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9900000006

第6章 大庆经典故事(3)

一滴油迹也不放过

1965年4月的一天,青年徒工姚希先来到水电指挥部变电站上夜班。一上岗,他就按照要求,认真地进行巡回检查。突然,他在电容器室的电缆沟里发现有点油迹,就像边防战士在国境线上发现一个可疑的脚印一样,立即跟踪检查起来。

姚希先的目光扫描着96个电容器。一个、两个、三个……直到96号电容器,终于发现了“敌情”:在电容器的背面滴下了一滴油。为了看清楚滴油的情形,他趴在地上观察了一分钟,共有14滴油落到地上。仔细一算,他大吃一惊:一个电容器装的油本来就不多,要按这样的速度滴下去,时间一长,电容器里的油大大减少,就会发热,就可能发生爆炸,甚至要毁掉这个电站,给油田带来……想到这里,他再也不敢有半点迟疑,立刻报告领导,及时采取紧急措施,消除了隐患,保证了安全供电。

为下道工序负责

汽车修理厂二级搪瓦工亢新凤搪出来的连杆瓦,下道工序不动刮刀就可以组装。大家都夸她“产品质量过得硬”。问她有什么秘诀,她说:“要产品质量过硬,首先得思想过硬。必须树立起为产品质量负责,为下道工序负责的观念。”

过去车间领导要求她保证搪瓦质量,做到下道工序不动刮刀就能组装,为提高全车间的劳动效率创造条件。可小亢认为一根头发还有7丝呢,搪出那么大一个瓦一举不差,很难办到。差那么几丝,下道工序用刮刀找一找也没啥。由于思想上没有高标准,所以领导提出的要求总是达不到。有时质检员卡得紧点,她的产品质量就好点,但也巩固不住。

在向“自觉从严、好字当头”的油建十一中队学习中,亢新凤对照先进找差距,认识到由于自己有“低标准、过得去”思想,经常把次品滑过去,不仅给下道工序增加了压力,也影响了全车间的工作。从此,她下定决心提高搪瓦质量,宁要一个“过得硬”,也不要九十九个“过得去”,绝不给下道工序找麻烦。她工作中非常精心,反复核对图纸尺寸,没有把握不开机器,保不住质量不吃刀。加工完的活,再反复检查,直到自己满意才交给质检员。从那以后,她搪的瓦下道工序再也不用刮刀刮了。

亢新凤搪瓦质量有保证,为全车间顺利完成车辆检装任务创造了条件。过去3人1天才组装3辆车的连杆总成;现在1人1天就可以组装4辆车的连杆总成,而且每辆质量全优。

一公分见精神

1963年6月14日凌晨,射孔中队值夜班的共青团员、助理技术员金世英接到大队转来的一份射孔测井图。经过认真查对,发现上面标的井口四通高度是43公分,比惯常高度少了1公分。这时他想:“射孔虽然允许有一定的误差,但那是在地下真正无法防止的情况下才允许的。而这1公分可能的误差是在地面上,不能马虎,一定要搞清楚。”

金世英立即到大队调度室去查对井号和射孔时间。这才得知作业队已经上井,这口井当天就要射孔。他心里更着急,赶紧又跑到地质室叫醒地质员,翻出射孔设计书和汇报记录本,查出测这口井的是测井七队。但这个队了解情况的人也到井场去了。

跑完这几个单位,已是早晨8点钟了。一天一夜没合眼的金世英饿得肚子咕咕叫。怎么办?他想,一定要负责到底,不能让差错从自己手里放过。他立刻带上图纸和卷尺,徒步赶到井场。这时射孔工作已经就绪。他说明了情况,立即在其他同志帮助下,对井口四通进行实地测量。实测结果是44公分。

就这样,金世英先后跑了6个单位,询问了9个人,往返奔波了40多公里,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终于消灭了这1公分射孔深度的差错。

约法三章

1964年初,毛主席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同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传达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报告》的通知。中央和各地报刊、电台连续报道了大庆石油会战的事迹和经验。国家计委和经委还成立了“工业学大庆办公室”,组织各省大型企业负责人到大庆学习。在成绩面前,为防止骄傲自满情绪,会战工委及时组织职工学习毛泽东同志1963年12月13日发表的《加强相互学习,克服故步自封、骄傲自满》的讲话精神,号召广大干部、工人以“两分法”为武器,对照先进找差距。余秋里、康世恩等领导同志认识到,抓基层、抓队伍要从领导干部抓起。

1964年8月会战工委根据中共中央颁发的《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文件,制定了《大庆油田领导干部约法三章》。一是坚持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永不特殊化;二是坚决克服官僚主义,不能做官当老爷;三要坚持“三老四严”作风,谦虚谨慎,兢兢业业,永不骄傲,永不说假话。领导干部约法三章,进一步推动了油田干部队伍建设,对石油工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寻常的座谈会

1960年4月9日至11日,会战领导小组在安达县铁路俱乐部召开了石油会战技术座谈会。会上余秋里部长发了火。原来刚组织会战时,石油部党组织就意识到了长垣北部只有一口井出油,地下情况还不清楚,而长垣南部已打了近二十口井,控制了相当大的可采储量。为此,会战第一阶段以南部为开发试验区,既能减轻北部会战的压力,又比较有把握。但是,会议一开始,汇报人员挂出的图表,就很难令人满意,余部长站在这张图前,端详了很久,还是没有找出其中油、气、水的内在规律。余部长非常恼火,但还是耐着性子对大家说:“我们打探井搞试油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火力侦察。结果呢,地下的情况没有搞清楚,就像浪费了很多子弹,也没弄清敌人有几个碉堡,这能行吗?”讲话中,他几次提高声调想发火,但还是忍住了说:“长垣南部地下情况不清楚,毛病出在哪里?就是出在打井和试油工作粗糙,所取资料不全不准,反映不出油田真实情况来。”余部长的这番话引起了到会所有人的深思。这个收获远比单纯研究南部油田情况意义大得多。所以大家决定会议总结时,扩大范围。

总结这天,会场布置的朴素大方。主席台的桌子蒙上了毯子,上面放了两瓶纸花,每位领导桌上摆着名签。可余部长刚进会场,就发起火来。他用仅有的一只胳膊,一下子就把主席台上的桌子掀翻,桌上的花和名签撒落满地。余部长怒吼:“搞什么鬼?前线职工在冰天雪地里会战,没吃没住的,我们开个总结会还讲什么排场?摆什么花?摆什么名签?我是会战的一员,是指挥战斗的,用不着摆什么谱。”在场的人全都惊呆了。接着,余部长宣布,改变会场,到火车站候车室去开会。由于候车室的长椅无法移动,室内的吊灯高,光线很弱,所以前来开会的人只能蹲着,让眼睛紧贴着膝盖上的笔记本。这个特殊的总结会为树立会战作风开了个好头。不久,领导小组决定:会战领导机关全部搬到萨尔图办公。余秋里和康世恩也与群众同甘共苦,住在牛棚里指挥石油大会战。

改造“夏伯阳”部队

1960年10月1日,大庆会战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了展示五个月来的会战成果,向国庆献厚礼,指挥部在“万人广场”召开了两万人的庆祝会。入场仪式上,钻井队伍身着整齐的工服,头戴铝盔,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主席台。台上的领导一致称赞:“钻井队伍真有铁人精神,不愧是火车头。”当采油队伍走过来的时候,主席台上的领导个个惊呆了,原来采油队不但队列不整齐,服装也不统一,特别是行进时遇到泥水坑,有的绕着走,有的跳过去,还有的蹦起来。更令人吃惊的是,当注水作业大队走到主席台前的时候,队伍中突然有人把帽子歪戴起来,有人还故意把上衣脱下来搭在肩上,还有人吹起了口哨,把台上台下的领导弄得莫名其妙。

石油师政委出身的张文彬看了,火不打一处来,立刻把采油副总指挥张慧智叫到台上来,劈头盖脸地训斥道:“你是怎么搞的?把队伍带成什么样了?”庆祝会结束后,张慧智连饭也没吃,就跑到注水作业大队找党支书记曲继仁算帐。曲继仁说:“我昨晚发烧三十九度多,团委小刘替我带队。谁知弄出这么大的纰漏。”张慧智立刻派人把小刘叫来。小刘正为自己的杰作洋洋得意,没想到一进门就被张慧智劈头盖脸地数落了一顿:“你为什么要让队伍做出吊儿郎当的样子?”小刘胆怯地说:“我看电影上夏伯阳部队就是这样,但都很勇敢,能打胜仗。”经他这么一解释,张慧智反被逗乐了,他说:“我们是野战军正规部队,不是地方游击队。你先下去当一年作业工,看游击队作风能不能打硬仗。”

小刘走后,张慧智对曲继仁说:“老曲啊,我看要打硬仗,就得先把队伍作风培养好,来个军训,怎么样?”曲继仁说:“我看行!”从此,每天早晨作业队都要进行军事训练,经过半年多的摸、爬、滚、打,他们练就了非常过硬的本领,成为油田上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书记下食堂

1960年冬,全国缺粮问题波及到黑龙江省。会战职工也要继续减少粮食定量,本来就不多的定量还要继续减少,加上一万多名家属从重灾区跑来,粮食户口都没有落上,所以就出现了“五两粮食保三餐”的困难局面。由于营养不良,许多职工出现了浮肿现象。为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各单位的一把手都亲自下食堂做饭、卖饭,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油田工程指挥部党委书记季铁中同志到食堂帮厨。他看见饿急了的工人,端起饭盒,大口一张,人还没离开卖饭口,粥就没了,就再给添一点。没想到,一下子很多人都拥到了他的卖饭窗口。急得炊事员又打手势又递眼色,结果还是造成粥不够卖。炊事员和他都没吃上饭。

有一次,食堂改善伙食蒸馒头,工人很早就挤到食堂,有人还敲起了碗筷。季铁中问一位青年为什么要敲?青年回答:“肚子饿。”季铁中问:“你能吃多少?”青年回答:“你给多少,我吃多少。”季铁中为了验证情况,就拿出自己的钱和粮票,买了八个馒头、半斤苞米粥和两份菜。时间不长,这位青年就全吃完了。这位青年向季铁中深深鞠了一躬说:“季书记,谢谢您让我吃了一顿饱饭。我保证拼命会战,对得起领导的关怀。”季铁中感慨很深:他知道工人饿着肚子会战,多么需要理解和支持啊!他向会战工委领导汇报了情况,自愿到原工作单位沈阳军区求援。领导同意后,他连夜直奔沈阳,要来了一车皮黄豆。黄豆运到后,按总部规定,浮肿职工每人发一缸子,一般工人每人发半缸子,让大家在加班加点时,一粒一粒地数着吃,顽强地渡过难关。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除各单位的主要领导抓食堂外,还挑选了一批党员和标兵当炊事员。大部分食堂都做到了一清(帐目清楚)、二无(无贪污浪费)、三热一暖(饭热、菜热、汤热,餐厅暖和)。群众称赞:“书记进食堂,伙食大变样,虽然定量少,吃后心舒畅。”

光杆处长

1960年3月16日,漫天大雪。刘文明等十多名处、科级干部,接到挥师北上的命令,立即乘卡车,从高台子村出发,到萨尔图报到。一路上寒风刺骨,再加上他们坐的是敞蓬卡车,到萨尔图后,一个个冻得腿都打不过弯来。三探区指挥宋振明见来了这么多的“干将”,非常高兴。他拍着刘文明的肩膀说:“老刘,你当行政处长吧!”刘文明说:“行,你给多少人?几间房?多少东西?”宋振明回答:“人先算你一个,房子和东西一点没有。”一听这个答复,刘文明一拍大腿,喊道:“老天爷,啥都没有,你让我当一个光杆处长,我咋办啊!”宋振明说:“这我不管,五天时间,要准备五千人的吃和住,完不成任务,再找你算账。

”这时,刘文明还想解释,却被刚任命为三探区党委书记的李云拉住了衣角,小声说:“听说石油部的唐克司长现在安达,快去找他。”刘文明得到了这个消息,就像要见到救星一样,转身就去火车站,买票上了安达。刘文明到安达找到了唐克司长。唐司长问:“你是哪儿来的?找我干啥?”刘文明说:“我是萨尔图三探区来的,找你要锅、碗、瓢、盆,还要帐篷。”唐司长说:“行,给你。”刘文明见唐司长答复的痛快,就用手一指桌上的茶具说:“还要这个。”唐司长一愣,看了一下刘文明回答说:“行,你把这两个暖瓶拿去。”刘文明说:“这怎么行,一天有好几百人,上千人前来会战,两个暖瓶能干啥?”这下唐司长才明白刘文明的来意,接着说:“你要这么多东西,我解决不了。要钱,可以给一点。”

同类推荐
  • 幽默图解经济学

    幽默图解经济学

    GDP、CPI、通货膨胀、失业率、附加价值、边际效应……这些耳熟能详的经济名词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经济学究竟学什么?你是否真的了解它?本书把经济学还原为生活,让你以更经济、有效率的阅读方式读懂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本质,并轻松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经济学知识。你会发现,原来经济学可以这么有趣、好玩、幽默;经济学可以这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笑着学,躺着学,玩着学……从现在开始,向板着面孔的经济学说再见!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还原生活细节的规律,寻找现实背后的真相。本书通过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解释娓娓道出,让你摆脱啃大部头经济学著作时的费力和烦躁,随时随地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
  • 趣味经济学

    趣味经济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黄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发战略研究

    黄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发战略研究

    该项目的研究是对地理标志产品开发实践的深该总结,也是对黄冈市今后发展地标产品的科学规划和正确引导,将为政府决策、争取政策、项目支持和招商引资提供详实资料和理论依据,为促进黄冈市农业产业化、推进黄冈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赚钱第一课是学会看财经新闻。升级版与时俱进,央视《华尔街》顾问陈思进,和资深财经记者金蓓蕾一起,用最轻松易读的文笔,结合时下财经热点,新增新闻案例分析,手把手教会每一位普通读者,如何看懂生涩难懂的经济类、投资类、理财类的问题。这本书让每一位普通人都能掌握理财知识,具备理财思维。本书在升级的基础上,仍然坚持灌输四原则。
热门推荐
  • 穿越也疯狂:逃嫁狂妃

    穿越也疯狂:逃嫁狂妃

    我跆拳道黑带三段高手张小庭,竟然被一块砖头砸得穿越,这也太逊了吧!更逊的是,我竟然穿越成了一个富商不受宠的女儿,还被逼嫁给一个堡主做小妾!传闻那个堡主又老又丑,要本姑娘嫁他,还是当小妾,没门!本姑娘要逃婚!逃婚路上,本姑娘女扮男装,还装成满脸络腮胡子的狂野大汉张天帅,竟然都有帅哥看上俺,难道这年代流行BL?!更狂野的是,看上俺的帅哥不止一个,而是好几个,那本姑娘要咋选啊?唉,点兵点将点不出来,再说我对他们也不讨厌,索性,我就厚点脸皮对他们说了----帅哥们,俺天帅同志实在硬不下心肠来辜负各位对俺的一片深情,不如,你们就全从了本姑娘,怎样?众帅哥脚下一软,摔倒一片,哐当,哐当,溅起灰尘无数。
  • 生活再苦也要笑一笑

    生活再苦也要笑一笑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泣,它也会给你摆出苦脸;你对它微笑,它便会对你展开笑脸。无论多苦,都试着给生活一个微笑,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你才能乘风破浪,尽快突破困境。本书通过十章的讲述,将人生的浅显而又深刻的生活哲理向您娓娓道来,希望它能够让您重新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美好,放下过去的包袱,面带微笑走上新的征途。
  •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

    美国“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所著的《人性的弱点》,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解决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音乐杂谈(生命百科)

    音乐杂谈(生命百科)

    中国音乐发展音乐杂谈极其古老的艺术——音乐人类的历史,据最近的研究,已有数百万年。我国也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大约距今170万年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在这块大地上生息、繁衍。经过世世代代的不懈的奋斗、努力,人类创造了今天我们享有的灿烂文明,创造了各种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
  • 倾听往事

    倾听往事

    收录有《父去子未归》、《凡人与圣贤的距离》、《英雄莫问出处》、《曹操与宗世林》、《亦真亦幻帝王家》,在众多的散文集里,《倾听往事》这本散文集里相当多的篇幅是专为魏晋时期文人名士而书的,这本书很特别,像寒夜里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