林甫为相,整日不干什么正经事,专门琢磨那些有可能得到皇上重用的人,即他的潜在对手。对于这些人,李林甫绝对不会坐视其发展壮大,而是及时下手,将潜在对手解决在摇篮里。

有一天,玄宗驾临勤政楼。兵部侍郎卢绚正骑马经过楼下,气宇轩昂,雄姿英发。玄宗见此称赞道:“真乃伟丈夫也!”李林甫担心卢绚被皇上重用,便设计阻挠。第二天,李林甫把卢绚的儿子叫来,说:“令尊素有雅望,皇上准备让他去交、广(今广东、广西一带)任职。”卢绚的儿子一听,到那么偏远的地方任职,可是一个苦差事,就请李林甫指点该怎么办。李林甫说:“可以年老为由,乞求皇上另行安排。”

卢绚听从李林甫的“指点”,上书奏言自己年老,不堪重用,结果被罢免兵部侍郎之职,出任华州刺史。卢绚到任不久,李林甫又诬其借口有疾而不理政事,使玄宗对他的好印象一下子没有了,改授其为太子员外詹事。卢绚的前途就这样让李林甫给结束了。

中书侍郎严挺之是个很才华的人,但是被李林甫排挤出京城。后来,唐玄宗想起他,问李林甫:“严挺之现在在哪儿?此人可用。”李林甫当晚把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召到府中“叙旧”,说:“皇上对你哥哥很关心,须作一计,入城面见,当有大用。”并教严损之为其兄写一状纸,以身体不好为名,请入京就医。

严损之不知是计,心怀感激,一切照办。李林甫拿着严损之写的状纸,面奏玄宗说:“严挺之年事已高,近患风疾,急需辞官就医。”玄宗听后,只好令严挺之养病去了。

李林甫的做法并不可取,但他未雨绸缪的意识,可圈可点。

精明的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总是富有洞察力,一旦察觉到对己不利的势力,在刚看出端倪时就会出手打压,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否则,坐视其发展壮大到和自己旗鼓相当,甚至强于自己时,就会养虎为患,一切都来不及了。

我们可以鄙视奸相李林甫的口蜜腹剑、两面三刀,但是在生活中,学会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将一切不利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将自己的危险降到最低,无疑是明智之举。

盛时当为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菜根谭》中讲:“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得,衰时罪孽都是盛时作得。故持盈履满,君子尤兢兢焉。”

年老之后的疾病,都是因为年轻时不注意身体所招来的祸根;事业衰退后的罪孽缠身,都是辉煌时得意忘形所酿造的苦果。所以君子身处美好的巅峰状态时,尤其要小心谨慎自己的一切行为。盛时当做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万事都需周全处之。

俗话说得好,鱼不可脱于水,龙不可脱于渊,人不可脱于权。

一个久握重权、身居高位的人,一旦失去权柄,就会跌得很惨,即使想成为平民百姓,过着贫苦下贱的生活都不可能。其实权力和富贵都是双刃剑,控制得宜便身享荣华,太阿倒持则大祸立至,先前所拥有和享受的,也正是转头来毁掉自己的。

南宋的韩侂胄在南海县任县尉时,曾聘用了一个贤明的书生,韩侂胄对他十分信任。韩侂胄升迁后,两人就断了联系。

一天,那位书生忽然来到韩府,求见韩侂胄。

韩侂胄见到他时,十分高兴,要他留下做幕僚,给他丰厚的待遇。这位书生无意仕途,无奈韩侂胄执意不放他走,他只好答应留下一段时日。

韩侂胄视这位书生为心腹,与他几乎无话不谈。不久,书生就提出要走,韩侂胄见他去意甚坚,无法挽留,便答应了,并设宴为他饯行。两人一边喝酒,一边回忆在南海共事的情景,相谈甚欢。到了半夜,韩侂胄屏退左右,把座位移到这位书生的面前,问他:“我现在掌握国政,谋求国家中兴,外面的舆论怎么说?”

这位书生长叹一声,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叹息着说:“如今你深患灭顶之灾,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韩侂胄问:“何以见得呢?”

这位书生用疑惑的眼光看了韩侂胄一下,摇了摇头,似乎为韩侂胄至今毫无察觉感到奇怪:“危险昭然若揭,您为何视而不见?册立皇后,您袖手旁观,皇后肯定对您怀恨在心;确立皇太子,您也并未出力,皇太子怎能不仇恨您;朱熹、彭龟年、赵汝愚等一批理学家被时人称作贤人君子,而您欲把他们撤职流放,士大夫们肯定对您深恶痛绝;您积极主张北伐,倒没有不妥之处,但战争中,我军伤亡颇重,三军将士的白骨遗弃在各个战场上,全国到处都能听到阵亡将士亲人的哀哭声,军中将士难免要仇恨您。北伐的准备使老百姓承受的沉重的军费负担,贫苦人几乎无法生存,所以普天下的老百姓也会归罪于您。试问,您以一己之身怎能担当起这么多的怨气仇恨呢?”

韩侂胄听了大惊失色,汗如雨下,惶恐了许久,才问:“你我名为上下级,实际上我待你亲如手足,你能见死不救吗?您一定要教我一个自救的办法!”

这位书生再三推辞,韩侂胄哪里肯依,固执地追问不已。这位书生最后才说:“办法倒有一个,但我恐怕说了也是白说。”

书生诚恳地说:“当今的皇上倒还洒脱,并不十分贪恋君位,劝说皇上及早把大位传给皇太子,那么,皇太子就会由仇视您转变为感激您了。您可趁机革新吏政。你还要安定边疆,重重犒赏全军将士,厚恤死者,这样就能消除与军队间的隔阂。最后,你再选择一位当代的大儒,把职位交给他,自己告老还家。您若做到这些,或许可以转危为安,变祸为福了。”

但韩侂胄贪恋权位,不听书生劝告。这位书生见韩侂胄不可救药,为免受池鱼之殃,没过多久就离去了。

后来,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遭到惨败。南宋被迫向北方的金国求和,金国则把追究首谋北伐的“罪责”作为议和的条件之一。开禧三年,在朝野中极为孤立的韩侂胄被南宋政府杀害,他的首级被装在匣子里,送给了金国。那位书生的话应验了。

权势到手,确实令人身价百倍,也实在可以令人“荣华富贵,风光无限”。但是稍有不慎,大难临头,权力旁落,后果也就自然连普通百姓都不如。他们由于权力达到了极点,而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灾祸。

因此,“盛时当做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在志得意满时,要用谨慎屏障保护自己,这样才能避免灾难性的后果。

深谋远虑,将世界揽入胸怀

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自《论语·卫灵公》。一个人如果做事情鼠目寸光,不是深谋远虑,那么他一定会遇到很多困扰。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理解,但是我们真的要去决定一件事情的时候,却经常犯了目光短浅的错误。

人生的每一步都是一个选择题,每一个选项通向的是不同的道路,一步走错,就有可能陷入歧途。因此,面对人生这条路,不可只为了眼前的小利而过分执著,需要有大眼光、大智慧,看得长远,未雨绸缪,自然会一生顺遂,有所成就。

《菜根谭》中提出:“衰飒的景象就杂盛满中,发生的机缄即在零落内。故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衰败零落的景象往往就潜藏在鼎盛的状态中,气运转变的种子多半是在零落时就已种下。所以君子在平安无事时就应该保持着一份防范忧患的理智,即便身处变乱之中也应该坚守忍耐之心以求最终的成功。

确实如此,我们在决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深思熟虑,从长远考虑,否则有可能因一个错误的决定而后悔一生。

曾国藩带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清朝政府对他的态度极为复杂:如果不用这个人,太平天国声势浩大,无人能敌;如果用他,一则是此人手握重兵,二则曾国藩的湘军是其一手建立的子弟兵,怕对朝廷构成威胁。在这种思想下,朝廷对曾国藩的态度是用你办事,不给高位实权。苦恼的曾国藩急需朝中重臣为自己撑腰说话,以消除朝廷的疑虑。

有一天,曾国藩在军中得到胡林翼转来的肃顺的密函,得知这位精明干练的顾命大臣在西太后面前推荐自己出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大喜过望,咸丰帝刚去世,太子年幼,顾命大臣虽说有数人之多,但实际上是肃顺独揽权柄,有他为自己说话,就再好不过了。

曾国藩提笔想给肃顺写封信表示感谢,但写了几句,他就停下了。他知道肃顺为人刚愎自用,很有些目空一切的味道。他又想起西太后,这个女人现在虽没有什么动静,但绝非常人。曾国藩以多年的阅人经验来看,西太后心志极高,且权力欲强,又极富心机。肃顺这种专权的做法能持续多久呢?西太后同肃顺会合得来吗?

思前想后,曾国藩最终没有写这封信。后来,肃顺被西太后抄家问斩,在众多官员讨好肃顺的信件中,独无曾国藩的只言片语。

曾国藩能成为清廷官场上的“不倒翁”,在于他能够审时度势,从长远考虑。

人生就像一盘棋,深谋远虑的人每走一步就能看到下面几步棋的走势,而有的人只会盯着眼前的一步。这样的人就是孔子口中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们站得低、望不远,只能将自己的人生之棋下得乱七八糟、最终一败涂地。

鹰击长空,虽然要经受风雨的摧残,却可以看尽天下万物,将世界揽入胸怀,而井底之蛙尽管无忧,但一生囿于方寸之地,心灵和眼界一样狭窄。正如胡雪岩说:“如果你拥有一县的眼光,那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拥有一省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拥有天下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

时刻防害,不吃刀头之蜜

在利益面前,很多人都可能把自己的良心和灵魂出卖,特别是现如今人心变得更加叵测。人生在世,所要面对的人与事千奇百怪、错综复杂。无怪乎古人告诫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菜根谭》里说得好:不少大奸大恶的诡计往往是隐伏在温柔亲切的外表之后的,所以,聪颖明智者应当防备绵里之针;深仇大恨经常是由爱欲转化而成的,所以,通达事理者应当远离刀头之蜜。

仅就字面意义来讲,“绵里藏针”与“笑里藏刀”的意思相同,都是指那些表面装得和气,内心却阴险尖刻并伺机残害别人的奸诈者。“刀头之蜜”一说则来自《佛说四十二章经》,经文中将贪婪者贪恋财富美色比喻为孩童贪吃利刃上的蜂蜜,甜蜜的享受是短暂的,甜蜜的幸福感觉之后却是割舌的疼痛。

只要世间还有伦理规范和法律秩序,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还须这两者的调节梳理,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功利关系与情感好恶就不可能完全公开透明地摆到桌面上。那些见不得人的阴谋诡计就更是这样,它们要出现,必须以两种条件为前提:一则需伪装埋伏,二则需一些能诱惑意志薄弱而又头脑简单者的诱饵,使人不知不觉地落入圈套。正因为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什么事都是可能随时发生的,所以,生活在这个复杂社会中的善良人们,对此就不能不提高警惕。《菜根谭》中对于人世间的那些疏忽大意、不认真动脑筋者有这样一句醒世之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事实上,即使先前未读过《菜根谭》,我们中的许多人对于这句名言也是十分熟悉的,就在一代代人对这句名言的口头流传中,人们学会了自我保护。

对人世间的那些因看人看问题看得太细致、太本质而受到伤害的精明者,这里有另一句警醒之言:宁可被别人蒙蔽,也不要事先毫无根据地去揣度怀疑别人,以免自欺自误。这也是《论语·宪问》所论及的君子处世之道之一——不逆诈。为人处世若能做到这点,就能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减少自我的烦恼,世间的是非就会减少许多。因此,那些因为心智过分敏锐、想象力过分丰富和因嘴巴太快而深陷是非的沼泽且已不堪其苦者,不妨学会尊重事实而不是妄加猜测,直到学会讲“我什么也不知道”。这样,心绪或许就会变得愉快些,人生的脚步也会迈得更轻松些。毕竟,天塌不下来,不要学类似于忧天的杞人那样的“精明”与敏感。

淳朴厚道者如能切实履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教诲,就具有了精明的心智,此其一;精灵明察者如能学会“宁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诈”的处世策略,就具有了厚道的表现,此其二。在《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看来,一个人为人处世,能将这两方面统一起来,那他就是既机灵聪明,又淳朴厚道的十全十美者。

同类推荐
  • 办公室秘战:在人脉角逐中平步青云

    办公室秘战:在人脉角逐中平步青云

    在办公室里,如果你想要更快地晋升,想要平步青云,就必须学会从现在开始积累和拓展你的人脉。因为,在职场中人脉就是你的命脉,谁掌握的人脉越多谁在职场中的优势将越大。
  • 善待人生

    善待人生

    此书是培根多年反复锤炼、推敲、修改而成的经典之作。
  • 追寻理想足迹(人生高起点)

    追寻理想足迹(人生高起点)

    人生的智慧丰富多彩,成功的方法许许多多,如果你想把握住未来的人生,那末,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就会裨益多多。这套《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将精彩的人生哲理、实用的人生途径、最有说服力的人生经验,尽收囊中,送给广大读者,目的就是启迪读者对人生的思索,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感悟,让读者在智慧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 影响青年人一生的100句至理名言

    影响青年人一生的100句至理名言

    该书从为人处世、求知惜时、人际沟通、修身养性、情感智慧几个方面撷取了一百条至理名言及与之相关的文章,涵盖了许多简单而又深刻的人生道理,方便读者能分门别类地感悟的人生智慧。
  • 20几岁一定要悟透的50个成功智慧

    20几岁一定要悟透的50个成功智慧

    本书的50个关键问题,都是日常生活和工作、感情中随时会面对的,你一定知道它们的存在,但是你可能并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它们,只有透彻领悟关于它们的智慧,才能获得真正的利器,并利用这些利器,去开辟自己的天地,为你的一生储备足够的智慧,让成功水到渠成。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战匈奴

    战匈奴

    本书是一部讲述大汉与匈奴征战百年的纪实之作。两千多年前,当冒顿单于统一了自猿人时代就一直动乱分裂的蒙古高原,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的时候,中原即再一次陷入战乱与分裂。随着西汉帝王的东征西讨,至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疆域空前扩大,一个对匈奴进行呈C型包围的战略浮出水面。经历了数不清的波折与胜利后,汉朝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作者以麻辣诙谐的文笔、严谨审慎的态度,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于废墟间建立的汉帝国与匈奴帝国间的巅峰对决。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玉楼春令

    玉楼春令

    薛丁山--英姿俊逸,年轻有为的平辽王府世子;樊梨花--玉貌倾城,功勋卓著的大唐兵马元帅。他遇见她,是前世种下的情根;她遇见他,是今生不了的痴缠。世人眼中的一对如花璧人,却是多舛的情感纠葛。是上天注定的劫数?还是命运有意的戏弄?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豪门残情

    豪门残情

    此文原名为—伤情未婚妻,亲别走错了哈呼呼。。。文名终于给改了,所谓一波三折啊。。。。一入豪门深似海,半只脚跨入豪门,那会苦不堪言!倾心相爱怎么样?父母命,兄弟残,情敌阻,还有路人甲时不时搞乱,有情人也被拆散!一月,她认识了高贵的他,于是相爱,见父母,于是麻烦也渐渐出现,而这一切还只是不咸不淡的开始,真正的痛苦,还在日积月累,越来越大,沉重到她不能承受。。。。。“孩子留下,你走!”未来婆家说,“你脏了,配不上我大哥了,可以滚了!”未来小叔子说,“能够嫁入韩家,嫁给韩勋的就只有我,你不过成了他的生育工具而已,一个两个还是更多,我都乐于接受,因为这是他爱我的表现,他不忍我受生育之苦啊!”嚣张情敌说,三年后,她忘记了一切,身边有了英俊的丈夫,淘气的孩子,她很幸福,可有一天。。。。。。“妈妈,妈妈,外面有个漂亮的叔叔说他是我的爸爸,可我明明有了一个爸爸呀!”小男孩歪着头脑,疑惑道。“可妈妈也就一个老公啊!”美丽的女人同样也疑惑不解,她咬牙,“现在世道混乱,会不会是人贩子啊,儿子,你要小心点!”小男孩连连点头,甩也不甩慈爱的看着他的男人,第二天“儿子儿子,外面有个登徒子,抱着我只亲,他说你是我和他生的,现在仔细看看你,你们是挺像的,可我不记得了呀,唉,头都想晕了!”美丽的女人眼巴巴的看着儿子,苦恼道。“那就不要想啊,老爸说了,你肚子里有小宝宝,你的烦恼多多,他就会笨笨!”小男孩教训女人。女人乖乖的点了点头,第三天美丽的女人和漂亮的儿子躲在房子里,儿子瞪了眼女人,“都是你!”“怎么啦?”女人很无辜的问道。“都是你不让老爸进房间,他生气了就出差了,害得我现在都不能出去玩,外面那个叔叔看见我就抱,你儿子都吓坏了!”“嗯嗯,好可怕......”女人应和。女人和儿子祈祷着老公和老爸快快回来,第四天“老公,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哦。”美丽的女人奔向风尘仆仆的俊美男人,男人深情索吻。“老爸,再不回来,我和妈就要闷死了!”小男孩抱怨道。男人温和的笑笑,抱起他,宠溺的问:“我的宝贝儿子是怎么了?”“轩,你回来了!”气质非凡的男人走了进来,男人抱着儿子的手僵了僵,扯出了勉强的笑容,“你还是来了啊......”入v亲们就不看文了么,呜,伤心啊。。。。文文后面精彩呢,怎么就没什么亲支持支持呢。。。。
  •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南朝梁(502年─549年)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据说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写的一千个字体,令其亲人练习书法,而后觉得杂乱无章,于是又命周兴嗣(470年─521年)编为一篇文章。千字文是用来教授儿童基本汉字之重要启蒙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同时在汉字文化圈也受到重视。
  • 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

    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

    如果你想成为富人,便要研究富人,探寻他们之所以成为富人的原因,因此你需要放眼看天下的富人,去获悉他们成功致富的秘密。《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一书集结了众多富人的理财宝典,以理论结合实例的方式诠释理财的妙处,全面解析富人由穷到富或者由富到更富的秘密。
  • 海外童话:范多尔瑟老奶奶和鹳鸟一家

    海外童话:范多尔瑟老奶奶和鹳鸟一家

    本书是刘兴诗爷爷在海外居留期间,根据所见所闻有感而发的一些文学童话作品。其中有的曾经用英文写作,翻译为荷兰文后,首先在海外发表,以后再自己翻译为中文出口转内销。每篇文末均注明写作地点和环境,有别于伪冒海外作品。其中:《谢谢您,施耐尔太太》获1998年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优秀作品奖,并列入《天使在人间》童话卷,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以及其他一些选集;《没法举行的宴会》是大陆作家的作品唯一选入台湾小学教材者;《圣诞老人之歌》选入王泉根主编《中国最美的童话》,重庆出版社;《泰莎和小金鱼》最早在荷兰发表,并加编者按,指出这是一位中国教授的作品;《星孩子》列入1983年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推荐书。
  • 道陵尸经

    道陵尸经

    一桩离奇案件,牵出一个已经失踪半年之人一朱慈烨:当荷心看见朱慈烨时,他已是半人半尸,极难治愈:为了帮其清除体内的“七阴尸毒”,荷心与沈珂雪等人勇闯将军墓,决命燹嘏滩,险渡澜沧江,巧离普陀岛,最后到得西湖之下的水晶龙宫,与“鬼影黑藤”、恶蛟、尸人等凶残之物展开殊死搏斗:然而主谋之人术法高强,荷心一行佛、道、术、蛊联手皆不是其对手:正当众人步步后退,性命堪忧之际,神秘莫测的水晶龙宫,突然来了位极其神秘的人物:此人是敌是友?众人能否化险为夷?这一连串险恶用心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阴谋?面对灭族之恨和复国大业,南明后人朱慈烨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